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在紫色的芳香中前行——《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3.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教学重难点1. 朗读课文时,品析具体词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2. 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课时设置: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以刚进校门的紫藤萝长廊导入,询问学生上学放学时徜徉在紫藤萝长廊下的感受,由此引出课题《紫藤萝瀑布》,进入课文。二. 作者简介由冯友兰、宗璞父女的合照引出作者宗璞(pú ),1928年生,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在中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集《铁箫人语》。三. 整体感知与研读。【赏花之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中心句问题驱动:提问:花和人到底都各自遇到了什么不幸 【惜花之不幸】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关键词: 稀落 稀零 伶仃 险些被拆掉【喜花之繁华】追问:如今的花呢?还是那样不幸吗?明确:盛 密 繁茂 瀑布一般请找出能体现花开得盛密的句子,将关键词写到黑板上,稍后进行赏析解读,赏析时同时要有感情地朗读。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 ,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关键词:盛 辉煌的淡紫色 深深浅浅 流动 欢笑 大条幅 迸溅 挑逗 挨着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沉淀张满 鼓鼓的 绽开 仙露琼浆 满装 流动让学生将关键词写到黑板上画好的花瓣里,以紫藤萝花瓣的形状将关键词展示出来。图片【哀人之不幸】由花及人提问: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这些从何而来?明确:小弟的病和文革经历。背景资料: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雨,纸上一片模糊。我还曾希望在我自己走到人生的尽头,跨过那一道痛苦的门槛时,身旁的亲人中能有我的弟弟,他素来的可倚可靠会给我安慰。哪里知道,却是他先迈过了那道门槛呵!——宗璞《铁箫人语·哭小弟》这么多学术精英站在一个台上,被人肆意凌辱!而这一切,是在革命的口号下进行的。这世界,以后还不知怎样荒谬,怎样灭绝人性!我不愿看见明天,也不忍看见明天。就我自己来说,为了不受人格侮辱,不让人推来搡去,自杀也是惟一的路。——宗璞《在文革的日子里:1966年夏秋之交的某一天》【生命之酒酿】回到主题: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提问:你是否也有过一些艰难的过往?在以后的生活遭遇艰难不幸后该如何面对?明确: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对文章的理解回答。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将需要两三个课时讲完的《紫藤萝瀑布》压缩至一课时,所以必然要有取舍。整个设计主要由文章中心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为主问题进行问题驱动,由花及人。同时在解读内容、赏析语言时抓住关键词,注重结合学生自己的朗读体验理解文章。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时间短容量大,会让讲解显得仓促,而且一些重要的点不能兼顾。二是因为学生年龄小经历较少,对于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不多,所以在主题理解上还是不够透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