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4.10《父母多爱我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4.10《父母多爱我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父母多爱我》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感恩父母的情感。 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愿意为家庭付出。 能力目标 能够观察和发现父母为自己付出的爱,提高观察能力。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增强沟通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方式,知道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明白父母的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父母默默的爱和深深的爱,理解父母的爱无处不在。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增进亲子关系。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父母的爱,感受父母爱的深沉和无私。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对父母的爱,培养感恩之心。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父母爱孩子的图片、视频、故事等资料。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教学内容、图片、音频等。 准备教学道具,如心形卡片、彩色笔等。 复备课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歌曲旋律温馨动人,歌词中表达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歌曲播放完毕后,教师提问学生:“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有的说想到了家里的温暖和幸福,还有的说想到了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家的感受,学生们积极发言,讲述了自己在家中的点滴故事和感受。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同学们,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给予我们无尽的爱。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父母的爱,感受父母多爱我们。” (二)讲授新课 父母的默默之爱 展示一组父母为孩子做日常琐事的图片,图片中包括父母做饭、洗衣、接送上学、辅导作业等场景。 教师提问学生:“这些事情平凡吗?你从这些平凡的事情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这些事情很平凡,但却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有的说父母每天都在为自己做这些事情,非常辛苦;还有的说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这些事情的重要性,现在明白了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默默的爱,讲述一个关于父母默默付出的故事:“有一位父亲,他的孩子生病了,需要长期治疗。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四处借钱。他每天早出晚归,努力工作,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辛苦,只为了能让孩子早日康复。” 教师提问学生:“这个故事让你有什么感触?你身边有类似的事情吗?” 学生们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有的说这位父亲非常伟大,他的爱让人感动;有的说自己身边也有这样的事情,比如父母为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付出了很多;还有的说自己以后要更加珍惜父母的爱,努力学习,回报父母。 教师总结父母的爱往往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之中,虽然平凡,但却深沉,他们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不求回报。 父母的深切之爱 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示了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和鼓励的场景。比如,孩子在考试中失利,心情低落,父母耐心地安慰和鼓励孩子,帮助孩子重新树立信心;孩子在参加比赛时紧张害怕,父母在旁边为孩子加油助威,给予孩子勇气和力量。 教师提问学生:“视频中的父母是如何表达他们的爱的?你能感受到他们的爱吗?” 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父母通过语言来表达爱,鼓励孩子;有的说父母通过行动来表达爱,陪伴孩子度过困难时刻;还有的说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这种爱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心。 教师分享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位母亲,在危险时刻舍身保护孩子。当时,他们遭遇了一场火灾,火势凶猛,母亲毫不犹豫地将孩子紧紧护在怀中,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火焰。最后,孩子得救了,母亲却受了重伤。” 教师提问学生:“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你觉得父母的爱有多深?” 学生们讨论交流,有的说父母的爱无私而伟大,他们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有的说这个故事让自己明白了父母的爱是最珍贵的,要好好珍惜;还有的说父母的爱深如大海,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教师总结父母的爱无私而伟大,他们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这种爱深沉而坚定,是我们成长的坚实后盾。 理解父母的爱 展示一些孩子对父母的误解或不理解的案例,比如,孩子觉得父母唠叨是因为他们不爱自己,只知道批评自己;孩子觉得父母严格要求自己是在故意为难自己,不关心自己的感受。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些案例中孩子的想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孩子的想法不正确,父母唠叨是因为关心自己,希望自己能更好地成长;有的说父母严格要求自己是为了让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爱自己的表现;还有的说应该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苦心。 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行为背后的深意。教师说:“同学们,父母的爱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让我们不太理解,但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教师提问学生:“你曾经有过误解父母的时候吗?现在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有的说自己曾经觉得父母管得太多,不自由,现在明白了父母是为了自己好;有的说自己以前不理解父母的辛苦,现在会主动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的说自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让父母放心。 教师总结理解父母的爱是成长的重要一步,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的苦心,珍惜父母的爱。 (三)小组活动活动 教师发放心形卡片,让学生写下想对父母说的话。 学生们认真地写下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有的向父母道歉,还有的表达了自己的爱和决心。 小组内分享自己写的内容,互相交流感受。学生们在小组内分享时,情感真挚,有的同学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自己的心里话。代表们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自己写的内容,让全班同学都感受到了他们对父母的深深爱意。 (四)情感升华 播放一段关于感恩父母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父母为孩子付出的点点滴滴,以及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回报父母的爱,如关心父母、帮父母做家务、好好学习等。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从现在开始,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教师说:“同学们,感恩父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行动。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爱吧。” (五)课堂总结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父母的默默之爱、深切之爱以及如何理解父母的爱。 再次强调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我们应该珍惜和感恩父母的爱。教师说:“同学们,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他们为我们付出了一切。我们要珍惜这份爱,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关注父母的爱,用爱回报父母。教师说:“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更加关注父母的爱,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父母。让我们的家庭充满爱和温暖。” (六)布置作业 回家后,给父母一个拥抱,并说一句“我爱你们”。 观察父母的一天,记录他们为家庭付出的事情,感受他们的辛苦。 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洗碗、扫地、捶背等,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教 学 反 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感受父母的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课堂上分享了许多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深刻体会到了父母的爱无处不在。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时,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年龄较小,难以深入理解父母行为背后的深意,需要教师更加耐心地引导和解释。此外,在小组活动中,个别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和鼓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同时,我也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