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海滨小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海滨小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 题 19 海滨小城 统编版 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鸥、滨”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灰、渔”等13个生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3.能找出第4—6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4.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学习 重难点 1.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2.能找出第4—6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并形成自己的感悟。这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也由字词句向篇章过渡。教师要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
1.我们的祖国富饶辽阔,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蓝色的大海、蓝色的天空、各式各样的贝壳……多么美丽的景色!今天让我们走进一座美丽的海滨小城来看看吧!
2.资料链接。
(1)海滨是指与海邻接的陆地。
广东就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小城。广东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简称“粤”,省会是广州;与海南隔海相望;
通行粤语、客家语和闽语。
(2)桉树,源自澳洲。作为一种常青美化植物,桉树在1856年首次在加利福尼亚种植。桉树的品种较多,每一种都有各自的特点。树叶有圆形的、椭圆形的、锥形的、分叉形的或沿着杆茎分布的。树叶衬映着众多的花朵,散发着浓烈的香味。
(3)凤凰树,也称火树,豆科。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冠宽广,二回羽状复叶,羽片1024对;每个羽片有小叶2040对,小叶长椭圆形。夏季开花,总状花序,花大,红色,有光泽。荚果木质,长可达50厘米。原产非洲,我国南方多有栽培。木质细致,质轻,有弹性,耐腐,可制成家具等。还是优美的庭院树、行道树。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并组词。
重点提示:“睬、载”是平舌音,“榕、除”是翘舌音,“胳臂”中的“臂”在词语中读轻声。
交流识字技巧。
看图识字:海鸥 凤凰
加一加:目+采=睬 登+几=凳
比一比:载——栽 逢——缝
4.学习多音字“参”。
bei(胳臂)

bì(臂膀)(左膀右臂)
运用:他举起胳臂(bei),我看到他右臂(bì)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
5.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掌握生字结构。
重点提示:“灰、遍、载”是半包围结构; “亚”是独体字,上横短,下横长。
飘,左右结构,共有15笔。书写时要注意:左右宽窄相当。“票”扁框宽度超过首横;“风”的竖撇从竖中线起笔,撇尖伸向“票”下侧。
下,上下结构,共有10笔。书写时要注意:第一笔横宜长,中简笔画要紧凑;下部捺舒展。
6.理解词语。
【浩瀚】水势广大的样子。
【镀】使一种金属附在别的物体的上面,形成一个薄层,如镀金、镀银。
【喧闹】喧哗,热闹。
【笼罩】广泛覆盖的样子。
【咯吱咯吱】本课形容人们踩在细沙上的声音。
7.学词、反义词。
学习任务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1)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
(2)每个景象是什么样的?
(3)这座小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先独立思考,然后跟同桌交流。
3.明确:
(1)作者描写了海滨小城的大海、沙滩、庭院、公园、街道五处场景。大海是浩瀚的、蔚蓝的;沙滩是喧闹的,遍布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庭院的特点是树多、花香;公园树多且茂盛休息日总有很多人;街道也很美,非常干净。
(2)这座小城给人的印象是美丽又整洁。
4.红日衬托着岛屿,蓝天下飞翔着海鸥,海中点缀着往来的各色船只,居民错落在绿树之中,多美的海边小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吧。
课堂小结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感受到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及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感受小城的美丽。
课后作业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2.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19.海滨小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