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2 金木水火土(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秋一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2 金木水火土(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2024秋 部编版语文
一年级上册
金木水火土
2
语文 一年级 上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听歌曲:《五指歌》
第一课时
老师读一句,你来读一句,读完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
点击图标,听范读
听读儿歌
五个数字
九种事物
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对停顿。
反复朗读
/
/
/
/
对照会认字表,圈画出本课的会认字。
圈圈画画
一 二 三 四 五 上 下
牙齿
咬起来。
发音像
过山坡,上去又下来。
舌头
翘起来。
学认字
数手指





互动课堂
学习“一二三四五”

5
生字、数字手拉手
1
2
3
4




数水果





金属
学习“金木水火土”



你还知道哪些金属制品?



树木
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木头做成的?

水有什么用处?
火有什么作用?

篝火照明取暖
灶火炒菜做饭
火有什么危害?

多种形式的土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
大自然中最基本的事物





天在上,地在下。
学习“天地分上下”


盘古开天地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叫盘古的人,用大斧头将天地一分为二,天在上,地在下。日月高高挂在天空,照耀着大地。
返回


看图说说:小鸟在哪里?小蚯蚓在哪里?
反义词
运用“上”“下”说一说。
桌子( )有书,
桌子( )有椅子。
( )楼
( )楼




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


学习“日月照今古”
拍一拍,
读一读。
朗读指导
一 二 三 四 五,
金 木 水 火 土。
天 地 分 上 下,
日 月 照 今 古。
金木水火土
背一背
四 五
火 土
上 下
今 古







识字游戏
找一找你认识的字。

课堂演练







第二课时
虎头卡翻一翻
右上格
右下格
竖中线
左下格
左上格
横中线
互动课堂
认识田字格
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田字格拍手歌
正确的写字姿势
背要挺立,字看清,
头摆正,肩放平。
手离笔尖一寸,
胸离桌子一拳,
眼离桌面一尺。
正确的执笔方法
食指拇指捏着,
三指四指托着,
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




学习新笔画“横”



学写字
书写:从左到右,起笔时略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


组词:一个 一天
书写:两横上短下长,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
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组词:二月 二分
书写:第二横最短,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第三横最长。
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组词:三月 三天
书写:从上往下,起笔时稍重,收笔时从重到轻。

笔画学习
书写:竖落笔重,写在竖中线上,第一横较短。
组词:上山 上门
写字姿势正确。
笔画位置准确。
同桌互评,看谁得到的“写字星”最多。
笔顺正确。
山村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拓展延伸
看图填字。
小鸟在树 。
小兔子在树 。


只小狗在睡觉。

字词听写
课堂演练课 题 识字2 金木水火土 主备教师
【课前解析】 《金木水火土》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揭示了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即以自然界的5 种物质——金、木、水、火、土,这是构成宇宙万物及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学习本课,要引导学生开拓多种识字的渠道,鼓励学生借助做动作想象、观察直观图片形象记忆、生活中识字以及用熟字组成新词等方法对汉字进行识记。 关注识字:《金木水火土》渗透了中华汉字文化,体现了汉字特点。可以借助观察直观图片形象记忆、在生活中识字、游戏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对汉字进行趣味识记。 关注写字:这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写字,可以用口诀为学生讲解田字格及书写注意事项。利用生动的田字格拍手操、执笔口诀和坐姿口诀,形象的笔画动态演示等,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关注语言:本课是一首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的儿歌小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借助拍手读、小组读、师生对读、男女赛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感受朗读的节奏美,培养语感,背诵全文。 关注拓展: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字经》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三字经》 ◇ 山村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数字歌 一二三, 爬上山, 四五六,翻斤斗, 七八九, 拍皮球, 十个手指头, 就是两只手。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借助图片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 2.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4个字和横、竖2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认识田字格,学写汉字。读准“三、四、上”的字音。观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
【教学难点】 读准“三、四、上”的字音。观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写准位置。
【课前准备】 字卡、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借助图片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 2.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3)播放歌曲《五指歌》,学生听歌曲跟唱。 2.揭示课题:你会数数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和数字有关的儿歌,请大家跟老师读一读课题。老师板书课题(板书:2 金木水火土),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课件4)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儿歌。 2.(出示课件5)老师带读,学生跟读,读完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预设1:我听到了“一”“二”“三”“四”“五”五个数字。 预设2:我听到了 “金”“木”“水”“火”“土”“天”“地”“日”“月”九种事物。 3.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对停顿(出示课件6):同桌对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认的识字还比较少,所以用教师范读的形式,带领学生朗读,降低识字难度。) 三、师生交流,学习生字 1.(出示课件7)朗读课文,圈画本课的会认字。 一 二 三 四 五 上 下 指名学生朗读会认字,教师重点正音(出示课件8):读“三”“四”时,牙齿咬起来;读“五”时,发音像过山坡,上去又下来;读“上”时,舌头翘起来。 2.学习“一、二、三、四、五””。 (1)(出示课件9)数小手游戏:教师引导学生数数自己有几只手指,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二”“三”“四”“五”代表的数字。 (2)(出示课件10)生字、数字手拉手游戏:借助课件引导学生连一连生字“一”“二”“三”“四”“五”与对应的阿拉伯数字。 (3)(出示课件11、12)数水果游戏:一个梨,两个苹果,三个香蕉,四个桃子,五个草莓。 2.学习“金木水火土”。 (1)学习“金”。 ①(出示课件13)教师讲解:“金”指金属。 ②借助金项链、金锁、银戒指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金属制品。 ③(出示课件14)拓展思考:你还知道哪些金属制品? 预设:铜像、铁锅、铁剪刀。 (2)学习“木”。 ①教师借助“木”字演变引导学生理解“木”指树木。(出示课件15) ②(出示课件16)拓展思考: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木头做成的? 预设:木桌、木椅、木床、积木。 (3)学习“水”。 (出示课件17)提问:水有什么用处? 预设:喝水、刷牙、浇花、刷碗、给妈妈洗脚。 (4)学习“火”。 (出示课件18)①提问:火有什么作用? 预设:篝火照明取暖,灶火炒菜做饭。 ②“火”有什么危害? (出示课件19)学生观察火灾图片,认识火灾的危害。 (5)学习“土”。 ①(出示课件20)学生观察图片,认识多种形式的“土”:菜地里的土,沙土。 ②(出示课件21)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 (6)总结(出示课件22):金、木、水、火、土是大自然中最基本的事物。 (7)多种形式诵读儿歌的第一句,感受意境美。 2.学习“天地分上下”。 (1)(出示课件23)观察图片,理解“天地分上下”的意思是天在上,地在下。 (2)教师拓展讲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出示课件24)。 (3)(出示课件25)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画,想一想,古人为什么这样造字?“上”和“下”为什么这样写呢? 预设1:“上”的横就像草地一样,树枝树叶都往地上生长。 预设2:“下”的横就像土地,树根长在地底下,往下生长。 老师追问: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呀。再次看图,说说小鸟在哪里?小小蚯蚓在哪里? 预设:小鸟在树上。小蚯蚓在地下。 教师点拨:上和下是一对反义词。 (4)(出示课件26)借助图片,用“上”“下”说一说图中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联系生活运用“上”“下”说词语,理解“上”“下”是反义词。 桌子( )有书,桌子( )有椅子。 ( )楼 ( )楼 (答案:上 下 上 下) 3.学习“日月照今古”。 (1)(出示课件27)观察图片,理解“日”指太阳;“月”指月亮;“今”是说现在,今天;“古”是古代。“日月照今古”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 (2)联系生活说说:昨天是“x月x日”,今天是“x月x日”,明天是“x月x日”。 4.拍手读一读。(出示课件28) 5.填一填,背一背。(出示课件29) 一二三( )( ), 金木水( )( )。 天地分( )( ), 日月照( )( )。 6.识字游戏:看图读生字。(出示课件30)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易动,识字方法从“趣味”字入手,看图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等,增加趣味性,避免枯燥。) 四、巩固练习,实践运用 找一找你认识的字。(出示课件31)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四个字和横、竖2种笔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翻卡游戏:(出示课件32)孩子们,还记得上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吗?快来翻翻虎头卡,读一读这些字吧! 【设计意图:运用翻卡游戏复习巩固生字,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2.男女生对读儿歌,看哪一组读得好。 生字读得准,儿歌读得流利,同学们学习得真不错,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 二、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 1.认识田字格。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汉字宝宝也有家。它们的家叫田字格,田字格像什么字? 预设:田字格像“田”字。 (出示课件33)老师讲解:写好汉字可离不开田字格,快来了解一下田字格房间里的结构吧。一座房子四方方,里面有两条虚线,这条叫横中线,它把房子分成了上半格和下半格。这条叫竖中线,它把房子分成了左半格和右半格,横竖交叉就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和右下格。伸出你的小手,拍着手读儿歌《田字格拍手歌》。(出示课件34) 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2.教师提醒学生写字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1)正确的写字姿势。(出示课件35) 背要挺立,字看清, 头摆正,肩放平。 手离笔尖一寸, 胸离桌子一拳, 眼离桌面一尺。 (2)借助正确与错误的写字姿势对比及执笔方法儿歌引导学生回顾执笔方法。(出示课件36) 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 3.指导书写。 (1)学习新笔画“横”及“一”的书写。 ①(出示课件37)学生观察“一、二、三、上”共有的新笔画“横”。借助课本中的泡泡框提示学生写字时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出示课件38)教师范写,提示学生“横”即“一”的书写要点,学生边读笔画名称边书空: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板书:一) ③学生在课本上按照正确的笔顺描红两个,写一个,写完后跟范字作对照,看是否做到了正确、规范、端正和整洁,如果没有需订正。 ④教师巡视评价,提醒学生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指导书写“二、三”。 ①(出示课件39)学生观察发现语文书上每个生字的上面都有这个字的笔顺跟随,它们的笔顺都是从上到下写的。 ②学生观察“二”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③教师范写,提示学生“二”的书写要点:“二”字上横短,写在上半格下,下横长,写在下半格,字要居中。(板书:二) ④学生按照笔顺描红“二”,练写“二”。 ⑤学生观察“三”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笔顺规则:从上到下书写。(出示课件40) ⑥教师范写,提示学生“三”的书写要点:第二横最短,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第三横最长。(板书:三) ⑦学生按照笔顺描红“三”,练写“三”。 ⑧教师巡视评价,提醒学生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3)指导书写“上”。 ①学生观察“上”字笔顺,发现新笔画“竖”(出示课件41),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学生书空。(板书:上) 从上往下,起笔时稍重,收笔时从重到轻。 ②学生观察“上”字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③(出示课件42)教师范写,提示学生书写要点:竖写在竖中线上,短横写在横中线上方,下横要写长一些。 ④学生在课本上按照正确的笔顺描红两个,写一个,写完后跟范字作对照,看是否做到了正确、规范、端正和整洁,如果没有需订正。 ⑤教师巡视评价,提醒学生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出示课件43)比赛练写,同桌互评,看谁得到的“写字星”最多。 ★写字姿势正确。★笔顺正确。★笔画位置准确。 (设计意图: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关键笔画,再依据老师范写,之后安排学生临摹、书写、比赛等,通过采用“看、描、写、比”的方法,促使学生掌握书写基本要求,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和水平。) 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拓展延伸——古诗《山村》。(出示课件44) 山村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巩固练习。(出示课件45)
【板书设计】 2 金木水火土 一 二 三 上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认字采用看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同时采用老师范读、带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识字,增加了趣味性,避免了枯燥,提高了识字效果。 另外本课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首次学写汉字,让学生认识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教师用《田字格拍手歌》帮助记忆。由于学生第一次动笔写字,写字姿势很重要,因此教师关注每个学生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执笔方法的掌握是难点,有些学生在幼儿时期已形成了不规范的执笔方法,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一对一对地去纠正。引导学生回顾“我爱学语文”中了解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照图片摆好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并要求学生在动笔前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不同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识字是难点,总有一些孩子记不住生字,这跟孩子们的智力是没有联系的。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寻求丰富、有趣的识字方法,让孩子乐学、爱学,识字教学就不会枯燥乏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