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课题 8.2 共圆中国梦 课时 第1课时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道德修养: 知道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树立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法治观念: 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 健全人格:了解自信中国人的特点和自信的源泉,自觉做一个追梦人 责任意识:努力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学环节(问题/任务)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设计意图问题/任务一新知导入 看图片,谈感受 今天我们共同探究《共圆中国梦》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交流感受情况,作出评价。 通过图示方式,向学生展示成就,培养自豪感。问题/任务二圆梦在舞台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 我国五方面建设取得的成就展示 富强中国:高铁“复兴号”“天眼”…… 民主中国:制度建设加强;协商民主全面展开 文明中国: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谐中国:脱贫攻坚战,惠民举措实施 美丽中国: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走绿色发展道路 小结:腾飞的中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 活动二: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 1.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层面) 归纳:(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材料:鲁迅先生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思考: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哪些救国救民的道路探索?为什么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归纳:(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3.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归纳:(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人民重要性)。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归纳:(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活动三:劳动的人最幸福 阅读思考:为什么要做奋斗者?(奋斗的重要性) 归纳:A.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 B.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C.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D.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 活动四:链接生活 青少年应该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示例:①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未来相结合,勇担历史使命;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教师根据学生归纳我国五方面建设取得的成就情况,及时评价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归纳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话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能否认真思考为什么要做奋斗者,结合思考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热情,进行评价。 通过组织学生回顾我国五方面的建设情况,引导学生理解腾飞的中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 。 通过组织学生从四个角度领悟如何实现中国梦,有效落实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链接生活,升华主题问题/任务三自信的中国人 活动一:名人展示 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刘国梁;中国女排国家队队长朱婷;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 思考:从他们身上,你是否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信?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小结:(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2)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活动二:七一勋章获得者:王书茂 王书茂,海南琼海人,1996年6月入党,他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参与南沙岛礁建设,培养南海维权民间力量。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坚决捍卫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 结合材料思考:王书茂的事迹启示我们自信的中国人需要具备什么品质? 提示: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讲解:(1)对国家有认同: 表现: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做法: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对文化有底气 表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对发展有信心 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 活动三:情境分析: 情境一:故步自封,目中无人,盲目跟风 思考:他们是自信的中国人吗?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行为?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归纳:心态上: ①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 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情境二:袁隆平是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的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荣“共和国勋章”。 思考: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归纳:行动上: ②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 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情境三: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习近平 归纳:方向上: 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 活动四:习语润心 活动、努力的青春最美丽,为圆中国梦,风华正茂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示例:(1)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2)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 教师根据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中国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对王书茂的材料的理解情况,及时评价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对“对国家有认同”的理解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能否认真分析情境,并理解心态上做法,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研读材料的认真程度,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热情以及归纳回答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交流积极性,进行评价。 通过向学介绍一系名人事迹,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从他们身上感受的自信,使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自信中国人的特点,事例与理论相结合,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通过分别向学生介绍自信中国人的三个特征,使学生能够一一加深理解,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掌握。 通过组织学生对三则情境进行分析,分别从心态上、行动上和方向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如何做自信心中国人,使知识呈现具有逻辑性。 通过“习语润心”活动,激励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之中。目标检测 检测内容: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这份自信的根本在于( D )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 D ) ①坚持党的领导 ②走中国道路 ③弘扬中国精神 ④凝聚中国力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关于中国梦认识不合理的是( A ) A.我国已经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实现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C.实现中国梦,我们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 D.实现中国梦,我们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实践、中国道路的发展、中国道路的示范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的、历史的、正确的选择。“中国道路”是指( C ) A. 改革开放道路 B. 可持续发展之路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新丝绸之路 5.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这启示我们要坚定( C )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 拓展性作业:请你谈谈,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青年应该是什么样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6张PPT)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第二节 共圆中国梦(统编版)九年级上九年级上册1.踏上强国之路2.创新驱动发展富强与创新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家园和谐与梦想3.追求民主价值4.建设法治 国5.守望精神家园6.建设美丽中国7.中华一家亲8.中国人 中国梦整体脉络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作业布置中华一家亲和谐与梦想中国人 中国梦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我们的梦想共圆中国梦单元结构教学目标政治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道德修养: 知道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树立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法治观念: 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健全人格:了解自信中国人的特点和自信的源泉,自觉做一个追梦人责任意识:努力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看图片,谈感受新知导入5G技术亮相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工作人员在智博会上演示“5G+远程驾驶”技术。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科技实力活动一:圆梦大舞台探究新知国防实力70周年大阅兵的武器装备探究新知探究与分享我们正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迈进,请记录下新时代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富强中国 民主中国 文明中国 和谐中国 美丽中国1.高铁“复兴号”2.“天眼”3. 港珠澳大桥4.共享经济5.探月工程6.长征5号运载火箭7.南水北调工程8.……1.制度建设加强2. 协商民主全面展开3. 法治不断完善4. 体制改革1.中国梦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文化事业蓬勃发展5.文化软实力提升。1.惠民举措实施2.脱贫攻坚战3.社保体系基本建立4.医疗卫生水平提高5.住房保障6.国家安全加强1.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2.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3.走绿色发展道路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腾飞的中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探究新知中国的腾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中国梦能实现的原因探究新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保证还是党的领导。★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层面)探究新知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英雄纪念碑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建党100周年探究新知课堂笔记如何实现中国梦?①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探究新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根本基础条件保障灵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探究新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②全面深化改革③全面依法治国④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对“四个全面”进行了新表述。探究新知方向决定前途 道路决定命运思考: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哪些救国救民的道路探索?为什么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鲁迅先生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探究新知(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如何实现中国梦?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关链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探究新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关链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究新知(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长征精神:不惧艰难,甘愿牺牲抗美援朝精神: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精神。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探究新知(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人民重要性)。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探究新知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方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探究新知探究新知A.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B.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C.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D.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为什么要做奋斗者?(奋斗的重要性)探究新知青少年应该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①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未来相结合,勇担历史使命;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和艰苦奋斗精神。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心公益、服务社会。为中国梦贡献力量。探究新知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刘国梁中国女排国家队队长朱婷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最高科技奖获奖人屠呦呦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思考:从他们身上,你是否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信?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活动二:自信的中国人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探究新知自信的中国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主研发复兴号动车女排夺冠全面从严治党东风41号北斗导航组网成功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让中国人更加自信。课堂笔记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原因?①自信的根本所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探究新知王书茂,海南琼海人,1996年6月入党,他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参与南沙岛礁建设,培养南海维权民间力量。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坚决捍卫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提示: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七一勋章获得者:王书茂结合材料思考:王书茂的事迹启示我们自信的中国人需要具备什么品质?探究新知对国家有认同表现: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做法: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探究新知如何做自信中国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对文化有底气探究新知如何做自信中国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对发展有信心探究新知①对国家有认同②对文化有底气③对发展有信心自信中国人的表现/特点?探究新知航班延误大闹机场国外旅游随地吐痰出国疯狂购物他们是自信的中国人吗?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行为?心态上:①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疯抢日本马桶盖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盲目跟风目中无人行动上:②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张桂梅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梦想办一所不收费的女子高中,让贫困女孩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她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张桂梅荣获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袁隆平是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的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荣“共和国勋章”。追梦人的故事★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方向上: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坚持“四个自信”,才能 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探究新知语 润 心活动、努力的青春最美丽,为圆中国梦,风华正茂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1、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2、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3、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4、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5、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6、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探究新知共圆中国梦圆梦大舞台自信中国人实现中国梦历史新机遇中国巨变的根本原因/民族自信的来源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内涵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怎样实现中国梦(国家层面)板书设计课堂练习1.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这份自信的根本在于(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D课堂练习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 )①坚持党的领导 ②走中国道路③弘扬中国精神 ④凝聚中国力量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D课堂练习3.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关于中国梦认识不合理的是( )A.我国已经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实现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C.实现中国梦,我们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D.实现中国梦,我们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A课堂练习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实践、中国道路的发展、中国道路的示范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的、历史的、正确的选择。“中国道路”是指( )A. 改革开放道路 B. 可持续发展之路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新丝绸之路C课堂练习5.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这启示我们要坚定(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C课堂总结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青少年一代应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我们应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业布置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请你谈谈,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青年应该是什么样子。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整体设计大单元主题:和谐与梦想一、教材内容分析与整合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分四个单元,第四单元的主题为“和谐与梦想”。本单元包括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八课“中国人 中国梦”。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和谐与梦想,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更好的理解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意义,明确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做法,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及价值,自觉为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单元结构图如下: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学段对认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中华一家亲、中国人中国梦两个角度 ,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理解中华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知道中国梦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这一思路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认识祖国统一和国家发展的承续,承接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在原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中涉及,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以“大单元”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摒弃每一课程单独教学的传统方式,按照大单元学习目标规划设计本单元的学习,组织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义,知道中国梦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并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二、课程标准分解 (一)第四学段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政治认同层面的内容有:了解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在法治观念层面的内容有: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在责任意识层面的内容有: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二)课程标准分解 学生学什么学生从现有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出发,感知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发展等项目与自己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国梦的内涵,理解自己己所处的时代主题——和谐与梦想,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理解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做一个自信中国人。学生学到什么程度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意义。(法治教育)2.认识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提和基本保证,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法治教育)3.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革命传统教育)4.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解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革命传统教育)5.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国情教育)6.知道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情教育)7.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国情教育)学生怎样学体验式学习:通过让学生分享钱币上的文字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民族平等的原则;通过开展活动“掉队的小鸽子”,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问题探究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你心中的美好未来是什么样的”,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认识中国梦与每个人的关系。通过课上小组“怎样做自信中国人”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正确认识自信中国人的特点,树立民族自豪感。多媒体辅助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全国两会期间各民族的代表”,引导学生分析对比,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通过多媒体展示“三步走战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等,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过程中,更直观清晰的理解我国各阶段的发展目标。跨学科学习:通过多次出示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做好理解与识记,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实现了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三)第四学段学业质量描述 能够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文化自信;能够结合实例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阐明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安(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部分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对较弱,对于在新时代如何促进民族团结思考不深。同时,由于大多数学生缺少反对分裂的相关生活经验,因此,对反对分裂的迫切性、必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学生对香港、澳门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保持繁荣稳定、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两岸统一等问题关注不多。同时,九年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还不能理性地、全面地看待社会发展,对国家快速发展的原因也了解不多,对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实现路径、领导力量、理论指导等内容也没有深入系统的了解。青少年学生有自己的美好梦想,但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思考不多,需要引导他们将个人梦和国家梦有机结合,将自身的成长和祖国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四、大概念大主题设计 本单元以“和谐与梦想”为题,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社会生活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和谐与梦想”,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政府认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知道中国梦的内涵,做自信中国人。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阶段“认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中国梦”的集中关注,学生需要形成的核心素养是“了解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在法治观念层面的内容有: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据此确定:本大单元的大概念——“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圆中国梦”。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一)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的主要依据 1.道德与法治“课标”中的课程理念、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2.道德与法治教参的“单元首页”中的内容。 3.学情分析。(二)遵循“课标”分解和本大单元内容,根据学情分析,确定本大单元的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制度和方针,引导学生认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政治认同”核心素养2.增强爱国之情,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懂得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政治认同”核心素养3.感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坚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懂得青少年所担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培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核心素养4.能辨别和判断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提高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核心素养六、学业评价 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学生能够理解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知识中国梦的内涵,了解自信中国人的特点。根据学生上课听讲、回答问题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学习活动程度进行评价。学生是否能做到认真听讲,课上积极思考,参与到课上的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耐心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教师观察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生和生活中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意义,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根据学生课上听讲情况,在分享好方法、贡献“金点子”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况进行评价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提出的问题是否具备可行性,是否认真学习他人分享的“金点子”,是否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观察并结合学生表现进行评价通过整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树立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意识,理解中国的发展目标,知道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为实现中国梦应有的责任。自觉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综合学生在班级和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进行评价学生能否在平时的生活中认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能否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活动,能否认完成课后作业。教师课后作业评价七、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强调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大任务来组织一个单元的教学,把单元内容结构化。据此,设计了以下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图。八、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一)设计单元大任务首先,结合单元大概念“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圆中国梦”。然后参考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学业质量描述“能够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文化自信;能够结合实例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阐明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安”,考虑到单元大任务本身也承载着评价的功能,经过推敲和思考,最终确定本单元大任务。即:认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义,为助推中国梦,你打算怎样努力奋斗?大任务聚集本单元内容,学生可以用第七课的“国华一家亲”中学到的知识,联系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向其他同学宣传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学生还可以用第八课“中国人 中国梦”中学习到的内容,教会其他同学认识中国梦的内涵及意义,自觉做自信中国人。同时,学生还能把自己规划的“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圆中国梦”向同学展示,学生在完成大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单元大概念。(二)创设单元大情境本单元的单元大情境是结合着单元大任务来进行创设的,是结合着新学期道德与法治开展的“和谐与梦想”活动来进行设计的。本单元创设出的大单元大情境是:在本学期结束阶段,学校开展以“我与祖国共成长”为主题的关注国家发展活动,学生们以多种形式,围绕“怎样认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梦的内涵?怎样做自信中国人?”等内容准确参与活动。单元的大任务围绕和谐与梦想为题整理活动内容,大情境围绕大任务创设的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各种活动的大情境下围绕核心问题将大任务进行分解,设计成任务群,即不同主题的行动小论文,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准备行动的内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关注国家发展、热爱祖国的意识。十、大单元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单元作业第1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古迹、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民族风情、传统节日和杰出人物等。单元大任务:请以“我与祖国共成长”为主题,用你喜欢的方式(如音乐、绘画、写作、戏剧等),记录自己的成长故事。第2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小组合作,以“妈祖文化与祖国统一”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与同学分享。第3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想一想,你将如何奉献社会、创造人生价值?第4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请你谈谈,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青年应该是什么样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九上 8.2 共圆中国梦 教案.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单元整体设计.doc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8.2 共圆中国梦 课件(共47张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