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预习案】5.3 善用法律一、学习目标1.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体会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2.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3.当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或寻求法律救济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依法维权意识。二、知识结构三、基础梳理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_______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________,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来维护合法权益。我们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有效的________。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3.诉讼是_______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_________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________。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________。4.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______。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_________维护正当权益。5.__________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________。但是,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_______,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6.我们要积极弘扬__________,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问题解答1.遇到侵害,怎样依法求助?(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2.怎样认识诉讼?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3. 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4. 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1)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五、典例精析【例题】(2024年山东临沂·中考)近年来,一些恶性的校园欺凌案件不时刺痛人们的神经,给社会敲响了警钟。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小明搜集到一张漫画(如下图),下列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①欺凌者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 ②面对校园欺凌要讲究策略、机智应对③未成年人实施欺凌行为不用负法律责任④欺凌者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解析】本题考查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分析可知,欺凌者他人进行殴打、辱骂等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在遇到欺凌时,要保持冷静,尽量避免激怒欺凌者,寻找机会向老师、家长或其他可靠的人求助;要讲究策略、机智应对;故①②符合题意;未成年人实施欺凌行为并非不用负法律责任,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年龄来判断;如果未成年人的欺凌行为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③错误;欺凌者的行为不一定都是犯罪行为;只有欺凌行为达到犯罪的标准,如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构成侮辱诽谤等犯罪要件,才会受到刑罚处罚;故④错误;故选D。【答案】D六、小刀初试1.李某借张某20 000元钱不还,张某起诉到法院要求李某还钱;小王因故意杀人被检察院起诉。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诉讼方式分别属于( )A. 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 B. 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C. 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D.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2.2023年11月7日,哈尔滨延寿县公安机关对中学生王某进行表彰,给予300元现金奖励,原因是该生发现延寿县某小区门口有一名邪教分子散播邪教反动言论,于是第一时间到公安机关报案,并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由此可见( )A. 散播邪教反动言论是民事违法行为 B. 中学生成为我国反邪教工作的主力军C. 学校应不断加大对邪教分子的执法力度 D. 青少年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3.2024年1月13日,广东普宁的殷某驾驶一辆三轮电动车到流沙东街道秀陇村市政工地上盗窃电缆线,如果当时你在场,你应该( )A. 当作没看见,不逗留马上离开 B. 尽快离开,确保安全情况下报警C. 满足好奇心,上前去一探究竟 D. 挺身而出,立刻上前制止其行为4.某市一小区大量业主以房产降价导致利益受损为由,到市人民政府门口聚集,采取喊口号、举标语等方式扰乱公共场所秩序。随后警方给予多名业主行政处罚,多人被处以行政拘留。这警示我们( )A. 要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B.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必须受刑事处罚C. 房产降价导致利益受损不是大事,无需维权 D. 自由与社会规则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5. 阅读材料,运用法律知识回答。注:利用AI技术,模仿、伪造他人的声音、面孔、视频等信息进行诈骗,是一种新型的电信诈骗。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材料中利用AI技术诈骗会带来哪些危害。请你说说青少年应该怎样预防利用AI技术诈骗。参考答案三、基础梳理1. 用法律 法律救助2. 法律服务机构 法律帮助3. 人民法院 最正规、最权威 最后屏障 讨回公道4. 责任 敢于并善于5. 见义勇为 褒扬和敬佩 善于斗争6.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六、小刀初试1.C2.D3.B4.A5.危害:对他人: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对社会: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破坏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引发社会矛盾。对自己:使自己触犯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对家庭:会使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青少年怎么做:①主动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不贪图便宜。③依法维权,及时报警,协助公安机关打击侵害行为和违法犯罪。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