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化学第2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任务1任务2溶液的酸碱性与pH水的电离平衡任务11.回顾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2.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水的电离平衡1.回顾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和水的离子积表达式。(2)在25℃、100℃时水的离子积分别为Kw =1×10-14、Kw =1×10-12,水的电离过程热效应如何?(3)25℃时HCl、NaOH、CH3COONa溶液中的Kw 是多少?(4)一定温度下对NaOH溶液进行稀释,溶液中c(H+)如何改变?项目 平衡 移动 溶液中 c(H+) 溶液中 c(OH-) pH 溶液的 酸碱性 KW 抑制或促进升高温度加酸加碱Na2CO3NH4ClNaCl加入金属Na2、结合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与溶液酸碱性、pH的变化。【例题】 如图三条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温度:T3>T2>T1B.图中pH关系:pH(B)=pH(D)=pH(E)C.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E>D>A=B=CD.C点可能是显酸性的盐溶液√学会调控溶液的酸碱性1.如何实现C点、B点向A点移动?2.如何实现A点向E点移动?变式训练1变式训练2常温下向HCl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如何变化?在图a中表示来。V(NaOH溶液)水的电离程度10-7mol/LV(NaOH溶液)水的电离程度10-7mol/L促进抑制促进抑制若换成CH3COOH溶液呢?在图b中表示来。图a图b任务2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2.pH及其测量(1)通过浓度和pH判断。将“>”“=”或“<”填在下表空格中:溶液 c(H+)、c(OH-) 大小比较 常温/25 ℃ 数值 pH中性溶液 c(H+) c(OH-) c(H+)=c(OH-)=1×10-7 mol·L-1 7酸性溶液 c(H+) c(OH-) c(H+) 1×10-7 mol·L-1 7碱性溶液 c(H+) c(OH-) c(H+) 1×10-7 mol·L-1 7==>><<<>本质温度1.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常温下 c(H+) c(OH-) c(H+)水 c(OH-)水0.01 mol·L-1的HCl溶液pH=12的NaOH溶液pH=4的NH4Cl溶液pH=8的CH3COONa溶液(2)通过c(H+)水、c(OH-)水判断0.01 mol·L-1的HCl溶液中:来源 H+ OH-HCl电离H2O电离H+ OH-溶液中H2O电离√√√0.01mol/L10-12mol/L c(H+)水=c(OH-)水10-12mol/L极小值可忽略点拨常温下 c(H+) c(OH-) c(H+)水 c(OH-)水0.01 mol·L-1的HCl溶液 0.01mol/L 10-12mol/L 10-12mol/L 10-12mol/LpH=12的NaOH溶液pH=4的NH4Cl溶液pH=8的CH3COONa溶液(2)通过c(H+)水、c(OH-)水判断小结:c(H+)水、c(OH-)水酸碱找小的,盐类水解找大的。2.pH及其测量(1)计算公式:酸性碱性(2)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25 ℃)。pH=-lgc(H+)(3)溶液pH的测定①溶液的pH常用pH试纸测量,请说明具体操作②实验室用什么仪器准确测定溶液pH?用镊子撕取一小片pH试纸放于洁净干燥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部,待试纸显色稳定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pH计也叫酸度计1.如果c(H+)不等于 c(OH-) 则溶液一定呈现酸或碱性。2.溶液呈酸性,水的电离一定被抑制。3.如果c(H+)/ c(OH-)的值越大则溶液的酸性越强。4.升高温度,纯水电离度增大,c(H+)增大,酸性增强。√回归基础判断对错×√×(5)一定条件下pH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6)某溶液的pH=6,该溶液一定显弱酸性。(7)用pH表示任何溶液的酸碱性都很方便。(8)pH有可能等于负值。××××回归基础本课小结溶液的酸碱性与pH水的电离平衡1.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2.pH及其测量1.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2.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感谢您的观看第八单元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1.理解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能调控溶液的酸碱性2.了解c(H+)、c(OH-)和水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能正确测定溶液的pH。3.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OH-关系的分析,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4.由水的电离体会自然界统一的和谐美以及“此消彼长”的动态美。重点:水的离子积难点:水电离的c(H+)水或c(OH-)水及其计算学法:抓住主次。【导入】水从属于弱电解质,为什么单另拿出来学习?水于人类而言,于化学学科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而它又不仅是弱电解质还是溶剂。如此重要和特殊。我们今天进入水的电离的学习。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和水的离子积表达式。(2)在25℃、100℃时水的离子积分别为Kw =1×10-14、Kw =1×10-12,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3)25℃时盐酸、NaOH、CH3COONa溶液中的Kw 是多少?一定温度下对NaOH溶液进行稀释,溶液中c(H+)如何改变?【点拨】(3)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同样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4)稀释溶液不是所有离子浓度都降低,所以一定要分清主次,OH-是主要离子,其浓度减小,Kw不变,c(H+)增大。【过渡】酸碱盐对水的电离有什么影响呢?2、结合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与溶液酸碱性、pH的变化。项目 平衡移动方向 溶液中c(H+) 溶液中c(OH-) pH 溶液的酸碱性 KW 抑制或促进升高温度加酸加碱加入盐 Na2CO3NH4Cl加入金属Na考向1 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典例1】 如图三条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温度:T3>T2>T1B.图中pH关系:pH(B)=pH(D)=pH(E)C.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E>D>A=B=CD.C点可能是显酸性的盐溶液学生分析,教师点拨【点拨】图中表示中性的点在哪里?AE线上。AE线左上方c(H+)增大c(OH-)减小,为酸性,右下方为碱性。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想让线上的点向线外移动,如何调控?(改变温度)如果希望线上的点沿曲线移动,又当如何调控?(改变酸碱性,即调pH)【对点演练1】向HCl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如何变化?请在图中用线条表示出来。【引导思考】此图中性上方,说明水的电离被促进,下方水的电离被抑制。HCl溶液中水的电离是被抑制还是促进呢?(向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如何变化?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过渡】水的电离被抑制或促进,都会使溶液呈现酸性或碱性。为了进一步了解水的电离,我们要学会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浓度和pH来判断,请同学们快速填写表格。并思考运用这个知识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1.通过浓度和pH判断。将“>”“=”或“<”填在下表空格中:溶液 c(H+)、c(OH-)相对大小 常温/25 ℃数值 pH中性溶液 c(H+) c(OH-) c(H+)=c(OH-)=1×10-7 mol·L-1 7 酸性溶液 c(H+) c(OH-) c(H+) 1×10-7 mol·L-1 7 碱性溶液 c(H+) c(OH-) c(H+) 1×10-7 mol·L-1 7 【点拨】学生回答后,给予补充。c(H+)、c(OH-)相对大小是本质,而单一看c(H+)、c(OH-)或pH值,要注意温度。【过渡】我们还可以通过c(H+)水、c(OH-)水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这也是一个考点。2.通过c(H+)水、c(OH-)水判断考向2 水电离的c(H+)水或c(OH-)水及其计算【典例2】在25 ℃,0.01 mol·L-1的HCl溶液中:c (H + ) = , c (OH - ) = ; c (H + )水 = , c (OH - )水 =【分析】H+来源于HCl和H2O的电离,c(OH-)仅来自于水。Kw=(c(H + )水+c(H+ )HCl)·c(OH-)水=10-14,由于水电离出来的H+非常小,这里可以忽略不计。故c(H+)=0.01mol·L-1,c(OH-)水 =10-12mol·L-1 ;那是c (H + )水多少呢?c (H + )水 =c (OH - )水 ,所以c(H+)水 =10-12 mol·L-1。【对点演练2】(1)在25 ℃,pH=12的NaOH溶液中:c (H + ) = , c (OH - ) = ; c (H + )水 = , c (OH - )水 =(2)在25 ℃,pH=2的NH4Cl溶液中:c (H + ) = , c (OH - ) = ; c (H + )水 =【点拨】这里c (OH - )水一般不要求计算,因为部分OH -被NH4+结合。溶液中c (H + )水 =10-12 mol·L-1溶液可酸可碱。这里派生出来的离子共存的考查,酸碱两种情况都有考虑。【回归基础】判断对错1.如果c(H+)不等于 c(OH-) 则溶液一定呈现酸碱性。 ( )2.在水中加酸会抑制水的电离。 ( )3.溶液呈酸性,水的电离一定被抑制。 ( )4.如果c(H+)/ c(OH-)的值越大则溶液的酸性越强。 ( )5.任何水溶液中都有c(H+)和c(OH-) 。 ( )6.c(H+)等于10-6 mol·L-1 的溶液一定呈现酸性。 ( )7.升高温度,纯水电离度增大,c(H+)增大,酸性增强。 ( )【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和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在应用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时考虑浓度、温度,抓住四个字促进、抑制,水的离子积常数应用是要看温度。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c(H+)、c(OH-)相对大小是本质。而单一看c(H+)、c(OH-)或pH值,要注意温度。【板书设计】第八单元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任务一: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H2O H++OH-任务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典 例2 HCl H++Cl-H2O H++OH-任务一任务二高三一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今天,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思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属于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内容,是高考复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化学高考成绩的必要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溶液的酸碱性,也为后面复习盐类水解的本质,以及书写盐类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1)掌握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2)掌握c(H+)、c(OH-)和水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学生的学习素养目标为认识水的电离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的分析水的电离,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发现和提出溶液酸碱性判断时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合作。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水的离积常数和水的电离平衡影响因素,难点为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浓度的计算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节采用问题引导式和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结合问题探究,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发散思维,发掘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筋的多层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解题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三、教学过程本节课我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分有两个任务:任务一水的电离平衡,任务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课堂上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1)掌握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2)掌握c(H+)、c(OH-)和水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任务一水的电离平衡:首先通过4个层层递进问题帮助学生回顾水的电离特点和离子积常数的特点。然后以填表形式让学生分析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最后通过高考试题和变式训练层层递进的加深学生对水的电离的理解,提升应用能力。任务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首先以填表对比的形式使学生熟悉简单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重点分析通过c(H+)水、c(OH-)水判断。然后以问题驱动回顾溶液pH测定方法,最后回归基础,以简单的判断对错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最后给学生留下课后巩固思考题。学有所思。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优缺点。优点: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给学生运用原理,适时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类题升华,扩展思维,避免思维定势。缺点:1.课堂开放性不够彻底,总怕学生出错,反复提醒学生,破坏了学生独立思考。2.习惯自己的逻辑思维顺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学生对老师的陌生感,缺少适时小结,知识网络建构。3.学生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易掌握,课程不完整。改进措施:1.教学设计上,在变式训练2后加一道模拟题回归实际应用:常温下,向V mL 0.1 mol·L-1 HA溶液中滴入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lgc水(H+)]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Ka(HA)约为10-5B.P点溶液对应的pH>7C.M点溶液中存在:c(Na+)=c(A-)+c(HA)D.N点溶液中存在:c(Na+)>c(A-)>c(OH-)>c(H+)课堂教学中,不要过多提醒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发挥小组优势,每一个任务给学生设定好时间,多巡视,投屏学生的作业,学生出错让其他学生纠正。语言要更加精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八单元第2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doc 第八单元第2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说课稿).doc 第八单元第2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