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6.1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单元整体设计 课件(共32张PPT)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6.1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单元整体设计 课件(共32张PPT) 教案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一节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统编版)八年级

八年级上册
1.丰富的社会生活
2.网络生活新空间
走进社会生活
遵守社会规则
承担社会责任
维护国家利益
3.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4.社会生活讲道德
6.责任与角色同在
7.积极奉献社会
8.国家利益至上
9.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10.建设美好祖国
5.做守法的公民
整体脉络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责任与角色同在
承担社会责任
积极奉献社会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做负责任的人
服务社会
单元结构
关爱他人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培养学生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社会负责的人心存感激的意识
道德修养: 知道责任的含义、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知道要对自己负责
法治观念: 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并依据角色的转换而承担不同的责任
健全人格:能够为自己负责,也能够为他人负责
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责任的明确认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有一个孩子,在妈妈带她去书店的时候,从书店”顺走”四本漫画书。妈妈回家发现后,立即写下道歉书,信中夹着四十元书款。第二天清晨,就从门缝塞进了书店。
1.妈妈这样做的目的是教育孩子要对自己做错的事情?
2.在这个事例中,谁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孩子又该向谁负责?
新知导入
回顾生活 明确责任
道德范围内
应该做的事情
不应该做的事情
法律范围内
应该做的事情
不应该做的事情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例如:你应该上学、你应该帮助朋友、你应该按时完成作业……
帮父母做力所能及家务……
逃避打扫教室卫生……
遵守交通规则……
偷窃他人财物……
责任的含义:
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
做应该做的事
不做不应该做的事
活动一: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探究新知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作为一名教师,他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这个责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
作为一名顾客,我的责任是排队付款,
这个责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家庭成员,我的责任是尊老爱幼主动承担家务,
这个责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与朋友做好约定,我的责任是遵守诺言,这个责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德规范、法律规定
道德规范、法律规定
对他人的承诺、道德规范
探究新知
法律规定
含义: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对他人的承诺
道德规范
职业要求
来源:
责任的含义和来源
①课本主要讲了第一层含义,也是最基本的含义。即分内应该做的事。
② 第二层含义是因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如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
探究新知
1.我是学生,我的责任:___________2.我是儿子(女儿),我的责任:________3.我是组长,我的责任:___________4.我是老师,我的责任:___________5.我是演员,我的责任:___________6.我是消费者,我的责任:__________7.我是公民,我的责任:___________……角色舞台探究新知
青少年需要承担的角色、责任有哪些?
子女
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学生
社会一员
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中华儿女
探究:角色与责任的关系
他们不仅仅是军人……
环境 角 色 责 任
关心社会、热爱祖国
抚养教育孩子
孝敬父母
保家卫国
忠诚、互助、互谅
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军队
家庭
社会
军 人
战 友
子 女
父 母
社会成员
判断:角色和责任是一成不变的吗?
×
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是怎样的?
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责、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种角色,一种责任。
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角色越多,责任越多。
探究新知
为班级打扫卫生
学会生活自理
信守承诺
孝顺父母
遵守社会规则
按时完成作业
这些责任是你是否承担了?如果总是不承担责任,会有什么后果?
活动二:责任你我他
探究新知
1.你的衣服、裤子、袜子是你自己洗还是家人洗?
2.你的房间是自己打扫还是家人打扫?
3.吃完饭你会帮忙洗碗擦桌子吗?
4.你自己整理书桌吗?
5.你的作业、值日等学校任务是独立完成的吗?
课堂小调查
探究新知
绿色出行
01
做家务
02
做饭
03
做值日
04
独自完成作业
05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探究新知
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和作用
01
DATA
表现: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02
DATA
作用: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能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探究新知
生活中,人人都在承担着各自的责任,或者说,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他们是谁?
想一想
父母
警察
教师
医生
教师
???
探究新知
累倒的白衣天使
抚育孩子的父母
救灾的消防员
镇守边疆的战士
危险工作的发电工
教书育人的老师
很多人都在为我们的成长与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想一想:面对别人对我们的付出,我们应该怎么做?
面对他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时,我们该怎样做?
探究与分享
探究新知
他们都承担着什么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探究新知
对他人负责的原因、要求及意义
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原因
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要求
意义
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探究新知
承担责任有什么重要意义?
对自己: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对他人: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对社会: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概括,我总结
探究新知
责任你我他
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1.责任的含义、来源
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4.为什么要对他人负责
3.对自已负责的表现、意义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1.“最美”一词是近年来的热词,各种“最美人物”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那些“最美人物”的“美”让我们对责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下列关于责任与角色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只有人人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②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③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④不同的社会角色负有相同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2.有人说,责任是一种生命与生命传承的情感;也有人说,责任是一种本能的保护与成全的坚守;还有人说,责任是付出后获得的一种快乐与幸福。我们认为责任是( )
A.一个人应当做某些事情或者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B.法律要求做和禁止做的事情
C.家庭要求做的事情
D.一个人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A
课堂练习
3.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2022年我国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从白衣天使到抗疫英雄,从出租车司机到外卖小哥,举不胜举,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艰苦拼搏,竭力奉献,报效祖国。上述材料表明( )
①社会和谐离不开你我他的责任和担当
②只有人人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美好的生活
③承担社会责任就必须抛弃一切个人利益
④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自己的角色,承担自己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4. 一名成年男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如儿子、父亲、丈夫、老师、学校的领导、社会的普通一员等,这些身份要求他赡养老人、养育后代、关心妻子、教书育人、管理好学校、做一个好公民等。这段话说明(   )
①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②每个人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③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④每个人都是被迫地在承担责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5.假如你选择当一名教师,那就意味着你要教书育人;假如你选择做一名军人,那就意味着你要保家卫国;假如……这说明(  )
①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承担或不承担责任 
②不同的角色要求承担不同的责任 
③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④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知道了责任的含义及来源,同时理解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
作业布置
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
拓展性作业:制作一份”为自己负责“的小计划,并践行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
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
课题 6.1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培养学生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社会负责的人心存感激的意识 道德修养: 知道责任的含义、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知道要对自己负责 法治观念: 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并依据角色的转换而承担不同的责任 健全人格:能够为自己负责,也能够为他人负责 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责任的明确认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教学环节(问题/任务)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设计意图
问题/任务一新知导入 有一个孩子,在妈妈带她去书店的时候,从书店”顺走”四本漫画书。妈妈回家发现后,立即写下道歉书,信中夹着四十元书款。第二天清晨,就从门缝塞进了书店。 思考:1.妈妈这样做的目的是教育孩子要对自己做错的事情 2.在这个事例中,谁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孩子又该向谁负责? 教师根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回答,进行评价。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故事回答问题,成功引出本节课内容。
问题/任务二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活动一:回顾生活,明确责任 责任的含义?来源? 小结: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例如:你应该上学、你应该帮助朋友、你应该按时完成作业…… 来源: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 活动二:角色舞台 1.我是学生,我的责任:_______ 2.我是儿子(女儿),我的责任:____ 3.我是组长,我的责任:______ 4.我是老师,我的责任:_______ 5.我是演员,我的责任:_______ 6.我是消费者,我的责任:______ 7.我是公民,我的责任:________ …… 思考:(1)角色和责任是一成不变的吗? 小结: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2)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是怎样的? 归纳: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责、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教师根据学生列举自己承担责任的情况,作出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角色舞台活动,结合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准确性,及时作出评价与点拨。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交流自己承担的责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通过“角色舞台”环节,一方面引导学生列举自己的角色,另一方面,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角色与责任的关系。
问题/任务三责任你我他 活动一:这些责任是你是否承担了?如果总是不承担责任,会有什么后果? 活动二:课堂小调查 1.你的衣服、裤子、袜子是你自己洗还是家人洗? 2.你的房间是自己打扫还是家人打扫? 3.吃完饭你会帮忙洗碗擦桌子吗? 4.你自己整理书桌吗?
5.你的作业、值日等学校任务是独立完成的吗? 小结: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思考交流: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和作用? 表现: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作用: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能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活动三:想一想 生活中,人人都在承担着各自的责任,或者说,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他们是谁? 提示:很多人都在为我们的成长与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想一想:面对别人对我们的付出,我们应该怎么做? 归纳小结: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活动四:合作探究:对他人负责的原因、要求及意义? 小结:原因: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要求: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意义: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活动五:我概括,我总结 承担责任有什么重要意义? 小结:对自己: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对他人: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对社会: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教师根据学生识图回答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课堂小调情况,进行评价与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进行“想一想”活动,结合学生对问题理解的准确程度,作出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况,进行评价与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概括总结的情况,及时评价。 通过组织学生读图答题,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调查”活动,引导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通过“想一想”环节,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对他人负责的原因、要求及意义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目标检测 检测内容: 1.“最美”一词是近年来的热词,各种“最美人物”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那些“最美人物”的“美”让我们对责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下列关于责任与角色的观点正确的是( B ) ①只有人人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②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③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④不同的社会角色负有相同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有人说,责任是一种生命与生命传承的情感;也有人说,责任是一种本能的保护与成全的坚守;还有人说,责任是付出后获得的一种快乐与幸福。我们认为责任是( A ) A.一个人应当做某些事情或者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B.法律要求做和禁止做的事情 C.家庭要求做的事情 D.一个人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3.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2022年我国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从白衣天使到抗疫英雄,从出租车司机到外卖小哥,举不胜举,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艰苦拼搏,竭力奉献,报效祖国。上述材料表明( B ) ①社会和谐离不开你我他的责任和担当 ②只有人人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美好的生活 ③承担社会责任就必须抛弃一切个人利益 ④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自己的角色,承担自己的责任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一名成年男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如儿子、父亲、丈夫、老师、学校的领导、社会的普通一员等,这些身份要求他赡养老人、养育后代、关心妻子、教书育人、管理好学校、做一个好公民等。这段话说明(B  ) ①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②每个人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③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④每个人都是被迫地在承担责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假如你选择当一名教师,那就意味着你要教书育人;假如你选择做一名军人,那就意味着你要保家卫国;假如……这说明(  ) ①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承担或不承担责任  ②不同的角色要求承担不同的责任  ③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④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 拓展性作业:制作一份”为自己负责“的小计划,并践行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整体设计大单元主题:承担社会责任
一、教材内容分析与整合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分四个单元,第三单元的主题为“承担社会责任”。本单元包括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承担社会责任,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更好的认识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做负责任的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让自己成为“勇担社会责任”的好少年。单元结构图如下: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学段对社会责任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责任与角色同在、积极奉献社会两个角度,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进一步正确认识责任与角色的关系,知道做负责任的人的做法,从而积极奉献社会。这一思路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关于社会责任的集中介绍,承接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在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的同的世界”中继续深入展开,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以“大单元”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摒弃每一课程单独教学的传统方式,按照大单元学习目标规划设计本单元的学习,组织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知道奉献社会的具体做法,培养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二、课程标准分解 (一)第四学段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修养层面的内容有: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在责任意识层面的内容有:关心社会,了解时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二)课程标准分解 学生学什么学生从现有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出发,感知角色与社会责任关系、服务社会等项目与自己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学生能够做负责任的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勇担社会责任,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做积极奉献社会的好少年。学生学到什么程度1.了解责任的含义及其来源,知道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2. 了解承担责任的表现及其意义,理解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的关系;理解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也会获得一定的回报,懂得不履行责任要承担相应的后果。3.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了解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懂得关爱要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4.了解服务社会的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知道中学生奉献社会的途径。学生怎样学体验式学习:通过让学生体验“角色舞台”等生活情境,使学生对责任与角色有初步认识;通过开展活动“班委竞选”,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每个人的角色和责任之间的关系,既调动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同时也激发学生认识责任和角色的意识。问题探究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责任你我他”,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意识。通过课上小组“运用你的经验”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关爱他人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多媒体辅助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不计代价与回报的人”等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理解负责任的重要性。通过多媒体展示“奉献助我成长”,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过程中,理解积极奉献社会的意义。跨学科学习:通过多次出示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做好理解与识记,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实现了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三)第四学段学业质量描述 能够尝试化解青春期烦恼,采取正确方法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自我管理具有亲社会行为,敬畏生命,热爱生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初步认识到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知道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初步体会到承担责任的快乐。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感受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对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能够表现出喜爱、敬佩的情感,对不负责任的人产生讨厌、憎恶的情感。但是,受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还不够强,对如何正确履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履行责任的能力还不够强,意志还不够坚定,情感还不够牢固。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正向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但是,有的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把得到他人的关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自己陷人困境时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当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却以“这又不关我的事”为借口一走了之;也有学生以各种理由拒绝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他们认为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和奉献社会都是很美好、很遥远的事情,认为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在将来服务和奉献社会。
四、大概念大主题设计 本单元以“勇担社会责任”为题,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生活案例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勇担社会责任”,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认识角色与责任的关系,认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阶段“勇担社会责任”的集中关注,学生需要形成的核心素养是“关心社会,了解时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据此确定:本大单元的大概念——“做负责任的人,积极奉献社会”。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一)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的主要依据 1.道德与法治“课标”中的课程理念、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2.道德与法治教参的“单元首页”中的内容。 3.学情分析。(二)遵循“课标”分解和本大单元内容,根据学情分析,确定本大单元的学习目标:1. 政治认同:积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认识当代共青团员的时代使命。2.健全人格:真诚、友善,拥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具有互助精神。3. 责任意识: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具有责任感,主动承担对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关心社会,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4. 道德修养:践行相互尊重、助人为乐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
六、学业评价 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理解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明确关爱他人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根据学生上课听讲、回答问题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学习活动程度进行评价。学生是否能做到认真听讲,课上积极思考,参与到课上的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耐心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教师观察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生和生活中增强责任意识,自觉做负责任的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根据学生课上听讲情况,在分享好方法、贡献“金点子”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况进行评价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提出的问题是否具备可行性,是否认真学习他人分享的“金点子”,是否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观察并结合学生表现进行评价通过整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树立责任意识、服务社会意识,知道积极奉献社会,勇担社会责任,是每个公民为家庭、为社会应尽的责任。自觉养成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好习惯。综合学生在班级和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进行评价学生能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对面打野社会责任,能否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奉献社会,能否认完成课后作业。教师课后作业评价
七、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强调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大任务来组织一个单元的教学,把单元内容结构化。据此,设计了以下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图。
八、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一)设计单元大任务首先,结合单元大概念“做负责任的人,积极奉献社会”。然后参考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学业质量描述“能够尝试化解青春期烦恼,采取正确方法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自我管理具有亲社会行为,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考虑到单元大任务本身也承载着评价的功能,经过推敲和思考,最终确定本单元大任务。即:微公益活动意义重大,请制订一份微公益活动策划方案。大任务聚集本单元内容,学生可以用第六课的“责任与角色同在”中学到的知识,联系责任与角色之间关系的相关案例,向其他同学宣传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学生还可以用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中学习到的内容,教会其他同学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奉献社会。同时,学生还能把自己策划的“微公益活动方案”向同学展示,学生在完成大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单元大概念。(二)创设单元大情境本单元的单元大情境是结合着单元大任务来进行创设的,是结合着新学期道德与法治开展的“积极参与微公益活动,勇担社会责任”活动来进行设计的。本单元创设出的大单元大情境是:在这一学期,学校开展以“积极参与微公益活动,勇担社会责任”为主题的活动方案,学生们以各种形式,围绕“怎样做负责任的人?怎样关爱他人?怎样服务社会?”等内容准确参与活动。单元的大任务围绕微公益活动为题制订活动方案,大情境围绕大任务创设的是开展活动方案,在活动的大情境下围绕核心问题将大任务进行分解,设计成任务群,即不同主题的活动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准备活动方案的内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勇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十、大单元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单元作业第1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制作一份”为自己负责“的小计划,并践行之。单元大任务:微公益活动虽小,却意义重大。请以小组为单位,制订一份微公益活动策划方案。第2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围绕”做负责任的人“,制作一期黑板报。第3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关注社会,搜集整理关爱他人的典型事例。第4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利用周末时间,到社会做公益活动,并整理好感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