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6、雷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8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教学重点: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写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压、蝉、垂”3个生字,会写“雷、压、垂”3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3.学习“雷雨前”部分,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教学过程:一、导入 1、师:孩子们,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雷雨声)说说吧,你都听到了什么? 预设:生1:我听到了打雷的声音。生2:我听到了下雨的声音。 生3:还有刮大风的声音。 不错,像这种又打雷又下雨的现象我们就叫它雷雨。那你们知道一般在什么季节会下雷雨吗?(生:夏天。)2、师:那除了雷雨,你还知道哪些雨? 生:春雨、小雨、倾盆大雨、毛毛细雨。 师:是啊,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不管是蒙蒙细雨,还是狂风暴雨,都是多姿多彩的!今天让我们走进18课,一起来感受一场雷雨。(板书课题:16、《雷雨》)4、指导书写“雷”。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出示学程单一:(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2、出示生字压 蝉 垂 户 扑(1)自由读;(2)提醒大家在拼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3)指名领读,齐读,开火车读;3、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压下来 垂下来 鸣蝉 窗户 迎面扑来(自由读,男女生赛读,齐读)三、再读课文,梳理脉络1、出示学程单二: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求:(1)读正确,读流利,不加字,不丢字。(2)找一找: 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中的景象?3、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声也小了”这些关键词句,让学生明确4、5、6自然段写的就是雷雨中的景象。4、引导学生找到写雷雨前、雷雨后景象的相应自然段。(板书)5、小结: 作者按照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的顺序写出了不同的景象。四、了解雷雨前的景象1、自由读第1至3自然段,在雷雨前,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用圆圈圈出来。(板书相关景物)2、师生交流:雷雨前,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3、结合语境理解词义,朗读句子。(1)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①读句子,注意读好轻声词。②拓展ABB式词语。(2)体会“压”的运用之妙。①学生演示“压”的动作。②指导书写:压③引导体会:抬头看见厚厚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你有什么感觉?(有点害怕,透不过气来……)④指导学生带着感受朗读这个句子。(3)出示: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借助图片认识“蝉”,识记“蝉”字)(4)过渡: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①读句子,注意读好轻声词。②提问:这里的“ 垂下来”是什么意思?③出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图片,提问: 把“垂”字换成“落”或“掉”字,行不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蜘蛛垂下来的时候,被一根蛛丝连着,体会“垂”字用得准确,用得好。)④指导书写:垂⑤联系语境,体会蜘蛛笔直地降落,急切地想逃走的有趣模样,指导读出自己的感受。拓展:在生活中,还常常用到这两个词语。(出示稻谷、苹果树、落叶、兔子图片和句子)读句子,看图想一想,和同桌交流哪些用“垂”,哪些用“落”。金黄的稻谷( )下头。 苹果从树上( )下来。叶子从树上( )下来。 兔子的耳朵从头上( )下来。4、理解并积累“越来越……”。(1)提问:闪电、雷声有什么变化?(2)指导读好“越来越亮”“越来越响”。(3)出示“越来越……”并小结:这样的词语很好地表现了景象的变化。(4)拓展: 越来越5、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1)学完一至三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和同桌交流。(可从乌云压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动物逃跑等方面引导想象,给人沉闷、不安,甚至有些害怕的感觉。)(2)学生交流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6、借助板书,引导学生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五、小结雷雨前给人一种沉闷不安的感觉,那雷雨中和雷雨后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六、作业1、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课后和同学交流。2、熟读课文。七、板书设计:16、雷雨乌云 叶子 蝉(压)雷雨前(1—3) 大风 树枝 蜘蛛(垂)闪电 雷声(越来越……)雷雨中(4—6)雷雨后(7—8)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