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预习案】5.1 法不可违一、学习目标1.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2.加强自身修养,逐步提高自我控制、杜绝不良行为的能力;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3.逐步提高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二、知识结构三、基础梳理1.人类社会的________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_________。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_________。2.法律是________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_______。3.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_______的行为。4.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_________和刑事违法行为。5.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_________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6.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________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规范律,应当受到________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7.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________。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__。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8.我们可能想不到,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_________的行政违法行为。有的人实施了这些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有的人受到类似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9.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_________来规范。民法用规定_________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10.________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1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_______,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12.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____________,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四、问题解答1.为什么说违法无小事?(1)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3)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2.违法行为的分类。(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规范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2)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3.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1)我们可能想不到,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4.社会生活中如何遵章守法?(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2)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五、典例精析【例题】(2024年山东烟台·中考)为了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增强法治观念,某班开展“民事案件模拟法庭”活动。下列案件可以作为模拟法庭使用的是( )A.高某因违反管理规定向大熊猫投掷物品,被终身禁止进入此熊猫基地参观B.李某因超速违章,被系统拍照并曝光在电子屏上C.段某非法搜集军事情报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D.王某与果农张某签订果园承包合同后,看到张某获利颇丰,王某见利眼红,私自毁约【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依据教材知识,签订合同属于民事活动,由民法来规范。“王某与果农张某签订果园承包合同后,看到张某获利颇丰,王某见利眼红,私自毁约”,题文中的王某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侵犯了张某的民事权利,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D符合题意;高某向大熊猫投掷物品,违反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李某超速违章,违反了交通管理行政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故B不符合题意;段某非法搜集军事情报,涉嫌犯罪,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六、小刀初试1.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王某丢失的手表,答应第二天归还,后来又说把手表弄丢了。王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朱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B. 朱某应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C. 王某能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D. 朱某的行为对社会没有危害2.下面案例中周某的行为( )①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②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③受到了刑罚处罚 ④只需承担民事责任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3..2023年10月16日,四川崇州一小区2岁女孩被未系绳的大型犬扑倒并撕咬,严重受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人人都应遵章守法B. 在小区饲养宠物是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C. 该女孩的家长疏于监管,应该承担主要责任D. 优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再尊重他人的权益4. 周某因恶意诽谤他人被人民法院判处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何某化工厂因污染环境被环保部门处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周某、何某化工厂所受处罚的法律依据分别是( )A. 行政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 B. 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C. 民事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 D. 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5.2024年4月5日,樊某(女,16周岁)、任某(女,16周岁)等人因与受害人武某(女,15周岁)存在矛盾,当日晚与武某见面后将其诱至府前一号小巷内殴打、扯拽衣服,并拍摄视频。接警后,孝义市新义派出所立即开展调查,当日涉案11人已全部到案。对主要犯罪嫌疑人樊某、任某、冯某三人依法刑事拘留;李某等7人依法行政拘留(因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不予执行);田某因未满14周岁不予处罚,责令家长严加管教。(1)上述案例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为遇制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学校应专门对未成年人学生加强哪些方面的教育 参考答案三、基础梳理1. 存在和发展 模式、标准或方向 准绳2. 最刚性 底线3. 危害社会4. 行政违法行为5. 民事责任6. 行政处罚 刑罚处罚7.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8.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9. 民法 权利和义务10. 遵章守法11. 分清是非12. 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六、小刀初试1.D2.A3.A4.D5.(1)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未成年违法犯罪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③公安机关展开调查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责令家长严加管教,体现了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④樊某、任某、冯某三人依法刑事拘留,其行为为严重违法行为,受到了刑罚处罚;⑤李某等7人依法行政拘留,其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行政责任;⑥我们树立法律意识,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要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珍爱生命,文明交往,友善待人等;加强心理品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自尊自爱,不盲目从众等饭;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学生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不以非法手段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