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一框 走近老师 教案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一框 走近老师 教案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五课 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一框 走近老师
  一、课标引领
2022年版 课标要求 道德修养:尊重师长
目标 导航 通过思想碰撞、体验感悟等活动,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及重要性,学会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达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美好素养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教师职业特点。
  2.难点: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课堂设计】
  一、情境导入
猜一猜:“桃李芬芳满天下,传道受业解惑人。”说的是谁
学生回答“老师”。
教师:同学们,在你成长的道路上,老师已伴着你走过了9个春秋,老师这一称呼到底意味着什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好老师的形象,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该如何面对
(通过学生简要回答,了解学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自己的老师,了解我们的老师。
  二、教学建议
活动一:了解教师的职业
1.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教师提问:提到老师,同学们想到的最早的老师是谁 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认识: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贤弟子七十二人。 他提出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等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教师总结: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教师提问: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教师呢
教师展示教师资格证和考试书籍
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十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思考:教师法第三条和第十条的规定共同说明了教师职业具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活动二:你支持哪一方 ——思想碰撞
1.除了在学校中老师教你,你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获得知识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网校、学习机等方便了学生校外学习。在某些方面,我们比教师知道的还多。那么,信息时代,我们还需要老师这种职业吗
2.辩论:正方:老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反方:信息时代不需要老师。
学生开展辩论后教师点拨: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还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能唤醒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作出榜样,因此理解教师职业是不可替代的,能加深对老师的尊重。
得出结论: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是我们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我们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我们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活动三:你知道“这些”吗 ——体验感悟
1.你来当考官
我们学校打算招聘一批教师,如果请你来当考官,你会定下哪些招聘条件和要求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展示本组制定的要求)
老师展示国家制定的一些要求和标准,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并想一想:你对做一位合格的教师有何感慨
教师点拨: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只有符合一定要求的人才能成为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非常不易。想要成为一名学生喜爱、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更难,但我们身边从未缺过好教师。
2.欣赏与感悟:经典咏流传《苔》,师生共同观看视频。
学生结合《苔》背后的故事,分析思考,感悟交流:梁俊老师是位好教师吗 他好在哪里
得出结论:
  好教师的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三、课堂小结
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也是文化的传播者。了解老师的职业、老师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老师;理性分析老师的差异、老师的优势,有助于培养深厚的师生情谊。“亲其师,信其道。”让我们一起走近老师,读懂老师。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