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时间: 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别 了 ,“不列颠尼亚”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知识,明确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2.学会分清新闻知识与背景,理解两者结合交错使用的妙处。3. 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培养正确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培养正确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 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今天我们来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把握新闻的特点和基本要素,梳理文章结构。2.赏析重要语句的含义,学习将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的写法。 3.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1)了解作者《别了,“不列颠尼亚”》选自《1949-1999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 ·对外新闻选》。 作者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它是由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人的名字各取一部 分组成的。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2)背景介绍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新华社记者周树春等四人写了一篇题为《别了,不列 颠尼亚》的新闻,报道了查尔斯王子代表英国参加中英交接仪式并与末代港督彭定康离开香港 的具体情况。(3)新闻体裁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表达方式:新闻一般只客观报道,主要使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有时也适当进行描写以增强具体 性和现场感,有特殊的必要时,可发表议论和抒情。特点:①真实:内容真实,事实准确。②简明:简明扼要,篇幅短小。③及时:内容新鲜,有时效性。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三、紧扣教材,自学指导一(时间:4分钟)1.按照新闻的基本构成划分课文层次。2.本文选取了哪几个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有什么象征意义 3.文中现实场景的时间写得特别准确,且衔接非常紧密,找到相关语句并思考,作者这样写有 什么作用 紧扣教材,自学指导二:(时间:4分钟)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号”这一标题的含义 使用了什么手法 2.本文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运用了一些历史背景材料。请找出,并分析现实与历史交织的手 法有何作用 紧扣教材,自学指导三:(时间:3分钟) 1.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2.主旨四、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认真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内容,标记出知识点,找出自己的疑惑点 阅读五步法:一读、二划、三找、四梳理、五总结。五、展示交流,精讲点拨精讲点拨一1.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语 (第1段)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主体 (第2—10段)叙述了中央关于香港政权交接的 一系列仪式背景 港督府变迁(4)、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港岛 (7)、英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8)结语 (第11段)叙述英国对香港管治的开始与结束2.第一场景(2-4段):第一次降旗:今后香港不会再由港督统治。第二场景(5-7段):第二次降旗:象征着英国150多年的管治即将告终。第三场景(8-9段):7月1日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四场景(10段):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 港。第三次降旗: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三次降旗、一次升旗作为一条线索贯穿全文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 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3.时间 地点 事件4时30分 港督府 降港督旗4时40分 港督府 港督离府晚6时15分 添马舰东 雨中告别仪式7时45分 添马舰东 降米字旗子夜时分 交接仪式上 政权交接仪式7月1日第一分钟 交接仪式上 奏国歌,升国旗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 王子、港督离港①增强所记录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可信度。②体现了盼望回归的激动和急切心情。③体现了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的来之不易和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精讲点拨二1、标题解读:不列颠尼亚号,1953年4月16日由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主持下水礼,1954年 1月11日首航。是英国历史上第87艘王室游艇,是英国最有名的游轮,也是唯一一艘以“不 列颠尼亚”命名的皇家游艇。(1)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不列颠尼亚代指英国或英国的殖民统治,十分巧妙,突出而形 象地宣告了英国统治的终结。(2)运用一语双关的表现手法,不列颠尼亚号不仅指英国王室皇家游轮,也指英国的殖民统 治,意味深长,具有独特性。(3)倒装句式,突出“别了”,强调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彻底终结,隐含对香港 回归的喜悦之情和民族自豪之情。(=)新闻事实 30日下午告别拉开序幕 4:30港督旗帜降落 ===: 0港督离开港督府 ==== =二二 6:15告别仪式 二 = = = = 7:45第二次降旗仪式 =============二= 二 二二二二二 二二 0:00中英交接仪式 0:40“不列颠尼亚”离港 暑大 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每一位港督离任都举行降旗仪 二二二 ============== 港督府建成时间、改建扩建装修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二 156年前英国占领港岛 ========二=== ==================== 二二 二==================== 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从海上来,又从海上走2.(1)补充新闻事实,丰富了新闻的内容。 (内容)(2)形成今昔对比,不仅使现实场景有画面感,还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从而产生历 史纵深感。(效果)(3)在今昔的沧桑巨变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仪式本身的现实意义——对香港回归的喜悦与 自豪感。(主题)精讲点拨三1. (1)巧妙的标题,独特的角度(2)现实场景与历史穿插交错,客观陈述中隐含着丰富的情感。(3)入微的细节描写。(4)恰到好处运用对比手法,国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2.本文是篇特写,文章通过描述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四个场景,出色地记录了象征英国殖民统 治的“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充分表现了香港回归这一深刻的历史主题, 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无比欣喜、自豪之情。六、课堂总结,构建知识树。(1)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别了,“不列颠尼亚”》作者信息及文本知识,明确了香港回到祖 国的怀抱,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迈出了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香港回归是彪炳中 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秉承先辈遗志,为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领 土完整而不懈奋斗!(2)思维导图(别了不列颠尼亚)(别了,"不列颠尼亚"点明主旨,突出时间场景自豪感降港督旗交接仪式降米字旗易帜撤离标题导语主体结语新闻特写)(3)板书设计课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降港督旗 交接仪式 降米字旗 易帜撤离七、整理知识,理解记忆。1、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 人物 起 因 经 过 结果2、新闻正文一般分为哪几个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3、哪几部分是缺一不可的 标题、导语、主体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2019全国Ⅱ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 畅,不超过60个字。(5分)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 已累计输水3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 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城内102公 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级通水。参考答案:2019年3月13日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这次工程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实 现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