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学案(含解析) 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学案(含解析) 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标·定向
1.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1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历史 原因 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经济 因素 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思想 因素 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外部 条件 ①法国大革命动摇、削弱了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统治和控制;②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2)表现
①1804年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②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
③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上帝给了我们自由,法国人没有权利把它拿去。”发出这一号召的是哪次革命
提示:海地革命。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①独立以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②英美等国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美国实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2)表现
①巴西建立共和国: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②墨西哥革命:
a.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b.结果:赶走了独裁者,1917年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c.意义: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1823年,美国提出了门罗主义,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其实质含义是什么
提示:美国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历史概念】
门罗主义
(1)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门罗在国情咨文中宣称,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在“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下,美国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2)它一方面防止了已经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再次遭到欧洲侵略而沦为殖民地,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控制。
学习任务2  亚洲的觉醒
1.背景
政治上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经济上 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2.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3.表现
(1)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①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大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②1905年,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③1908年,提拉克被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引发了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2)伊朗立宪革命
①过程: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②影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3)中国辛亥革命
①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②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③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1)20世纪初,亚洲国家民族解放运动最突出的新动向是什么
提示:资产阶级运动成为主流。
(2)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什么
提示: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
【历史概念】
亚洲觉醒
(1)亚洲觉醒是指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资产阶级从改良走向革命。
(2)亚洲觉醒意味着亚洲各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争取民族解放,另一方面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反帝反封建成为这一时期斗争的主要特点。
学习任务3 非洲的抗争
1.形式:武装斗争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
2.表现: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埃及抗英斗争
①概况:埃及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成立了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此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
②结果:在1882年反抗英国侵略埃及的斗争中,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英勇无畏的抵抗。后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2)苏丹马赫迪起义
①爆发:1881年,苏丹爆发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
②特点:武装起义持续近20年。
③结果:曾占领苏丹大部分地区,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起义最终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
(3)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①背景: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
②特点: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
③结果: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1)1882年,国民大会决定授予某位领导人“埃及保卫者”的荣誉称号。该领导人是谁
提示:阿拉比。
(2)非洲苏丹大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没有进步阶级领导,仍属于旧式民族运动。
【特别提醒】
相对于亚洲觉醒,从领导阶级看,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多是封建王公或农民阶级领导的。这与非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有直接的关系。
主题一 亚洲的觉醒
  从唯物史观角度,全面认识“亚洲的觉醒”
  1.特点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新高潮,本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2.领导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领导作用。某些国家的工人阶级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他们是亚洲社会新生的革命力量。
  3.性质上: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特别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已成为时代的潮流。
  4.相互联系上:这次革命还表现出亚洲各国人民相互支持、共同对敌的斗争特点。如中国的革命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其他国家人民的革命也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民主革命。
【思考】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封建势力,推动了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标志着亚洲作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在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3)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基础。
(4)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
(5)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史料 在亚洲觉醒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高举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两面战斗的旗帜,第一次赋予亚洲的革命以资产阶级民族民主主义的目标并为之浴血奋战①。……在革命中,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为之进行了英勇的实践。……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下层革命斗争,这两股以往互无联系的潮流开始汇合到一起②,形成了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各国的革命派开始自觉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③。
——才家瑞《“亚洲觉醒”的内涵及该时期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类型与特点》
探究 
提取史料信息,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特点。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①②③的画线内容,从领导力量、参与阶层和国际联合等角度进行作答。
[自主作答]
提示:新兴的资产阶级掌握了革命领导权,组成了资产阶级政党,高举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面旗帜;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下层群众的革命斗争汇合;各国的革命派开始自觉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
主题二 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一、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1.时间:从1804年海地独立至1826年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殖民地基本独立。
  2.性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既是民族解放运动,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3.成果:
  (1)政治上:摧毁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建立起一系列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奠定今天拉美各国的政治格局。
  (2)经济上:民族独立运动反对封建剥削制度和种植园奴隶制,打破了工商业的殖民垄断制度,为各国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局限性:没能够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独立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为英美等新殖民者的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二、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1.主要任务: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多肩负着反对外来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革命任务,这反映了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之下,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渴望独立和自由的强烈愿望。
  2.斗争形式: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属旧式的反侵略斗争。
  3.新的力量: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出现了新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运动结果: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数遭到了失败。
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1)反殖民侵略斗争不再带有局部性质,而是几乎遍及整个非洲大陆。
(2)民族解放运动中出现了新的阶级力量和新的斗争形式。
(3)从数量上看,由酋长、国王或农民领袖领导的抵抗运动仍是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形式。
(4)在所有类型的反帝斗争普遍失败后,旧式的农民反帝斗争退出了历史舞台,新形式的民族解放运动逐渐取代了旧式的暴动或起义。
史料一 拉美独立意识的成因是沉重的殖民压迫,这主要体现为政治上的金字塔式的统治结构。土生白人和有色人种居于底层,没有地位;实行大庄园制,殖民者借以对原住居民进行奴役剥削;主张绝对服从天主教义,束缚和控制了民众的思想,殖民压迫催生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意识。
——王金莲《拉美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及其局限性分析》
史料二 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一直遭到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其中,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突出的事件,但在动员民众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探究
(1)依据史料一,分析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意识增长的因素。
【破法】运用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进行作答,一般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三个角度进行作答。
[自主作答]
提示:政治上的殖民压迫;经济上严重的奴役剥削;思想上受天主教会的束缚。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非洲抗争的性质是什么
【破法】斗争形式需结合所学知识作答,从非洲抗争的对象:英国、意大利等国,可判定为反帝斗争。
[自主作答]
提示:斗争形式:武装斗争。性质:反帝性质的民族解放战争。
题组一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2021·北京合格考)1804年海地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统治获得独立,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这些历史事件反映
了(  )
A.亚洲的觉醒
B.各国工人运动走向联合
C.非洲的抗争
D.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斗争
【解析】选D。材料体现的是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拉美的海地和巴西独立,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等,反映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斗争,体现了这一时期民族主义高涨,D正确,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各国工人运动走向联合,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非洲的抗争,排除C。
2.(2021·海南合格考)图中描绘的场景表明,拉美人民(  )
A.开展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武装斗争
B.完全冲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藩篱
C.共同构建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面临着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解析】选D。漫画体现了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武力干涉,拉美人民面临着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故选D。
3.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是(  )
A.彻底铲除了大地产制度
B.粉碎了外国势力的干涉
C.颁布资产阶级宪法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解析】选C。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虽然美国干涉造成了革命的反复,但墨西哥人民赶走了独裁者,1917年,墨西哥仍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故选C。
题组二 亚洲的觉醒
4.(2022·沈阳高一检测)在1859-1905年间,印度社会出现的对未来发展影响最大的变化是(  )
A.印度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B.英王成为印度女皇,对印度直接统治
C.英国实际上加强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D.印度资产阶级政党成立并领导反英斗争
【解析】选D。19世纪下半期,印度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领导了一系列争取民族自治、民族独立的斗争,对印度未来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故选D。
5.(2022·北京高一检测)“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以下属于“亚洲的觉醒”的是(  )
A.海地获得独立
B.印尼民族大起义
C.中国辛亥革命
D.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解析】选C。中国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属于“亚洲的觉醒”中的典型事件,故选C;海地获得独立属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组成部分,不属于“亚洲的觉醒”,排除A;印尼民族大起义发生在1926—1927年,属于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不属于“亚洲的觉醒”,排除B;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发生在19世纪末的非洲,与题干时间和空间都不符合,排除D。
6.(2022·台州高一检测)与19世纪70—90年代相比,20世纪初亚洲觉醒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新”主要表现在(  )
A.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作用
B.斗争目标在于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
C.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
D.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
【解析】选C。20世纪初,亚洲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所以这时的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形成了亚洲觉醒的运动,故选C;民族资产阶级在19世纪末就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发挥作用,排除A;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斗争目标都是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排除B;20世纪初的亚洲民主运动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或者君主立宪制,而不是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排除D。
题组三 非洲的抗争
7.(2022·北京高一检测)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一词成为非洲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主要是因为埃塞俄比亚(  )
A.揭开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维护国家主权实行民主政治
C.坚持不懈的斗争捍卫了国家独立
D.领导非洲各国进行联合斗争
【解析】选C。“埃塞俄比亚”一词成为非洲民族精神的象征,说明埃塞俄比亚捍卫了自身的利益,也捍卫了非洲的利益,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埃塞俄比亚人民在面对意大利入侵的过程中,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由此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故选C。
8.在19世纪末的非洲国家中,成立政党并进行反帝斗争的是(  )
A.埃及 B.苏丹
C.埃塞俄比亚 D.阿尔及利亚
【解析】选A。埃及在反帝斗争中成立了祖国党,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故A正确。
9.(2022·潍坊高一检测)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叙述正确的是(  )
A.埃及人民爆发了反法起义
B.马赫迪起义使苏丹赢得独立
C.埃塞俄比亚取得了抗意斗争的胜利 
D.所有的武装斗争都取得了胜利
【解析】选C。据所学可知,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故选C。A、B、D说法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