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8.1 我们的梦想 单元整体设计 课件(共42张PPT)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8.1 我们的梦想 单元整体设计 课件(共42张PPT)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整体设计大单元主题:和谐与梦想
一、教材内容分析与整合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分四个单元,第四单元的主题为“和谐与梦想”。本单元包括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八课“中国人 中国梦”。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和谐与梦想,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更好的理解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意义,明确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做法,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及价值,自觉为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单元结构图如下: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学段对认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中华一家亲、中国人中国梦两个角度 ,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理解中华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知道中国梦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这一思路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认识祖国统一和国家发展的承续,承接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在原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中涉及,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以“大单元”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摒弃每一课程单独教学的传统方式,按照大单元学习目标规划设计本单元的学习,组织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义,知道中国梦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并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二、课程标准分解 (一)第四学段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政治认同层面的内容有:了解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在法治观念层面的内容有: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在责任意识层面的内容有: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二)课程标准分解 学生学什么学生从现有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出发,感知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发展等项目与自己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国梦的内涵,理解自己己所处的时代主题——和谐与梦想,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理解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做一个自信中国人。学生学到什么程度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意义。(法治教育)2.认识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提和基本保证,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法治教育)3.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革命传统教育)4.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解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革命传统教育)5.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国情教育)6.知道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情教育)7.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国情教育)学生怎样学体验式学习:通过让学生分享钱币上的文字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民族平等的原则;通过开展活动“掉队的小鸽子”,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问题探究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你心中的美好未来是什么样的”,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认识中国梦与每个人的关系。通过课上小组“怎样做自信中国人”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正确认识自信中国人的特点,树立民族自豪感。多媒体辅助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全国两会期间各民族的代表”,引导学生分析对比,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通过多媒体展示“三步走战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等,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过程中,更直观清晰的理解我国各阶段的发展目标。跨学科学习:通过多次出示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做好理解与识记,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实现了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三)第四学段学业质量描述 能够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文化自信;能够结合实例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阐明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安(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部分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对较弱,对于在新时代如何促进民族团结思考不深。同时,由于大多数学生缺少反对分裂的相关生活经验,因此,对反对分裂的迫切性、必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学生对香港、澳门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保持繁荣稳定、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两岸统一等问题关注不多。同时,九年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还不能理性地、全面地看待社会发展,对国家快速发展的原因也了解不多,对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实现路径、领导力量、理论指导等内容也没有深入系统的了解。青少年学生有自己的美好梦想,但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思考不多,需要引导他们将个人梦和国家梦有机结合,将自身的成长和祖国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四、大概念大主题设计 本单元以“和谐与梦想”为题,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社会生活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和谐与梦想”,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政府认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知道中国梦的内涵,做自信中国人。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阶段“认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中国梦”的集中关注,学生需要形成的核心素养是“了解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在法治观念层面的内容有: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据此确定:本大单元的大概念——“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圆中国梦”。
五、大单元目标叙写 (一)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的主要依据 1.道德与法治“课标”中的课程理念、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入学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学业质量和实施建议。2.道德与法治教参的“单元首页”中的内容。 3.学情分析。(二)遵循“课标”分解和本大单元内容,根据学情分析,确定本大单元的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制度和方针,引导学生认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政治认同”核心素养2.增强爱国之情,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懂得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政治认同”核心素养3.感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坚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懂得青少年所担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培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核心素养4.能辨别和判断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提高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核心素养
六、学业评价 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学生能够理解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知识中国梦的内涵,了解自信中国人的特点。根据学生上课听讲、回答问题情况、学习态度、参与学习活动程度进行评价。学生是否能做到认真听讲,课上积极思考,参与到课上的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耐心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教师观察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生和生活中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意义,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根据学生课上听讲情况,在分享好方法、贡献“金点子”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况进行评价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提出的问题是否具备可行性,是否认真学习他人分享的“金点子”,是否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观察并结合学生表现进行评价通过整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树立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意识,理解中国的发展目标,知道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为实现中国梦应有的责任。自觉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综合学生在班级和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进行评价学生能否在平时的生活中认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能否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活动,能否认完成课后作业。教师课后作业评价
七、大单元实施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强调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大任务来组织一个单元的教学,把单元内容结构化。据此,设计了以下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图。
八、大情境大任务创设 (一)设计单元大任务首先,结合单元大概念“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圆中国梦”。然后参考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学业质量描述“能够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文化自信;能够结合实例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阐明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安”,考虑到单元大任务本身也承载着评价的功能,经过推敲和思考,最终确定本单元大任务。即:认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义,为助推中国梦,你打算怎样努力奋斗?大任务聚集本单元内容,学生可以用第七课的“国华一家亲”中学到的知识,联系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向其他同学宣传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学生还可以用第八课“中国人 中国梦”中学习到的内容,教会其他同学认识中国梦的内涵及意义,自觉做自信中国人。同时,学生还能把自己规划的“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圆中国梦”向同学展示,学生在完成大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单元大概念。(二)创设单元大情境本单元的单元大情境是结合着单元大任务来进行创设的,是结合着新学期道德与法治开展的“和谐与梦想”活动来进行设计的。本单元创设出的大单元大情境是:在本学期结束阶段,学校开展以“我与祖国共成长”为主题的关注国家发展活动,学生们以多种形式,围绕“怎样认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梦的内涵?怎样做自信中国人?”等内容准确参与活动。单元的大任务围绕和谐与梦想为题整理活动内容,大情境围绕大任务创设的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各种活动的大情境下围绕核心问题将大任务进行分解,设计成任务群,即不同主题的行动小论文,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准备行动的内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关注国家发展、热爱祖国的意识。
十、大单元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单元作业第1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古迹、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民族风情、传统节日和杰出人物等。单元大任务:请以“我与祖国共成长”为主题,用你喜欢的方式(如音乐、绘画、写作、戏剧等),记录自己的成长故事。第2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小组合作,以“妈祖文化与祖国统一”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与同学分享。第3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想一想,你将如何奉献社会、创造人生价值?第4课时: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拓展性作业:请你谈谈,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青年应该是什么样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第一节 我们的梦想
(统编版)九年级

九年级上册
1.踏上强国之路
2.创新驱动发展
富强与创新
民主与法治
文明与家园
和谐与梦想
3.追求民主价值
4.建设法治 国
5.守望精神家园
6.建设美丽中国
7.中华一家亲
8.中国人 中国梦
整体脉络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中华一家亲
和谐与
梦想
中国人 中国梦
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我们的梦想
共圆中国梦
单元结构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全面小康包含的内容;全面把握民族复兴梦;知道新时代、新征程的内涵
道德修养: 通过对民族复兴梦和新时代、新征程的学习,培养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能力。
法治观念: 培养辩证思维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健全人格: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责任意识: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感。
经济发达
居住环境优美
你心中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食品安全放心
教育公平
社会保障完善
分配方式完善
治安严谨
新知导入
“小康”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这句诗的意思是人民劳苦,苦够了,要求稍稍得安康。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
中国梦的追寻
活动一:民族复兴梦
探究新知
梦想的含义: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
探究新知
中国梦的内涵?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就中国梦展开阐述。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
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我们要讲自信,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国梦”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民幸福。
人民幸福
民族振兴
国家富强
②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内涵和本质)
探究新知
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百年追梦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
第一步走:
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走:
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981—1990
1991—20世纪末
到21世纪中叶
第三步走: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90年
2000年
温饱
整体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
建党一百年
21世纪中叶
新中国成立一百年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五大(1997年)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历史性的解决了绝对贫困
已实现
探究新知
阅读感悟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圣贤典籍,浩如烟海;四大发明,寰球共享。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
回首近代,百年三万六千日,饱尝民族苦难,历尽变革风霜。烽火硝烟,江山激昂。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断梁。春风又绿神州,华夏再沐朝阳。
登坛远望: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看乾坤旋转:乾恒动,自强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载物之气量。继往开来,浩浩荡荡。立民主,兴文明,求统一,图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将舒天昭晖,磅礴东方。
世纪交汇,万众景仰;共襄盛举,建坛流芳;昭示后代,永世莫忘。
《中华世纪坛序》
中华民族创造过辉煌,但也经历过苦难,因此对复兴有深切的渴望。
探究新知
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经济腾飞就是
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
对于中国梦,人们有不同的理解。
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
探究:中国梦和每个中国人的关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探究新知
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二十大提出的党的中心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探究新知
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当前我国已经迈入怎样的新发展阶段?
探究新知
探究与分享
东方红400马力重型拖拉机
5G网络智能机械控制模型
活动二:新时代 新征程
探究新知
先进武器装备模型
“数字故宫”让文物活起来
探究新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
探究新知
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探究新知
5
4
3
6
2
1
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
国防实力
综合国力
国际地位
党的面貌
伟大
成就
中华民族的面貌
国家的面貌
军队的面貌
探究新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的表现
①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
②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提升
③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东方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八大 2012年)
踏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新征程
探究新知
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
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时代。
新时代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
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代。
思考:说说你对“新时代”的理解?
探究新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三个意味/角度】
①意味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民族复兴角度)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社会主义角度)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世界发展贡献的角度)
探究新知
环境问题
收入差距过大
老龄化加剧
信息和网络安全
区域发展不平衡
极端突发重大灾害
新时代任重道远。在你看来,新时代还面临哪些挑战和困难?
提示:以先进的理论思想作为指导!
思考:我国怎样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和困难,实现中国梦?
探究新知
相关链接: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等领导同志亲切会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
探究新知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探究新知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探究新知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个阶段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两个阶段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再奋斗十五年
2035年
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
再奋斗十五年
本世纪中叶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
探究新知
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辆牲、英勇斗争,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探究新知
作为中学生,你将如何奉献社会、创造人生价值?
拓展延伸——奋斗圆梦
探究新知
我们的
梦想
民族复兴梦
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梦想
新征程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两个一百年”目标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
两个阶段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1.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下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表述和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第二个百年目标就是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②第二个百年目标就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第二个百年目标就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课堂练习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
A.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D.实现同等富裕
B
课堂练习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因此,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
①国家富强 ②法制完备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三件大事: 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三件大事意味着我国实现了( )
A.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中华民族从一穷二白、饱受欺凌、地位低下到伟大复兴的飞跃
C.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D.从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强国
A
课堂练习
5. 2023年16岁的小美就读九年级,业余时间她跟本班同学一起畅谈未来的梦想,同学们的美好愿景与新时代发展节点相符的是( )
①小明说:“暑假回家,看到家乡人民建设美丽乡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②小潇说:“7年后我大学毕业,要积极投身于祖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③小美说:“30岁的我们,可以见证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④小凯说:“30年后我们再相聚,举杯同庆富强民主文明的强大中国,高歌赞颂和谐美丽的现代化祖国”
A.①② B.①④ C. ②④ D.③④
C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了我的的梦想,知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中国梦,也是每个人的梦,新时代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
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
拓展性作业:想一想,你将如何奉献府、创造人生价值?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
大单元课时设计(简案)
课题 8.1 我们的梦想 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全面小康包含的内容;全面把握民族复兴梦;知道新时代、新征程的内涵 道德修养: 通过对民族复兴梦和新时代、新征程的学习,培养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能力。 法治观念: 培养辩证思维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健全人格: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责任意识: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感
教学环节(问题/任务)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设计意图
问题/任务一新知导入 你心中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示例:经济发达,食品安全放心,社会保障完善…… 引领:今天我们来探究《我们的梦想》 教师根据学生积极性评价。 通过引导学生展望,引出主题
问题/任务二民族复兴梦 活动一:中国梦的追寻 “小康”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这句诗的意思是人民劳苦,苦够了,要求稍稍得安康。 引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 思考:什么是梦想? 小结:梦想的含义: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 活动二:中国梦的内涵 “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 引领: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我们要讲自信,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国梦”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民幸福。 引领:②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内涵和本质) 小结: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 甲:中国梦是遥远的,遥不可及 乙:经济腾飞就是实现中国梦 丙: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 提示:中国梦是历史的,是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中国梦是多领域的,如航天梦、强军梦、文化、人才强国梦;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活动四: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二十大提出的党的中心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探究: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小结: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 (2)当前我国已经迈入怎样的新发展阶段? 小结: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教师根据学生阅读和理解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对习近平的论述的理解以及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对甲乙丙三种观点的认可情况,作出评价。 教师结合学生对如今现状的理解以及实现中国梦的要求回答情况,及时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能否准确回答问题,进行评价。 通过出示“小康”一词的来源,有效实现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通过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论述,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中国梦的内涵,有效解决难点问题 通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中国梦与个人的关系问题,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向学生展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二十大提出的党的中心任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
问题/任务三新时代 新征程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归纳:①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 ②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提升 ③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强调: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八大) 活动二:思考:说说你对“新时代”的理解? 观点一: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代。 观点二: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 观点三:新时代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 观点四: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三个意味/角度】 小结:①意味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民族复兴角度)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社会主义角度)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世界发展贡献的角度) 活动三:合作探究: (1)新时代任重道远。在你看来,新时代还面临哪些挑战和困难? 示例: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收入差距过大,老龄化加剧…… (2)思考:我国怎样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和困难,实现中国梦? 提示:以先进的理论思想作为指导! 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活动四:主席语: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思考:(1)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成哪两个阶段? 小结: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小结: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辆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活动五:拓展延伸——奋斗圆梦 作为中学生,你将如何奉献社会、创造人生价值?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列举改革开放成就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研读分析四种观点,并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的归纳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以及对问题的理解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对主席语的理解以及对两个问题的归纳总结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组织学生根据所知,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关注发展。 通过组织学生对四种观点进行评析,分别从不同角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通过组织学生研读主席语,引导学生识记和理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成的两个阶段,有效落实本节课的重要问题。
目标检测 检测内容: 1.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下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表述和理解正确的是( D ) ①第二个百年目标就是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②第二个百年目标就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第二个百年目标就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B ) A.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D.实现同等富裕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因此,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C ) ①国家富强 ②法制完备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三件大事: 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三件大事意味着我国实现了( A ) A.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中华民族从一穷二白、饱受欺凌、地位低下到伟大复兴的飞跃 C.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D.从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强国 5. 2023年16岁的小美就读九年级,业余时间她跟本班同学一起畅谈未来的梦想,同学们的美好愿景与新时代发展节点相符的是( C ) ①小明说:“暑假回家,看到家乡人民建设美丽乡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②小潇说:“7年后我大学毕业,要积极投身于祖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③小美说:“30岁的我们,可以见证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④小凯说:“30年后我们再相聚,举杯同庆富强民主文明的强大中国,高歌赞颂和谐美丽的现代化祖国” A.①② B.①④ C. ②④ D.③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 拓展性作业:想一想,你将如何奉献府、创造人生价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