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卷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1.C2.D3.C4.A5.A6.B7.A8.C9.C10.D11.C12.A13.B14.D15.B16.A17.B18.A19.B20.A21.A22.D23.D24.B25.B二、主观题(本部分共3小题,共计2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共中央发挥领导作用,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其进行顶层设计,并全面部署。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十四届全国人大会广泛征集意见、开展论证,人大代表履行职责,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入实地调研,提交高质量提案,必将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①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困难,都能不断创造人间奇迹,究其根源正在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④中国共产党加强自我革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 共75分)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中。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2024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之所以被称为“伟大创造”,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用直接民主代替了间接民主,确保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B.坚持把民主的形式和实质相统一,彰显社会主义民主的道路优势C.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D.有利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立法机关的作用,保障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2.国家的职能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下列行为属于国家行使对内职能的是( )A.国务院总理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外国总统B.某省政协聚焦民生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建言资政C.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D.市场监管部门通过12315平台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党一百周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②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③进入新时代,迎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④完成脱贫攻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多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 )①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②由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决定的③中国人民作出的正确选择 ④与生俱来和一劳永逸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回望过去一年的步伐,展望新一年的奋斗目标,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说明( )①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党的特殊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繁密相连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④以人为本是检验一个政党性质的试金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4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李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国务院过去一年的工作。这表明(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积极履行社会建设的职能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监督权③国务院由人大产生、受人大领导 ④全国人大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7.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8.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聚焦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课题深入调研,开展协商座谈会,有关建议得到充分吸纳应用。可见,在我国( )①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国家权力机关的意见建议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亲密友党③贯彻了民主与团结这一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把民族和宗教工作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努力对教义教规作出契合国情和时代要求的阐释,中国宗教界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宗教思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开展宗教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B.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科学精神的阐释C.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我国宗教工作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10.2023年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了种子法、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报告,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二)。在这一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行使决定权 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③行使表决权 ④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表决通过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此过程是( )①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审议权和最高监督权 ②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和最高决定权③全国人大代表行使表决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体系中居核心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以各种形式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由此可见( )①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接受党的政治领导②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和监督权,参与决定国家大政方针③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发挥界别优势履行政治职能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3.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若千钧。2023年8月,河北省涿州市遭遇严重洪涝灾害。关键时刻,习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抢险救灾。在各级各方努力下,受灾群众渡过难关,恢复生产生活。这表明(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中国共产党是决定救灾胜利的根本力量③党和国家在关键时刻共同履行国家职能 ④我国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2024年“两会”热议的话题,代表、委员纷纷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新质生产力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①表明我国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促进,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②体现了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聚焦当前中心任务,履行国家职能③彰显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民主政治优势,推动决策的科学化④是代表、委员在依法行使监督权,监督政府工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5.2024年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同志,因病逝世。他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杰出的民营企业家。作为企业家,他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强调企业家要具备民族情怀。宗庆后同志的事迹启示中国共产党人( )A.增强历史主动,用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B.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C.放弃个人利益,忠实履行党员的神圣职责D.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16.2024年全国两会前夕,公安部承办的2023年全国两会574件建议提案全部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办结,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对公安部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表示满意。材料表明( )①我国的制度安排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②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法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使职权④协商式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有形式和最大优势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7.我国某佛教大师说“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思一思,嗔心起时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当嗔恨心生起,我们如何让嗔恨心柔软 如果能把恨得很深的人当成恩人看待,就把他看成是助我们逆水行舟的那个人,和我们不和的人,就是来度我们的,我们善于从中学习,才能走出恨的框框。”这些主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一致的。这说明( )A.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B.宗教可以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C.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受任何约束 D.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18.《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集意见和建议过程中,某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创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社会公众有效意见297条,有些意见和建议成为国家的意志。该法的立法过程( )①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有益尝试③展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统一 ④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最高立法权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9.2024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①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②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适合我国国情,保障了公民当家作主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要求。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践行新时代的群众路线,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提升服务温度,着力群众的“鸡毛蒜皮”拓展服务力度,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从国体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③新时代我国坚持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④在我国公民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2024年3月6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全天举行界别联组会议和小组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委员们纷纷点赞这是一个高举旗帜、为民务实、改革创新、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他们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履职,以政协所长服务党政所需、群众所盼。这体现了( )①政协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凝聚发展合力②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③政府要对人民政协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政协监督④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行使审议权提升履职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某村借助善文化推进村民自治,把以“善”命名的百年老屋打造成为评理说事点,当村里发生重大矛盾纠纷时,村支两委的干部、党员中心户组成的评理说事团队就会和村民到这里来调解处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这一做法是为了( )①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②通过协商民主调解,完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③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共评共商共议群众纠纷 ④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更好服务乡村基层治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近年来,某省牢牢抓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这个重要引擎,将党员聚在责任区上,发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作用,带动村民增收;将党委设在产业链上,组建跨村产业联合党委,组建棚菜、果蔬、花卉等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等各类联合党委,为乡村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该省做法( )①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障党员先富以带动后富②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筑牢致富的组织基础③改进了党的领导,让基层党委对产业振兴进行宏观调控④加强了党的建设,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优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由历史任务决定的B.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当时的主要矛盾C.历史任务与主要矛盾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D.三者当中主要矛盾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25.2024年西藏自治区迎来民主改革65周年。6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从1959年的1.74亿元到2023年的2392.67亿元的跃升,2023年西藏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83元。西藏自治区之所以繁荣发展是因为( )①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③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西藏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共计25分)二、主观题(本大题共3题,共2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全面阐释,再到今年全国两会上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新要求。2024年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的热点。代表委员们围绕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加紧调研走访,集中视察,形成提案上交今年两会。如全国人大代表韩杰才: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特别重要; 民主党派提案围绕新质生产力,从加快科技、产业、发展方式、体制机制、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全国政协委员蒋颖今年向全国两会提交了题为《关于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体系》的提案,她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是关键。两会结束后不久,代表委员们的一些优秀提案、建议被国家采纳。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优势。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千秋伟业,继往开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断创造人间奇迹?这也是世界在不断追寻答案的问题。受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全球产业链严重受阻,中国根据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作出的新的战略抉择,必将提升中国经济发展韧性。过去,共产党员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现在,数百万扶贫干部挥洒青春,1800多名同志在扶贫攻坚中献出生命。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做好疫情防控的各方面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无不通过自我革命主动校正航向、推动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使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身子骨”更硬朗。请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从材料中寻找中国共产党能不断创造人间奇迹的基因密码。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在2014年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中国260多万各级人大代表,都要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论做何种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定位,什么时候都不能含糊、不能淡化。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卷答案.docx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