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标·定向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时空·定位学习任务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含义: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2.原因根本原因 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文化因素 (1)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 (2)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大量文化养料人才因素 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3.性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4.精神内核:人文主义(1)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5.成就(从【智选】中选出相对应的序号)时间、地点 代表 作品特点14世纪 意大利 “文学三杰”: ③④⑥ 作品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15世纪 意大利 “美术三杰”: ①⑤⑦ 作品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16-17 世纪英国 文学:② 《哈姆雷特》《李尔王》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智选:①达·芬奇 ②莎士比亚 ③但丁 ④彼特拉克 ⑤拉斐尔 ⑥薄伽丘 ⑦米开朗琪罗6.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微思】阅读课本“学思之窗”,据史料概括文艺复兴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提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二、宗教改革1.背景: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2.序幕:1517 年,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3.概况过程 内容德意志 宗教改革 (1)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宗教仪式 (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3)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扩展 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也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4.影响思想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经济 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政治 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文化教育 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微思】观察课本“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场景”,阅读其文字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响应市民阶层要求建立自己独立的教会。【图解】罗马教会VS马丁·路德的主张借图发挥·马丁·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否定了教皇的权威地位,使人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教会的精神独裁。【辨析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形式 借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之名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 披着宗教外衣反封建范围 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 从德意志开始,是一场社会思想改革运动作用 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把人们从天主教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学习任务2 近代科学兴起与启蒙运动一、近代科学的兴起1.背景: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2.兴起: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3.成就领域 国家 成就天文学 波兰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物理学 英国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他 领域 — 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4.意义: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5.影响: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微思】阅读课本“历史纵横”, 结合史料指出近代科学家身上蕴含的科学精神及作出的贡献。提示:精神:为科学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贡献: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二、启蒙运动1.背景思想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阶级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2.含义: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3.过程:(请正确连线)4.核心:“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5.主张(1)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2)启蒙思想家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3)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6.代表人物国家 代表 思想法国 孟德斯鸠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伏尔泰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卢梭 主张主权在民英国 亚当·斯密 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德国 康德 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7.影响(1)思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2)政治: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3)世界: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微思】(1)阅读课本“史料阅读”,据史料概括卢梭的主要主张。提示: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2)阅读课本“伏尔泰”画像及其文字说明,据文字史料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提示:天赋人权、自由和平等思想。【图解】启蒙运动的“理性”主题一 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文精神的诠释事件 对人文精神的诠释文艺 复兴 (1)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2)强调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伦理观;(3)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宗教 改革 强调信仰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启蒙 运动 (1)由思想领域深入政治领域,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2)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精要点拨】对近代人文精神发展的认识(1)近代人文精神的发展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入的。(2)近代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思考】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但也在当时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其消极影响有哪些 (1)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时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2)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大众的对立。【情境探究】史料一 但丁宣称人是高贵和平等的,因为人有……“意志自由”来判断选择,获得“为自己而生存”的自由。彼特拉克强调,“宇宙是以人为中心的”。与此同时,人文主义者还将矛头直指宗教禁欲观,大胆歌颂人的生活欲望和世俗享乐。——摘编自孟广林《意大利人文主义人本观与明清之际儒家人文观的异同》史料二 据说罗马城内有个梯子,如果凡人攀登一番,就可赦罪。马丁·路德爬到中间,忽然停止攀登,退了下来。人问其故,他答“因信称义”。史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探究(1)据史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主要诉求。【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人是高贵和平等的”“矛头直指宗教禁欲观”[自主作答]提示:批判神权统治,宣扬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2)史料二中的“因信称义”体现了什么思想 有何意义 【破法】从“因信称义”强调人的信仰自由和权利等角度去分析体现的思想与意义[自主作答]提示:思想:人文主义思想。意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与发展。(3)据史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社会契约”“人民的办事员”[自主作答]提示:宗教方面,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方面,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主题二 近代思想解放与科学革命的关系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革命的关系关系 阐释近代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革命的产生和发展 (1)文艺复兴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热情 (2)文艺复兴运动为打破“地心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 (3)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以及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近代科学革命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 (1)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地心说”,给神学以极大冲击 (2)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社会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此人类的思维更加科学化,文明发展呈现加速化 (4)印刷术等科技的进步与传播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精要点拨】(1)近代思想解放和科学革命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2)近代思想解放和科学革命都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社会的转型。【思考】科学革命首先出现在西方的原因有哪些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在面向现实、注重实践的思想推动下,工匠和学者的联系日益密切,从而促使劳动和各学者或科学家的思想也相应地联合。(2)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提出了挑战。(3)经济上的进步。近代初期,西欧的工商业有了迅速发展。这些经济上的进步引起了技术上的进步;后者转而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并受到科学的促进。【情境探究】史料一 文艺复兴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史料二 西欧由中世纪向近代迈进的转型时期,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对西欧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变革,为社会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世界通史》探究(1)据史料一,分析文艺复兴的核心及其影响。【破法】抓住关键信息:“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被冲破”“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自主作答]提示:核心:人文主义。影响:冲破传统神学的束缚,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开启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2)据史料二,分析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破法】抓住关键信息:“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变革,为社会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自主作答]提示: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题组一 文艺复兴1.(2021·北京合格考)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A.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现世幸福B.反对宗教信仰,倡导天赋人权C.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D.强调科学精神,主张分权制衡【解析】选A。文艺复兴时期提倡追求现世的幸福,肯定人的价值,故选A。B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C、D是启蒙运动的主张,排除。【深化点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他们也是信仰宗教的,只是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2.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才辈出。下列关于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其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A.但丁——《十日谈》B.薄伽丘——《神曲》C.彼特拉克——《歌集》D.达 芬奇——《哈姆雷特》【解析】选C。彼特拉克的著作是《歌集》,故选C。但丁的著作是《神曲》,薄伽丘的著作是《十日谈》,达 芬奇的作品是《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A、B、D搭配错误,排除。题组二 宗教改革3.(2022·南阳高一检测)“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表明马丁·路德( )A.主张“信仰得救”B.认为教会属于国家C.简化了宗教礼仪D.反对天主教会统治【解析】选A。据“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可得出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否定教会的权威,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宗教礼仪的简化,排除C;马丁·路德没有反对天主教会的统治,排除D。4.(2021·江苏合格考)下图画作描绘的场景,显示出马丁 路德是16世纪德意志一场社会改革的旗手。这场改革( )A.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B.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C.拉开了启蒙运动的序幕D.削弱了君主的世俗权力【解析】选B。图片反映的是马丁 路德与罗马帝国皇帝进行辩论的场景,这反映了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故选B。图片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君主的世俗权力无关,A、C、D错误。【补偿训练】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A.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C.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D.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解析】选C。从材料中的“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等信息可以看出,该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更有利于社会变革,从而推动现代化进程,故选C。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排除B;D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题组三 近代科学的兴起5.1543年,哥白尼出版的《天体运行论》把西方天文学的宇宙中心从地球移到太阳。哥白尼的天文理论是( )A.“日心说” B.经典力学C.惯性定律 D.地心学说【解析】选A。1543年,哥白尼出版的《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故选A。经典力学是牛顿的科技成果,惯性定律是牛顿经典力学的一部分,排除B、C;地心学说一直是天主教会宣扬的世界观,排除D。6.(2022·衢州高一检测)16—17世纪欧洲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史称“科学革命”,这场革命( )①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 ②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④形成了新的思维方式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选D。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综上所述,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选D。题组四 启蒙运动7.(2021·湖南合格考)伏尔泰曾经说过:“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该思想出现的背景是(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工业革命开始兴起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结合所学启蒙运动的背景可知,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B。A是文艺复兴的背景,排除。C是18世纪60年代,晚于启蒙运动,排除。D是20世纪初,晚于启蒙运动,排除。8.有学者说:“启蒙运动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传播到全世界,结果全世界都改变了思想方法。”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是指( )A.三权分立 B.天赋人权C.理性主义 D.社会契约【解析】选C。启蒙思想家提倡用理性来判断是非,因此“新的思维方式”是指理性主义,故选C;A、B、D是理性主义的具体表现,排除。【深化点拨】理性理性是指看待社会与自然的科学态度,即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谦虚务实;也指逻辑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9.(2021·浙江学业考)一位启蒙思想家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系统地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这位思想家是( )A.洛克 B.伏尔泰C.孟德斯鸠 D.卢梭【解析】选C。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权力相互制约的原则,故选C。洛克、伏尔泰、卢梭与三权分立原则无关,排除A、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