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框架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实践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政治研修工作室课程内容要求: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原始社会——人类的漫长童年?奴隶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时代?010203资本主义社会——最好或最坏的时代?04总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01原始社会——人类的漫长童年?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一)原始社会1.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P1)2.生产力状况:(1)旧石器时代:采集天然食物(2)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非常低下表现:生产工具是石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绝大部分时间)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怎么改造:劳动资料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谁来改造:劳动者改造什么:劳动对象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的分配方式:公有、私有平等、剥削按劳、平均(人的因素)生产资料(物的因素)决定反作用生产力中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是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知识拓展3.生产关系的特点: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平等互助、平均分配4.社会组织及管理方式(上层建筑):(一)原始社会(1)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2)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3)发展: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没有特权,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氏族制度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土地私有标志着私有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5、原始社会的解体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为家庭私有产生奴隶,形成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原始社会解体,进入奴隶社会,阶级社会产生战争掠夺出现债务根本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02奴隶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阶级: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二)奴隶社会1.奴隶社会的产生(阶级的出现)2.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P4)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对立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被剥削)(剥削)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的地位。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强制劳动。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全部劳动产品,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与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分配形式3.生产关系特点(P3)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4.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和含义(1)产生: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奴隶制国家产生(2)含义:国家实质上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青铜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器掐银丝爵杯商后母戊鼎(司母戊鼎)5.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掌握了青铜技术,进入金石并用时代,之后又进入青铜器时代。生产力水平较原始社会有了显著提升。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6.对奴隶社会的评价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原因: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注: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吗?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③适应生产关系状况的生产力可以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④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B达标检测2.关于生产力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对其内在关系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C.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达标检测B03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时代?铁农具、牛耕、耕作技术、水利事业、手工业等生产力提高公田私田奴隶集体耕种农民耕种奴隶主地主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性质变革,封建社会形成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产生原因: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2、生产力状况(P5):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3.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生产关系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和少量土地。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劳动成果除了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所有制形式人与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分配形式进步性: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封建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决定4.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关系(P5)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关系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1)剥削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2)剥削方式:①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②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其他方式)经济上的剥削农民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5.封建社会的显著特征(P6)封建国家的显着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政治上、思想上钳制农民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形式:①小规模:抗租抗税运动;②大规模: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失败原因:农民是分散落后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他们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缺乏坚强的组织纪律性。影响:迫使封建者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使农民有条件改进生产;给封建统治者以毁灭性打击,冲击封建制生产关系,推动历史的发展。6.封建社会的矛盾与斗争(P6)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一个新的社会即将来临。04资本主义社会——最好或最坏的时代?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家在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只给工人支付少量工资。所有制形式人与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分配形式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特点(P7)(1)萌芽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关系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资本家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从表面上看工资就是劳动力的价格;但工人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在英国,从14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这段时期,政府层级颁布过各种劳工法令,强迫工人延长工作日,资本家强迫工人每日劳动12、14、16个小时,有的时候甚至达到18个小时以上。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1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2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需的大量货币通过“圈地运动”等实现通过殖民扩张、掠夺等实现“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条件实现方式:暴力和掠夺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2.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确立 (P8)(1)背景: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2)方式:新兴资产阶级和思想家们提出“自由、平等、博爱”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资产阶级革命。(3)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3.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P8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资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痼疾——经济危机(1)基本特征:生产过剩;但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P9-10)(2)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早餐包子2元/个涨价至200元/个吃不起包子包子卖不出去不买相对过剩不是卖不完,而是没钱买不起早餐包子2元/个,蒸了1000个只有400人需要包子卖不出去多蒸了600个不是买不起,而是吃不下了绝对过剩相对过剩VS绝对过剩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主要矛盾利润最大化的剥削政治压迫、经济剥削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3)性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4)地位:(5)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末期,当这种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出现私有制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两者矛盾运动的结果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当奴隶制这种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当封建制这种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金属工具铁制工具蒸汽机 人类社会形态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主要矛盾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产品如何分配原始社会 低下。 采集天然食物—原始畜牧业、农业 共同所有 平等互助 平均分配 需求与生产力低下之间的矛盾奴隶社会 发展。 金属工具、城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奴隶主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努力 剥削与被剥削。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 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封建社会 发展。 铁制农具、耕作技术、水利事业、手工业、冶铁业、商业、城市 地主占有绝大部份土地 剥削与被剥削。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地主阶级通过收取地租、利用高利贷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 巨大飞跃。 工业革命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工人被资本家雇佣后,受资本家剥削 资本家获得大量剩余价值,工人得到工资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1.封建等级制度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提示: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等级制度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2.封建制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提示: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封建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3.资本家雇佣工人,支付工人工资,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剥削。提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资本家无偿占有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时出现生产绝对过剩的现象。提示:是生产相对过剩。5.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提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易混易错点1、下面是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期一个矿工的儿子和他母亲的对话:“天这样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 ”“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父亲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这段对话说明( )①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购买力相对缩小,日益贫困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B达标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