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科学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4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实验操作不仅要科学规范,还要关注环保、安全等问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装入固体粉末 B.加热液体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处理废弃药品2.空气与我们人类以及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息息相关,下列图示的现象中,不是大气压强引起的是( )A.用吸管能吸饮料 B.风筝在空中飞翔C.吸盘能吸附墙上 D.水杯倒置水未流出3.地球水资源的分布如图所示,其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全部淡水资源的比例大约为( )A.68.69% B.30.06%C.1.25% D.0.3%4.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汽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汽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 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 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5.在研究土壤成分的过程中,兴趣小组同学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其中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是( C )6.细菌一般都进行如图所示的生殖方式。关于细菌的生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出芽生殖、无性生殖B.孢子生殖、无性生殖C.分裂生殖、有性生殖D.分裂生殖、无性生殖7.某晶体熔化过程的图像如右图所示,下列各组固体熔化图像的形状与其类似的一组是( )A.蜡 玻璃 沥青 B.蜡 铝 玻璃C.冰 铁 铝 D.冰 铁 沥青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B.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能不断被加热C.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未涉及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 )A. B. C. D.10.红火蚁(如图甲)是蚂蚁的一种,每年的生殖期许多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发育和家蚕相似。图乙是昆虫发育模型图,若D表示红火蚁的受精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火蚁的发育是变态发育B.红火蚁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D→A→CC.A时期与B时期形态差异很大D.红火蚁和其他昆虫一样,一声需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时期11.土壤孕育了大地上的万物。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一开始并没有土壤B.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可以大量施用化肥C.土壤主要由矿物质、空气、水和有机物组成D.土壤中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土壤生物12.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13.如图所示,把两只烧瓶的一侧都涂成黑色,另一侧都涂成白色,瓶口都用单孔橡皮塞连接装有一段有色液柱的玻璃管,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同时将甲涂黑的一侧正对太阳,将乙涂白的一侧正对太阳,几分钟后,记录液柱移动的距离甲为L1,乙为L2,则( )A.L1>L2 B.L1=L2 C.L114.在一个由草、兔、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狐全部杀灭,图中可以正确表示兔数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1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②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③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④该生态系统不是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6.浙江余姚盛产杨梅,有杨梅之乡的美誉。余姚杨梅颗粒大核小,味鲜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所指的结构是由雄蕊的子房发育而来B.该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C.余姚杨梅的优良特性是由其品种的基因控制,可以在全国广泛种植D.为了保持该植物的优良品种,常用无性生殖的方法17.如图所示为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质量的变化情况的是( )18.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A.A B.B C.C D.D19.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A处大试管中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C.D处的实验现象是蜡烛会熄灭D.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相同体积时质量比空气大20.T℃时,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的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C.图中m点表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D.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g简答题(本题共8个大题,每空2分,共46分)21.自然界生物之间以食物连接起来的一条锁链,称为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错连接成网,这种网被称为食物网。以上两者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_______流动的渠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一个地区所有的生物叫做 (选填“种群”,“”群落”)。22.分析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②④表示的环节是 。(2)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水在陆地和海洋表面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C.植树造林,涵养水源D.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23.如图是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及来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花的结构中 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主要部分。(2)雌蕊的[5] 进一步发育成果实,其中[6] 发育成种子。种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填写序号对应的结构)。24.如图所示,让一束阳光通过棱镜产生了七色光,A是________光,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________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比较明显,因为________具有热效应。25.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26.下列是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第26题图(1)甲、乙两图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甲属于____________发育,图乙发育经历了四个阶段,比图甲多了一个________的发育阶段。(2)图丙中新生命与母体是通过________(填写图中代号)进行物质交换的。2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______的相等。(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a>b B.a=bC.a<b D.不能确定28.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4%的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比约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个大题,每空2分,共26分)29. 2,4-D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探究2,4-D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轴生长作用的实验”,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浓度(克/升) 清水 2.55×10-7 2.55×10-5 2.55×10-3 2.55×10-1处理前胚轴的平均长度(厘米) 3.27 3.16 3.40 3.20 3.215天后胚轴的平均伸长量(厘米) 0.69 1.36 1.71 0.95 0.41(1)大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来自 。(2)该实验是通过测定 来比较2,4-D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轴的生长作用。(3)根据 组的对照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超过一定浓度时,2,4-D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轴生长有抑制作用。30.实验室需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第30题图(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3)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若仰视量取水,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实验如下:a b c(1)如图a,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的影响,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大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适当距离的地面上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2)如图b所示,通过三个不透明白板 A、B、C的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要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从小孔中看见的 (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3)人眼在图b所示位置直接看火焰,其形状如图c所示的①,此时想看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人眼应直接看白板 ( )(选填“A”、“B”或“C”),所看到的像为图c中的 (选填序号)32.某校科学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了成功。[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一会儿白磷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结论和分析](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白磷被引燃,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 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大小怎样变化?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通过观察注射器中的水剩余的体积得出了“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则注射器中剩余水的体积应为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有2大题,其中第33题3分,第34题5分,共8分)33.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 往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可以增强溶液导电性(硫酸不参与反应),若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溶液100克进行实验,有20克水被电解,则此时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 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填“左管”或“右管”)(3)此实验能证明水是由 组成。34.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请回答。温度/℃ 10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0 37.3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1)根据上表数据分析氯化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填字母)之间。A.10℃﹣20℃ B.20℃﹣30℃ C.30℃﹣40℃(2)若NaCl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提纯NaCl的方法是 。(3)某同学取氯化钠、硝酸钾中的一种物质,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①判断该同学所取的固体物质是:②求降温至20℃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③求W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 (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科学答题卷) (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准 考 证 号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试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再涂。2.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禁用修正液,涂改胶条。缺考标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1 12 13 14 15 ) (1 2 3 4 5 ) (6 7 8 9 10 )(16 17 18 19 20 )(二、简答题(本题共有8大题,每空2分,共46分))(21.22.(1)(2)(3)23.(1)(2)24.25.(1)(2)(3)26.(1)(2)27.(1)(2)(3)(4)28.(1))( )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有4大题,每空2分,共26分))(29.(1)(2)(3)30.(1)(2)(3)31.(1)(2)(3)32.(1)(2)(3))(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有2大题,其中第33题3分,第34题5分,共8分))(33.(1)(2)(3)34.(1)(2)(3)①②③)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试卷科学答案(本卷满分120分,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2 3 4 5 6 7 8 9 10A B D B C D C A C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C A D C D A A A D二、简答题(本题共有8大题,每空2分,共46分)21. 能量 生物圈 群落22.(1) 降水 (2)汽化 (3)AC23. (1)雌蕊和雄蕊 (2)子房 胚珠24. 紫 B 红外线25. (1)太阳能 (2)草→鼠→蛇→鹰 (3)526. (1)不完全变态 蛹(2) 1和227. (1)C(2)b (3)不饱和(4)A 28. 3:7三、探究题(本题共有4大题,每空2分,共26分)29. (1)子叶(2) 5天后胚轴的平均伸长量(3) AE 30. (1)④⑤①②③(2)B(3)偏小 31. (1)D(2)不是(3)B ③32.(1)不支持 (2)先变大后变小 (3)4 ml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有2大题,其中第33题3分,第34题5分,共有8分)33. (1)7.5% (2) 左管 (3)氢氧元素(每空1分)34. (1)B;(2)蒸发结晶;(每空1分)(3)①硝酸钾;②24.0%;③50。(每小题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学年七年级(下)科学期末答题卷.docx 余姚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中七年级科学测试卷.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