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 尊重知识产权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一、单选题
1.拼××关联公司上海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增“××拼”商标申请信息,国际分类包括42类“设计研究”和36类“金融物管”,商标状态均为“注册申请中”。企业重视商标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商标是经营者用来将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与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相区别的标志
B.商标表现为文字、图形等形式
C.商标体现的是经营者在商品或者服务上的信誉
D.注册商标都可以长久地获得法律保护
2.网络小说家王某创作的小说一直在自己的微博上连载,在未经王某同意的情况下,某电影公司将王某的小说制作成电影,某出版社发行了这部小说。本案中( )
①电影公司侵犯了王某的改编权②电影公司侵犯了王某的发表权
③出版社侵犯了王某的发表权④出版社侵犯了王某的复制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在某卫视一档节目的一次表演中,某演员演唱了经典曲目《星星点灯》,原曲中的励志、苍凉感被替换成了Rap(说唱)、甜美女团风,原作歌词中不少人耳熟能详的歌词也被修改。2022年7月3日,《星星点灯》词曲作者及原唱对此表示“震惊、愤怒和遗憾”。以下对本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
①节目组侵犯了原词曲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
②节目组任何时候都不能修改或改编该经典曲目
③《星星点灯》著作权的保护期为作品发表后的50年
④《星星点灯》词曲修改权在保护期满后仍受法律保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年2月24日,李某在AI绘图软件上输入提示词并设定参数,最终生成了一张AI图片,并将图片发布在了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同年3月,刘某在网上发布一篇文章,文中配图使用了未署名的上述图片,且未获得李某的许可。李某发现后,联系刘某要求停止侵权,并做出赔偿。此案例中( )
①绘图软件生成的图片属于机械成果,李某不享有著作权
②图片著作保护期届满后,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或修改
③刘某侵害了李某对图片的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④图片是基于李某的智力投入直接产生的,李某享有著作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小学爱好摄影,将其创作的系列自然风景照传至他的微信公众号上。小科酒店工作人员将该系列风景照下载后制作成幻灯片在酒店大堂屏幕上滚动播放。小科酒店的行为侵犯了小学对该作品的( )
A.放映权 B.广播权 C.改编权 D.保护作品完整权
6.甲展览馆委托雕塑家叶某创作了一座巨型雕塑,将其放置在公园入口,委托创作合同中未约定版权归属。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是
A.甲展览馆许可乙博物馆异地重建完全相同的雕塑
B.甲展览馆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纪念品向游客出售
C.个体户冯某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纪念品向游客出售
D.游客陈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对雕塑拍照纪念
7.甲公司研制了白酒发酵新工艺,申请了专利,并将商标注册为“家宴”。下列行为不构成对甲公司商标权侵犯的是
A.乙酒厂以“家宴”作为其白酒的商标
B.丙将甲生产的“家宴”酒换上“劲酒”商标出售
C.丁未经甲许可利用甲公司的专利大量生产白酒
D.戊企业以“家宴”商标的图案作为其生产的白酒的包装
8.吴某从邻居林某(13周岁)处以市场价3000元购得一幅画作,并截取部分登载在当地报刊上。林父2个月后知道此事,要求吴某归还画作不成,遂多次发短信辱骂吴某。本案中( )
①吴某未取得该画作所有权
②林父侵犯了吴某的名誉权
③吴某已取得该画作所有权
④吴某侵犯了林某的改编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在甲的童话作品《美人鱼》过了著作财产权保护期后,乙将“美人鱼”文字及图形申请注册为“书籍类”商标并获准注册。随后,丙出版社未经甲和乙同意出版了该童话,并使用“美人鱼”文字及图形,但署名为著名作家丁,丁对此并不知情。丙的行为侵犯了
①甲的署名权
②甲的专利权
③丁的姓名权
④乙的商标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甲电影公司委托王某创作电影剧本,并在支付相关费用后根据该剧本拍摄了电影。未经甲公司和王某许可,乙音像出版社制作该电影的DVD光盘并出版发行,丙动漫公司根据该电影的情节和画面制作了漫画,丁将该电影中的对话用方言配音后在网上传播,戊电视台在新闻栏目中插播该电影的经典画面。其中同时侵犯甲公司和王某的著作权的是
A.乙 B.丙 C.丁 D.戊
11.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享有“葫芦娃”“葫芦小金刚”角色造型美术作品著作权。某云媒公司以葫芦娃人物故事片段为基础,将原著作品人物音频数据承载的普通话替换为川渝方言,更改原著作品人物对话内容,刻意丑化原著作品人物形象,制作形成多个《葫芦娃方言版》短视频,并通过网络发布传播。该云媒公司( )
①刻意丑化原著作品人物形象的行为,侵犯了作品人物的肖像权
②用川渝方言更改原著作品人物对话内容,侵犯了著作权人的改编权
③以葫芦娃人物故事为基础制作短视频,只须按照法律规定支付一定的费用
④在网络上发布传播《葫芦娃方言版》短视频,侵害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钱锺书与杨绛曾先后与朋友李某有百余封私人书信来往,书信内容极具思想情感与表达力。某拍卖公司公告称将对上述书信进行拍卖。若拍卖公司将书信拍照在拍卖网站上展示(但不能下载),则其侵犯了钱锺书、杨绛的( )
①发表权②发行权③展览权④信息网络传播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3年度广东“新时代好少年”——许曦予从小热爱科技创新和发明,截至目前,她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可单手拔出的电源插头”“新型多功能沙发”等4项作品成功申请国家级专利。对于许曦予同学的发明保护,可行的做法是( )
①申请专利,可以获得长达15年的保护期限
②作为商业秘密保护,可以避免发明内容向社会公开
③优先选择商业秘密保护,防止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
④申请专利,获得国家在限定时间内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下列行为构成侵犯财产权的是( )
①陈某从盗窃成员手中以市场价格的三折购入一台笔记本电脑
②张某将李某的论文稍作修改后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并在网络上传播
③何大爷从10楼扔下未掐灭的烟头,烫伤楼下小孩
④村民王某将住宅卖给李某后反悔并要求李某归还宅基地所有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一名12周岁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一款垃圾收纳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一专利( )
A.保密得当,可以一直受到专利法保护
B.如果未经授权使用,应承担侵权责任
C.五年保护期满后,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D.经该同学授权,厂家可使用专利生产并销售
二、主观题
16.社会主义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必须健全财产权保护制度。物权是最基本的财产权,知识产权是财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财产权时,高二五班的学生们找到以下2个案例。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助高二五班的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案例一 高中生小李发明了一款护眼架。2012年11月15日他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3年4月17日发布授权公告。小李发明的护眼架推销市场后,很快受到了欢迎,网上各销售平台上的销售量很大。2021年11月,小李发现刘某生产销售的护眼架与自己的专利产品特征完全相同。为此,小李以侵犯专利权为由,将刘某诉至法院。
案例二 农村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国家对宅基地和土地进行了“三权分置”,并将农村土地和宅基地等不动产纳入《民法典》,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对土地的权利,而且让土地成为农民可流转的财产,为切实保护农民的财产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案例一,回答法院会支持小李的主张吗?请说明理由。
(2)结合案例二,简述保护农民上述财产权的法律依据。
(3)结合案例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保护财产权的意义。
17.演员林某在某网络平台上发布一张图片,图片系摄影师朱某获得金奖的作品。林某将作品中的人物换成了自己的头像,同时还对作品进行了裁剪。林某发布涉案图片时未署朱某的名字,作品被娱乐化,且变得面目全非。朱某与林某产生纠纷,诉诸法律。
根据以上案情,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林某侵犯了朱某的什么权利,并说明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B:设问是企业重视商标的主要原因,AB强调的是商标的含义和表现形式,AB不符合题意,排除。
C:企业重视商标的主要原因在于商标体现的是经营者在商品或者服务上的信誉,C正确。
D:注册人只要依法续展,注册商标都可以长久地获得法律保护,D说法不准确,排除。
故本题选C。
2.D
【详解】①④:本案中电影公司侵犯了王某的改编权,出版社侵犯了王某的复制权,①④正确。
②③:发表权是指向公众披露作品的权利,网络小说家王某创作的小说一直在自己的微博上连载,已经发表了,电影公司和出版社没有侵犯王某的发表权,③错误。
故本题选D。
3.B
【详解】①:《星星点灯》原词曲作者对该词曲享有著作权,节目组未经词曲作者许可,对该词曲进行歪曲、篡改,侵犯了原词曲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①正确。
②:该节目组若征得词曲作者同意,则可以改编该经典曲目,②错误。
③:《星星点灯》著作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③错误。
④:修改权属于著作人身权,没有保护期限制,《星星点灯》词曲修改权在保护期满后仍受法律保护,④正确。
故本题选B。
4.D
【详解】①:绘图软件生成的图片属于机械成果,但有了智力投入,李某享有著作权,①错误。
②:图片著作保护期届满后,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但不可随意修改,②错误。
③:材料中“同年3月,刘某在网上发布一篇文章,文中配图使用了未署名的上述图片,且未获得李某的许可”,说明刘某侵害了李某对图片的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③正确。
④:材料中“李某在 AI绘图软件上输入提示词并设定参数,最终生成了一张AI图片,并将图片发布在了自己的社交账号上”,说明图片是基于李某的智力投入直接产生的,李某享有著作权,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A
【详解】A:小科酒店工作人员在未经允许情况下,将该系列风景照下载后制作成幻灯片在酒店大堂屏幕上滚动播放,这侵犯了小何对该作品的放映权,A符合题意。
B: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它是著作权中财产权的重要内容,材料未能体现,B排除。
C: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材料未涉及,C排除。
D: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材料未涉及, D排除。故本题选A。
6.D
【详解】甲展览馆许可乙博物馆异地重建完全相同的雕塑、甲展览馆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纪念品向游客出售、个体户冯某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纪念品向游客出售均侵犯了叶某的著作权,A、B、C项不选;游客对已放置在公园入口的雕塑拍照纪念是正常行为,无须叶某同意,不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D项应选。
【点睛】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权利等。
7.C
【详解】按照法律规定,商标注册人拥有依法支配其注册商标并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的排他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续展权和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A、B、D项中的当事人行为均构成了对甲公司商标的侵权,不选;C项中丁某的行为是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不是侵犯了商标权,故C项应选。
8.A
【详解】①:林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林父作为林某的法定代理人没有追认,其售卖行为无效,①符合题意。
②:林父辱骂吴某,侵犯了吴某的名誉权,②符合题意。
③:林父作为林某的法定代理人没有追认,其售卖行为无效,吴某未取得该画作所有权,③说法错误。
④:吴某侵犯了林某的作品复制权权,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9.D
【详解】①③④正确,丙出版社未经甲和乙同意出版了该童话,并使用“美人鱼”文字及图形,但署名为著名作家丁,丁对此并不知情。丙的行为侵犯了甲的署名权、丁的姓名权、乙的商标权;
②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侵犯专利权。
故选:D。
【点睛】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未经许可,他人不得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也不得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如果该注册商标为驰名商标,则将获得更大范围的法律保护。
10.B
【详解】A:乙音像出版社未经许可制作并出版该电影的DVD侵犯了电影公司的复制、发行权,但是未侵犯王某的著作权,故排除A。
B:《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该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据此可知,王某对电影剧本享有著作权,电影公司对电影作品享有著作权。丙动漫公司改编作品时不仅使用了电影作品的画面作为漫画的材料,还使用了剧本中的情节,因此同时侵犯了电影公司和王某的著作权。B正确。
C:丁将电影中的对话用方言配音,其使用的是电影作品,因此并未侵犯剧本作者王某的权利;丁未经电影公司的许可,擅自采用方言的方式替换掉原有电影作品中的配音并上传网络,侵犯了电影公司的改编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没有侵犯甲公司的著作权。故排除C。
D:戊电视台在新闻栏目中插播该电影的经典画面,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著作权侵权,D排除。
故本题选B。
11.D
【详解】①:肖像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制作、使用、公开以及许可他人使用自己肖像的人格权。刻意丑化原著作品人物形象的行为,侵犯了作品著作权人的著作权,①说法错误。
②: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用川渝方言更改原著作品人物对话内容,侵犯了著作权人的改编权,②符合题意。
③:以葫芦娃人物故事为基础制作短视频,属于对作品的改编,必须经过著作权人同意,③说法错误。
④: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在网络上发布传播《葫芦娃方言版》短视频,侵害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B
【详解】①④:发表权指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一般通过出版、上网、朗诵等使用作品的方式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若拍卖公司将书信拍照在拍卖网站上展示(但不能下载),则其侵犯了钱锺书、杨绛的发表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展览权不属于著作人身权内容,②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13.C
【详解】①④:许同学申请专利,获得国家在限定时间内强有力的法律保护,则该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①错误,④正确;
②:申请专利是以公开发明内容为条件的,该发明若作为商业秘密保护,则可以不公开发明内容,②正确;
③:若选择以商业秘密的方式来保护,一旦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或者以正当方式获得技术信息,则他人可以实施该发明,不构成侵权,故无法防止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③错误。
故选C。
14.A
【详解】①②: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陈某从盗窃成员手中以市场价格的三折购入一台笔记本电脑,侵犯了其物权;张某将李某的论文稍作修改后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侵犯了李某的知识产权,①②符合题意。
③:何大爷从10楼扔下未掐灭的烟头,烫伤楼下小孩,侵犯了小孩的健康权,③不符合题意。
④: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5.B
【详解】A:商业秘密保密得当,可以一直受到专利法保护,这一专利不是商业秘密,是以公开为条件的,A排除。
B:一名12周岁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一款垃圾收纳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一专利如果未经授权使用,应承担侵权责任,B正确。
C: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是10年,C错误。
D:12周岁学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授权需经过其监护人同意或追认,D错误。
故本题选B。
16.(1)法院会支持小李的诉讼。
理由:①专利权是权利人就特定的发明创造依法在规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不得实施专利权人享有专利的发明创造。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是十年。从申请日算起,保护期满后,这些发明创造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③小李于2012年11月申请专利,2021年11月,他发现刘某生产销售与其专利产品特征相同的产品,此时未超过其专利保护期。因此,刘某的行为已经侵犯小李的专利权,法院会支持小李的主张。
(2)①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权。我国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法律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
②宅基地使用权也是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农村村民有权长期占有和使用宅基地。
(3)①财产权制度规范各类主体的财产关系,有利于确定财产归属,促进财产的流通使用。
②保护财产就是保护劳动,保护发明创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③法律平等保护各类财产权,有利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竞争,增强各类经济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④完善财产权制度,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感,增强社会信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长治久安。
【分析】背景素材:专利权的纠纷案例和农村土地和宅基地等不动产纳入《民法典》
考点考查:依法有效保障财产权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要求考生回答法院是否会支持小李的主张并说明理由。需要调用尊重知识产权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小李发明了一款护眼架。2012年11月15日他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可调用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42条规定,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是十年。从申请日算起,保护期满后,这些发明创造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关键词②:2021年11月,小李发现刘某生产销售的护眼架与自己的专利产品特征完全相同→可联系此时未超过其专利保护期。刘某的行为已经侵犯小李的专利权,法院会支持小李的主张。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指向“三权分置”,要求调用保护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有关知识,分析保护农民财产权的法律依据。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关键词:将农村土地和宅基地等不动产纳入《民法典》,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对土地的权利,而且让土地成为农民可流转的财产,为切实保护农民的财产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可联系保护用益物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意义类试题,设问指向财产权的保护,要求谈谈我国保护财产权的意义。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关键词①:小李框架眼镜发明的案例→可联系保护财产就是保护劳动,保护发明创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确定财产归属,促进财产的流通使用。
关键词②:将农村土地和宅基地等不动产纳入《民法典》→可联系完善财产权制度,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感,增强社会信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7.①林某侵犯了朱某的著作权。②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本案中,林某对涉案作品进行修改、未注明作者便发布等行为构成对朱某的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改编权等著作权的侵犯。
【分析】背景素材:著作权侵权案件
考点考查:法律与生活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法律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林某侵犯了朱某的什么权利并说明法律依据,注意作答主体为著作权,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法律依据和案件分析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林某将朱某作品中的人物换成了自己的头像,同时还对作品进行了裁剪,发布涉案图片时未署朱某的名字→可联系林某未经朱某许可构成了对朱某的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改编权等著作权的侵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