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含答案) 2025年高考物理热点知识讲练与题型归纳(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20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含答案) 2025年高考物理热点知识讲练与题型归纳(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专题 20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考点 考情 命题方向
考点 带电粒子在 2024 年高考河北卷 1.带电粒子在直线边界磁场中
有边界的磁场中运 2024 年高考广西卷 的运动是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
动 2023 年高考湖北卷 知识,直线边界包括矩形边
2023 年 6 月江高考选考 界、三角形边界、多边形边
2023 年高考全国甲卷 界、坐标轴边界平行直线边界
2022 年高考辽宁物理 等。
2.带电粒子在圆形边界磁场中
的运动考查主要为:环形边
界、圆形边界、扇形边界等,
临界问题的考查有增加的趋
势。
题型一 对洛伦兹力的理解和应用
1.洛伦兹力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叫洛伦兹力.
2.洛伦兹力的方向
(1)判定方法
左手定则:掌心——磁感线垂直穿入掌心;
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反方向;
大拇指——指向洛伦兹力的方向.
(2)方向特点:F⊥B,F⊥v,即 F 垂直于 B 和 v 决定的平面(注意:洛伦兹力不做功).
3.洛伦兹力的大小
(1)v∥B 时,洛伦兹力 F=0.(θ=0°或 180°)
(2)v⊥B 时,洛伦兹力 F=qvB.(θ=90°)
(3)v=0时,洛伦兹力 F=0.
[模型演练1] (2024 陕西一模)我国最北的城市漠河地处高纬度地区,在晴朗的夏夜偶尔会出现美
丽的彩色“极光”。极光是宇宙中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受地球磁场影响,与空气分子作用的发光
现象,若宇宙粒子带正电,因入射速度与地磁方向不垂直,故其轨迹偶成螺旋状如下图(相邻
两个旋转圆之间的距离称为螺距Δ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发生相互作用,在地磁场作用下的旋转半径会越来越大
B.若越靠近两极地磁场越强,则随着纬度的增加,以相同速度入射的宇宙粒子的半径越大
C.漠河地区看到的“极光”将以逆时针方向(从下往上看)向前旋进
D.当不计空气阻力时,若入射粒子的速率不变仅减小与地磁场的夹角,则旋转半径减小,而螺
距Δx 增大
【解答】解:A.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层后,由于与空气相互作用,粒子的运动速度会变小,根据
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qvB = m

解得:r =
由半径公式可知,在地磁场作用下的旋转半径会越来越小,故 A 错误;
B.若越靠近两极地磁场越强,则随着纬度的增加地磁场变强,其他条件不变,由偏转半径公式

r =
可知,宇宙粒子的半径变小,故 B 错误;
C.漠河地区的地磁场竖直分量是竖直向下的,水平分量向北,宇宙粒子入射后,由左手定则可
知,从下往上看将以顺时针的方向向前旋进,故 C 错误;
D.当不计空气阻力时,将带电粒子的运动沿磁场方向和垂直于磁场方向进行分解,沿磁场方向
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垂直于磁场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带电粒子运动速率不变,与磁场的夹角
变小,则速度的垂直分量变小,故粒子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运动半径会减少,即直径 D 减小,而
速度沿磁场方向的分量变大,故沿磁场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将变快,则螺距Δx 将增大,故 D 正
确。
故选:D。
[模型演练2] (2024 平谷区模拟)图示照片是 2023 年 12 月 1 日晚网友在北京怀柔拍摄到的极光。
当太阳爆发的时候,就会发生日冕物质抛射,一次日冕物质抛射过程能将数以亿吨计的太阳物
质以数百千米每秒的高速抛离太阳表面。当日冕物质(带电粒子流)与地球相遇后,其中一部
分会随着地球磁场进入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并与距离地面一百到四百千米高的大气
层发生撞击,撞击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交换,这些能量被大气原子与分子的核外电子吸收之后,
又快速得到释放,释放的结果就是产生极光。绿色与红色极光便是来自氧原子,紫色与蓝色极
光则往往来自氮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若带正电的粒子流,以与地球表面垂直的方向射向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
将会向西偏转
B.地球南北两极附近的地磁场最强。但在两极附近,地磁场对垂直射向地球表面的带电粒子的
阻挡作用最弱
C.若氮原子发出紫色极光的光子能量为 E0,则与该氮原子核外电子发生撞击的带电粒子的能
量也为 E0
D.若氧原子的核外电子吸收能量为 E0 的光子后,则该氧原子就会放出能量为 E0 的光子
【解答】解:A、带正电的粒子流的方向从上而下射向地球表面,地磁场方向在赤道的上空从南
指向北,根据左手定则,洛伦兹力的方向向东,所以质子向东偏转,故 A 错误;
B、地球南北两极附近的地磁场最强。但在两极附近,地磁场的方向沿南北方向的分量最小,所
以地磁场对垂直射向地球表面的带电粒子的阻挡作用最弱,故 B 正确;
C、若氮原子发出紫色极光的光子能量为 E0,根据玻尔理论,则与该氮原子核外电子吸收的能量
值一定大于等于 E0,与之发生撞击的带电粒子的能量一定是大于等于 E0,故 C 错误;
D、根据玻尔理论,氧原子的核外电子吸收能量为 E0 的光子后,该氧原子可能会放出能量为 E0
的光子,也可能会放出能量小于 E0 的光子,故 D 错误。
故选:B。
[模型演练3] (2023 玉林三模)2021 年中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了新的纪录。为
粗略了解等离子体在托卡马克环形真空室内的运动状况,某同学将一小段真空室内的电场和磁
场理想化为方向均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如图),电场强度大小为 E,磁感应强度大
小为 B。若某电荷量为 q 的正离子在此电场和磁场中运动,其速度平行于磁场方向的分量大小
为 v1,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分量大小为 v2,不计离子重力,则(  )
A.电场力的瞬时功率为 qE v21 + 22
B.该离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为 qv1B
C.v2 与 v1 的比值不断变大
D.该离子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解答】解:A、该粒子所受电场力的瞬时功率是电场力与沿电场力方向速度的乘积,所以 P=
qEv1,故 A 错误;
B、v2 与 B 垂直,所以该粒子所受洛伦兹力大小 f=qv2B,故 B 错误;
C、速度 v1 的方向与磁感应强度 B 方向相同,该分速度不受洛伦兹力作用;v2 方向与 B 垂直,粒
子在垂直于磁场方向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不做功,v2 不变;粒子沿电场方向做加速
运动,v1 不断增大,则 v2 与 v1 的比值不断减小,故 C 错误;

D、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a 向大小不变,电场力产生的加速度 a 电 = ,q、E、m 不
变,a 电不变,a 向、a 电大小都不变,两者方向垂直,粒子的加速度不变,故 D 正确。
故选:D。
题型二 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分析思路
1.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
若 v⊥B,带电粒子仅受洛伦兹力作用,在垂直于磁感线的平面内以入射速度 v 做匀速圆周运动.
2.圆心的确定
(1)已知入射点、出射点、入射方向和出射方向时,可通过入射点和出射点分别作垂直于入射方向和
出射方向的直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圆弧轨道的圆心(如图甲所示,P 为入射点,M 为出射点).
(2)已知入射方向、入射点和出射点的位置时,可以通过入射点作入射方向的垂线,连接入射点和出
射点,作其中垂线,这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圆弧轨迹的圆心(如图乙所示,P 为入射点,M 为出射
点).
3.半径的确定
可利用物理学公式或几何知识(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求出半径大小.
4.运动时间的确定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一周的时间为 T,当粒子运动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θ时,其运动时间表示为
θ θR
t= T(或 t= ).
2π v
[模型演练4] (2024 江西模拟)如图所示,粒子甲垂直 ab 边界进入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时发
生核反应:甲→乙+丙,产生的乙和丙粒子垂直经过磁场的轨迹如图所示。已知乙和丙的电荷量
大小相等,轨迹半径之比为 5:3,不计重力及空气阻力,则(  )
A.甲带正电
B.乙带负电
C.甲、乙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8:5
D.乙、丙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1:1
【解答】解:AB、粒子乙在磁场中顺时针偏转,粒子丙在磁场中逆时针偏转,由左手定则判断,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已知乙和丙的电荷量大小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甲不带电,故
AB 错误;
CD、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2
qvB=m
又有动量 p=mv
联立可得:p=qBr
可见粒子的动量大小与圆周运动半径为正比关系,已知乙和丙的电荷量大小相等,轨迹半径之比
为 5:3,则乙、丙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p 乙:p 丙=5:3。
粒子甲发生核反应的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定律,以甲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p 甲=p 乙+p 丙,可得甲、乙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8:5,故 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模型演练5] (2024 湖北三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我们可以根据粒子的运动轨迹寻找到很
多美丽的对称图形。空间中一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区域外为磁感应
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从某处以正对虚线圆圆心方向入射,通过改
变带电粒子速度,可得到如图甲、乙所示轨迹(虚线为磁场边界,实线为带电粒子运动轨迹),
则两图中粒子的速度之比为(  )
A.2:1 B. 3:1 C. 2:1 D.1:1
【解答】解:由几何关系可知甲图中带电粒子在磁场内部时转过的角度为 90°,可知做圆周运动
的半径等于圆形区域半径 r1=R
3
而乙图中带电粒子在磁场内部转过的角度为 120°,则r2 = 30° = 3
2
根据qvB =

可得v =
速度之比等于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故两图中粒子的速度之比为 3:1。
故 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模型演练6] (2024 昌平区二模)如图为用于电真空器件的一种磁聚焦装置示意图。螺线管内存在
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平行于管轴的匀强磁场。电子枪可以射出速度大小均为 v,方向不同的
电子,且电子速度 v 与磁场方向的夹角非常小。电子电荷量为 e、质量为 m。电子间的相互作
用和电子的重力不计。这些电子通过磁场会聚在荧光屏上 P 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
A.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可能为
2
B.荧光屏到电子入射点的距离可能为
1
C.若将电子入射速度变为2 ,这些电子一定能会聚在 P 点
D.若将电子入射速度变为 2v,这些电子一定能会聚在 P 点
【解答】解:由题图可知,螺线管内磁场方向水平向右,将粒子速度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正交
分解,则粒子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粒子螺旋式前进,设螺线管
长为 L,若这些电子通过磁场汇聚在荧光屏上 P 点,则需满足:

= nT(n=1,2,...3)
2
T 为粒子竖直方向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又因为:evyB=m
2 2
解得周期为:T = =
2
联立可得: = (n=1,2,3...)
因为电子速度 v 与磁场方向的夹角非常小,所以:vx=v
2
可见,粒子的速度只要满足: = (n=l,2,3....)
即粒子的运动时间为粒子做圆周运动周期的整数倍,粒子就可以汇聚到 P 点。
A、由上述分析可知,若电子在磁场中竖直方向只转动一周就到达 P 点,则运动的时间可能为
2
,故 A 正确;
2
B、若电子在磁场中竖直方向只转动一周就到达 P 点,则:L=vT = ,故 B 正确;
2 1
C、由上述分析可知当粒子速度为 v 时,L = v(n=1,2,3...),故当粒子速度为2v 时,L =
2 ′ 1
×
2
(n′=2,4,6...),即粒子的运动时间仍然为粒子做圆周运动周期的整数倍,故这
些电子一定能汇聚在 P 点,故 C 正确;
2 ″ 1 3
D、当粒子速度为 2v 时,L = × 2v(n″ = 2,1,2...),即粒子的运动时间不是总等于粒
子做圆周运动周期的整数倍,故这些电子不一定能汇聚在 P 点,故 D 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题型三 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的几种常见情形
1.直线边界(进出磁场具有对称性,如图所示)
2.平行边界(存在临界条件,如图所示)
3.圆形边界(沿径向射入必沿径向射出,如图所示)
4.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关键是:
(1)画出运动轨迹;
(2)确定圆心和半径;
(3)利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列式.
类别 特点 图示
进出磁
直线
场具有
边界
对称性
平行
存在临界条件
边界
沿径向射
圆形
入必沿径
边界
向射出
环形
与边界相切
边界
类型 1 带电粒子在直线边界磁场中运动
1
[模型演练7] (2024 成都模拟)如图所示,xOy 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半径为 a 的4圆弧外存
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位于 O 点的粒子源向第一象限内的各个

方向均匀发射完全相同的带正电的粒子,粒子速度大小均为 v,比荷 = k。经过一段时间后发
1
现发射出的总粒子中有3的粒子可以回到 O 点,不考虑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磁
感应强度大小为(  )
3 3 A B C 3
3
. . . D.
3 3
【解答】解:根据题意,粒子向上偏转,沿着 x 轴正方向发射的粒子一定沿着与 x 轴正方向成
60°的半径返回 O 点,粒子运动的临界轨迹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知识有

tan30° =
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
qvB = m

联立解得
3
B = ,故 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模型演练8] (多选)(2024 郑州模拟)如图所示,边长为 a 的正方形 MNPQ 区域内有一方向垂直

正方形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NP 边上有一点 S,SN = 4。两个质量相同、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粒
子均从 S 点平行于 MN 方向射入磁场。带正电粒子甲与带负电粒子乙重力均不计,不考虑甲、
乙两粒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则甲与乙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一定为 1:3
B.若两粒子的初速度相同,则甲与乙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可能为 1:2
C.若其中一个粒子垂直 PQ 边射出磁场,则甲与乙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一定不大于 2:1
D.若两粒子分别从 M、Q 两点射出磁场,则甲与乙的初速度大小之比恰好为 2:1
【解答】解:设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初速度为 v,
运动半径为 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2
qvB = m


解得:r =
根据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可得粒子运动周期为
2
T =
若粒子运动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α,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为

t = 2 =
A.若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则两粒子在磁场中的转过的圆心角相等,由此可见 v1 和
1 1
v2 取值具有不确定性,根据数学知识可知 可以取任意值,不一定为3,只有当正粒子恰好从 N2
1 1
点射出,且负粒子恰好从 P 点射出时, 才等于3,故 A 错误;2

B.若两粒子的初速度相同,则两粒子的运动半径相同,当正粒子的运动半径为4时,它将垂直 MN
边射出,转过的圆心角为 90°。而负粒子将从 NP 边射出,转过的圆心角为 180°,所以二者在
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1:2,故 B 正确;
C.若其中一个粒子(即负粒子)垂直 PQ 边射出磁场,则其转过的圆心角为 90°,而正粒子的转
过的圆心角最大值为 180°,所以正粒子与负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一定不大于 2:1,故 C
正确;
D.若两粒子分别从 M、Q 两点射出磁场,设正、负粒子半径分别为 r1 和 r2,运到轨迹如图所示
3
根据几何关系有( ― )2 + 2 = 21 4 1,( ―
2 2 2
2 4 ) + = 2
17 25
解得r1 = 8 ,r2 = 24
所以正粒子与负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之比恰好为
1 1 25
= = 51,故 D 错误。2 2
故选:BC。
[模型演练9] (多选)(2024 海南)如图所示,边长为 L 的正方形 abcd 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方向
垂直于纸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ad 边中点 O 有一粒子源,可平行纸面向磁场内任意方向发
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电粒子,粒子速度大小均为 v,不计粒子重力以及粒子间的相互
作用。已知垂直 ad 边射入的粒子恰好从 ab 边中点 M 射出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粒子带负电
2
B.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C.从 a 点射出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6
D.有粒子从 b 点射出磁场
【解答】解:A.垂直 ad 边射入的粒子恰好从 ab 边中点 M 射出磁场,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带
正电,故 A 错误;
B.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2
qvB = m

垂直 ad 边射入的粒子恰好从 ab 边中点 M 射出磁场,则运动半径为

r = 2
2
解得B = ,故 B 正确;
C.从 a 点射出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从 a 点射出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
60° 2
t = 360° = 6 ,故 C 正确;

D.离子的运动半径为r = 2
Ob 之间距离大于 L,即大于轨迹直径,所以没有粒子从 b 点射出磁场,故 D 错误。
故选:BC。
类型 2 带电粒子在圆形边界磁场中运动
[模型演练10] (2024 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圆形区域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
强磁场,P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正电的粒子,在纸面内沿各个方向以相同的速
率从 P 点射入磁场,这些粒子射出磁场时的位置均位于 PQ 圆弧上,且 Q 点为最远点。已知 PQ
圆弧长等于磁场边界周长的四分之一,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该圆形磁场中有
粒子经过的区域面积为(  )
3
2 (3 2)
2 (3 2) 2 1
A.4 B. 4 C. 4 D.2
2
【解答】解:作出各方向发射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
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为 r,则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满足 2r = 2R,
得r = 2
2
图中着色区域为有粒子经过的区域,由几何关系,该区域面积为 S,则
1 45° 1 1
S = 22 + 360° π(2r)
2+(4πR
2 ― 2R
2)
代入数据,解得
(3 2) 2
S = 4 ,故 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模型演练11] (2024 临沂二模)如图所示,半径为 R 圆形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
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由 A 点沿平行于直径 CD
的方向射入磁场,最后经过 C 点离开磁场。已知弧 CA 对应的圆心角为 60°,不计粒子重力。
则(  )
2
A.粒子运动速率为 3
B.带电粒子运动过程中经过圆心 O
5
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3
4
D.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路程为 3
【解答】解: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如下图所示
3
由几何关系可得 2rcos30°=R,则 r = R
3
2 3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qvB=m ,解得 v = ,故 A 错误;3
B.由图可知,粒子运动的轨迹必过圆心 O,故 B 正确;
2
C.粒子在磁场中运的周期根据公式为 T = ,图中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 240°,故运动时间 t =
240° 2 2 4
360° T = 3 × = 3 ,故 C 错误;
2 2 3
D.运动的路程为 s = 3 × 2πr = × 2π × =
4 3
3 ,故 D 错误。3 9
故选:B。
[模型演练12] (2024 龙凤区校级开学)如图,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q>0)的带电粒子从圆周上的 M 点沿直径 MON 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磁场
时的速度大小为 v1,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转 60°;若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 v2,离开磁场
1
时速度方向偏转 90°。不计重力,则 为(  )2
1
A.2 B
3 3
. C. D. 3
3 2
【解答】解:根据题意,粒子两次射入磁场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设磁场的圆形区域半径为 r,由几何关系可知,两次轨迹圆的半径分别为R1 = 30° = 3
R2=r
2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知q 1 = 1
22
q 2 = 2
3
解得粒子的速度为v1 =

v2 =
3 1
则粒子两次的入射速度之比为 = = 3 2

故 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类型 3 带电粒子在环形边界磁场中运动
[模型演练13] (2024 盘锦三模)如图所示,在以半径为 R 和 2R 的同心圆为边界的区域中,有磁感
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圆心 O 处有一粒子源(图中未画出),在

纸面内沿各个方向发射出比荷为 的带负电的粒子,粒子的速率分布连续,忽略粒子所受重力
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已知 sin37°=0.6,cos37°=0.8。若所有的粒子都不能射出磁场,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粒子速度的最大值为

B.粒子速度的最大值为 4
127
C.某粒子恰好不从大圆边界射出磁场,其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90 (不考虑粒子再次进
入磁场的情况)
4
D.某粒子恰好不从大圆边界射出磁场,其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3 (不考虑粒子再次进入磁
场的情况)
2
【解答】解:AB、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qvB = m

解得:r =
可知速度最大时,半径最大,当轨迹与大圆相切时,半径最大,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2R﹣r)2=R2+r2
3 3
联立解得:r = 4 , = 4 ,故 AB 错误;
CD、某粒子恰好不从大圆边界射出磁场,即粒子速度最大时,根据几何关系有
∠ 4
tan 2 = = 3
解得其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360° ∠ 127
t = 360° × 2 = 90
故 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模型演练14] (2024 聊城二模)2023 年 4 月,我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
置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其中磁约束的简化原理如图:在半径为 R1 和 R2 的真空同轴圆柱面之
间,加有与轴线平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R2=2R1。假设氘核 21H 沿内环切
线向左进入磁场,氚核 31H 沿内环切线向右进入磁场,二者均恰好不从外环射出。不计重力及
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则 21H 和 31H 的速度之比为(  )
A.2:1 B.3:2 C.2:3 D.1:2
【解答】解: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左手定则,作图如图所示。
设氘核 21 的半径为 r1,由几何关系可知,有
2r1=R2﹣R1=R1
1
则r1 = 2
设氚核 31 的半径为 r2,由几何关系可知,有
2r2=R1+R2=3R1
3
则r2 = 2 1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2
qvB = m

1 1
联立解得氘核和氚核的速度之比为: = 2,故 ABC 错误,D 正确。2
故选:D。
[模型演练15] (2024 咸阳二模)2023 年 8 月 25 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
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 100 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标志着中国核聚变研究
向“聚变点火”又迈出重要一步。环流器局部区域的磁场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内边界半
径为 R、外边界半径为 2R 的环形磁场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平面向内
的匀强磁场。在内圆上有一粒子源 S,可在平面内沿各个方向发射比荷相同的带正电的粒子。
粒子 a、b 分别沿径向、内圆切线向下进入磁场,二者均恰好不离开磁场外边界。不计重力及二
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则粒子 a、b 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
A.1:2 B.2:1 C.1:3 D.3:1
【解答】解: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a 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设 a 粒子的速度为 v1,运动半径为 r1,带电荷量为 q1,质量为 m1,由几何关系可知
(2R ― )2 = 2 + 21 1
3
解得r1 = 4
21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1 1 = 1 1
3 1
解得v1 = 4 1
b 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3
设 b 粒子的速度为 v2,运动半径为 r2,带电荷量为 q2,质量为 m2,由几何关系可知r2 = 2
22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2 2 = 2 2
3 2
解得v2 = 2 2
1 2
又比荷相同,即 = 1 2
联立解得 v1:v2=1:2,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类型 4 带电粒子在三角形边界磁场中运动
[模型演练16] (2024 包头一模)如图,一直角三角形边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其中 ac=2d,
bc=d,c 点有一发射带正电粒子的粒子源,粒子以不同速率沿不同方向进入磁场,粒子比荷为
k,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边有粒子出射的区域长度为 0.5d
2
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3
C.若粒子从 ac 边出射,入射速度 v>kBd

D.若某粒子v = 2 ,则粒子可以恰好从 a 点飞出
2
【解答】解:A、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qvB = m ,可

得粒子运动半径 R = = ,因粒子以不同速率沿不同方向进入磁场,故可以应用极限思维,
若粒子速度极大(比如接近光速),那么粒子运动半径极大,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趋于直线,那
么在 ab 边有粒子出射的区域长度趋于 ab 边的长度,而 ab 的长等于 3d>0.5d,故 A 错误;
2 2
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 T = =

若粒子轨迹的圆心角为 α,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 = 2 =
可见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与轨迹的圆心角成正比,根据粒子速度偏转角等于轨迹圆心角可知,
粒子沿 cd 边入射从 ac 边射出时速度偏转角最大,轨迹图如下图所示
2 2
由几何关系可得最大圆心角为 α = 3 ,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3 ,故 B 正确;

C、由 R = ,可知粒子速率越小,运动半径越小,如上图所示,让粒子速率逐渐变小,则出射
点会逐渐靠近 c 点,故半径可以小到趋近于零,即粒子速率可以小到趋近于零,仍可以从 ac 边出
射,故 C 错误;
D、粒子恰好从 a 点飞出,则其轨迹恰好在 a 点与 ab 边相切,轨迹图如下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aOc 为等边三角形,易得轨迹半径 R=2d,由 R = ,可得粒子的速率为 v=
2kBd,故 D 错误。
故选:B。
[模型演练17] (多选)(2024 成都模拟)如图所示,边长为 2L 的等边三角形 ABC 内有垂直纸面向
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0 的匀强磁场,D 是 AB 边的中点,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带电
粒子从 D 点以不同的速率平行于 BC 边方向射入磁场,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可能从 B 点射出
B 3.若粒子从 C 点射出,则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L
2

C.若粒子从 C 点射出,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3 0
D.若粒子从 AB 边射出,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且时间最长
【解答】解:A.带负电的粒子从 D 点以某一速度平行于 BC 边方向射入磁场,由左手定则可知,
粒子向下偏转,由于 BC 边的限制,粒子不能到达 B 点,故 A 错误;
BC.粒子从 C 点射出,如图 1 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R2=(R﹣Lsin60°)2+(2L﹣Lcos60°)2
解得 R = 3L
2 60° 3 3
则粒子轨迹对应的圆心角的正弦值为 sin∠DOC = =
2 = ,所以∠DOC=60°,
3 2
根据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和周期的关系有,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60° 1 2
t = 360° = 6 × =0 3 0
故 B 错误,C 正确;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
qvB0=m

可得r = 0
若粒子从 AB 边射出,则粒子的速度越大,轨迹半径越大,如图 2 所示
2
粒子从 AB 边射出时的圆心角相同且为 180°,是最大的圆心角,根据T = 0
可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相等,则其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且时间最长,故 D 正确。
故选:CD。
[模型演练18] (多选)(2024 甘肃模拟)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 ABC 区域内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
匀强磁场,∠A=60°,AC 边长为 L。两个相同的带正电粒子从 A 点沿 AB 方向分别以不同的
速率 v1、v2 射入。若 v1<v2,且速率为 v1 的粒子从 AC 边射出,它们在三角形区域内运动的时
间 t1:t2=2:1。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两个粒子的速率之比 v1:v2 的
可能为(  )
A.1:3 B.2:9 C.3:4 D.3:5
【解答】解:速率为 v1 的粒子从 AC 边射出,根据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几何关系可知,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 120°,当轨迹过 C 点时,粒子圆周运
动的半径最大,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有
2R1sin60°=L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于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2
= 1 q 1 1
解得
= 3 v1 3
粒子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 120°,两粒子运动的周期相同,由于两个粒子在三角形区域内运动的
时间之比为 2:1,可知速率为 v2 的粒子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 60°,可知速率为 v2 的粒子必
定从 BC 边垂直射出,根据其运动轨迹及几何关系有
L=R2sin6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于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2
q 2 =
2
2
解得
= 2 3 v2 3
结合上述,两个粒子的速率之比
3 1 1
≤ = 3
1
2 2 2 3 = 2
3
可知,两个粒子的速率之比 v1:v2 可能为 1:3 或 2:9,故 AB 正确,CD 错误。
故选:AB。
题型四 带电粒子在磁场运动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1)动态放缩法
当带电粒子射入磁场的方向确定,但射入时的速度 v 大小或磁场的强弱 B 变化时,粒子做圆周
运动的轨道半径 r 随之变化。在确定粒子运动的临界情景时,可以以入射点为定点,将轨道半径放
缩,作出一系列的轨迹,从而探索出临界条件。如图所示,粒子进入长方形边界 OABC形成的临界情
景为②和④。
(2)定圆旋转法
当带电粒子射入磁场时的速率 v 大小一定,但射入的方向变化时,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r
是确定的。在确定粒子运动的临界情景时,可以以入射点为定点,将轨迹圆旋转,作出一系列轨迹,
从而探索出临界条件,如图所示为粒子进入单边界磁场时的情景。
[模型演练19] (2024 春 天宁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位于 P 处的粒子源可以沿垂直于
磁场向纸面内的各个方向发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速率为 v 的带正电粒子,P 到荧光屏 MN
的距离为 d、设荧光屏足够大,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磁感应强度B = ,则发射出的粒子到达荧光屏的最短时间为2

B.若磁感应强度B = ,则同一时刻发射出的粒子到达荧光屏的最大时间差为

C.若磁感应强度B = 2 ,则荧光屏上形成的亮线长度为2 3

D.若磁感应强度B = 2 ,则荧光屏上形成的亮线长度为( 15 + 3)
【解答】解:A.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
qvB =

代入磁感应强度,解得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R=d
最短时间时,恰好弦长最短,打到 P 点的正左方,轨迹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偏转的圆心角为3,因此运动时间为

t = = 3 ,故 A 错误;
3
B.由几何关系可知,打到 MN 板上最长时间恰好运动了4个周期,轨迹如下图所示
因此时间差
( 3 ) 7
Δt = 2 3 =
6
,故 B 错误;

CD.若磁感应强度B = 2 ,则轨道半径为
R=2d
最高点 D 到 P 的距离恰好等于圆的直径,因此 P 点上方长度为
L1 = (4 )2 ― 2 = 15
而最低点轨迹恰好与 MN 相切,如图所示
则 P 点下方长度
L2 = (2 )2 ― 2 = 3
因此荧光屏上形成的亮线长度为
L = 1 + 2 = ( 15 + 3)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模型演练20] (2023 秋 黄岛区期末)如图,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
小为 B,磁场下边界 OM 和荧光屏 ON 之间的夹角为 30°。OM 上的 P 点处有一粒子源沿与
OM 垂直的方向以不同的速率持续向磁场发射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粒子。已知 P 点到 O 点
的距离为 d,荧光屏上被打亮区域的长度为(  )
A 3 . B 2 3 . C.d D.2d
3 3
【解答】解:根据题意,若粒子的速率足够大,粒子无限接近沿直线打到荧光屏的 A 点,如图所

由几何关系可得

= 2 3AO 30° = 3
若粒子的速率较小,打到荧光屏上 B 点为临界点,如图所示
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由几何关系可得

= 30°
OB=(d﹣r)cos30°
联立解得
3
OB =
3
则荧光屏上被打亮区域的长度为
L = OA ― OB = 3 ,故 A 正确,BCD 错误。
3
故选:A。
[模型演练21] (2023 秋 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如图,空间分布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纸面
向外的匀强磁场。关于 O 点对称的薄板 MN 的长度为 3a,O 点到 MN 的距离为 a。O 点有一粒
子源,能沿纸面内任意方向发射速率相同、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正电粒子。已知水平向右
发射的粒子恰能垂直打在 MN 上,打到 MN 上、下表面的粒子均被吸收。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被 MN 吸收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
5 3
A.3 B.2 C. D.2
【解答】解: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水平向右发射的粒子恰能垂直打在 MN 上,其
运动轨迹为四分之一圆周,如下图的轨迹①,易知粒子的轨迹半径 r=a。
2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qvB=m
2 2
粒子的运动周期 T = =

若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心角为 α,则运动时间为 t = 2 =
可见粒子运动时间与轨迹的圆心角成正比,被 MN 吸收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对应的轨
迹圆心角最大,当粒子的轨迹为优弧时,优弧的弦长越短圆心角越大,如上图所示,轨迹②的弦
长为 O 点到 MN 的距离 OP,此弦长最短,故轨迹②是被 MN 吸收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
5
的轨迹,易知轨迹图中的 θ = 3,则轨迹②的圆心角为 2π ― 3 = 3 ,被 MN 吸收的粒子在磁场
5 5
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t 3m = = 3 ,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模型演练22] (2023 秋 兴庆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真空室内存在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
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0.30T 的匀强磁场。磁场内有一块较大的平面感光板 ab,板面与磁场方
向平行,在距 ab 的距离为 l=32cm 处,有一个点状的 α 粒子放射源 S,它能向各个方向发射 α

粒子,带正电的 α 粒子速度都是 v=3.0×106m/s。已知 α 粒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为 = 5.0 × 1
07C/kg,现只考虑在纸面内运动的 α 粒子,则感光板 ab 上被 α 粒子打中区域的长度为(  )
A.40cm B.30cm C.35cm D.42cm
【解答】解:带正电的 α 粒子在磁场中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其圆周轨迹半径为 R,
2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qvB = m ,解得:R=0.2m=20cm。
由于 2R>l=32cm>R,从放射源 S 朝不同方向发射的 α 粒子的圆周轨迹中,某一圆周轨迹会与
ab 相切,如下图所示,切点 P 就是 α 粒子能打中感光板的区域的左侧最远点。任何 α 粒子在运动
中离 S 的距离不可能超过 2R,以 2R 为半径、S 为圆心作圆,交 ab 于 P1 点,则 P1 点是能打中感
光板的区域的右侧最远点。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NP = 2 ― ( ― )2,解得:NP=16cm
N 1 = (2 )2 ― 2,解得:NP1=24cm
所求长度为 PP1=NP+NP1=16cm+24cm=40cm,故 BCD 错误,A 正确。
故选:A。
[模型演练23] (2023 秋 让胡路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 xOy 的第一象限内存在磁感
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 y 轴上 S 处有一粒子源,它可向右侧纸
面内各个方向射出速率相等、质量均为 m、电荷量均为 q 的同种带负电粒子,所有粒子射出磁
场时离 S 最远的位置是 x 轴上的 P 点。已知OS = ,OP = 3d,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均不计,则(  )

A.粒子的速度大小为

B.从 O 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C.从 x 轴上射出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与最长时间之比为 2:9

D.沿平行于 x 轴正方向射入的粒子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到 O 点的距离为2
【解答】解:A.粒子射出磁场时离 S 最远的位置是 x 轴上的 P 点,即轨道直径落在 x 轴上时,如
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知(2R)2 = 2 +( 3 )2
解得 R=d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B = m

联立解得v = ,故 A 错误;
2 2
B.粒子运动的周期T = =
1
从 O 点射出的粒子其轨迹为轨迹 3,由几何关系可知sin = 22
解得 θ=60°

即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为 60°,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 360° = 3 ,故 B 错误;
C.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为运动轨迹与 x 轴相切的粒子,其轨迹为轨迹 2,对应的圆心角为 270°,
3
则运动的最长时间t1 = 4
运动时间最短的粒子为从原点飞出的粒子,其轨迹为轨迹 3,对应的圆心角为 60°,则运动的最
1
短时间t2 = 6
所以 t1:t2=9:2,故 C 正确;
D.沿平行于 x 轴正方向射入的粒子,圆心在原点处,运动轨迹为四分之一圆,离开磁场时的位置
到 O 点的距离为 d,故 D 错误。
故选:C。专题 20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考点 考情 命题方向
考点 带电粒子在 2024 年高考河北卷 1.带电粒子在直线边界磁场中
有边界的磁场中运 2024 年高考广西卷 的运动是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
动 2023 年高考湖北卷 知识,直线边界包括矩形边
2023 年 6 月江高考选考 界、三角形边界、多边形边
2023 年高考全国甲卷 界、坐标轴边界平行直线边界
2022 年高考辽宁物理 等。
2.带电粒子在圆形边界磁场中
的运动考查主要为:环形边
界、圆形边界、扇形边界等,
临界问题的考查有增加的趋
势。
题型一 对洛伦兹力的理解和应用
1.洛伦兹力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叫洛伦兹力.
2.洛伦兹力的方向
(1)判定方法
左手定则:掌心——磁感线垂直穿入掌心;
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反方向;
大拇指——指向洛伦兹力的方向.
(2)方向特点:F⊥B,F⊥v,即 F 垂直于 B 和 v 决定的平面(注意:洛伦兹力不做功).
3.洛伦兹力的大小
(1)v∥B 时,洛伦兹力 F=0.(θ=0°或 180°)
(2)v⊥B 时,洛伦兹力 F=qvB.(θ=90°)
(3)v=0时,洛伦兹力 F=0.
[模型演练1] (2024 陕西一模)我国最北的城市漠河地处高纬度地区,在晴朗的夏夜偶尔会出现美
丽的彩色“极光”。极光是宇宙中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受地球磁场影响,与空气分子作用的发光
现象,若宇宙粒子带正电,因入射速度与地磁方向不垂直,故其轨迹偶成螺旋状如下图(相邻
两个旋转圆之间的距离称为螺距Δ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发生相互作用,在地磁场作用下的旋转半径会越来越大
B.若越靠近两极地磁场越强,则随着纬度的增加,以相同速度入射的宇宙粒子的半径越大
C.漠河地区看到的“极光”将以逆时针方向(从下往上看)向前旋进
D.当不计空气阻力时,若入射粒子的速率不变仅减小与地磁场的夹角,则旋转半径减小,而螺
距Δx 增大
[模型演练2] (2024 平谷区模拟)图示照片是 2023 年 12 月 1 日晚网友在北京怀柔拍摄到的极光。
当太阳爆发的时候,就会发生日冕物质抛射,一次日冕物质抛射过程能将数以亿吨计的太阳物
质以数百千米每秒的高速抛离太阳表面。当日冕物质(带电粒子流)与地球相遇后,其中一部
分会随着地球磁场进入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并与距离地面一百到四百千米高的大气
层发生撞击,撞击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交换,这些能量被大气原子与分子的核外电子吸收之后,
又快速得到释放,释放的结果就是产生极光。绿色与红色极光便是来自氧原子,紫色与蓝色极
光则往往来自氮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若带正电的粒子流,以与地球表面垂直的方向射向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
将会向西偏转
B.地球南北两极附近的地磁场最强。但在两极附近,地磁场对垂直射向地球表面的带电粒子的
阻挡作用最弱
C.若氮原子发出紫色极光的光子能量为 E0,则与该氮原子核外电子发生撞击的带电粒子的能
量也为 E0
D.若氧原子的核外电子吸收能量为 E0 的光子后,则该氧原子就会放出能量为 E0 的光子
[模型演练3] (2023 玉林三模)2021 年中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了新的纪录。为
粗略了解等离子体在托卡马克环形真空室内的运动状况,某同学将一小段真空室内的电场和磁
场理想化为方向均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如图),电场强度大小为 E,磁感应强度大
小为 B。若某电荷量为 q 的正离子在此电场和磁场中运动,其速度平行于磁场方向的分量大小
为 v1,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分量大小为 v2,不计离子重力,则(  )
A.电场力的瞬时功率为 qE v21 + 22
B.该离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为 qv1B
C.v2 与 v1 的比值不断变大
D.该离子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题型二 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分析思路
1.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
若 v⊥B,带电粒子仅受洛伦兹力作用,在垂直于磁感线的平面内以入射速度 v 做匀速圆周运动.
2.圆心的确定
(1)已知入射点、出射点、入射方向和出射方向时,可通过入射点和出射点分别作垂直于入射方向和
出射方向的直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圆弧轨道的圆心(如图甲所示,P 为入射点,M 为出射点).
(2)已知入射方向、入射点和出射点的位置时,可以通过入射点作入射方向的垂线,连接入射点和出
射点,作其中垂线,这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圆弧轨迹的圆心(如图乙所示,P 为入射点,M 为出射
点).
3.半径的确定
可利用物理学公式或几何知识(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求出半径大小.
4.运动时间的确定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一周的时间为 T,当粒子运动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θ时,其运动时间表示为
θ θR
t= T(或 t= ).
2π v
[模型演练4] (2024 江西模拟)如图所示,粒子甲垂直 ab 边界进入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时发
生核反应:甲→乙+丙,产生的乙和丙粒子垂直经过磁场的轨迹如图所示。已知乙和丙的电荷量
大小相等,轨迹半径之比为 5:3,不计重力及空气阻力,则(  )
A.甲带正电
B.乙带负电
C.甲、乙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8:5
D.乙、丙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1:1
[模型演练5] (2024 湖北三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我们可以根据粒子的运动轨迹寻找到很
多美丽的对称图形。空间中一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区域外为磁感应
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从某处以正对虚线圆圆心方向入射,通过改
变带电粒子速度,可得到如图甲、乙所示轨迹(虚线为磁场边界,实线为带电粒子运动轨迹),
则两图中粒子的速度之比为(  )
A.2:1 B. 3:1 C. 2:1 D.1:1
[模型演练6] (2024 昌平区二模)如图为用于电真空器件的一种磁聚焦装置示意图。螺线管内存在
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平行于管轴的匀强磁场。电子枪可以射出速度大小均为 v,方向不同的
电子,且电子速度 v 与磁场方向的夹角非常小。电子电荷量为 e、质量为 m。电子间的相互作
用和电子的重力不计。这些电子通过磁场会聚在荧光屏上 P 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
A.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可能为
2
B.荧光屏到电子入射点的距离可能为
1
C.若将电子入射速度变为2 ,这些电子一定能会聚在 P 点
D.若将电子入射速度变为 2v,这些电子一定能会聚在 P 点
题型三 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的几种常见情形
1.直线边界(进出磁场具有对称性,如图所示)
2.平行边界(存在临界条件,如图所示)
3.圆形边界(沿径向射入必沿径向射出,如图所示)
4.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关键是:
(1)画出运动轨迹;
(2)确定圆心和半径;
(3)利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列式.
类别 特点 图示
进出磁
直线
场具有
边界
对称性
平行
存在临界条件
边界
沿径向射
圆形
入必沿径
边界
向射出
环形
与边界相切
边界
类型 1 带电粒子在直线边界磁场中运动
1
[模型演练7] (2024 成都模拟)如图所示,xOy 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半径为 a 的4圆弧外存
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位于 O 点的粒子源向第一象限内的各个

方向均匀发射完全相同的带正电的粒子,粒子速度大小均为 v,比荷 = k。经过一段时间后发
1
现发射出的总粒子中有3的粒子可以回到 O 点,不考虑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磁
感应强度大小为(  )
A 3
3 3
. B C 3 . . D.
3 3
[模型演练8] (多选)(2024 郑州模拟)如图所示,边长为 a 的正方形 MNPQ 区域内有一方向垂直

正方形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NP 边上有一点 S,SN = 4。两个质量相同、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粒
子均从 S 点平行于 MN 方向射入磁场。带正电粒子甲与带负电粒子乙重力均不计,不考虑甲、
乙两粒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则甲与乙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一定为 1:3
B.若两粒子的初速度相同,则甲与乙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可能为 1:2
C.若其中一个粒子垂直 PQ 边射出磁场,则甲与乙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一定不大于 2:1
D.若两粒子分别从 M、Q 两点射出磁场,则甲与乙的初速度大小之比恰好为 2:1
[模型演练9] (多选)(2024 海南)如图所示,边长为 L 的正方形 abcd 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方向
垂直于纸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ad 边中点 O 有一粒子源,可平行纸面向磁场内任意方向发
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电粒子,粒子速度大小均为 v,不计粒子重力以及粒子间的相互
作用。已知垂直 ad 边射入的粒子恰好从 ab 边中点 M 射出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粒子带负电
2
B.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C.从 a 点射出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6
D.有粒子从 b 点射出磁场
类型 2 带电粒子在圆形边界磁场中运动
[模型演练10] (2024 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圆形区域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
强磁场,P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正电的粒子,在纸面内沿各个方向以相同的速
率从 P 点射入磁场,这些粒子射出磁场时的位置均位于 PQ 圆弧上,且 Q 点为最远点。已知 PQ
圆弧长等于磁场边界周长的四分之一,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该圆形磁场中有
粒子经过的区域面积为(  )
3
2 (3 2)
2 (3 2) 2 1
A.4 B.
2
4 C. 4 D.2
[模型演练11] (2024 临沂二模)如图所示,半径为 R 圆形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
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由 A 点沿平行于直径 CD
的方向射入磁场,最后经过 C 点离开磁场。已知弧 CA 对应的圆心角为 60°,不计粒子重力。
则(  )
2
A.粒子运动速率为 3
B.带电粒子运动过程中经过圆心 O
5
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3
4
D.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路程为 3
[模型演练12] (2024 龙凤区校级开学)如图,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q>0)的带电粒子从圆周上的 M 点沿直径 MON 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磁场
时的速度大小为 v1,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转 60°;若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 v2,离开磁场
1
时速度方向偏转 90°。不计重力,则 为(  )2
1
A B 3.2 . C
3
. D. 3
3 2
类型 3 带电粒子在环形边界磁场中运动
[模型演练13] (2024 盘锦三模)如图所示,在以半径为 R 和 2R 的同心圆为边界的区域中,有磁感
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圆心 O 处有一粒子源(图中未画出),在

纸面内沿各个方向发射出比荷为 的带负电的粒子,粒子的速率分布连续,忽略粒子所受重力
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已知 sin37°=0.6,cos37°=0.8。若所有的粒子都不能射出磁场,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粒子速度的最大值为

B.粒子速度的最大值为 4
127
C.某粒子恰好不从大圆边界射出磁场,其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90 (不考虑粒子再次进
入磁场的情况)
4
D.某粒子恰好不从大圆边界射出磁场,其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3 (不考虑粒子再次进入磁
场的情况)
[模型演练14] (2024 聊城二模)2023 年 4 月,我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
置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其中磁约束的简化原理如图:在半径为 R1 和 R2 的真空同轴圆柱面之
间,加有与轴线平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R2=2R 。假设氘核 21 1H 沿内环切
线向左进入磁场,氚核 31H 沿内环切线向右进入磁场,二者均恰好不从外环射出。不计重力及
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则 21H 和 31H 的速度之比为(  )
A.2:1 B.3:2 C.2:3 D.1:2
[模型演练15] (2024 咸阳二模)2023 年 8 月 25 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
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 100 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标志着中国核聚变研究
向“聚变点火”又迈出重要一步。环流器局部区域的磁场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内边界半
径为 R、外边界半径为 2R 的环形磁场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平面向内
的匀强磁场。在内圆上有一粒子源 S,可在平面内沿各个方向发射比荷相同的带正电的粒子。
粒子 a、b 分别沿径向、内圆切线向下进入磁场,二者均恰好不离开磁场外边界。不计重力及二
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则粒子 a、b 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
A.1:2 B.2:1 C.1:3 D.3:1
类型 4 带电粒子在三角形边界磁场中运动
[模型演练16] (2024 包头一模)如图,一直角三角形边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其中 ac=2d,
bc=d,c 点有一发射带正电粒子的粒子源,粒子以不同速率沿不同方向进入磁场,粒子比荷为
k,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边有粒子出射的区域长度为 0.5d
2
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3
C.若粒子从 ac 边出射,入射速度 v>kBd

D.若某粒子v = 2 ,则粒子可以恰好从 a 点飞出
[模型演练17] (多选)(2024 成都模拟)如图所示,边长为 2L 的等边三角形 ABC 内有垂直纸面向
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0 的匀强磁场,D 是 AB 边的中点,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带电
粒子从 D 点以不同的速率平行于 BC 边方向射入磁场,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可能从 B 点射出
B 3.若粒子从 C 点射出,则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L
2

C.若粒子从 C 点射出,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3 0
D.若粒子从 AB 边射出,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且时间最长
[模型演练18] (多选)(2024 甘肃模拟)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 ABC 区域内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
匀强磁场,∠A=60°,AC 边长为 L。两个相同的带正电粒子从 A 点沿 AB 方向分别以不同的
速率 v1、v2 射入。若 v1<v2,且速率为 v1 的粒子从 AC 边射出,它们在三角形区域内运动的时
间 t1:t2=2:1。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两个粒子的速率之比 v1:v2 的
可能为(  )
A.1:3 B.2:9 C.3:4 D.3:5
题型四 带电粒子在磁场运动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1)动态放缩法
当带电粒子射入磁场的方向确定,但射入时的速度 v 大小或磁场的强弱 B 变化时,粒子做圆周
运动的轨道半径 r 随之变化。在确定粒子运动的临界情景时,可以以入射点为定点,将轨道半径放
缩,作出一系列的轨迹,从而探索出临界条件。如图所示,粒子进入长方形边界 OABC形成的临界情
景为②和④。
(2)定圆旋转法
当带电粒子射入磁场时的速率 v 大小一定,但射入的方向变化时,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r
是确定的。在确定粒子运动的临界情景时,可以以入射点为定点,将轨迹圆旋转,作出一系列轨迹,
从而探索出临界条件,如图所示为粒子进入单边界磁场时的情景。
[模型演练19] (2024 春 天宁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位于 P 处的粒子源可以沿垂直于
磁场向纸面内的各个方向发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速率为 v 的带正电粒子,P 到荧光屏 MN
的距离为 d、设荧光屏足够大,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磁感应强度B = ,则发射出的粒子到达荧光屏的最短时间为2

B.若磁感应强度B = ,则同一时刻发射出的粒子到达荧光屏的最大时间差为

C.若磁感应强度B = 2 ,则荧光屏上形成的亮线长度为2 3

D.若磁感应强度B = 2 ,则荧光屏上形成的亮线长度为( 15 + 3)
[模型演练20] (2023 秋 黄岛区期末)如图,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
小为 B,磁场下边界 OM 和荧光屏 ON 之间的夹角为 30°。OM 上的 P 点处有一粒子源沿与
OM 垂直的方向以不同的速率持续向磁场发射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粒子。已知 P 点到 O 点
的距离为 d,荧光屏上被打亮区域的长度为(  )
A 3 B 2 3 . . C.d D.2d
3 3
[模型演练21] (2023 秋 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如图,空间分布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纸面
向外的匀强磁场。关于 O 点对称的薄板 MN 的长度为 3a,O 点到 MN 的距离为 a。O 点有一粒
子源,能沿纸面内任意方向发射速率相同、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正电粒子。已知水平向右
发射的粒子恰能垂直打在 MN 上,打到 MN 上、下表面的粒子均被吸收。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被 MN 吸收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
5 3
A.3 B.2 C. D.2
[模型演练22] (2023 秋 兴庆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真空室内存在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
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0.30T 的匀强磁场。磁场内有一块较大的平面感光板 ab,板面与磁场方
向平行,在距 ab 的距离为 l=32cm 处,有一个点状的 α 粒子放射源 S,它能向各个方向发射 α

粒子,带正电的 α 粒子速度都是 v=3.0×106m/s。已知 α 粒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为 = 5.0 × 1
07C/kg,现只考虑在纸面内运动的 α 粒子,则感光板 ab 上被 α 粒子打中区域的长度为(  )
A.40cm B.30cm C.35cm D.42cm
[模型演练23] (2023 秋 让胡路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 xOy 的第一象限内存在磁感
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 y 轴上 S 处有一粒子源,它可向右侧纸
面内各个方向射出速率相等、质量均为 m、电荷量均为 q 的同种带负电粒子,所有粒子射出磁
场时离 S 最远的位置是 x 轴上的 P 点。已知OS = ,OP = 3d,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均不计,则(  )

A.粒子的速度大小为

B.从 O 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C.从 x 轴上射出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与最长时间之比为 2:9

D.沿平行于 x 轴正方向射入的粒子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到 O 点的距离为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