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统编版 四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第1课时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学习目标 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学习 重难点 1.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能解释“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学情分析 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适当进行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语文要素1.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历史传说故事”。阅读经典“历史传说故事”,体会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格,明白人生道理。本单元围绕“历史传说故事”这一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既有文言文,也有根据古代经典改编的现代文,讲述了古代一些很经典的故事:有名士王戎幼年“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有战国地方官西门豹惩治恶人、造福百姓的故事;有名医扁鹊和蔡桓侯之间的故事;有纪昌在飞卫指导下苦练眼力,终成射箭能手的故事。2.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故事情节”指故事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由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组成。“简要复述”就是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话题是“我的心儿怦怦跳”。以常见的生活和学习场景为契机,让学生从“喜怒哀乐”等方面回顾自己的经历,在这些经历中选取一件感受强烈,令自己馨儿怦怦跳的事写下来,并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3.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天才无数。四岁让梨的孔融,七岁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口耳相传,津津乐道。今天我们将再认识一位天才少年——王戎。在他的身上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一起读课文吧!4.资料链接。(1)了解王戎。王戎,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叡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2)了解《世说新语》。本文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学习任务二:理解课题,交流文言文学习方法1.本文的题目是:王戎不取道旁李。从题目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呢?明确:王戎,故事的主人公。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当时他才七岁。取,摘的意思。道旁,指道路两旁。李,李子,一种水果。题目的意思是:王戎不摘道路两旁的李子。题目概括了课文的大致内容。2.本课是文言文,大家回顾一下,怎样学习文言文?(1)自由发言。(2)教师总结。明确:学好文言文,有以下几种方法:多读,读正确,读流利。不理解地方看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学习任务三: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节奏。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2.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1)róng戎(戎马)(戎装)(2)zhū诸(诸位)(诸事)(3)jìng竞(竞争)(竞赛)(4)wéi唯(唯一)(唯恐)交流识字技巧。比较识字:戎——成 竞——竟 唯——难 诸——猪4.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掌握生字结构。重点提示:“戎”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戈”的横要长;“诸、唯”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尝、竞”是上下结构的字。“诸”,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者”的撇画要写得舒展,注意和“讠”提相穿插。“日”左竖在竖中线上。“戎”,半包围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左下部不要多加一竖。“竞”,上下结构,书写时要注意,中间的“口”不要写成“日”。学习任务四:了解课文大意,读懂故事内容1.反复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和课文插图,联系上下文,边读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将自己弄不懂的词句记下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2.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3.课堂交流。交流要点:(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尝:曾经。小儿:小孩子。游:玩耍。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李,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hé”,指压弯树枝。什么情况下才会压弯树枝?果实累累的情况。所以“多子折枝” 意思是果实很多,把树枝都压弯了。竞走:争着跑过去。提示:“竞争”中“竞”也是争着的意思。“走” 的意思和现在的含义有所区别。唯:只有。这句话的意思是: (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3)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人问之”,问什么?问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必:一定。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棵李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4)取之,信然。取之:摘下李子。信然:的确如此。这句话的意思是:摘来一尝,的确如此。5.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1)先自己练习,然后在小组里讲一讲,看谁讲得明白。示例: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一群小孩子游玩。他们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都压弯了树枝,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他回答说:“这棵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苦味的李子。”摘下来尝一尝,确实是这样的。课堂小结王戎小小年纪竟如此聪明。那么多孩子,为什么只有他知道道旁的李子是苦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后作业1.完成分层作业。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