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框 敬畏生命 一、课标引领2022年版 课标要求 健全人格: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目标 导航 通过电影赏析和情境探究,了解生命的脆弱与坚强,体会生命的崇高与神圣,激发敬畏生命情怀 通过习语解读、课堂辩论、生活考验、新闻解读以及漫画赏析,明确敬畏生命的具体要求,做到尊重和敬畏生命 二、重点难点1.重点:如何敬畏生命。2.难点:为什么敬畏生命。【课堂设计】一、情境导入播放电影《平凡英雄》片段。 2021年4月30日,一名7岁的维吾尔族小男孩因手臂被拖拉机绞断,需紧急前往乌鲁木齐进行接臂手术。当地医生告知,手术须在8小时之内完成,否则细胞坏死后将无法治疗。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横跨1 400千米的接力救援赛就此展开。在这场生命接力中,有疏通道路的交警;有紧急联系飞机调度的机场管理员;有史无前例让飞机“回头”,二次打开舱门的机组人员;有自愿让出飞机座位的乘客;有彻夜未眠随时待命等候手术的医生。是他们的齐心协力让生命得以延续,让奇迹得以发生。教师谈话并提出问题:一位年仅7岁、右臂意外断离的孩子,在无数平凡人的协助下,8小时跨越1 400千米,实现了这场看似不可能的生命接力。这个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感动 学生畅谈感受。教师点拨: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值得敬畏。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如何敬畏生命 让我们带着问题共同走进本节课的学习。二、教学建议活动一:情境探究教师谈话:人类无法预测下一个灾难何时发生,以什么形式降临。但每一场灾难,都是瞬息万变的战场;每一次救援,都是生死以赴的逆行。总有一些人是直面灾难的逆行者。多媒体展示如下情境:2023年7月底8月初,京津冀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面对洪水肆虐、家园被毁、同胞受困,总会有一些勇士勇敢地站出来,或坚守岗位,或逆流而行,或舍小家顾大家,冒着生命危险与洪水搏击,救同胞于危难之中。女列车员赵阳:因为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铲车司机刘兵:洪流中逆行,救下一家三口;民间救援队员“曹大侠”:不要夸大我们的功劳,救了不到100人;餐厅老板娘刘姐:供几百号人吃两三天,不成问题……学生合作探究:面对灾害,为什么有人会奋不顾身的选择“逆行”“担当” 教师点拨: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活动二:习语解读多媒体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讲话。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我们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学生合作探究: (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向我们传递了怎样的思想 (2)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敬畏生命有何启示 学生探究分享,教师点拨: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这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活动三:课堂辩论教师谈话:有关“看见老人摔倒扶不扶”的话题不时泛起涟漪。下面我们准备围绕“扶与不扶”的话题展开辩论。正方观点:看见老人摔倒了,必须扶起来。反方观点:不是我碰倒的,凭什么我扶。学生进行辩论。教师点拨:帮助跌倒的老人,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我们要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拓展活动:生活考验在下列情境中,你会作出何种选择 并说明理由。(1)在公交车上,看见孕妇上车,我会: 。 (2)在学校中,看见腿部受伤的同学正在下楼梯,我会: 。 (3)在家里,看见奶奶一个人孤单坐在轮椅上,我会: 。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敬畏生命是发自内心的自愿选择,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活动四:新闻解读学生借助多媒体进行新闻播报: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各方救援力量闻灾而动,连续奋战。公安部启动24小时联勤值守,做好灾情核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2亿元;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派专家和防控队赶赴灾区展开救治……社会各界出人、出力、捐款、捐物。高速路上,“援助灾区”车辆满载急需的物资疾驰,汇聚成一条源源不绝的爱心长龙。爱心牛肉面、爱心饺子、爱心拉条子……灾区安置点爱心人士现场制作爱心餐。灾难中,寒冬里,守望互助的力量让受灾群众倍感暖意。合作探讨:面对灾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及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积极行动体现了怎样的生命观 师生交流,教师点拨: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拓展活动:漫画赏析 谈话交流:面对生命中的无数选择,上述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点拨:生命重于泰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三、课堂小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生命既是脆弱的、艰难的,也是坚强的、崇高的、神圣的。我们要敬畏生命,遵循生命的规律,关爱他人,坚持生命至上,让生命充满道德光辉,实现生命的意义。【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