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2 江南 主备教师【课前解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隽永,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本课以传统水墨画配图,整个画面,花青中略带墨韵,色彩清新,格调高雅,正所谓“水墨江南”。寥寥几笔的三两片荷叶,疏密结合、高低错落的构图,把莲叶茂密的样子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正是中国画笔墨以少胜多的代表。最后,那几条简笔画成的鱼儿,形象稚拙中不失灵动,使整个画面灵气十足。 关注课文:全诗前两行描写了江南水乡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使采莲人不禁发出热烈的赞叹。“可”有适宜、正好的意思。“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田田”,形容荷叶挺立水面,饱满劲秀的样子。此处说荷叶非常茂密,那荷花应该也是很繁盛的,不仅景色秀丽,而且莲子必然丰收,所以采莲人的心情自然非常愉悦。后五行采用反复咏唱的方式,勾勒了一幅鱼儿围绕荷叶四面游动的动人画面。“戏”字写出了鱼在水中灵动迅捷、欢乐可爱的活泼形象。这里写“鱼”,却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采莲人和戏水的鱼儿一样,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采莲人划船之娴熟,船行之轻快,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就不难想象了。这是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3个独体字,重点教学笔画“竖钩,竖弯”。会认9个生字,可以根据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认识“三点水”和“草字头”。 关注词语和句子:读准“南”“莲”等生字,区分好前后鼻音。 关注朗读: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古诗,可以让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这时允许学生用较慢的速度读,以认读汉字为主。【教学目标】 1.会认“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教学重点】 1.会认“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课前准备】 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2个生字和笔画竖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题识字 1.情境导入。 (1)(出示课件3)播放江南风景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进入江南水乡的情境。 教师过渡:看完刚才的视频后,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你想到这里去游玩吗?今天,者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板书:3 江南),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 (2)教师介绍“江南”地理位置及特点:“江”指长江。“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江南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 2.揭题识字。 (1)(出示课件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课题“江南”,教师提醒:“江”是后鼻音,“南”是前鼻音。 (2)学生举手给“江”“南”分别组词:江水、长江 南边、南方。 (3)学习偏旁“氵”。 ①(出示课件5)引导学生发现“江”的偏旁“氵”并猜猜三点水跟什么有关。 ②借助图片讲解:“氵”一般与水有关。含有“氵”的字有河、海、洋。 ③学生开火车给“江”组词:黑龙江、松花江、珠江、鸭绿江、钱塘江、乌江。 3.引导学生发现课文题目下面三个字“汉乐府”,简要介绍:“汉乐府”两千多年前人们专门收集整理的诗歌。这些诗是可以唱的。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出示课件6)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出示课件7)教师范读,提出听读要求:听老师读古诗,检查自己是否读对了字音,把老师朗读停顿的地方画上节奏。 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3.学生根据朗读节奏自由读古诗。 4.检查字词。 (1)认读生字。 ①(出示课件8)指名学生拼读本课的会认字,教师正音,提醒学生“莲”是前鼻音,“东”是后鼻音。 ②去掉拼音齐读。 (2)认读词语。 ①(出示课件9)学生先自由拼读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师正音。 ②去掉拼音齐读。 (3)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补充。 ①(出示课件10)可:丁字肚里一张口。(猜字谜) ②可:出示“小草多可爱 请你别伤害”的标语,引导学生找一找“可”字。(联系实际) ③(出示课件11)东、西、北:在路牌、对联中引导学生找一找“东”“西”“北”。(联系实际) 5.识字游戏——莲花开了。(出示课件12) 创设情境,玩识字游戏,学生每读对一个字,荷花就会开放,认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正音。 三、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1.(出示课件13)自由读诗,借助插图交流: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 2.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相机指导随文识字。 (1)预设:我看到了大大的莲叶、美丽的莲花、可爱的莲蓬。 ①(出示课件14)莲:展示莲蓬、莲叶、莲花、莲子图,引导学生认读,指导这些都属于莲。 ②课件中“莲”的草字头变红,引导认识草字头,知道草字头与植物有关,拓展说说草字头的字还有草、花。 (2)预设:我看到了鱼儿在莲叶下游来游去。 (出示课件15)鱼:展示“鱼”的字形演变及公园锦鲤图、金鱼图,引导学生看图认读“鱼”字。 3.学生齐读整首古诗。 四、学习笔画,书写生字 1.学习新笔画:竖钩。 (1)(出示课件16)复习巩固之前学过的笔画弯钩,学生对比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 (2)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笔画竖钩的特点:从上往下行笔,到起钩处稍顿笔后向左上钩出,下笔处和起钩处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3)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可”。 (1)(出示课件17)老师带读“可”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可”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横撇:“口”写在竖中线左侧,要写得小一点。 ★竖钩写在竖中线右侧,笔画要写直,不同于弯钩。 (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5)教师评价反馈。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东”。 (1)(出示课件18)老师带读“东”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东”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第二笔撇折从竖中线起笔,到横中线转折。 ★竖钩沿着竖中线写。 ★最后两点要左右对称,收笔宽于第一笔横。 (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5)教师评价反馈。 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生字、读音连一连。(出示课件19) 2.课下请同学们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把这堂课学习生字抄写3遍,注意写正确,写规范,写整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游戏热身,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20)创设情境,玩九宫格翻卡片游戏,读对九宫格上的词语,就可以翻开卡片看卡片后的图案,教师正音,评价。 教师过渡:原来卡片背后的图案是一条可爱的小鱼啊,这条小鱼游啊游,游到了江南水乡,我们和这条小鱼一起去看看那里的美景吧! 二、学习第1句诗 1.(出示课件21)齐读第1句诗,结合插图说说:采莲时节,你看到了怎样的莲叶? (1)(出示课件22)教师视学情相机借助图片点拨“采莲”习俗:采莲是古代的生产民俗。自古江南吴、楚、越之地,水道纵横、池塘遍布,多植莲藕。夏秋之际,少女多乘小舟于湖水中,轻歌互答,采摘莲子。 (2)(出示课件2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挨挨挤挤的莲叶、又大又绿的莲叶。 (3)(出示课件24)随文识字“采”:借助“采”字字源演变指导“采”的意思是摘取,选取。图文结合拓展“采”字组词:采蜜、采草莓、采茶。 (4)理解“江南可采莲”: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 (5)(出示课件25)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过“莲叶何田田”的情景吗? 教师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莲叶何田田”的情景(板书:莲叶何田田):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6)(出示课件26)想象满塘莲叶的美景,带着采莲人对莲的喜爱再次齐读第1句诗。 三、学习第2、3句诗 1.(出示课件27)“莲叶何田田”,采莲姑娘一定很开心,还有谁也很开心呢?齐读古诗的后两句,结合插图找一找答案吧! 预设:鱼。(出示课件28) 2.(出示课件29)诗中的鱼儿都游去了哪里呢?听“小老师”读一读后两句,你来画出答案吧! (1)学生勾画答案,教师指名学生汇报:东 西 南 北(板书:鱼戏莲叶间 东 西 南 北)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词语意思相对: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3)(出示课件30)理解诗意:联系诗句填一填。 鱼儿在荷叶间玩( )的游戏,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答案:捉迷藏 东 西 南 北) (4)实际运用:给教室找一找东、南、西、北方向。 (5)(出示课件31)角色扮演:学生扮演鱼儿,看看“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应该在莲叶的什么位置。 3.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第2、3句诗:每个同学都是一条活泼机灵的小鱼儿,教室就是一个荷塘,我们一起快乐地游来游去……每个同学朗读时表示方位的词可以读得略重些,还可 以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四种不同的方位,感受鱼儿在水中嬉戏时的欢快。 四、朗读诗句,指导背诵 1.感受江南的美丽,多种形式朗读。 (1)茂密的莲叶挨挨挤挤,采莲人和戏水的鱼儿一样,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你想到了用哪个词语来形容这幅江南水乡图? 预设:美丽。(板书:江南 美丽) (2)教师引读“江南、莲叶、鱼戏”等句首词,学生跟读后面的内容。 (3)教师引读第1和第3句,学生借读其余诗句。 (4)(出示课件32)伴乐朗读:伴着音乐,带着轻松,欢乐的心情读诗。 2.指导背诵。 (1)(出示课件33)学生听歌曲《江南可采莲》,跟唱。 (2)(出示课件34)课文原文填空,学生填一填,背一背。 江南 江南可( )( ), 莲叶何( )( )。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 五、学习笔画,书写生字 1.学习新笔画:竖弯。 (1)(出示课件35)复习巩固之前学过的笔画竖弯钩,学生对比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 (2)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笔画竖弯的特点:起笔时稍重,从上往下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 (3)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西”。 (1)老师带读“西”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西”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出示课件36) ★第一笔横比较短。 ★方框要写得宽一点儿、扁一点儿。 ★中间两笔分别在竖中线两侧。 ★最后一笔横封口。 (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5)教师评价反馈。 六、回顾课文,巩固练习 1.回顾课文:(出示课件38)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2.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时身姿是多么轻盈,心情是多么欢快,你能想到和采莲有关的诗吗?(出示课件39)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3.巩固练习,检验学习成果。(出示课件40、41)【板书设计】 3 江南 莲叶何田田 东 江南 鱼戏莲叶间 西 美丽 南 北【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教材只是教学的工具”的新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得以彰显。教学中弃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让“读”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古诗,学生借助拼音拼读,允许学生以较慢的速度朗读,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范读,学生跟读等形式,通过文字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情趣。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就背诵下来了。 在学习“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时,我引导学生先勾画出方位词,发现方位词的词义两两相对,进而通过实际运用加深学生对方位词的理解,理解之后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这样逐级落实对这四个方位词的理解运用,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了鱼儿嬉戏的乐趣。 识字环节既有集中识字,又有随文识字,让一个个汉字“动”起来,“活”起来。 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一年级的孩子控制能力和组织能力还不强,需要老师的教学策略呈多元化状态,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只是单一的使用激励性评价,效果不显著。掌握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共41张PPT)2024秋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jiāng nán江 南2语文 一年级 上册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江南:“江”指长江。“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江南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点击图片,播放江南美景第一课时江 南江水长江南边南方jiāng nán后鼻音前鼻音江jiāng三点水一般与水有关。河、海、洋黑龙江松花江珠江鸭绿江钱塘江乌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自读古诗听老师读古诗,检查自己是否读对了字音,把老师朗读停顿的地方画上节奏。伴读音乐点击图标,听范读听读古诗江 南 可 采 莲鱼 东 西 北jiāngnánkěcǎiliányúdōngxīběi前鼻音后鼻音学认字江 南 可以 采 莲小鱼 东方 西方 北方读词语jiāngnánkěcǎiliányúdōngxīběi字谜kě可丁字肚里一张口。识字方法联系生活东联系生活dōng西xī北běi江北鱼西采莲东可南识字游戏自由读诗,借助插图交流: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整体感知yú鱼lián莲lián莲草字头与植物有关。草、花莲花莲叶莲蓬莲子yú鱼笔画学习竖钩弯钩书写:从上往下行笔,到起钩处再钩出,起笔处和起钩处应在一条垂直线上。书写:(1)“口”写在竖中线左侧,要写得小一点儿。(2)竖钩写在竖中线右侧,笔画要写直,不同于弯钩。组词:可以 可是kě学写字书写:(1)第二笔撇折从竖中线起笔,到横中线转折。(2)竖钩沿着竖中线写。(3)最后两点要左右对称,收笔宽于第一笔横。组词:东方 东风dōng我会连。kě cǎi yú jiānɡ lián江 可 采 莲 鱼课堂演练第二课时熟字组词读一读:读对九宫格上的词语,就可以翻开卡片看卡片后的图案啦!长江 江水南瓜 南京可乐 可以采花 采蜜莲花 莲子大鱼 小鱼山东 东风西瓜 西面北京 北方齐读第1句诗,结合插图说说:采莲时节,你看到了怎样的莲叶?点击采莲,了解习俗互动课堂返回挨挨挤挤又大又绿cǎi采摘取选取采蜜采草莓采茶学认字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过“莲叶何田田”的情景吗?想象满塘莲叶的美景,带着对莲叶的喜爱再次齐读第一句诗。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莲叶何田田”,采莲姑娘一定很开心,还有谁也很开心呢?齐读古诗的后两句,结合插图找一找答案吧!鱼诗中的鱼儿都游去了哪里呢?听“小老师”读一读后两句,你来画出答案吧!相对相对鱼儿在荷叶间玩( )的游戏,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联系诗句填一填捉迷藏东西南北联系生活贴一贴:你来扮演鱼儿,看看这四个方位词应该贴在莲叶的什么位置吧!东西南北伴着音乐,带着轻松、欢乐的心情读诗。伴读音乐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歌曲:《江南可采莲》听一听,唱一唱江南江 南 可 采 莲,莲 叶 何 田 田。鱼 戏 莲 叶 间。鱼 戏 莲 叶 东,鱼 戏 莲 叶 西,鱼 戏 莲 叶 南,鱼 戏 莲 叶 北。背一背(课后第2题)书写:起笔时稍重,从上往下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竖弯笔画学习竖弯钩书写:(1)第一笔横比较短。(2)方框要写得宽一点儿、扁一点儿。(3)中间两笔分别在竖中线两侧。(4)最后一笔横封口。组词:西方 西瓜xī学写字江南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东西南北结构梳理美丽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 时的光景和采莲人 的心情。欢乐采莲课文小结你还知道哪些和采莲有关的诗呢?池上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拓展延伸间nánlánjānjiāncǎichǎijāngjiāng课堂演练一、正确读音点一点。南江采二、按要求填空。“可”的最后一笔是 。“西”共有 笔,第五笔是 。字词听写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 江南 优质教案.docx 2 江南【优质版】.pptx 东.mp4 可.mp4 字词听写3江南.mp4 江南美景.mp4 西.mp4 课文朗读3江南.mp4 采莲采的是什么?.mp4 伴读音乐.mp3 歌曲江南可采莲.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