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39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学案(含解析)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精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时39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学案(含解析)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精讲

资源简介

课时39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考点定位】
中外历史纲要 选择性必修
1.古代西亚、埃及、希腊文明交流的方式、影响。 2.古代世界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治理特点及影响。 1.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政治制度及特点。 2.罗马统治时期的文化成就。
知识点一 古代文明的扩展
1.条件:农耕文明区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2.表现
埃及文明 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
西亚文明 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②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希腊文明 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3.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是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
知识点二 古代世界的帝国
1.波斯帝国
建立 公元前6世纪,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统治 ①中央:继承了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权力被认为来自神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与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③经济: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衰亡 公元前4世纪晚期,被马其顿灭亡
2.亚历山大帝国
(1)建立:公元前4世纪晚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2)统治
中央 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
地方 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
3.罗马帝国
(1)政治制度【链接·选择性必修1·P9】
①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27年)——贵族寡头政治
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主要职责
执政官 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 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
元老院 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 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行动
公民大会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罗马帝国(公元前1世纪末建立)——君主政治
形成 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
特点 皇帝(元首)掌控罗马国家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2)文化成就【链接·选择性必修3·P22】
法律 制定 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内容 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方面,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
特点 明文公示,按律量刑
影响 ①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 ②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 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史学 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建筑 万神殿、大竞技场等是罗马建筑风格的代表
历法 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知识点三 文明的交流
1.总趋势:交往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
2.交流表现
技术 ①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 ②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来这一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链接·选择性必修2·P20】
文化 ①神话:西亚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②雕塑:希腊最初的雕塑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塑,多模仿埃及 ③文字: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
商业 通过丝绸之路,汉朝与罗马帝国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助学助考
1.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
②波斯帝国通过移民方式,逐步扩大在地中海地区的影响。(×)
③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方式有武力扩张和移民。(√)
④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交流主要是和平的,但扩张与征服引起的大范围的交流更加引人注目。(√)
⑤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促使波斯等帝国兴起,帝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古代文明区。(√)
⑥古代世界各地的经贸往来,以及思想、科技和文化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⑦欧洲的拉丁字母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后发展出多种字母。(×)
2.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摘自必修教材P9)材料的核心主旨是什么?
提示 突出了波斯国王作为专制君主的地位。
②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引起了人们的热切讨论。(摘自选择性必修1教材P50)讨论的人群中,哪一类人可能最高兴?为什么?
提示 高兴的人:平民。原因:《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③古罗马的塔西佗在著作中写道:“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摘自选择性必修1教材P9)与罗马共和国比较,罗马帝国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提示 罗马共和国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而罗马帝国实行君主独裁统治。
3.必考概念——拓视野
①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也包括公元7世纪中叶以前东罗马帝国的法律。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体现不断完善的过程。促进了社会稳定,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②寡头政治:指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原指少数人掌握的政权,比如古希腊斯巴达的贵族政权。后通指由一小撮反动统治者操纵一切的政治制度。
主题一 碰撞与交融——古代文明的扩展和世界帝国的交流[3年3考]
1.古代文明交流的影响 (2023·山东高考,10)
2.古代亚述帝国的特征 (2023·辽宁高考,11)
3.古代波斯帝国的特点 (2023·江苏高考,11)
视角1 学者观点——世界古代文明的扩展与交流
史料 人类社会从来不是完全孤立的,不同地区的农耕文明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都表现出向外扩展的趋势,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从居鲁士立国开始,通过对外扩张,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不仅有自身发达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而且有统治庞大帝国的制度文明。在帝国东部,征服印度的犍陀罗,获得了东方民族的信息。在帝国西部,征服吕底亚,与希腊人有了接触,他们的工匠吸收了吕底亚的艺术特色,商人学会了铸造钱币。公元前4世纪晚期,伴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帝国的建立与希腊化世界的形成,推进了从中亚、印度到东地中海、欧洲之间古老诸文明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
——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
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思考 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亚非欧文明的扩展方式及影响。
提示 扩展方式:古埃及、两河流域文明(巴比伦、亚述帝国)是以武力扩展;古希腊文明以海外移民扩展。
影响:促使亚非欧不同文明相互连接;推动了世界跨地区大帝国的兴起;推动了各区域文明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
视角2 史料证史——世界古代帝国的国家治理
史料一 登基之后,大流士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和时间,将波斯帝国的疆域系统地划分为界限分明的行省。当时大流士将波斯帝国划分为20个行省,每个行省任命一个总督,并对总督进行编号……另外,大流士还明确规定了各个行省应该缴纳的贡赋数量和方式,并按照地区土壤的肥沃程度与物产种类的多少来调整贡赋。……有些行省需要缴纳金币,有些行省需要缴纳银币,后还有一些行省则缴纳当地的特产。
——[美]雅各布·阿伯特《大流士大帝:
制度创新与波斯帝国统一》
史料二 面对疆域广大的帝国,亚历山大尚来不及对原有的统治机构进行认真的改造,基本沿袭了波斯的统治方法。他袭用东方专制政体,保留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进行统治。为缓和民族矛盾,他启用部分波斯人和当地的上层分子,让他们充任政府官吏,并实行民族融合政策,鼓励东西方种族通婚,以扩大统治基础。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波斯帝国大流士治理国家的特点及影响。
提示 特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地方设置行省及总督进行治理,对总督进行监督管理;建起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税收系统;实行因地制宜的税收政策。
影响: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和治理,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亚历山大国家治理的特点。
提示 既沿袭原有的统治模式,又采取灵活的政治手段。
视角3 观点讨论——古代文明的交流
史料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古代史编》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更有利于文明传播与发展?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 主要方式:暴力冲突与和平往来。
观点:“和平交往”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
理由:暴力冲突虽然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但是它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很大。
1.历史解释——世界古代文明之间交流的途径
(1)经贸往来:经贸往来是世界文明交流交往的基本形式,和平的经贸往来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人类文明的交往形式。
(2)人口迁徙:人口迁徙导致不同种族、文明的族群产生接触,从而形成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大大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3)军事征服:征服者的文明占据优势地位,往往能够大大加速文明的传播速度。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大大促进了希腊文明的传播,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大规模交流和交往。
(4)国家统一: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由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交流将更加便捷,罗马帝国繁荣时期,亚非欧文明的交流速度加快,奠定了罗马帝国繁荣的基础。
2.历史解释——古代世界帝国对文明的传播
(1)波斯帝国:波斯帝国是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同时,希波战争使希腊人对波斯人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揭开了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实质性交流的新篇章。
(2)亚历山大帝国:帝国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是,亚历山大有计划地、坚持不懈地在被征服地区推广希腊文明,大大促进了希腊化进程。帝国崩溃后形成的国家也基本延续了这一政策,形成一个庞大的希腊化世界。
(3)罗马帝国:一方面,继承希腊文化,罗马帝国将其在帝国范围内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帝国疆域内的亚非欧各文明在和平的环境中不断交流、融合,与东方的中国共同构成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两大重要力量。
(4)汉朝:在整合了中国各地文化的基础上,向统一方向进一步发展。并通过佛教开启了与南亚文明的交往,通过丝绸之路开启了与中亚、西亚和罗马帝国的交往。同时,中国文明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中华文化影响力向外扩展。
主题二 繁荣与衰亡——古罗马的政治文明、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3年8考]
1.罗马法律的特征 (2023·全国甲卷,32)
2.罗马社会经济的特点 (2023·北京高考,11)
3.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及特点 (2023·湖南高考,11)
4.罗马文明的成就 (2023·浙江1月选考,12)
5.罗马城市交通的特点 (2022·北京高考,5)
6.罗马国家治理的影响 (2021·河北高考,11)
7.罗马货币的特点 (2021·天津高考,9)
8.罗马征服扩张的影响 (2021·海南高考,14)                
视角1 史料证史——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史料 在共和时代,执政官不但拥有最高军事,而且有最高行政权力,虽然执政官由选举产生,但多数被贵族把持。公民大会的实权由贵族掌握。罗马帝国建立后……是在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罗马的政体从共和制转变为军事独裁的君主制……反观一水之隔的希腊,虽然希腊人把城邦文明发展到了极致,可崇尚自由的希腊却一直没能出现君临四方的君主,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有灿烂的文化,却没有强大的国家。
——摘编自《浅谈古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
思考 阅读史料,与罗马共和国比较,罗马帝国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与古代希腊政治制度相比,罗马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提示 实行军事独裁的君主制。
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管理。
视角2 学者研究——古罗马的城市建设
史料 罗马城的城墙几乎都不规则,这与罗马“七丘之城”地势不平坦有关。古罗马广场位于罗马城的中心,广场上建有裁判所、庙宇、斗兽场、市场、市政厅等公共建筑物。城内许多房屋上都有一处专门用来写商业广告的信息壁。……罗马人在建筑物的地面、墙壁、拱门、壁龛和天花板上均用绘画、镶嵌和浮雕艺术装饰,罗马各朝皇帝也竞相营建大型建筑,奥古斯都以空前的壮举修建了一大批豪华建筑。
——摘编自周义保、张南《奥古斯都时代
罗马城城市特征初探》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古罗马城建设的主要特点。
提示 不规则布局;以广场为中心,公共建筑多;商业特征鲜明;注重艺术装饰。
视角3 名家说史——古罗马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 罗马征服希腊之后,希腊的文艺和科学作品传入罗马。但是,罗马人不像希腊人那样喜欢思辨、富于创造性,而是比较注重实用。罗马农学的成就非常突出,既总结了意大利的农业经验,又吸收了希腊和迦太基的成就。医学家盖伦的著述颇丰,在西方长期被奉为经典。皇帝和贵族竞相兴建宏伟建筑和公共设施,以显示皇权的威严浩大和帝国的繁荣强盛。罗马的建筑采用希腊的营造法,对后世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除此之外,罗马在哲学、文学、史学、法学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摘编自崔连仲主编《世界通史·古代卷》
思考 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的文化发展的特征。
提示 高度繁荣,全面发展;既继承传统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注重实用;雄伟宏大,体现英雄主义;成就突出,影响深远。
1.历史解释——古代罗马建筑的特点
(1)类型多样。既有罗马万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等公共建筑,还有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2)风格独特。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3)讲究原则。古罗马建筑的基本原则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这可以说是对古罗马建筑特点及其艺术风格的一种理论总结。
(4)人文气息浓厚。它将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上的和谐、完美、崇高的特点,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从“神殿”转入世俗,赋予这种风格以崭新的美学趣味和相应的形式特点。
2.历史解释——古代罗马文明的特点
(1)政治制度:“混合政体”的典型。王政时代是军事民主制,帝国时代分别经历了元首制和君主制,较复杂的是罗马共和国的宪政制度。
(2)罗马法:工商业发展和对外扩张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出现、社会变革等客观因素促进了罗马法律的形成。
(3)古罗马经济:从农业经济到商品经济。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而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对外扩张,帝国的区域贸易和对外贸易都达到了空前未有的繁荣。
(4)古罗马文化: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罗马文化”。罗马文化基本上源于希腊,尤其是在文学、艺术和哲学诸领域,古罗马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
【练·教材改编题//固基础】
1.(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9“学思之窗”改编)柏拉图说:“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结合下图可知,古希腊人在殖民扩张后(  )
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
A.直接将被征服地区变成统治地
B.设置直属中央统辖的行省
C.建立了众多独立于母国的城邦
D.构建起疆域辽阔的大帝国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并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古希腊在殖民扩张后建立了众多独立于母国的城邦,C项正确;“直接”表述错误,排除A项;古希腊未设置行省,排除B项;古希腊并没有构建疆域辽阔的大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
2.(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9“史料阅读”改编)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据此可知波斯帝国(  )
A.否定国王的权力是来自于神
B.是当时世界上唯一强大的帝国
C.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
D.国王是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答案 D
3.(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11“史料阅读”改编)阿利斯提德的演说《致罗马》记载:“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反映了当时罗马帝国(  )
A.生产技术的先进
B.与东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区域内文明交融
D.商业繁荣和对外贸易发达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都在这里汇合……”可知,世界上各种货物在罗马帝国集聚,说明其商业繁荣以及对外贸易的发达,D项正确。
【练·高考真题//明考向】
命题点1 波斯帝国的特点
1.(2023·江苏高考,11)如图是根据大流士一世时期的税单整理而成的波斯帝国各地缴税比例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波斯帝国(  )
A.统治中心已转移至印度
B.基层社会治理臻于完善
C.各个地区文明孤立发展
D.财政收入依赖农业经济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印度”“两河流域”“埃及”三个区域的缴税比例加起来超过一半,据所学可知这三个区域农业经济发达,可见波斯帝国在大流士一世时期财政收入依赖农业经济,故选D项。“统治中心转移到印度”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完善,排除B项;波斯帝国建立有利于文明之间的交流,“孤立发展”描述有误,排除C项。
命题点2 亚述帝国的统治特征
2.(2023·辽宁高考,11)下图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宫殿中一幅浮雕(复制品)的局部图。该图展现了亚述帝国(  )
A.烦琐的宫廷礼仪 B.复杂的官僚体系
C.奢华的贵族生活 D.丰富的物产资源
答案 C
解析 从浮雕画面我们可以获取以下信息:衣着华丽(无论是坐者还是立者),用具考究(坐凳及饮器),等级分明(站立者应该是在为坐者扇风),这些体现了“奢华的贵族生活”,故C项正确。“宫廷礼仪”包括政治礼仪(如祭祀、朝会、婚仪、册封等)和生活礼仪(衣食起居),仅凭题目中的一个画面,不能判断“宫廷礼仪”是否烦琐,故A项错误。仅凭题目中的一个画面,也不能判断“官僚体系”是否复杂,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呈现物产资源的来源(自产或是掠夺),因此不能判断是否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排除D项。
命题点3 古代罗马帝国的政治特点
3.(2023·湖南高考,11)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组织元首顾问议事会,成员包括执政官、行政长官等官员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这一机构的设立(  )
A.推动了民主进程 B.颠覆了寡头统治
C.削弱了元首权力 D.保留了共和因素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组织了元首顾问议事会,重大问题需要事先通过贵族集体讨论,保留了一些共和因素,故选D项。屋大维并不是民主进程的推动者,而是共和制走向帝制的推动者,排除A项。屋大维使寡头统治转变为元首统治,其实质是寡头统治的加深和延续,而不是颠覆,排除B项。议事会体现了元首权力的加强和元老院权力的削弱,排除C项。
命题点4 古代文明的交流
4.(2023·山东高考,10)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图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
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
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答案 A
解析 据图可知,罗马凯旋门与亚述宫殿门、安息宫殿门有着相似的拱门形制,体现了人类文明交往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故A项正确。据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人类文明交往推动了区域文化的交流而非统一,故B项错误;据图无法得知文化中心分布情况或民族文化内核,故排除C、D两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