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设计素描造型基础 课件(4份打包) 中职《美术》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设计素描造型基础 课件(4份打包) 中职《美术》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二章 设计素描造型基础
第一节 观察
第二节 透视
第三节 构图
第四节 结构设计素描
第五节 明暗设计素描
第一节 观察
在观察对象时,应先从整体出发,对对象形成一个特定的整体印象,而不是一开始就将目光停留在某一处。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对象局部的长宽比例、透视关系、面积大小等因素之后,再用整体的眼光去作画。
瓶子结构的分析
立体结构空间分析(埃舍尔)
第二节 透视
一、透视的基本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眼睛观察事物时会发现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由于所处距离、位置和角度的不同,会产生与原来实际状态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透视现象。
透视现象
欧洲早期曾有画家在画框上蒙一张透明纸,然后用一只眼睛固定观察,将在画框内的物象,依样描画在透明纸上,这样描出的图形就与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样,这就是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最初的透视图。
画家的透视(丢勒)
透视的基本原理是由眼睛的视觉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物理现象,它和照相机的原理类似。即外部景物所反射的光线,经过瞳孔投射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视角。
物体的成像
二、透视的基本规律
(一)近大远小
同样大小的物体距离眼睛近时,在眼前构成的角度大,成像也大;距离眼睛远时,在眼前构成的角度小,成像也小。
(二)近实远虚
由于空气的厚薄程度和湿度大小会因距离的改变而影响其自身的透明度,因此,会产生近处物体轮廓清晰,明暗反差强烈;远处物体轮廓模糊,明暗反差较弱的视觉效果。
(三)原线与变线
原线是指与画面平行的线;变线是指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
(一)平行透视
一个物体至少有一个面与画面或视平线平行,消失点有一个,称之为平行透视。
三、透视的基本类型
平行透视
(二)成角透视
一个物体没有一个面与画面或视平线平行,而是与之形成一定的角度,消失点有两个,称之为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
(三)倾斜透视
一个物体的任何一个面与画面、地面、垂直线都不平行,而是与之成一定角度的倾斜状态,称之为倾斜透视。
倾斜透视
(四)圆形透视
圆形透视是建立在正方形透视基础之上的。如若圆形与视平线重合,则变成一条直线。
圆形透视
第三节 构图
一、画面的幅式
(一)横向长方形幅式
横向长方形幅式通常给人以伸展、舒畅、动态的感觉,适宜表现具有横、长特征的物象形态。
横向长方形幅式(林洪)
(二)纵向长方形幅式
纵向长方形幅式通常给人以上升、挺拔、亲切的感觉,适宜表现具有纵、高特征的物象形态。
竖向长方向幅式
(三)正方形幅式
正方形幅式通常给人以严谨、集中、庄重的感觉,适宜表现具有圆形、三角形、方形特征的物象形态。
正方形幅式
二、形态在画面中的位置
首先把任意幅式画面的长、宽各分成三等分,并画出“井”字形的分割线,然后将主体形态安排在左边或右边的井字交叉线上。
构图形态经营位置线
第四节 结构设计素描
一、结构的类型
(一)形体结构
(1)支架结构
支架结构又称骨架结构,它是指物体内部结构的构成、运动方向和外部形态之间的关系。支架结构是由主干部分和支干部分连接而成的,支干部分通过关节系统与主干部分连接构成一个整体。
支架结构(达 芬奇)
(2)体量结构
体量结构又称积量结构,它是指物体自身体积所呈现出来的结构形式。体量结构的物体具有完整、饱满、稳定、静止的性质,它们内部都暗藏着一种几何构成关系。
体量结构(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
(二)空间结构
一个形体所占据的三维空间包括有形的实体(即物体本身)空间,也叫正空间;和无形的虚体(即间隙与距离)空间,也叫负空间。
物体空间示意图
(1)开放空间结构
开放空间结构是指在被限定的空间范围内,实体形态与实体形态之间在三维空间坐标中所形成的空间关系,如位置、深度、方向、基面等关系。
开放空间结构
(2)围合空间结构
围合空间结构是指物体以一定形式围合而形成的负空间,同时具有开合、疏密、虚实、动静的结构特征。
围合空间结构
二、线条意向
(一)线条的表现形式
(1)具象的线条
具象形的外部轮廓线即为具象的线条。
具象的线条(黄莉)
(2)非具象的线条
通过对客观物体的再分析而总结出来的即为非具象的线条。
非具象的线条(森诺博格)
(二)线条的造型方法
(1)外结构线与内结构线
外结构线是指表现物体外部造型、空间结构的线条,即实的线条;内结构线是指表现物体内部结构及其关系的线条,即虚的线条。
外结构线与内结构线
(2)主结构线与次结构线
主、次结构线的关系相对于内、外结构线的关系要复杂一些,因为它既包含了外、内结构线的关系,又包含了画面的整体组合情况。
主结构线与次结构线(郭春香)
(三)线条的表现与情感
(1)粗线与细线
粗线给人以整体、力量的感觉,适合表现距离我们较近的或是转折关系较明确的物体;细线给人以局部、轻柔的感觉,适合表现距离我们较远的或是转折关系不明显的物体。
(2)规则的线条与杂乱的线条
规则的线条给人以秩序、稳定、条理的感觉,适合表现结构精密、细节丰富的物体;杂乱的线条给人以纷乱、嘈杂、动荡的感觉,适合表现具有运动感的物体或者体现画面生动的随意性。
(3)单一的线条与重复的线条
单一的线条可以使物体形象更加肯定与平面化,适合表现装饰画的感觉;重复的线条则可以加强物体形象的厚重感,并体现出一种自然的韵味。
三、结构设计素描的表现方式
(一)重线条弃光影
重线条弃光影即放弃对光影的描绘,而重视对线条的表现与塑造。
自行车(张艳强)
(二)重构造弃色调
它不是简单地对物体外表色调的描绘,而是透过外表去发现和表现隐含在外表之下的内在关系,完善地表现出物体的结构与形式美感。
头部形体结构(黄晓菲)
(三)物体内形和外形同时表现
所谓物体内形和外形同时表现,就是将物体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结构都表现出来。
器皿的结构(高姗姗)
第五节 明暗设计素描
一、明暗设计素描的概念与特点
明暗设计素描是以现实形态为依据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分析、表现的素描造型手段。它区别于传统的明暗绘画素描,以设计的表示与表现为目的,培养设计意识。
视点动感表现(埃舍尔)
二、明暗的理解与分析
(一)光影
物体在受到光的作用之后会呈现受光部分和背光部分。其中,受光部分可分为高光和灰面。而背光部分可分为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
物体的光照示意图
(二)材质
材质是指各种物体的质地感觉(质感)。
木窗(佚名)
裤与鞋(曾莉)
辫子(艾伦 麦基)
石块(万如意)
三、明暗设计素描的表现方式
(一)精确地勾勒内外形的轮廓线
在造型的初始阶段,要求精确地勾勒轮廓线,这种表现方式类似于机械制图或中国画的白描方式。
在运用线条的时候,应该采取“以点带线、以线带调”的形式。
年轻女子
(二)局部突破整体推移
所谓局部突破整体推移,是指从某个局部出发,紧贴轮廓线,用线和明暗色调塑造形体关系,从一个局部至下一个局部,同时用整体观察、比较的眼光调整控制每一个局部,并有序地逐次深入。
中年男子(欧洲美术学院作品)(共25张PPT)
第六章 设计素描的实际应用
第一节 设计素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节 设计素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第三节 设计素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第四节 设计素描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第五节 设计素描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第六节 设计素描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设计素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一、快速造型
视觉传达设计素描在作画的时间上要求创作者在短期内,有目的、有重点地去把握或者记录事物的特征。
设计草图到设计作品的演变(孙勇)
二、多种创意表现
对比手法是把作品中所描绘事物的性质和特点进行鲜明地对照和直接地对比来表现,这种手法更加强调产品的性能和特点,给消费者以深刻的视觉感受。
红酒广告从设计草图到设计作品的演变
设计素描还可通过其特有的幽默表现手法,结合巧妙的构思,形成一种引人发笑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
地产广告从设计草图到设计作品的演变
三、作品处理方式
视觉传达设计素描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能更加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同时也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润滑油广告从设计草图到设计作品的演变
第二节 设计素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空间
把立体空间的东西表现在二维的平面上,可以运用透视的方法,通过透视线条来表现立体的形态与空间。
建筑场景速写
二、结构
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结构形式和组合样式丰富多样,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设计素描应用需深入理解结构,以及结构的组合方式。
手绘欧式复古建筑局部
三、材质
在环境艺术设计素描中不但要细心感受这些材料的特性,还要突出表现那些有趣味的材料特征,以及不同材料的组合表现。
不同材质的素描表现
四、明暗
在环境艺术设计素描创作中应体现出对明暗的关注和表现。尤其是对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的明暗的表现。
宝利国际别墅餐厅(曾海鹰)
第三节 设计素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人物速写、默写训练
应首先掌握人物的标准比例、研究人体的内外构造、明白人体内在结构关系与外在形式的整体感。随着绘画数量的增多和绘画能力的提高,再追求对人物个性特点的表现。
人物背面速写
人物正面速写
二、服装质地与衣褶的表现
利用素描的方式绘制服装效果图时,对于薄、软的面料应使用细、曲的线条表现;厚、硬的面料应使用粗、直的线条表现。同时还要注意线条的疏密关系,不能只为追求画面效果而过多使用绘画的装饰线条。
毛料质地的服装
三、服饰与人物造型的夸张变形
将标准人物7.5倍头高的比例夸张到9至11倍头高的比例。然后对人物身体的各部分进行一些艺术处理,使人物具有一定的男性风范或女性气质即可。
服装设计效果图中的男、女模特
服装设计手绘效果图
第四节 设计素描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一、透视
根据产品的性质、尺寸和主要操作界面的位置,学会选择所表现产品的透视角度与方向。最好对透视变化规律中各个点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尽可能小的误差范围内,快速画出透视效果图。
缝纫机(李小凤)
显示器(官文彬)
二、结构
在用结构线表达产品起伏变化的同时,还需注意用笔的虚实变化,这样才能使产品的结构和空间感都得到较好地表达。
玩具汽车的构造结构
三、明暗
工业设计师在绘制效果图时,除了要画准形体结构、把握形体尺寸和透视关系以外,还应画出物体的阴影,以便增强其立体感,使画面更加逼真、更富表现力。
轿车
四、三视图效果表现
要注意光影变化的统一,画面的笔触不能太孤立。为求色彩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可适当安排产品的受光面与背光面,但产品的受光方向要一致,方可增强产品的立体感。
玩具飞机三视图(陈彦华)
第五节 设计素描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一、简化
简化就是对自然物象删繁就简,除去自然物象中非重要的、非本质及偶然的元素,抓住物象的本质特征和具有装饰特征的造型元素,使自然物象的形象更集中、简洁、典型、清晰和生动。
女人(毕加索)
二、夸张
(一)局部夸张
局部夸张是一种以改变自然物象的结构来突破自然物象的比例关系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重点刻画并突出自然物象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局部夸张(毕加索)
(二)整体夸张
整体夸张是指从自然物象的整体出发,夸张物体形象的大动势,并用超现实的比例、肌理、动态与静态等手段,使之更加典型,更具装饰性美感。
整体夸张(邓轩)
三、具象变化与抽象变化相结合
将具象变化的造型与抽象变化的造型有机地融合在画面中,抽象与具象的造型相互包含、交织与烘托,形成既对立又统一的艺术表现形式。
具象与抽象表现(陈松)
第六节 设计素描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一、多角度观察和写生
在平时的素描练习中要注重多角度的观察和写生,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新鲜感受的角度与位置进行构图。写生角度和位置的选择,也是画面构思与构图的组成部分。
角落(清岚)
二、小幅画面练习
小幅画面的练习能提高我们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使我们学会从对象复杂的细节中抽取简洁概括的线条。
卡通建筑
三、线条的运用
在进行素描练习时,对线条的掌握和运用应该达到流畅自如的程度,将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的场景、人物和动物形象相联系。
傀儡娃娃(李欢)
四、加强默写练习
动画中会有许多的运动变化和连续动作,要完成这些绘制单靠写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默写能力。特别是在原画设计中,其形象主要依靠主观想象来创造。
在没有猫的日子里(王倩濡)(共22张PPT)
第三章 设计素描的创意思维
第一节 平面意象
第二节 构成意象
第三节 反生活常理的创意表现
第一节 平面意象
一、平面意象的概念
平面意象是指艺术家在描绘与组合自然物象的形象时,采用超常规的视觉角度或视觉距离对自然物象进行观察与分析,并从中发现其潜在的审美形式和众多新颖、独特且富有联想的视觉现象,并将之转化为具有平面特征的图形意义。
江边茶馆(王早)
街市与河流(格罗兹)
形状的提取与概括应摆脱客观物象繁琐的细节,去除其三维空间的因素,提炼出适合画面表现需要的最本质的形状,将其转化为平面图形,追求平面装饰的趣味性与构成的形式美感。
二、形状的提取与概括
圆柱体转换为圆形
立方体转换为正方形
三、形状的组合方式
(一)并置
并置是指两个或多个形状并列地放置在同一平面上。
并置的形状组合
(二)遮挡
遮挡是指一个形状覆盖在另一个形状上面,构成前后、上下的层次感,且被遮挡的部分不可见。
遮挡的形状组合
(三)透叠
透叠是指两个形状上下叠压,被压在后面的形状能够透过前面的形状而显露出来。
透叠的形状组合
(四)穿插互压
穿插互压是指两个形状之间相互交错、相互插接在一起。
穿插互压的形状组合
第二节 构成意象
一、构成意象的概念
构成意象是指人们在对自然物象进行多角度、多视点的观察和感受的基础上,以主观审美意识为先导,从自然物象形态中提炼出美的元素,将其重新聚合成新的整体,予以自由的意象构成表现。
无题(来源于网络)
构成意象(毕加索)
二、构成意象的方法
(一)简化与归纳
① 从意向出发,借鉴中国传统写意画的造型方法,归纳表现复杂的物体。
树(蒙德里安)
② 从几何形态出发,根据塞尚关于自然界的物象皆可还原为简化的球形、柱体、方形、锥形的构成理论,来认识物象的本质构造,从而对自然物象进行几何简化。
牛的简化与抽象过程(毕加索)
③ 从心灵意识的直觉出发,排除自然物象的繁琐表象,作最为直观的感应与传达。
意向造型(王玺)
(二)解体重构与异质同构
(1)解体重构
所谓解体重构,是指将自然物象原有的构造和体积打散拆解,并根据主观需要,按新的秩序把拆解后的部件重新组合,获得一个新的造型。
三脸谱(姜今)
(2)异质同构
所谓异质同构,是指将两种完全不同属性的物质形态嫁接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颖的视觉形象。
抽屉街(达利)
(三)夸张与变形
① 灵感源自心理情感与直觉反应。
跳跃的人物(韦里奇科维奇)
② 灵感源自原始艺术及各类艺术形式。
三个女子(莱热)
第三节 反生活常理的创意表现
一、矛盾空间
矛盾空间是一种违反现实空间规律的、经由人们想象的心理空间,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一种虚拟空间。
相对性(埃舍尔)
二、突破比例的创意
(一)改变物象体量大小比例
改变物象体量大小比例即对物象体量大小比例作不合情理的改变。
创意表现训练(吕卓键)
改变物象局部的比例和数量的多少也是一种突破比例的创意手段。
(二)改变物象局部的比例和数量
让橡树林生存(奥尔 哈格丽特)
三、时空混淆
(一)综合表现不同时空的物象
采用多角度、多方位的处理方法进行综合表现,改变原有的自然形态特征、比例关系和时空秩序,形成多元化物体与虚构形体之间跨越时间、空间的新形态的画面组合。
巴黎印象(曹金龙)
(二)采用现成图片拼贴
采用现成图片拼贴的方法,进行时空混淆的练习,图片越真实越容易产生戏剧效果,过多的变形反而削弱其对视觉的诱惑力。
形态联系(重庆师范大学学生作品)(共26张PPT)
第四章 材料与肌理
第一节 材料与肌理概述
第二节 肌理的制作方法
第一节 材料与肌理概述
肌理指向的是物象的表面特征,物体表面的纹理、质地、光泽、痕迹、颗粒及其表层的组织、排列、构造都包含在肌理的范畴之内。
肌理分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两大类,自然肌理有大理石的纹理、木材的纹理等;人工肌理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肌理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石头的纹理图
树木的纹理
窗格的肌理
草帽的肌理
第二节 肌理的制作方法
一、描绘法
描绘法指的是用笔进行自由描绘或规律描绘所产生的肌理效果。
描绘的线型肌理(来源于网络)
手绘肌理(来源于网络)
二、拓印法
拓印法是指将一个凹凸不平的物体的表面纹样印在另一个平面上所构成的肌理效果。
贝壳(来源于网络)
瓦当(来源于网络)
三、熏灸法
熏灸法是指用火焰和烟雾熏烤,使纸的表面产生的一种自然纹理。
① 用火将纸片烧出物体的形状,再贴在纸板上。
熏灸法产生的肌理效果(杨健)
② 用画笔工具在烟熏过的纸上作画,再对烟熏的痕迹做适当处理。
熏灸法产生的肌理效果(杨健)
四、流彩法
① 首先用适量的清水打湿需要处理的部分,然后将含有一定水分的色料置于其中,接着小心翻动画面或吹气,使色彩流动至满意位置,待画面干后即可形成具有流动感的肌理效果。
流彩写生(来源于网络)
② 首先在胶片、镜面、水面等光滑的材料表面用色料(需用油性颜料或水墨)做好流动的色彩肌理,然后用画纸覆盖其上,流动的色彩肌理便被印在画纸上了。
画纸吸附肌理效果(易鸽)
五、喷洒法
① 喷绘法是指使用喷笔或牙刷等工具在画面上进行喷色或溅色,所形成的色点细腻且均匀。
喷绘肌理效果
② 洒色法是指用毛笔、海绵等工具沾取色料并洒在画面所需之处,以达到一种不规则的点状肌理效果。
泼洒的肌理效果(杰克逊·波洛克)
六、渲染法
渲染法是指在画纸、画布或木板上用石膏粉调和白乳胶做好底层的笔触和肌理,接着敷以色料层层渲染,以使之前做好的肌理效果显露出来。
白马与少女(黄作林)
渲染法(曹吉岗)
七、拼贴法
将各种不同材质的材料按照需要进行拼接、粘贴在同一画面上即为拼贴法。
动物(周锦明)
蝌蚪(刘洋)
八、刮擦法
刮擦法是指用枯笔、海绵、橡皮、布料等带有阻力的、粗糙的材料沾取少许色料摩擦画面,或用砂纸、牙刷等工具摩擦画面,造成一种较为朦胧、陈旧的效果。
植物(王靖飞)
也可以在已有颜色的表面直接用某种硬物或尖状物刮刻画面,但需依据纸张的质地及厚度来把握刮刻的力度,避免划破纸张。
陕北风光(丁建国)
九、复印法
复印法是较为快捷的一种方法,可利用现有资料进行多次复印,在不断地剪接与复印中达到预期的肌理效果。
记忆中的风景(杨悦)
照片复印肌理
十、折皱法
折皱法是指将画面按需要揉、折产生皱褶,再敷以色料作画,便可产生肌理效果。此法宜用于特殊的背景肌理效果的表现。
罐子(张海峰)
折皱肌理
第五章 优秀设计素描作品欣赏


枝桠
都市丽人
服装展示
字母

斑马
小镇
装饰纹样
果实与酒

室内一角
贝壳
奔腾
女人与城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