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16 金色的草地 统编版 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课时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学习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4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学习 重难点 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我”对事物的变化所进行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学情分析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必过多地讲解分析课文内容,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和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趣导入。1. 如果有人问你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肯定会回答是绿色的吧?有一位同学看到的却是金色的草地,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金色的草地》,感受神奇的草地。2.资料链接。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花果期4~10月。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3.展示蒲公英的图片,进一步激发兴趣。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并组词。重点提示:“耍”是平舌音。3.识字技巧。看图识字:蒲公英加一加:扌+龙=拢减一减:吹-口=欠比较识字:耍——要 钓——钩4.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掌握生字结构。重点提示:“蒲”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而”是独体字,“趣”是半包围结构,先写“走”,再写“取”。5.重点提示:察,上下结构。书写时要注意:上窄、扁,下宽、大。首笔点在竖中线上,“祭”的横撇、捺舒展,竖钩在竖中线上。喜,上中下结构。书写时要注意:上下窄中间宽,要把字写得紧凑些,下”口”略宽于上”口”。“钓”,书写时右边不要写成“勾”。6.学习多音字“盛”。shèng (盛开)(盛夏)(盛情)量chéng (盛饭)(盛满)运用:李阿姨盛(shèng)情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并帮我们盛(chéng)了满满一碗饭。7.理解词语。【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合拢】合到一起。【有趣】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引人注目】吸引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8.学词、反义词。学习任务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整体感知。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思考:(1)这片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课文主要描写哪几个场景?2.先独立思考,然后跟同桌交流。3.明确:(1)自由发言对这篇草地的印象,预设:可爱、有趣。(2)课文描写了三个场景:蒲公英盛开;兄弟俩玩耍;草地的变化。4.你知道草地是怎样变化的吗?明确:草地早上是绿色的,中午变成金色,到了傍晚,又变成绿色的。课堂小结大自然给兄弟俩带来了快乐和探索发现的喜悦,小小的蒲公英里藏着什么有趣的秘密?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拓展延伸1.蒲公英的花瓣为什么会张开、合上?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那是因为在进行光合作用,也会被一些植物工作者称之为“睡眠运动”。蒲公英花瓣的张闭与光线明暗,温度高低和空气干湿有关。白天有光照,蒲公英的花瓣会缓缓张开,以此来获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果早晨光照不足,花瓣也会呈未打开状态。夜晚蒲公英的小花向上竖起闭合进入呼吸状态,目的是减少水分蒸发。总而言之,蒲公英花瓣的张开闭合与人和动物一样,都是一种自我保护本领,是为了自身的更好生存和发展。2.蒲公英开花的规律蒲公英的花如同人需要睡眠一样,也有自己的休眠时间。花早开夜闭,具体时间与花的品种、天气情况有关。如晴天,蒲公英上午7点钟开花,下午5点钟闭合;山地生长的柳叶蒲公英上午8点钟开花,下午3点钟就闭合了。阴天开花时间要晚一些,闭合时间要早一些。蒲公英的一个花序开5-6天,整个花期近一个月。课后作业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2.完成分层作业。板书设计16.金色的草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