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目标】1.学习谜语诗,认识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和笔顺竖弯钩。2.区分3组形近字,了解每组汉字字形的不同。3.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朗读、背诵《咏鹅》。5.在大人的帮助下,用听读的方式学习童谣《剪窗花》,能正确朗读。【教学重难点】掌握生字的认读与书写,比较观察形近字,提高认读生字的能力;学习古诗,积累经典古诗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谜语诗,认识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和笔顺竖弯钩。2.区分3组形近字,观察每组汉字字形的不同之处。3.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注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整体感知,理解谜语诗。(1)出示谜语诗。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谜语诗,这首谜语诗里藏着许多数字。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数字。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师:这首谜语诗中,不仅藏着许多数字,还藏着一个谜语。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雪花)你是怎么猜到的?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理由。师:“无数片”又轻又白的雪花,数量多,飘到了芦花丛中,“飞入”芦花,遇到水就融化,于是“都不见”了。2.诵读谜语诗,识记生字。(1)齐读谜语诗,引导在生活中识字。师:你认识哪个数字朋友?你是通过什么办法认识的?玩“找朋友”游戏。出示“六、七、八、九、十”这5个生字的阿拉伯数字,通过点数和连线方式识记生字。再读谜语诗,熟读成诵。①教师范读,学生读准停顿。指导重读“无数片、都不见”。②师生接龙读,男女生比赛读。背诵读。3.书写汉字,领悟规则。(1)复习写字姿势歌。(2)学习“六”字。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六”的笔顺和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的占位。②教师示范,学生描红、临写,教师点评。(3)学习“七”字。①观察“七”,说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这个字有一个新的笔画,叫竖弯钩。看看它像什么?②教师引导写法。③学生描红、临写,教师点评。(4)学习“八”字。①观察“八”,说说每一个笔画的田字格占位。②教师范写并强调:先写撇后写捺。顺口溜:先撇后捺需记牢,撇低捺高留小口。③学生描红、临写,教师点评。(5)学习“十”字。①观察“十”,说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②教师引导写法:先横后竖。③学生描红、临写,教师点评。二、字词句运用1.整体认读。(1)读一读这三组字,说说你的发现。(2)老师:这三组汉字每一组字都很相似,我们称为形近字。2.比较识记。(1)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三组汉字。①加一加:“人”加两横就是“天”。②减一减:“田”减“十”,变成“口”。③加一加:“日”加一横,变成“目”。图文对照法。3.猜字游戏。请一名学生上台,可以用故事、谜语、古诗、画画、表演等多种方法描述汉字外形,但不能读出汉字字音。由全班同学猜汉字。4.组词练习。根据汉字的字义,同桌分工,每人给一个汉字组词。人:大人 人口 老人 天:天上 白天 天空口:人口 开口 口中 田:水田 田地 田间日:日月 日子 日出 目:目光 耳目 目的三、书写提示1.回顾写字姿势,学生示范演示。师:请同学们保持正确的书写坐姿及执笔姿势,做到“双姿”标准的同学们请他来示范。(写字姿势儿歌:学写字,要牢记,头正肩平脚着地。三个“一”字要牢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有一拳, 手离笔尖要一寸。大指二指对齐捏,三指在下来托起,四指五指往里卷,笔杆离开虎口处,拳心要空腕用力,提笔就是来练字。)2.出示“二、三”的动态笔顺。(1)师:我们知道古人充满了智慧,许多汉字在书写的时候都有一定的规律。那这两个汉字都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2)两个汉字共同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3)学生自主练写书写。3.出示“十、禾”的动态笔顺。(1)师:说说这两个字的笔顺规则。(先横后竖)(2)学生自主练习书写。4.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生字中,哪些汉字也有相同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的字:早、花;先横后竖的字:木、干)5.书写汉字,互评交流。(1)根据笔顺规则,描红汉字。先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书写。(2)教师巡视观察,评价写字姿势及笔顺掌握情况。(3)同桌互评,根据评价再次书写。第2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背诵《咏鹅》。2.在大人的帮助下,用听读的方式学习童谣《剪窗花》,能正确朗读。◆教学过程一、日积月累1.出示视频,激发兴趣。2.板书诗题,齐读。师:诗题中的“咏”是什么意思,“咏鹅”又是什么意思?(“咏”是用诗歌来赞美的意思。“咏鹅”就是用诗歌来赞美鹅。)“唐”是朝代,骆宾王是诗人,就是他写的。3.简述作者写作背景。4.教师示范朗读古诗。学生尝试说说古诗中分别描写了“鹅”的什么部位。(曲项、白毛、红掌)5.出示图片,引导说说画面。(鹅的脖子( ),在对着天空( )。鹅的羽毛( ),漂浮在( )湖面上。鹅的脚掌( ),在水中不停地( )。)6.多种形式,朗读古诗。(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2)同桌互读。(3)男女生比赛读。7.背诵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接读。(2)填空读。(3)分组背诵。二、和大人一起读1.介绍窗花,了解窗花。师:你们见过窗花吗?在哪里见过?是什么样的?(这些贴在窗户上的美丽图画,都是用纸剪出来的,它们名字叫窗花,这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一般在春节或者婚嫁中会贴窗花。让人感受到欢快、喜庆的气氛。)2.教师带读,学生跟读。3.自己试着读一读,做到读正确,读通顺。4.出示图片:“我”和奶奶都剪了哪些窗花。5.师生合作朗读。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咏鹅》的内容,并进行背诵,还能朗读《剪窗花》,读出欢快、喜庆的气氛。作业设计1.把《咏鹅》背诵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一听。2.和大人一起剪窗花、贴窗花。【教学反思】这堂课我比较注重朗读,通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伙伴互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古诗和童谣。通过有层次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整堂课下来,效果较佳。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