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宇宙中的地球—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单元检测卷(B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搭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在完成采取月球土壤任务后,将一面五星红旗进行展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B.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是天体C.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D.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2.“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读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表形态 B.风速大小 C.天气状况 D.土壤性质4.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 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 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读地质年代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从b到f的地质年代依次是( )A.古生代、元古宙、中生代、太古宙、新生代B.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C.太古宙、新生代、古生代、元古宙、中生代D.中生代、新生代、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6.出现在e时期的生物有( )①三叶虫②恐龙③蕨类植物④爬行动物⑤原始鱼类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读下面的从山东青岛到西藏拉萨的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对比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甲曲线表示( )A.地球表面 B.软流层 C.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8.下列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洋地壳在各处厚度一致 B.地壳是地球软流层以上的固体外壳C.地壳的厚度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 D.硅铝层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读贵州贵阳和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辐射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9.贵阳冬春季节太阳辐射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平均气温低②日照时间短③阴雨天气多④风沙天气少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0.塔里木盆地中部和贵阳太阳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气候 C.地形 D.植被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2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太阳辐射是( )A.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B.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的主要原因C.地球内部能量的主要来源 D.地球上产生极光现象的主要原因12.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可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 B.太阳黑子增多直接影响地球的磁场C.黑子出现在太阳光球层 D.日珥出现在太阳色球层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14.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 B.C. D.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曾近距离飞过冥王星。下面图1为太阳系示意图,图2为冥王星首张高清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据材料可知( )A.“新视野号”已飞离太阳系 B.“新视野号”已到达河外星系C.图1中包含两级天体系统 D.图1中包含三级天体系统16.冥王星不存在生命的原因最可能是( )A.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B.强烈的太阳辐射C.缺少卫星环绕 D.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 在古代,为了航海时辨别方位与观测天象的需要,将散布在天上的星星运用想象力把它们连接起来。最终全天划分为88个星座。仙女座是全天88个星座之一。仙女座中有一个主星系,即M31(仙女星系),直径22万光年,距离地球有254万光年,是距银河系最近的大星系。下图为仙女星系示意图。材料二 彗星主要由冰、各种气体和尘埃凝结而成,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被太阳风吹拂,在彗核后形成长长的彗尾。彗星分裂后碎解为颗粒尘埃,继续在原轨道上运行。1846年11月27日,比拉彗星遵守预测准时造访地球,在比拉彗星接近地球时,仙女座方向当夜爆发了流星雨。1859年11月27日,地球观测者并未在预测轨道观测到比拉彗星,但当夜仙女座方向爆发了大规模流星雨。其后在1872年11月27日、1885年11月27日仙女座方向都爆发了大规模流星雨,从黄昏到黎明,天空中流星连续不断地如火焰般盛放,估计总数达16万颗。而此后仙女座流星雨再也没有大规模爆发,但每当地球通过比拉彗星轨道的时候,仍有一些流星从天而降,但是一次比一次微弱。(1)仙女座是天体系统吗?为什么?(5分)(2)M31是天体系统吗?为什么?(5分)(3)推测材料中流星雨的成因。(4分)(4)分析1885年之后仙女座流星雨渐趋微弱的原因。(4分)(5)流星体、陨星、流星现象中属于天体的有哪些?为什么?(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当地一所幼儿园收到20秒地震预警后,老师在1分57秒内安全撤离了127名孩子。地震台能够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数十秒进行预警,但是却不能预报地震的发生。图1示意四川泸定地震发生时某地震台接收到的地震波,图2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及不同圈层结构示意图,人们一般认为M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1)据图指出地震波向地震台传播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并说明理由。(4分)(2)科学家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请说出横波和纵波在传播过程中的不同点和相同点。(4分)(3)结合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征,说明地震台能够提前进行地震预警的主要依据。(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亚长牛尊青铜器(下图),是河南省安阳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原型是圣水牛,现已灭绝,在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圣水牛骨骼。圣水牛是一种曾生活在黄河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水牛,同时期该地还生活着像亚洲象、犀牛等这些在今天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1)说出圣水牛生存的地质年代及该时期繁盛的植被类型。(4分)(2)推测圣水牛生存时期黄河流域气候特点,并说出依据。(6分)(3)推测圣水牛灭绝的原因。(6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天体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天体必须在宇宙中。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在地球上,不是天体,A错误;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存在于宇宙中,是天体,B正确;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在月球上,不是天体,C错误;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在地球上,不是天体,D错误。2.答案:D解析:按照天体系统的划分,“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属于地月系,而地月系在太阳系中,太阳系在银河系中,和河外星系无关,D错误,符合题意。3.答案:C解析:图中光伏农业通过太阳能发电获得能源,因此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四个选项中天气状况可以影响光照条件,故C项正确。4.答案:B解析: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可以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减少养分消耗,提高作物品质,B项正确;灯光并非太阳光,不能提高大棚夜间温度,A项错误;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方便农民夜间劳动不是其主要作用,C、D两项错误。5.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距今年代可知,从b到f的地质年代依次是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B项正确。6.答案:B解析:e时期为中生代,在中生代出现的生物有恐龙、爬行动物,②④正确;三叶虫、蕨类植物和原始鱼类都为古生代的生物,①③⑤错误。7.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甲曲线在青藏高原地区深度可达60~70km,在青岛附近则仅有30km左右。由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km,高山、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km可知,图中甲曲线为地壳和地幔分界面—莫霍界面,C正确;从甲曲线所处的深度可知,其不可能代表地球表面、软流层和古登堡界面,A、B、D错误。8.答案:D解析:海底也有地形起伏,再加上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的影响,海底地壳厚度并不均匀,A错误;软流层以上的固体外壳被称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B错误;一般来说,陆地地壳厚度大,海洋地壳厚度小,在陆地上,大范围地表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所以地壳的厚度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C错误;地壳可进一步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硅镁层密度比硅铝层大,硅铝层在大洋底部罕见,是一个不连续圈层,D正确。9.答案:C解析:贵阳冬春季节多阴雨天气,且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较少;贵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风沙天气少,但这并不是太阳辐射少的主要影响因素;平均气温低是太阳辐射较少的结果,而不是原因。②③正确,故选C项。10.答案:B解析:贵阳阴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塔里木盆地中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故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B项正确。11.答案:A解析:太阳辐射使地球表面受热不均,产生了气压差异,是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A正确;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太阳活动,B错误;太阳辐射是地球外部能量的主要来源,C错误;地球上产生极光现象主要是由于太阳活动中太阳风变强,D错误。12.答案:B解析:太阳活动可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A叙述正确;黑子出现在太阳光球层,C叙述正确;日珥出现在太阳色球层,D叙述正确。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但太阳黑子并不直接影响地球磁场,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13.答案:C解析: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产生流星现象,C项正确。14.答案:A解析:八大行星公转轨道面具有共面性,故B、D两项错误;“从北极上空看”图中三个行星的公转方向应为逆时针,土星位于最东边,根据选项图中指向标的标注可以判断,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为A项。15.答案:C解析:图1中包括太阳系和行星系两级天体系统,C正确,D错误;材料中指出探测器近距离飞过冥王星,冥王星属于太阳系,故探测器尚未飞离太阳系,更不可能到达河外星系,A、B错误。16.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冥王星也存在自转和公转,所以有昼夜交替现象,A错误;冥王星距离太阳远,太阳辐射弱,表面温度低,B错误;目前冥王星总共有五颗已知的天然卫星,C错误;冥王星因质量太小,吸引不住大气,没有形成大气层,D正确。17.答案:(1)不是。星座是人为划分的,星座内的大部分天体没有相互绕转关系,不能构成天体系统。(2)是。据图文材料可知,M31比银河系规模大,其众多天体能够相互吸收、相互绕转,组成仙女星系。(3)当地球穿过彗星运行轨道附近时,彗星遗留或碎解的碎屑尘埃大批量、高速度地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燃烧而发光,形成流星雨。(4)比拉彗星由冰、各种气体和尘埃组成,每次接近太阳,其中的物质就会升华而脱离彗星,导致彗星质量、体积变小,所以流星雨逐渐微弱。(5)流星体是天体,流星体处于大气层之外的宇宙空间;流星现象是流星体进入大气层与其摩擦生热发光的现象;陨星则是坠落到地球表面的未燃烧尽的流星体,所以只有流星体是天体,而陨星是地球天体的一部分。解析:(1)根据星座的含义和绕转关系判断。天体系统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的,而星座是人们为了辨别方位和观测天象划分的,无绕转关系,因此仙女座不是天体系统。(2)据图文材料可知,M31是仙女座的一个主星系,与银河系相当,是距银河系最近的大星系,而星系是指数量巨大的恒星系及星际尘埃组成的运行系统,符合天体系统的概念。因此M31属于天体系统。(3)据材料可知,流星雨是当地球通过比拉彗星轨道的时候产生的,而彗星会分裂碎解为颗粒尘埃,当这些颗粒尘埃冲入地球大气层,摩擦、燃烧就形成了流星雨。(4)仙女座流星雨是由比拉彗星碎解的碎屑尘埃形成的。彗星主要由冰、各种气体和尘埃凝结而成,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彗核中的冰物质升华,导致彗星越来越小,所以流星雨逐渐微弱。(5)流星体处于大气层之外的物质,属于天体;流星现象发生时,流星体已经进入大气层,只是一种发光发热的现象,不属于天体;陨星则是未燃烧尽的流星体坠落到地球表面,也不属于天体。18.答案:(1)速度变慢。理由: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中;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向地震台传播的过程即从地壳向地表传播,速度变慢。(2)不同点:纵波的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相同点: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因介质不同而变化。(3)地震发生时横波和纵波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传播速度较快的纵波先到达地震台,传播速度较慢的横波后到达地震台;对地面的破坏主要是横波造成的,地震台就是根据纵波与横波之间的时间差进行预警的。解析:(1)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震源深度16千米,震源所在的地球内部圈层是地壳。根据图2可知,地震波由地壳向地表的传播速度不断减慢。地震发生时,地震波由震源向地震台传播的过程即由地壳向地表传播,速度变慢。(2)横波和纵波相同点: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不同而变化。(3)地震发生时,传播速度较快的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震台;横波主要引起地面左右晃动,对地面造成破坏;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远快于地震波,地震台可以根据纵波与横波之间的时间差进行地震预警。19.答案:(1)地质年代:新生代。植被类型:被子植物。(2)气候特点:温暖湿润。依据:圣水牛生存时期的黄河流域,同时期生存着在当今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可知气候环境温暖;水牛喜水,黄河流域应湖沼广布,气候湿润。(3)圣水牛生存时期,已经有人类出现,作为食物来源,人类对其过度捕猎;气候转冷,生存环境改变,导致圣水牛灭绝。解析:(1)由材料可知,圣水牛是一种曾生活在黄河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水牛,同时期该地还生活着像亚洲象、犀牛等这些在今天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位于新生代第四纪,此时被子植物繁盛。(2)由材料圣水牛生存的区域即可判读气候特征,圣水牛生存时期的黄河流域,水牛喜水,黄河流域应湖沼广布,水源充足,故气候湿润,黄河流域现在属于温带区域,圣水牛同时期生存着在当今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可知当时气候环境温暖。(3)圣水牛灭绝的原因可从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为因素考虑,在圣水牛生存的新生代时期,已经有人类出现,圣水牛作为人类的食物来源,人类对其过度捕猎,导致数量减少;伴随着气候转冷,气温降低,生存环境改变,导致圣水牛灭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