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第3课 古代印度【核心素养】历史解释:通过对种姓制度目的和特点的学习,理解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时空观念:通过观察《古代印度示意图》,初步了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历程,了解亚洲古代文明及其传播。史料实证:通过学习佛教创立时代、创始人和教义,了解佛教发展的原因和佛教的实质。家国情怀:通过对亚非文明古国产生的地理环境的分析,认识亚非古代文明形成的原因,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知识梳理】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文明出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2.文明再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3.鼎盛时期:公元前324-前187年,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1)版图: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实现统一。(2)经济:农业和工商业比较繁荣,出现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3)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2.内容:等级 阶层 权利或义务第一等级 婆罗门 掌管祭祀第二等级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 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不可接触者 贱民 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古印度创立佛教,后被称为“释迦牟尼”。2.主要教义: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3.外传:(1)时间: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2)路线:【课堂训练】1.下列属于印度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A.金字塔 B.《荷马史诗》C.《天方夜谭》 D.种姓制度2.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二曰刹帝利,王种也,爽世君临,仁恕为志;三曰吠舍,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四曰首陀罗,农人也,肆力畴陇,勤身稼……”。该记载反映的是( )A.佛教的信徒等级 B.西欧封建等级制C.印度的种姓制度 D.阿拉伯文化成就3.古印度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在印度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请问,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种姓?(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4.在古印度,高种姓人和低种姓人几乎都隔离而居,也不共用水井。婆罗门不会从首陀罗平接过食物和酒水,各种姓也只能实行内部通婚。这表明,种姓制度( )A.公平公正,利于统治 B.源远流长,深受欢迎C.等级互换,不受限制 D.等级森严,不可逾越5.“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这些关键词体现的古代文明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C.古代希腊 D.古代两河流域6.古代某一文明区域,既有森严的种姓制度,也是佛教的发源地。这一文明区域位于( )A. B.C. D.7.“古印度梵天为了繁衍人类,从自己的口、臂、腿、足,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口为神最洁净的部分,所以婆罗门地位最高,刹帝利次之,首陀罗由于出生部位最低级,则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该材料表明( )A.古印度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各个种姓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分C.不同等级的种姓之间可以通婚D.低等级能够从事高等级的职业8.按照佛经的记载,会经常发现某某菩萨投生于婆罗门种姓或刹帝利种姓中,相貌端正;佛经中还记载了一些作恶多端的人投生于低贱的种姓,并且佛经喜欢用贫穷下贱,诸根不具等词语来形容这些人。材料反映了佛教( )A.宣扬众生平等 B.来源于婆罗门教C.反对种姓制度 D.受种姓制度影响9.古印度法律规定:“杀害婆罗门,罪犯要被处死……杀害首陀罗,罪犯需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这说明( )A.种姓制度维持社会稳定B.不同种姓之间不能交流C.种姓之间不平等性明显D.种姓制度成为统治工具10.如图示意图描述的是( )A.种姓制度的影响B.亚历山大东征路线C.古印度对外扩张的路线D.佛教向外传播的路线11.下列材料摘自《摩奴法典》,阅读材料: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是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婆罗门主人得强迫其首陀罗执行屈辱的服役,因为他是自在神创造出来为婆罗门服役的。”“‘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请回答:(1)你能否推断出这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2)这些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此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由什么人建立?(3)国王在这一制度下属于哪个等级?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的是哪个等级?(4)制定上述条文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10 DCBDB DBDCD11.(1)古印度。(2)种姓制度;雅利安人。(3)刹帝利;首陀罗。(4)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