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 雾在哪里【课前解析】关注课题:课题以问句的形式出现,更容易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思考雾出现的不同地点,以此作为一个教学切入点。关注课文:文中把雾说成是淘气的孩子,按照雾所去的先后地点顺序,写了海上、空中、岸边、城市中大雾笼罩下的不同景象,后来雾消失了,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生活再次变得明亮,悠闲,充满生机。关注插图:在生活中,雾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雾来到海上时的情景,教师可趁势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生动有趣。关注生字:本课需要学习两个独体字“于、久”,可以通过辨别字形和组词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关注句子:本课出现的长句子较多,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和重音,学习朗读的方法。【教学目标】1.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孩、于”等9个字,会写“孩子、于是”等13个词语。(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能够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重难点)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孩、于、论”等5个字。2.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3.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1.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雾”这一自然现象。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2.过渡语: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都见过雾,那雾去了哪里呢?又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欣赏一下作者笔下的雾景。3.板书课题:(板书:雾在哪里)学生齐读课题。4.学习“雾”字。(1)学生交流识记“雾”的方法。(2)积累雨字头的字,如“雷、霜、雪”。(3)教师小结:雨字头的字一般和水或天气有关。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按要求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同桌合作读课文,检查正音。2.认读生字。(1)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学生读生字时,要提醒学生“暗、岸、甚”是前鼻音,“甚、至、失”是翘舌音。3.学习多音字“切”。4.识字游戏。三、初步学文,整体把握1.初读课文后,说一说:课文中的雾是怎样的?从什么地方可以体现出来?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文章,教师相机出示圈画的相关句子。预设:雾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他喜欢把世间的一切东西都藏起来。(板书:淘气)2.出示下列句子,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空格处。雾是个 的孩子。他把 、 、 、 都藏了起来。四、品读课文,体会雾的淘气学习第3、4自然段,淘气的雾把什么藏起来了?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用“ ”画出相关句子。预设:雾孩子把大海、天空、太阳藏了起来。1.出示第3自然段,提问:雾把大海藏起来之后,大海变成了什么样子呢?预设: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板书:大海 海水 船只 远方)(1)借助图片进行想象(课件出示雾来了的大海的图片)。(2)学生读一读第3段,注意读好雾说话时调皮、可爱的语气。2.出示第4自然段,提问:雾把天空和太阳藏起来之后,景色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预设: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板书:天空 天空 太阳)(1)借助图片进行想象(课件出示雾来了的天空和太阳的图片)。(2)学生读一读第4段,注意读好雾说话时调皮、可爱的语气。五、巩固基础,规范书写1.认读生字,区分结构。(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5个生字,请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交流汇报。2.教师指导书写本课3、4自然段涉及的生字“于”。3.学生描一写二,教师巡视检查指导。4.同桌互评,对于写的不好的笔画及时进行改正。六、总结归纳,布置作业1.课堂演练。2.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了解到雾是一个“淘气”的孩子,把大海、天空、太阳等藏起来的情形,并且会认会写了一些生字。3.课后作业。(1)把这节课学习的生字注音写三遍并组一个词。(2)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的语气。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巩固已学的12个生字,书写“岸、屋、切、久、散、步”6 个字,理解“连同、悠闲”等词语的意思。2.学习课文第5~10自然段,想象雾把自己藏起来后的景象。【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复习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雾 孩子 淘气 于是 无论 变暗 岸边 房屋 街道桥梁 甚至 一切 不久 散步 躲在 消失二、品读释疑,理解课文1.提出要求:学习第5、6自然段,淘气的雾把什么藏起来了?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用“ ”画出相关句子。(1)预设:淘气的雾把海岸和城市藏起来了。藏起来后,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板书:城市 房屋 街道 树木 桥梁 行人 小黑猫 什么都看不见了)(2)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引导小组交流:这一段的三句话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预设:第一句说的是雾说的话,第二句是雾做的事情,第三句是景色的变化。2.学习第7-9自然段,看看淘气的雾接下来又做了什么。(1)学习生字“躲”,体会雾的淘气。(2)引导思考:雾还会躲起来,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雾很淘气,像个孩子一样,喜欢捉迷藏,把自己也藏了起来。(3)带着淘气的语气朗读第7、8自然段。(4)过渡:没想到,淘气的雾藏了这么多东西。它再也没有东西可藏了,现在竟把自己也藏起来了,又会有哪些变化呢?学习第9自然段。(5)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①引导学生圈出这一段中反复出现的词语“连同”,再试着给“连同”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理解“连同”就是“和”的意思。②学习第9段,知道雾把自己藏起来后,所有东西都露出来了。(板书:自己 一切都露出来了)③赏析“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把小黑猫当成人来写,真有意思。3.学习第10自然段,思考:雾去哪里了?三、巩固生字,规范书写1.教师指导书写本课剩余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重点提示“步”的书写。2.学生描一写二,教师巡视检查指导。3.同桌互评,对于写的不好的笔画及时进行改正。四、总结归纳,布置作业1.结构梳理。2.课文小结。本文是一篇童话,写了雾藏住大海、天空、太阳、海岸、城市和自己后出现的景象,说明了雾很大、很浓、变化很快的特点,突出了他的淘气,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板书:覆盖范围大 变化快 浓度大)3.拓展延伸。了解雾霾。4.课堂演练。5.课后作业。尝试收集关于雨、雪、霜、雾等相关诗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雾在哪里》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更贴近学生的视角,使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雾的淘气,领略雾带来的美景。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渗透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学起来更加积极有趣。如练习写话,按照课文中的语言“无论……还是……都……”来自由选择练习说话,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将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培养了语感。文中的长句子较多,在指导朗读时,要强调停顿和重读,掌握好停顿才能读好长句子。学生在练读长句子时还是有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多加引导。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