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首荡气回肠的赞歌——《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白杨礼赞》是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的第二篇课文,也是一篇教读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情感哲思”,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体会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 生活,以及作者表达出来的独特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反复品味、欣赏 语言。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本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 平凡”为抒情线索,运用象征、对比、烘托等手法,托物言志,由树及人,由人及精神,歌 颂了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力争上游的精神。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学习了不少散文,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也学习《紫藤萝瀑布》《一 棵小桃树》等托物言志的文章,对托物言志散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散文, 品味不同散文风格的能力。茅盾先生的散文构思精巧,语言简练,特别是本文语言气势恢宏, 赋予变化,需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文中的豪情与豪气,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2.结合写作背景,分析文章中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了解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特征。3.能够运用象征手法,完成片段写作。教学重难点1.结合写作背景,分析文章中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了解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特征。 2.能够运用象征手法,完成片段写作。教学过程导入:本文的标题是《白杨礼赞》,同学们你们知道“礼赞”是什么意思吗 《现代汉 语词典》中礼赞是“怀着敬意的表扬”。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为什么要“礼赞”白杨树 任务一:读文章,悟情感1.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出生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生字词。 2.找出作者礼赞白杨树的句子,并有感情的朗读 预设一: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自豪)预设二: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树!(赞叹) 预设三: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肯定)预设四: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理性)明确:白杨树是一种“不平凡”的树,作者在多个段落直接赞扬白杨树。3.合作探究:概括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哪些方面 用“从 中,我读出了 白杨的 不平凡’”的句式说话。预设一:从“黄的是土,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可 不是,单调,有一点”等句子,看出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预设二:从“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 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 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等句子可以看出白杨树外形的不平凡。预设三:“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 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但 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 中的伟丈夫!”等句子看出白杨树精神品质的不平凡。明确:作者从白杨树“生长环境”写到“外形特征”再到“内在品质”,写出了“白杨 树”的不平凡。任务二:联背景,析手法1.当作者看到白杨树时为什么“惊奇地叫了一声” 学生发言点评后出示背景材料。材料一:本文写于1941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作者曾说:“《白杨礼赞》非取材于一 地或一时,乃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赴新疆,离新疆赴延安,有离延安至重庆)以后在重庆 写的”。2.品读7-8段,概括北方的农民具有怎样特点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 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 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明确:作者从树写到了人,北方的农民和白杨树具有一样的精神品质,他们在敌后的土 地上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团结上进。更写到了为了民族解放不怕牺牲、力求上进的精神。 所以作者整篇文章是从“生长环境”写到“外形特征”再到“内在品质”正在写到人, 写到民族解放斗争的精神。作者用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象征了中国人民不屈不 挠的抗争精神。3.作者要把要赞扬的精神与白杨树联系在一起,你想起了我们学习过的哪些文章 明确: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把白杨树与北方军民团结一致、力争上游、坚强不屈的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在七年级下册我们还学习《一棵小桃树》等文章。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任务三:用手法,小练笔平时哪些景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又给予了你怎样的启示呢 选取一个事物,赋予它 一定的象征意义,完成片段写作150字左右。学生完成后,教师适当展示并点评学生作品。示例: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花一 片、一片,洒落得变成赤裸的了。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上, 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 灯塔,闪着时隐时现的光。课堂小结《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由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引出白杨树,然后细致 描绘白杨树的外形,接着使用象征手法,赋予了它不平凡的品格,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广大 农民、战士,礼赞了他们身上顽的强意志和坚强的精神。直接抒情的句子贯穿全篇,使人在 细致描绘的自然物中,感受到意在言外的时代气息和革命精神。作业布置必做题:《白杨礼赞》在语言、结构上都独具特色,这给我们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课后,请与同学交流。选做题:课后查找茅盾先生的散文《天窗》《忆洗星海》《大地山河》《冬天》,进一 步感受茅盾散文的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