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 品味文章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3. 学习白描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的含义。
(2)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赏析文章的写景语句,学习白描手法。
2.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2)感受作者独特的心境和人生态度。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 时
(一)导入新课
1.展示西湖的冬日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最美的雪景是怎样的 在雪景中,你们有过怎样特别的经历 或感受 ”
明确:学生可能会描述雪景的美丽、寒冷,以及在雪中玩耍的快乐等。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如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写作手法等。
2.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希望达到哪些目标呢 ”
明确:学生可能会回答希望能够读懂文章、欣赏雪景描写、了解作者的情感等。
(三)知识链接
1.介绍作者张岱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 2.复习相关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如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句式等。
3. 提问:“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张岱的生平 他的创作背景对这篇文章有什么影响 ”
明确:张岱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仕宦世家,早年生活优越,明亡后不仕,隐居著书。他的
经历使文章可能蕴含着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四)整体感知
1. 教师朗读全文,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3. 提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
明确: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在大雪之夜独往湖心亭看雪以及在湖心亭遇到金陵人的事,可分为看 雪和遇人两个部分。
4. 提问:“文章的开头部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明确:开头交代了看雪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营造出一种寂静 寒冷的氛围。
5. 提问:“从文章结构上看,你能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吗 ”
明确:作者通过描写雪景和与金陵人的相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可能有对自然美景的喜 爱、对孤独的享受以及对人生的感悟等。
(五)深入探究
1. 讲解生字词,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1)重点字词:
绝:消失。
架:撑(船)。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一:全。
焉得:哪能。 更:还。
(2)重点句子翻译: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翻译: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余架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翻译:我撑着一艘小船,穿着毛皮衣服, 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翻译:(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 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2. 阅读第一段,提问:“湖心亭在哪里 作者是如何描述雪景的 ”
明确:湖心亭位于西湖中心。作者通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等句子,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 一幅广阔而寂静的雪景画卷。
3. 提问:“作者为什么选择在如此寒冷的夜晚独自前往湖心亭 这背后有什么含义 ” 明确:作者选择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前往湖心亭,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孤独的追求, 也反映了他超脱世俗的心境。
4. 提问:“你认为这一段中的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
明确:景物描写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孤独,同时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表达了作者对自 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六)小结作业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如生字词、文章内容、作者情感等。 2.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段。
(2)预习第二段,思考作者在湖心亭与金陵人相遇后的对话内容和情感表达。
第二课 时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湖心亭看雪》的哪些内容 ” 明确:学生可能会回答学习了生字词、文章的大意、第一段的雪景描写等。
2. 检查背诵课文第一段的情况。
(二)深入探究
1.分析第二段至结尾,提问:“作者在湖心亭遇到了哪些人 发生了什么事 ” 明确:作者在湖心亭遇到了两个金陵人,他们一起饮酒、聊天。
2. 提问:“作者与两位客人交谈时,表现出了怎样的情感 ”
明确:作者表现出一种欣喜和感慨的情感。欣喜在于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感慨则是对人生的 短暂和知音难觅的感慨。
3.提问:“文中提到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
明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痴迷于雪景的自嘲,同时也暗示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与他一样 有独特情怀的人。
4. 提问:“文章中有哪些修辞手法 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
明确:文章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简洁而生动地描绘出雪景的特点,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5. 提问:“你认为作者通过这些修辞手法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或理念 ”
明确:作者通过白描手法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世俗的超脱之情。 (三)课堂总结
1.总结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艺术特色,如白描手法的运用、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等。
2. 提问:“通过这篇文章,你觉得张岱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明确:张岱想要告诉我们要珍惜自然之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 考和对知音的珍视。
(四)拓展延伸
1. 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孤独与相遇的看法。
明确:学生可能会认为孤独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但在孤独中也能发现自我;相遇是一种缘分, 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理解。
2. 分享一些关于张岱的其他作品或故事,加深学生对作者的理解。
明确:可以介绍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作品,让学生了解他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情 感。
(五)布置作业
1 .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一次难忘的经历,运用白描手法来表现场景和情感。 2.阅读张岱的其他作品,选择一篇你最喜欢的,写一篇读后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