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看日历(1)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看日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七单元《年、月、日》中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中的内容,主要学习年、月、日,认识24小时计时法,根据作息时间表解决实际问题。本课是在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后安排的,即是对所学时间单位知识的扩充与延伸,又是为认识平年和间年等有关“时间与数学”知识做铺垫。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借助观察日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在整理数据、观察数据、发现规律活动中,认识大月和小月,并能借助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或其他自己总结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大、小月。一、说教材: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在整理数据、观察数据活动中,能发现某些月份天数相同、2月份天数有时不同的简单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3.在识记大、小月的活动中,能积极思考记忆的方法,并能清晰的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重点难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并识记大月和小月能发现并总结一些简单的规律,并能选择喜欢且有效的方法记忆月份的特点。三年级的学生经初步掌握了时分秒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日历方面的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不过学生们有着自主观察、探究日历,发现并总结规律的基础。面的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不过学生们有着自主观察、探究日历,发现并总结规律的基础。四、说学情: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探究的成就感。五、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节课采用直观操作法、情境创设法、引导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等活动,自主探究并掌握认读时间的方法。情景导入五、教学过程自主探究拓展延伸课堂总结小结作业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激 趣 导 入猜 谜2021劳动节儿童节建党节教师节国庆节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叫一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叫一月。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叫一年。激 趣 导 入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探 究 新 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1页 附页1,观察年历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共同完成课本67页表格。313131312828282931313131303030303131313130303030313131313131313130303030313131313030303031313131探 究 新 知把2013~2016年各月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31天的月份叫大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二月28天时,叫平月,这一年叫平年。二月29天时,叫闰月,这一年叫闰年。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平年闰年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8282829123456789101112看一看,记一记,并与同伴说一说。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的地方每月是30天(2月除外)。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看一看,记一记,并与同伴说一说。12月11月大 月举左手举右手拍拍手2511436说明游戏方法游戏时刻129178小 月小 月平 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4、归纳小结:一年有12个月,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二月28天或者29天,一年是365天的,叫闰年。(2月份天数是28天)一年是366天的,叫闰年。(二月份天数是29天)“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观察日历,教师指名学生汇报答案。“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做题,集体订正,明确想法。 “练一练”第5题:集体交流,动手制作,指名学生汇报答案。5、学习评价:做书中的习题,检测自己本节课学的如何?6、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年 月 日一年有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28天或者29天。一年是365天的,叫平年。 (2月份天数是28天)一年是366天的,叫闰年。 (2月份天数是29天)为学生提供反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反思,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说评价与反馈:设计评价策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观察法、口头反馈、作品展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同时,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评价。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