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关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2、着重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3、欣赏诗歌的艺术特点:“兴”与“重章叠句”。4、正确的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2、着重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3、欣赏诗歌的艺术特点:“兴”与“重章叠句”。二、教学方法:诵读、探究、点拨三、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习《诗经》,就不懂得怎么说话,引伸为,不学习知识,就不懂得为人处事,言谈举止。足见《诗经》的重要地位,那同学们对《诗经》了解多少呢?(学生就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自由作答。)是啊,《诗经》穿过从西周到春秋500多年的岁月尘埃,在历史的长河里缓缓流淌,或浅唱低吟,或钟鼓齐鸣,荡去我们的疲惫,洗涤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遇见美好。(二)介绍《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三)出示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2、着重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3、欣赏诗歌的艺术特点:“兴”与“重章叠句”。4、正确的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四)初感知: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2、集体朗读,读出韵律。(五)析诗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朗读诗歌,理解诗中表述的意思,用自己的话简述诗歌内容。1、学生自主翻译,提出疑难。2、简述诗歌内容。3、集体朗读,读出理解。(六)寻美点:以“我从这一句(这几句或这首诗)中,品出了《关雎》的美,……” 的句式,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悟。配乐个别朗读再感受《关雎》之美。预设:语言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七)课堂小结:人生最美的幸福就是相忘于爱之美,春天里“邂逅”那花心里柔情的一抹红,夏日里“痴迷”她的姹紫嫣红,秋季“收获”浪漫的果实,冬天静静地“享受”那纯真的欢乐。走进《关雎》,感受诗意之美,走出《关雎》,诗意栖居!(八)布置作业:1.尝试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现代文(文体不限)。2.可根据本诗创作一幅画。(九)板书设计:美 爱意境 节奏 形象情感 手法语言附:教师改写《关雎》示例碧空如洗,一条如玉带般的溪水淙淙的流淌着,河中小洲上,芳草萋萋,它们在微风中摇曳着,喁喁私语。水边有两只雎鸠在欢快的嬉戏着,它们时而掠过水面,激起层层涟漪,时而温柔对视,并且互相梳理羽毛。一位白衣女子在小河边捞取荇菜,她黑瀑似的长发轻束脑后,直垂腰际;她双袖挽起,露出了如雪似的手臂;她眼波流转,笑容粲然,像三月桃花一样芬芳美丽。只见她细细的摘采、选择碧绿透亮的荇菜,那专注的模样惹人怜爱。隐在草木后面的年轻男子在一边看的入了神,不由得心生爱慕。夜已深沉,明月高悬,万籁俱寂,屋子里洒满明月的清辉。年轻男子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白衣少女的笑意盈盈的出现在他的梦中……在梦中,他弹着古琴,婉转的琴声中,她含情脉脉的看着他,笑意溢出星辰般的眸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