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第16课 三国鼎立【核心素养】1.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辨别三国位置,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研读史料,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认识曹操形象的多重性,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唯物史观)【知识梳理】一、官渡之战观察《官渡之战示意图》并阅读教材,填写战役概况。时间 200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袁绍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影响 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二、赤壁之战研读史料,“壮心”指的是什么 这一“壮心”在哪一战役中破灭 该战役的结果如何 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1.“壮心”:统一全国。2.战役:208年,赤壁之战。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曹操北撤。4.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三、三国的建立及发展1.观察《三国鼎立形势图》,结合教材,完善三国的基本概况。三国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影响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蜀 221年 刘备 成都吴 229年 孙权 建业2.简述曹魏、孙吴、蜀汉三国经济发展。(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2)孙吴:①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②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3)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课堂训练】1.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淝水之战2.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3.如图是反映某场战役的四张连环画图片,根据图片信息,该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其中“壮心”是指(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统一全国C.打败袁绍 D.废汉献帝自立5.东汉末年,随着形势的发展,东汉政府实行州牧制度,客观上导致了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形成。由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下列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6.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证据。下面是某同学搜集到的史料,从中获得的信息是( )“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疾病),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三国志》“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遇兵势耳,非心服也。”——《资治通鉴》“今将军(孙权)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三国志》A.因北方人不习水战导致曹军获胜B.因疾病导致曹操官渡之战的失利C.赤壁之战曹操失利需多角度分析D.说明淝水之战以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7.如图是据《三国志》整理的景元元年(260年)蜀、魏、吴三国的人口数量统计状况。这一状况( )A.主要缘于南方政局动荡不安B.有利于曹操完成北方的统一C.奠定了国家重新统一的基础D.大大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8.如表内容的共同作用是( )曹魏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 开发江东,发展海外贸易蜀汉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A.加强对外交往 B.推动文化发展C.促进民族交融 D.巩固局部统一9.“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由此可见,三国均注重( )A.农业生产 B.海外贸易 C.民族关系 D.发展经济10.孙权多次宽赋调息,夺取荆州后,“尽除荆州民租税”。此外,还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力开展屯垦。这些措施( )A.旨在巩固统一 B.促进了农业发展C.拓宽税收来源 D.缓和了民族矛盾11.一句句豪迈的诗词,一首首经典的名篇。从古时起,人们就开始对“诸侯割据,群雄争霸”的三国时代常常追思。阅读下列有关三国的诗词,回答问题。材料一“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公元207年)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1)材料一中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此诗表达了他怎样的心情?(2)曹操最大的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功绩?(3)材料二中的“三国”是指哪三个政权?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次著名的战役有关?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什么?参考答案1-10 BDCBA CCDDB11.(1)“壮心”:统一全国。心情:抒发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2)功绩: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局面。原因:政治上,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在农业生产上,实行屯田;在军事上,通过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从而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3)政权:魏、蜀、吴。战役:赤壁之战。战役:官渡之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