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培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思想政治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尝试。从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到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戊戌变法的“改良图强”,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方案。在艰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符合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不能发挥积极作用
③其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始终得到各阶层拥护
④中国其他社会各阶级的方案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2.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习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改革开放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关上开放的大门。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实验区,要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始终走在前列。这说明,改革开放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②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成功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
③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
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B
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突破时代制约,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②用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③始终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斗争意识 ④巩固执政地位,强化党和国家的专政职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C
4.2023年寒冬时节,一场6.2级地震突袭甘肃、青海,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从生死营救到转移安置,从排查隐患到抢救伤员,两省党员干部闻讯而动,日夜奋战,攻坚克难,甘做抗震救灾的主心骨,争做受灾群众的贴心人。这充分体现了
①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②实现人民群众广泛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
④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D
5.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经验总结,又是面向新时代作出的战略部署,就是要确保党始终把牢中国前进方向、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基于
①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④中国共产党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A
6.年轻干部是新时代干部队伍中的新鲜血液,要常喝理论“墨水”,常沾基层“泥水”,常流苦干“汗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练就过硬本领、锤炼意志品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对这些要求理解正确的有
①常喝“墨水”能真心倾听民意,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②常流“汗水”能确保方向正确,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
③常喝“墨水”能加强理论学习,在常学常新中坚定信念
④常沾“泥水”能密切联系群众,深植为民服务之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D
7.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国务院紧急启动地震和救灾应急响应,应急管理部等部门调拨13.5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中国人民银行下达再贷款抗震救灾专用额度5亿元,交通运输部派员参与国务院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工作……各部门同心协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可见
①国家职能的履行反映国家性质 ②国家是实现广大公民意志的工具
③我国履行政治统治职能保障国家发展 ④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显著优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B
8.围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进行网络征求意见,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854.2万条,这是问计于民的制度实践;补齐农村养老短板、破解大城市住房难、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多救助保障,这是代表委员们曾提出的意见建议;社区规划、老旧小区改造、停车位设置,这是基层民主恳谈、协商议事时的常见话题。材料表明在我国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②民意表达渠道更加畅通,民主监督效力不断提升
③民主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A
9.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就如何疏通交通“堵点痛点”进行现场调查,向周边居民进行走访了解,并对当前城区交通秩序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提出优化交通拥堵点整治方案。作为新时代人大代表要
①坚持科学决策,及时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②敢于担当作为,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③密切联系群众,高质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④提高履职能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D
10.全国人大常委会对10部生态环保法律和相关决定开展执法检查,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要求国务院每年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依法接受人大监督。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A.行使质询权,对政府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B.修改完善法律法规,以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C.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监督法律实施
D.行使监督权,推动环保法律实施取得积极成效
10.D
11.2024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之所以被称为“伟大创造”,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用直接民主代替了间接民主,确保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B.坚持把民主的形式和实质相统一,彰显社会主义民主的道路优势
C.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D.有利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立法机关的作用,保障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11.C
12.2023年,T市首次推行党政领导领办重点提案制度。九三学社市委向T市政协提交了一份“完善基层网格治理,促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集体提案。该市市委书记领办提案,带队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开展调研式督办,加大了提案办理力度。这反映出
①人民政协拥有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
③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科学民主决策 ④政党制度的优势能转化为治理效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C
13.2023年9月16日至1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学习班在昆明举行,来自44个少数民族的116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学习。学习班安排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法治建设行稳致远、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等丰富内容。举办该学习班的意义在于
①推动新时代人大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②提高少数民族代表的立法和履职能力
③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强化少数民族代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使命担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B
14.某村因地制宜打造“茶话小院”,针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村务公开等群众身边小事,建立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茶话小院”的打造
①创新基层治理形式,增强居民的获得感 ②激发多元主体热情,提升基层行政效率
③完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基层管理水平 ④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扩大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B
15.“法”繁体字写作“渡”,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字形由“氵(水)”“廌”“去”三部分组成,“水”代表执法公平如水:“廌”就是獬豸,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明辨善恶是非的神兽;“去”是去除坏人的意思。下面关于“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
③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④法律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A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已经为惩治“台独”顽固分子提供了充分的法理依据和完整的司法程序。这说明
①法具有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②我国已经健全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有法可依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
④法治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52分。
17.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
某省委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积极探索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启动了“群众提、大家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窗裕示范区指标体系问需于民”活动。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在7大领域59项指标中选出自己最关注的40项指标,这些指标均被省政府制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宻裕示范区实施方案》采纳吸收。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齐心协力,人人参与,人人尽力,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说明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凝聚磅礴力量的。(12分)
(2)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向党靠拢、申请入党,是无数中华儿女的梦想。当你年满18周岁的时候就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假如你要申请入党,现在请你列个提纲,说明你申请入党的两条理由。(4分)
17.(1)①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指 明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以这一美好愿景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②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问计于民,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方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凝聚民心民智民力。 ③党坚持群众路线,激发人民的创造热情,实现全体人民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同心同向、团结奋斗。)(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入党理由示例:
①我的职业规划是考公务员,做一位焦裕禄式好干部。
②我出生在党员之家,耳濡目染,他们就是我的榜样。
③中国共产党是“史上最牛创业团队”,由先进分子组成。
1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再次成为2023年全国两会的核心议题,也让一直关注该话题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倍感振奋、干劲十足,纷纷建言献策。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立法工作计划。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我国是如何发挥政治制度优势来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的。(10分)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制定正确发展战略,为科技自立自强指明方向。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科学立法,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法律依据。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政府积极履行职能,组织科技建设。③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政协委员在推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19.为确保向世界呈现一场具有“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杭州组织市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进行亚运场馆等调研,并利用自己的微信号、联络站等,与杭州市民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根据调研情况,代表们联名提出议案,为安全保障、环境整治等建言献策;代表们积极履职,想人民所想,助力高水平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结合材料,运用“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的知识,分析杭州市人大代表是如何助力杭州亚运会的。(8分)
【答案】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杭州市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进行亚运场馆等调研,与杭州市民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助力杭州亚运会顺利举行。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杭州市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提案权,为安全保障、环境整治等建言献策,推动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办工作。
20.福建省政协围绕“深入推进数字福建建设”进行协商式民主监督,制定监督实施方案,组建了包括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在内的监督性调研组创新网上问卷、小分队分头走访等调研方式,深入20家数字产业园区及企业调研,先后召开23场调研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和工作研讨会。发现并指出数字福建建设中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强有力的直接执行性牵头部门、实施制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等监督性建议和意见。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回应、吸收省政协民主监督成果,并积极部署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建设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等任务,打造数字中国建设样板区。
有人认为,政协协商式监督不是“挑骨头”,而是“聚共识”。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0分)
【答案】此观点具有片面性。①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民主监督的重点是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监督目的是协助党和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政协协商式监督要“挑骨头”;③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共商国是,共同协商,凝聚共识。政协协商式监督既要“挑骨头”,又要“聚共识”。
21.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2024年2月,M村举行“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座谈会。会议围绕移风易俗重点领域问题,积极探讨移风易俗改进措施,摸底征询群众关于红白事操办规模、随礼标准等方面意见建议,有序推进该村下一步移风易俗工作开展。近年来,该村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善敬老”等乡风文明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进一步健全“一约四会”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及办事流程;根据正向激励、奖罚结合原则,依托积分超市兑换积分奖励,将无偿的文明行为转变为有形的积分值,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该村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有益尝试。(8分)
【答案】①发挥基层民主协商作用,通过座谈会,让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建议,有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②加强民主管理,将乡风文明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③健全基层自治组织结构,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提升村民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④探索乡风文明建设治理新机制,通过积分制形成正向激励,调动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治理合力。培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思想政治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再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尝试。从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到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戊戌变法的“改良图强”,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方案。在艰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符合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不能发挥积极作用
③其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始终得到各阶层拥护
④中国其他社会各阶级的方案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习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改革开放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关上开放的大门。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实验区,要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始终走在前列。这说明,改革开放( )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②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成功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
③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
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①突破时代制约,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②用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③始终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斗争意识
④巩固执政地位,强化党和国家的专政职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2023年寒冬时节,一场6.2级地震突袭甘肃、青海,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从生死营救到转移安置,从排查隐患到抢救伤员,两省党员干部闻讯而动,日夜奋战,攻坚克难,甘做抗震救灾主心骨,争做受灾群众的贴心人。这充分体现了( )
①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②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
③实现人民群众广泛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经验总结,又是面向新时代作出的战略部署,就是要确保党始终把牢中国前进方向、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基于( )
①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④中国共产党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根本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年轻干部是新时代干部队伍中的新鲜血液,要常喝理论“墨水”,常沾基层“泥水”,常流苦干“汗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练就过硬本领、锤炼意志品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对这些要求理解正确的有( )
①常喝“墨水”能真心倾听民意,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②常流“汗水”能确保方向正确,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
③常喝“墨水”能加强理论学习,在常学常新中坚定信念
④常沾“泥水”能密切联系群众,深植为民服务之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国务院紧急启动地震和救灾应急响应,应急管理部等部门调拨13.5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中国人民银行下达再贷款抗震救灾专用额度5亿元,交通运输部派员参与国务院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工作……各部门同心协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可见( )
①国家职能的履行反映国家性质
②国家是实现广大公民意志的工具
③我国履行政治统治职能保障国家发展
④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显著优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 围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进行网络征求意见,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854.2万条,这是问计于民的制度实践;补齐农村养老短板、破解大城市住房难、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多救助保障,这是代表委员们曾提出的意见建议;社区规划、老旧小区改造、停车位设置,这是基层民主恳谈、协商议事时的常见话题。材料表明在我国( )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②民意表达渠道更加畅通,民主监督效力不断提升
③民主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就如何疏通交通“堵点痛点”进行现场调查,向周边居民进行走访了解,并对当前城区交通秩序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提出优化交通拥堵点整治方案。作为新时代人大代表要( )
①坚持科学决策,及时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②密切联系群众,高质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敢于担当作为,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④提高履职能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全国人大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对10部生态环保法律和相关决定开展执法检查,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要求国务院每年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依法接受人大监督。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
A. 行使监督权,推动环保法律实施取得积极成效
B. 修改完善法律法规,以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C. 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监督法律实施
D. 行使质询权,对政府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11. 2024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之所以被称为“伟大创造”,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A. 用直接民主代替了间接民主,确保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B. 坚持把民主的形式和实质相统一,彰显社会主义民主的道路优势
C. 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D. 有利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立法机关的作用,保障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12. 2023年,T市首次推行党政领导领办重点提案制度。九三学社市委向T市政协提交了一份“完善基层网格治理,促进法治社会建设”集体提案。该市市委书记领办提案,带队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开展调研式督办,加大了提案办理力度。这反映出( )
①人民政协拥有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
③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科学民主决策
④政党制度的优势能转化为治理效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2023年9月16日至1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学习班在昆明举行,来自44个少数民族的116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学习。学习班安排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法治建设行稳致远、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等丰富内容。举办该学习班的意义在于( )
①推动新时代人大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②提高少数民族代表的立法和履职能力
③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强化少数民族代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使命担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 某村因地制宜打造“茶话小院”,针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村务公开等群众身边小事,建立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茶话小院”的打造( )
①创新基层治理形式,增强居民的获得感
②激发多元主体热情,提升基层行政效率
③完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基层管理水平
④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扩大民主权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法”繁体字写作“渡”,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字形由“氵(水)”“廌”“去”三部分组成,“水”代表执法公平如水:“廌”就是獬豸,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明辨善恶是非的神兽;“去”是去除坏人的意思。下面关于“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
③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④法律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已经为惩治“台独”顽固分子提供了充分的法理依据和完整的司法程序。这说明( )
①法具有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②我国已经健全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有法可依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
④法治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52分。
17. 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
某省委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积极探索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启动了“群众提、大家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窗裕示范区指标体系问需于民”活动。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在7大领域59项指标中选出自己最关注的40项指标,这些指标均被省政府制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密裕示范区实施方案》采纳吸收。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齐心协力,人人参与,人人尽力,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说明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凝聚磅礴力量的。
(2)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向党靠拢、申请入党,是无数中华儿女的梦想。当你年满18周岁的时候就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假如你要申请入党,现在请你列个提纲,说明你申请入党的两条理由。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再次成为2023年全国两会的核心议题,也让一直关注该话题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倍感振奋、干劲十足,纷纷建言献策。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立法工作计划。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我国是如何发挥政治制度优势来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的。
19. 为确保向世界呈现一场具有“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杭州组织市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进行亚运场馆等调研,并利用自己的微信号、联络站等,与杭州市民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根据调研情况,代表们联名提出议案,为安全保障、环境整治等建言献策;代表们积极履职,想人民所想,助力高水平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
结合材料,运用“肩负人民重托人大代表”的知识,分析杭州市人大代表是如何助力杭州亚运会的。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福建省政协围绕“深入推进数字福建建设”进行协商式民主监督,制定监督实施方案,组建了包括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在内的监督性调研组创新网上问卷、小分队分头走访等调研方式,深入20家数字产业园区及企业调研,先后召开23场调研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和工作研讨会。发现并指出数字福建建设中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强有力的直接执行性牵头部门、实施制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等监督性建议和意见。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回应、吸收省政协民主监督成果,并积极部署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建设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等任务,打造数字中国建设样板区。
有人认为,政协协商式监督不是“挑骨头”,而是“聚共识”。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2024年2月,M村举行“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座谈会。会议围绕移风易俗重点领域问题,积极探讨移风易俗改进措施,摸底征询群众关于红白事操办规模、随礼标准等方面意见建议,有序推进该村下一步移风易俗工作开展。近年来,该村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善敬老”等乡风文明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进一步健全“一约四会”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及办事流程;根据正向激励、奖罚结合原则,依托积分超市兑换积分奖励,将无偿的文明行为转变为有形的积分值,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该村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