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从“白色污染”说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第一个主题《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中的第一个话题“从‘白色污染’说起”。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8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分析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环境保护问题不仅是一个科技上的问题,它更是一个我们生活方式的问题。环保教育的内容在各个年段的教材中都有体现。“从‘白色污染’说起”这一课时侧重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探究、发现塑料的作用以及带来的危害,探寻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减塑方案。二、说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保护环境意识,对塑料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危害有初步了解,初步具备将外在的生活环境问题和自身生活联系起来思考的能力。但四年级学生关于“塑料”这一工业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的还很不全面,以及塑料所带来的危害也了解得很粗糙。(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二个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塑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塑料废弃品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2、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面对“白色污染”,提出合理建议,并能够采取行动减少“白色污染”(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制定如下教学重、难点)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塑料的特点及其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感知“白色污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危害。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面对“白色污染”,提出合理建议,并能够采取行动减少“白色污染”。五、说教法与学法:好的学法和好的教法是相容的,是相互推进的。基于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参与能力、协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及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讨论法、谈话法等教法引导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道法课指出重在培养学生思考的兴趣和品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采取调查法、合作探究法的学法。引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说教学准备:(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课前)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塑料制品服装、塑料制品、小制作的材料包。学生准备:1、完成课前调查表——“我们生活中的塑料”;2、思考塑料制品的替代品。七、说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设计了:拍手歌导入新课,活动一:找一找——看“我”七十二变;活动二:听一听——“我”的自述;活动三:议一议——“我”该不该消失;活动四:学一学——关于“我”的小法律;活动五:找一找——我的“小替身”。最后总结拓展组织课后活动”七个环节,培养学生学会总结探究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伊始,我和同学们共同完成拍手歌导入新课。拍手歌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趣味性,也能做到直奔“塑料”这一主题。(引出塑料这一主题后进入活动一:看“我”七十二变)活动一:找一找——看“我”七十二变。此环节让学生拿出课前完成的调查表——“我们生活中的塑料”老师变身塑料的角色,采访学生,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我”变成哪些塑料制品。让学生体会生活离不开塑料,从而总结出塑料制品的用途广泛的特点。其次、请同学们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你准备的塑料制品,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个塑料有什么特点?从而学生总结出塑料制品性能优这一特点。这一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在总结了塑料制品用途广、性能优之后顺势进入活动二,正是由于塑料性能优 ,所以它的用途很广,足迹遍布全球,那么被使用完之后它又去了哪里呢?)活动二:听一听——“我”的自述。此环节我以视频加图片的方式讲述了塑料袋的所见所闻所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认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接着让学生畅所欲言塑料制品的危害。观看完视频,老师提问学生,从视频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以天空、海洋、大地、动物、植物的角度对塑料说一说心里话。(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出塑料制品危害大,被称为“白色污染”。作为塑料的扮演者老师,就很迷惑了,我到底该不该消失,衍生出活动三)活动三:议一议——“我”该不该消失?为了让学生真正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创新的使用了探究的方式开展活动,既然塑料的危害这么大,有人就说,我们干脆停止塑料生产不就好了吗?让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塑料制品,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为什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环境,理解塑料制品的双面性,让学生获得探求结论的方式和途经,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了解到塑料制品有利有弊,那么怎么将危害最小化呢,就顺势引出活动四)活动四:学一学——关于“我”的小法律此环节教师采用自学法,让学生们自学课本第74页的法律链接,了解各国关于限塑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伊宁市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老师给学生出示伊宁市的限塑令。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政府的做法,针对白色污染所制定的相关法律条例。从而引出话题——“减塑”。(了解了国家关于塑料制品的法律规定,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由此衍生出活动五)。活动五:找一找——我的“小替身”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寻找塑料制品的替代品,讨论总结“减塑”的方法:减少使用、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另外,为了增强孩子学习的体验感,老师提前准备材料包并发给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一副精美的瓶盖画,从而真正体验到什么是变废为宝。最后集全班力量完成《减塑小方案》。这一环节旨在突破本课教学难点:采取行动减少“白色污染”,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最后,为了使课堂所学得以延伸,学以致用。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并组织学生课后活动(1)全班齐读《减少“白色污染”》倡议书;(此项活动旨在让每一位学生带动每一个家庭,实现小手拉大手,共创绿色家园。)(2)拓展其他污染:除了“白色污染”,你还了解哪些环境污染呢?课后,请同学们进行环境污染大搜索,旨在引出下节课主题。说板书设计本课板书设计我力求做到条理清,思路清,重点和难点清,为课堂增色。10、从白色污染说起塑 料性能优 用途广危害大“白色污染”减 塑减少使用 循环利用 变废为宝本节课的创新点为: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童话为切入口,以活动为载体的原则,让学生充分采用观、悟、辩、寻、做等方式参与学习,让课堂活起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