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宇宙中的地球—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单元检测卷(A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T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T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鲸鱼座T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其级别相当于(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2.“鲸鱼座T星e”行星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是因为( )A.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B.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C.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D.该行星体积质量较大,有厚厚的大气花是红色的,叶是绿色的,天空是蓝色的,葡萄是紫色的。我们赞扬它们的美丽,你可曾想过是谁让江山如此多娇?俗话说,“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地球辐射能量,影响着地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B.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D.太阳辐射只能直接被吸收、转化成热能,不能存储4.下列说法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A.地球内部温度升高 B.冰岛“无烟之国”的美称C.煤、石油的形成 D.水向低处流2020年10月,英国古生物学家在蒙古戈壁沙漠中发现一组保存完好的新品种恐龙化石。该恐龙是杂食性动物,生活在6800万年前。下面为其复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推断该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A.古生代志留纪 B.中生代侏罗纪 C.中生代二叠纪 D.新生代第四纪6.关于该地质年代发生的地质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A.被子植物繁荣 B.95%的生物灭绝 C.金属矿产成矿 D.盘古大陆形成读我国大陆部分的地壳厚度线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对我国大陆部分的地壳厚度表述准确的是( )A.变化趋势大体为由西向东逐渐增大B.海南岛的地壳厚度大于台湾岛C.我国大部分地区地壳厚度在大陆地壳厚度平均值以上D.黄河流域地壳厚度的变化大于长江流域8.下列关于a、b两地表述正确的有( )①a地地处四川盆地,地壳厚度约41km②a地地处横断山地,地壳厚度约45km③b地地处江汉平原,地壳厚度约37km④b地地处大别山,地壳厚度约39km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1年9月16日凌晨,四川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震中离最近的福集镇3km,距泸县县城7km,距泸州市38km,距成都市196km,距重庆市124km。中国地震局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建设的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给成都市提前49秒预警、重庆市提前31秒预警,给泸州市提前6秒预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关于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震中距相等的各地,建筑物破坏程度一致B.地震发生时,地面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地震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D.距离震中越近震级越高10.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①P波的传播速度比S波快②电磁波传播速度快于地震波③监测震源岩层形变,及时预警④预测地震发生时间并预警⑤及时向民众预报S波到达时间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读某地区各月日平均天文辐射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1.该地区的天文辐射受纬度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2.导致图中a线数值高于b线数值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和昼长 B.地表状况 C.天气状况 D.人类活动读下面一个震源的地震波传播路径图,完成下面小题。13.当O处发生地震时,地震波传播方向有( )A.沿地表传播与向下传播 B.沿地表传播与向上传播C.只有向下传播 D.只有沿地表传播14.上图中P波与S波都能够到达的是(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丙与丁 D.甲与丁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见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5.下列关于太阳大气层,叙阳内部述正确的是( )A.①层为色球层 B.②层为光球层C.太阳黑子多发生在①层 D.耀斑多发生在③层16.太阳活动时,用一般收音机收听短波广播,声音常常忽大忽小,甚至中断,主要是因为( )A.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乱了地球磁场B.太阳大气发射的电磁波扰乱了地球上空的电离层C.短波在大气中传播时,被空气分子吸收D.短波到达电离层后,被全部反射回到地面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22年行星科学家发现了一颗仍在形成的巨大外行星ABAurigaeb,其质量约为木星的9倍。目前这颗行星处于诞生阶段,正在一个年轻不稳定的气体和尘埃盘中发育。它围绕运转的恒星只有200万年历史,光热尚不稳定。它的轨道离恒星很远,相当于冥王星与太阳距离的两倍多。研究发现,相对于外行星ABAurigaeb与恒星的关系,地球与太阳的关系会更紧密。(1)【信息筛选】筛选材料中的信息,推测外行星ABAurigaeb上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8分)(2)相对于外行星ABAurigaeb与恒星的关系,地球与太阳的关系会更紧密。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6分)18.学完“地球的宇宙环境”,某同学整理自己的学习作品,并提出一些问题,以期更深刻的从时、空角度认识地球。阅读相关作品,回答下列问题,帮助这位同学完成整理任务。(22分)活动一:读图a太阳系模式图、图b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图c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从空间角度看地球。(1)据图a可知,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双项选择题)(4分)A.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B.八大行星,公转方向相同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D.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2)地球从外向内进行了圈层结构的划分,图b中存在的错误之处是____,修改后应是____。(4分)(3)图c是地球四大圈层相互关系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中圈层丁的名称是____通过图c,说明各圈层之间的关系是____。(4分)活动二:读地球动物演化示意图,从时间角度看地球。(4)读图可知,地质历史时期动物演化的特点是____,从中获得的启示是____。(10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1)左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是:甲______乙______。(4分)(2)泸定地震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内部圈层?______,它与______组成岩石圈。(4分)(3)右图中字母表示地震波横波曲线的是______,其传播特点是______。(4分)(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____。(4分)A. B. C. D.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鲸鱼座T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恒星与其行星构成恒星系统,故此天体系统与太阳系同级别,C项正确。2.答案:B解析:行星上能孕育生命,需要有适宜的自转与公转周期,只根据公转周期无法判断是否适宜生命生存,A项错误;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是孕育生命的必备条件,故B项正确;行星的外观与能否孕育生命无关,C项错误;孕育生命需要行星有适宜的体积、质量,大气厚度和成分需适宜生命呼吸,大气层过厚不适合生命生存,D项错误。3.答案:A解析: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现象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地震活动的动力是地球内能;太阳辐射除了直接被吸收、转化成热能外,还可以被捕获并存储,转换成热能、电能等,如太阳能光伏电站。故A项正确。4.答案:C解析:地球内部的热量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冰岛“无烟之国”美称的由来是该国大量地使用地热资源,而地热资源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煤炭、石油等能源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水向低处流是地球重力造成的。故C项正确。5.答案:B解析:古生代志留纪主要是鱼形动物和蕨类植物时代,A项错误;该恐龙生活在6800万年前,属于中生代时期,B项正确;二叠纪属于古生代末期,是刚出现爬行动物的时代,C项错误;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人类活动,D项错误。6.答案:D解析:由上题可知,该地质年代为中生代,被子植物繁荣是新生代时期,A项错误;95%的生物灭绝发生在古生代二叠纪,B项错误;在地质年代的不同时期均有金属矿产成矿的现象,C项错误;中生代三叠纪时期盘古大陆形成,D项正确。7.答案:C解析:从图中的我国大陆部分的地壳厚度线可以看出变化趋势大体为由西向东逐渐减小,A项错误;海南岛和台湾岛不是大陆部分,B项错误;我国大陆地壳厚度约为34~72km,除东南部小部分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地壳厚度在大陆地壳厚度平均值以上,C项正确:长江流域地壳厚度约从70km到36km以下,黄河流域地壳厚度约从66km到36km以下,黄河流域地壳厚度的变化小于长江流域,D项错误。8.答案:B解析:根据处在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曲线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可知,图中409.答案:C解析:影响地震破坏程度的因素主要有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的坚固程度等,因此距离震中一样远的地方,建筑物破坏程度不一定相同,A错误;地震发生时,由于纵波速度快于横波,所以纵波先到,横波后到,地面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错误;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一种释放,能量来自地球内部,C正确;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D错误。10.答案:D解析:由所学可知,P波传播速度比S波快,①正确:地震预警信息用电磁波传播,速度比地震波快,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通知到民众,②正确:地震监测系统是无法监测到地震发生时地球内部的岩石的变化状况的,③错误;目前的技术水平是无法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的,④错误;地震波的纵波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地震监测设备可以通过对纵波的监测及时向民众预报横波的到达时间,以便让相关区域人员及时逃生(横波造成的破坏往往比纵波更大),⑤正确。故D正确。11.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11月、12月、1月天文辐射随纬度变化斜线的斜率最大,说明冬季天文辐射受纬度的影响最明显。12.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与地表状况、天气状况、人类活动无关。由图中各曲线分布规律可知,a线表示的是4月,b线表示的是10月;4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10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与10月份相比,4月份北半球受太阳直射,各地昼长更长,故天文辐射数值更大。13.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图示代表地球圈层,O处位于地表,当O处发生地震时,地震波有的沿地表传播,有的经过地幔、地核部分,说明传播方向有沿地表传播与向下传播,A正确。14.答案:D解析:P波表示纵波,S波表示横波。地震波在到达甲和丁之前未经过地核,P波、S波都能到达,D正确。读图可知,无地震波到达乙,到达丙的地震波通过地核,只有纵波,没有横波,A、B、C错误。15.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图中①层为光球层、②层为色球层、③层为日冕层,太阳黑子多发生在①层光球层,C项正确,A、B两项错误;耀斑多发生在②层色球层,D项错误。16.答案:B解析: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乱地球磁场会产生磁暴现象,A项错误;太阳大气发射的电磁波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B项正确;C、D两项与太阳活动无关,且说法有误,故C、D两项错误。17.答案:(1)该行星处于诞生阶段,发育不稳定;没有浓厚稳定且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层;远离恒星,表面光热不足;表面温度低,缺乏液态水等。(2)为地球生物提供充足稳定的光热资源;为大气运动、水运动和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生产生活能源。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行星ABAurigaeb围绕运转的恒星只有200万年历史,光热尚不稳定,说明该行星缺乏生命发育的稳定的光热条件。行星ABAurigaeb正在一个年轻不稳定的气体和尘埃盘发育,说明该行星正处于诞生阶段,发育不稳定,也意味该行星尚未形成浓厚稳定且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层,该行星的轨道离恒星很远,相当于冥王星与太阳距离的两倍多,说明该行星的表面温度低,缺乏液态水的存在。(2)根据所学知识,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使得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呈现纬度地带的差异。太阳辐射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是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能量。18.答案:(1)AC(2)岩石圈;地壳(3)大气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4)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从水生到陆生);任何事物均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相对于漫长的地球历史,人类历史是短暂的)解析:(1)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适宜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适中,地球自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外部条件是地球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图a可看出大小行星各行其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AC正确;除八大行星外,太阳系内还有较多的小行星,且地球存在生命与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无关,BD错误。故选AC。(2)岩石圈位于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图中包含范围不对,莫霍界面以上应为地壳。(3)圈层丁可以降水给甲圈层,丁应为大气圈。图c各圈层之间的双向箭头说明其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4)读“地球动物演化示意图”可知,地质年代从前寒武纪到古生代到中生代到新生代,地质历史时期动物演化的特点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从水生到陆生,从中获得的启示是任何事物均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相对于漫长的地球历史,人类历史是短暂的,要与自然和谐共生。19.答案:(1)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2) 地壳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顶部)(3) B 只能在固态中传播(4)A解析:(1)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根据这一特点判断出图中甲为莫霍界面,乙是古登堡界面。(2)泸定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千-41千米,因此位于地壳。地壳与软流层以上上地幔顶部共同组成岩石圈。(3)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经过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经过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因此表示地震波横波曲线的是B,其传播特点是只能在固态中传播。(4)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纵波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海底油气矿藏属于液态物质,遇到此物质,横波消失,故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