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大气的运动—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单元检测卷(A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蒙古气旋是发源于蒙古国的温带气旋。下图为某年4月9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蒙古气旋总体上A.气压梯度小,冷锋活动弱 B.气压梯度大,冷锋活动强C.气压梯度小,暖锋活动弱 D.气压梯度大,暖锋活动强2.此刻影响西乌尔特地区的气团性质是( )A.冷干 B.冷湿 C.暖干 D.暖湿3.未来我国受该气旋过境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华中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塔里木东风急流是不同高度环流配合下形成的天气系统,易给南疆地区带来降水天气。下图示意塔里木东风急流出现时的典型环流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塔里木东风急流出现时,在70。E研究区域附近( )①低空辐散、高空辐合②低空辐合、高空辐散③高空等压面向上弯曲④低空等压面向上弯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塔里木东风急流带来降水的关键条件是( )A.伊朗高压使气流下沉 B.气流相遇并辐合抬升C.低涡阻隔冷空气流入 D.偏西气流绕低涡外移6.塔里木东风急流带来的降水最可能表现为( )A.强度大、历时短 B.强度小、历时长C.强度大、历时长 D.强度小、历时短南极辐合带是一条海洋地理界线,南界为南极洲的海岸线,北界则是一条变动于50°S~60°S的假想线。在南极辐合带中,向北流动的寒冷海水下沉至向南流动的较温暖的海水层之下。下图是南极辐合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与南极辐合带成因类似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辐合带的存在让南极比北极地区温暖B.南极辐合带造就了庞大的海洋生物量C.南极辐合带以北地区冬季海冰覆盖D.南极辐合带以南地区海水含盐量大9.南极辐合带是西风漂流的一部分,西风漂流( )A.被陆地分割成几部分 B.由盛行西南风吹拂而成C.受温暖西风影响为暖流 D.绕南极洲由西向东环流副热带高压自高空向下大规模沉降的大气,与下层海洋上空的信风相遇,形成信风逆温,其大气层结构稳定。下图为信风逆温形成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该天气现象经常出现在( )A.北非地区 B.南亚地区 C.太平洋中部 D.北冰洋地区11.与甲处气团相比,乙处气团为A.暖干气团 B.暖湿气团 C.冷干气团 D.冷湿气团12.信风逆温稳定的大气层结构会( )A.增强该地大气的上升运动 B.不利于稳定层污染物扩散C.导致该地降水明显增多 D.改变信风风向读图,完成下题。13.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14.四季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16.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伊比利亚半岛自然环境多样,气候类型多样,即使相同的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差异也较大。西南部海峡是联系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捷径。下图为伊比利亚半岛地理要素示意图。(1)据图描述伊比利亚半岛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6分)(2)比较柑橘生长区中甲地和乙地气候特点的异同并简要分析成因。(6分)(3)推断西南部海峡表层和深层海水的流向并简要分析其成因。(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下面图a为北美洲西岸部分地区简图,图b为温哥华和旧金山两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1)说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温特征。(4分)(2)与夏季相比,温哥华冬季降水较多,试从风力和天气系统角度分析原因。(6分)(3)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角度分析夏季甲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4分)1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2021年7月,某天气系统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造成了重大损失。下图为该天气系统7月18日至28日每天02时(北京时间)的位置及中心气压值变化图。(1)概述该天气系统的类型、移动方向和强度变化。(6分)(2)绘制该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示意图,说出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并解释成因。(8分)(3)分析该天气系统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的影响。(6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此时蒙古气旋与周围地区之间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且冷锋所处位置等压线比暖锋更密集,说明冷锋活动强于暖锋,B正确,A、C、D错误。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气团及其特征。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西乌尔特地区位于冷锋锋前、暖锋锋后,受暖气团控制,此时为4月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的西乌尔特地区气候干旱,所以该地气团性质为暖干,C正确,A、B、D错误。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气旋路径判读。温带气旋发源于中纬度地区,受大尺度背景风—西风的影响,基本上是自西向东移动,我国东北地区距离该气旋较近,且位于其移动路径之上,未来受其影响最大,C正确;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未来受其影响较小,A、B、D错误。4.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塔里木东风急流出现时,70°E研究区域附近近地面气压较低,气流辐合,等压面应向下弯曲;高空气压较高,气流辐散,等压面应向上弯曲,②③正确,①④错误。综上,C正确。故选C。5.答案:B解析:伊朗高压影响下气流下沉,其并不能形成降水,A错误;东风急流与偏西气流相遇,在低涡影响下辐合抬升,易形成降水,B正确;低涡气压低,有利于吸引冷空气流入,C错误;偏西气流仅绕低涡外移,不能带来降水,D错误。故选B。6.答案:A解析:南疆地区水汽总量有限,降水总量有限,但塔里木东风急流出现时,气流辐合抬升强度大,因此带来的降水强度大,但历时较短,A正确。故选A。7.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相关知识。由材料可知,南极辐合带是由于冷暖性质不同的海水相遇形成的。C项,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是来自低纬的暖气团和来自高纬的冷气团相遇,暖气团在冷气团之上被迫抬升。故C项正确:A项,赤道低气压带是由于赤道地区纬度低气温高,常年盛行上升气流。故A项错误B项,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属于动力原因气流在30°高空堆积被迫下沉。故B项错误D项,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极地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常年盛行下沉气流。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8.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相关知识。由材料可知,南极辐合带是由于冷暖性质不同的海水相遇形成的,不同性质的海水相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生物生存,使得生物量较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9.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相关知识。D项,南半球西风漂流受西北风影响,形成自西向东绕南极洲的环流。故D项正确A项,南半球西风漂流受陆地影响较小,并未被分割,而是形成绕南极洲的环流。故A项错误;B项,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由盛行西北风吹拂而成。故B项错误;C项,西风漂流为寒流。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信风逆温出现的区域。根据材料可知,信风逆温是由副热带高压自高空向下大规模沉降的大气与下层海洋上空的信风相遇形成的,说明信风逆温出现在海洋上空,北非地区、南亚大部分地区都是陆地,太平洋中部为海洋,且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C项正确,A、B项错误:北冰洋地区纬度较高,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D项错误。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气团的性质。逆温说明气团上暖下冷,故甲冷乙暖:据材料“副热带高压自高空向下大规模沉降的大气,与下层海洋上空的信风相遇,形成信风逆温”可知,甲处气团是海洋上空的较湿气团,乙处气团是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下沉的较干气团,故与甲处气团相比,乙处气团为暖干气团,A项正确。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性质。稳定的大气层结构不利于大气运动,会抑制该地大气的上升运动,会使降水减少,且不利于稳定层污染物的扩散,B项正确,A、C项错误;信风风向主要受高压带、低压带和地转偏向力影响,D项错误。13.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结合气温的柱状图和降水的曲线图正确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属于难题。四个气候类型图中,①地1月气温在0C以下,7月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②)地气温均在15°0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符合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③地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上,夏季高温多雨故亚热带季风气候符合。4地属于降水均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项C正确。14.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正确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分布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要结合上一题的内容进行判断;①为温带季风气候,仅分布在北半球。故A正确。②)地分布在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故B选项不对。③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故C选项不对,4地属于降水均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15.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本题考查了大气环流与天气。图示区域位于30°N—40°N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拉制,风力较弱。16.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本题考查了副傲带高气压带影响下的天气特征。图示区域位于30°N—40°N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拉制。17.答案:(1)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南部少,北部多,自南向北递增;中部山区有多雨中心。(2)相同点:两地均为地中海气候。不同点:乙地纬度偏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因此降水较少,(气温年较差较大)。甲地位置偏北,受西风带的影响时间较长,降水较多。(气温年较差较小)(3)表层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深层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地中海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量较少,晴天多,蒸发强,盐度高,密度大,水位低,深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大西洋盐度低,密度小,水位高,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解析:(1)由图可知,伊比利亚半岛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南部少,北部多,自南向北递增;中部山区有多雨中心。(2)结合两地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两地均为地中海气候。不同点主要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分析,乙地纬度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因此导致降水较少,(气温年较差较大)。甲地位置偏北,受西风带的影响时间较长,降水较多。(气温年较差较小)。(3)西南部海峡出现的洋流是典型的密度流,由于地中海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量较少,晴天多,蒸发强,盐度高,密度大,水位低,故深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大西洋盐度低,密度小,水位高,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人地中海。18.答案:(1)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特征:终年温和(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2)冬季南北海域温差更大,西风更强劲,海洋带来的水汽更多,降水更多;冬季海洋降温慢,沿海多温带气旋,带来的降水更多。(3)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海面风浪小,阴雨天气少,有利于捕捞作业。解析:第(1)问,读图可知,温哥华位于40°N—60°N的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结合温哥华的气温、降水信息可知,该地终年温和湿润,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第(2)问,从风力的角度来说,冬季受冷空气影响,海洋上南北温差大,西风更为强劲,从海洋带来的水汽更为充足,降水更多;从天气系统的角度来说,冬季海洋降温慢,沿海地区多温带气旋,温带气旋带来的降水较多。第(3)问,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甲渔场海域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大风与降雨天气较少,海面风浪小,有利于捕鱼。19.答案:(1)台风(气旋、热带气旋)大致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先增强再减弱。(2)绘图:受低压(台风/气旋)控制,盛行强烈上升气流,强降水、大风风暴潮。(3)弊:在较大范围造成洪涝灾害、风灾、地质灾害及各种次生灾害;使农作物减产歉收,农业损失,影响交通、航运等,造成人员伤亡失。利:带来降水,缓解旱灾;短时降温,缓解高温。解析:(1)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天气系统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中心气压低,应为台风。其源地为西北太平洋,根据其移动路径的经纬度变化来看,形成后大致向西北方向移动。低压系统气压降低为增强,升高为减弱,由图可知,该天气系统的中心气压值先降低后升高,其强度先增强再减弱。(2)结合所学知识,台风属于热带气旋,中心气压较低,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呈逆时针;垂直方向上,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合上升。如图:受台风影响,上升气流旺盛,会带来大量的降水;台风会带来大风,沿海地区受强风影响,形成风暴潮。(3)台风带来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弊:使我国沿海地区出现狂风、暴雨、风暴潮,造成洪涝灾害、风灾、地质灾害及各种次生灾害等;使农作物减产,破坏基础设施,影响交通、航运,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利:台风能带来降水,对长江流域的伏旱(高温炎热天气)有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