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语文园地 统编版 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1课时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学习目标 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2.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要点,写好“父、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 3.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学习 重难点 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2.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学情分析 语文园地二已经介绍了使用钢笔和执笔姿势,学生已经掌握了横和竖的写法,有了书法练习的意识,在学习撇捺时重点指导如何将撇捺写的舒展。另外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书写中也好写好每一个笔画。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1.在本单元,我们感受了课文生动的语言,还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了下来。在小组里展示一下自己的摘抄成果,并和同伴说说摘抄给你带来了什么收获和启发。2.学生展示摘抄,交流收获。3.大家摘抄积累得真不不错。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小伙伴们的摘抄方法。(出示交流平台中的内容)4.听了小伙伴的分享,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你还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体验要和大家一起分享?5.自由交流、发言。交流预设:预设1:摘抄形式可以更丰富,如做便条、小卡片、剪报,长的文段还可以直接复印下来……预设2:摘抄有利于理解课文,摘抄可以丰富知识,摘抄的词语和句子可以用在习作中。预设3:摘抄的内容要时时翻看,还要读一读、背一背,要能在习作中运用起来……6.大家介绍的积累的方法可真多! 基本方法有:随机摘抄好词佳句;归类摘抄;摘抄时写下感受,把特别喜欢的语句背诵下来;摘抄时注明出处。摘抄时要注意注意:摘抄时要注明出处,既尊重原作者,又便于需要时查阅资料。7.教师总结。边阅读边摘抄,可以帮助我们积累好词好句,为自己的习作积累素材。可以摘抄写得生动的语句,并进行归类。经常翻看这些摘抄并记下来,这样才可以在自己的习作中灵活摘用。学习任务二:词句段运用一、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1.读一读,想象句子描写的情形,然后照样子写句子。◇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王老师急得直跺脚。◇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妈妈累得 。◇ 得 。我发现:这几个句子中都有“得”字。2. 比一比下面的两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它的声音很小。 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王老师很急。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他在跑。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我发现:“得”后的内容能让被描述的情形更加具体生动。3.联系生活实际,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妈妈累得 。(1)出示图片。提示:妈妈每天辛苦地照顾我们,非常劳累。想象一下,妈妈累了会怎样?(2)预设:妈妈累得 直流汗 。妈妈累得 直不起腰 。4. 这样的表达不仅能够写人,还能写生活中的动物、植物等,请你试着写一写。(1)出示猎豹奔跑的图片。提示:豹子跑起来很快。快得怎样?像什么?(2)预设:猎豹快得像一道闪电。(3)出示猎豹黑夜的图片。提示:天很黑。黑到什么程度?(2)预设: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5.我也会说。成熟的柿子甜得像蜜一样。花儿红得像燃烧的火。他吓得尖叫起来。……二、学习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部分。1.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2. 我发现: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有连绵不断的感觉,真有意思。3.我知道,第二个例句接下来要以“弯弯的小桥”开头。4.出示月夜小桥流水图。提示:想象:月夜下小桥流水,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它们形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顺着例句往后写一写。5.示例: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桥旁边有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上面坐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学习任务三:书写提示1.出示要写的8个例字。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八个字都带有撇和捺。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3.书写提示:父:首撇宜短平,点要小些。下部撇、捺写得舒展些。及:第一笔写撇,撇要写得舒展一些。第二笔写横折折撇。第三笔写捺,捺要写舒展,平衡整体。英:“央”的横要长,第七笔撇出头,撇和捺都要写得舒展。柔:上边部分“矛”的竖钩要写得短些。下边部分“木”横长而平,竖写在竖中线上,出头略短,撇、捺在左右下格的对角线方向舒展出笔。蒙:秃宝盖要写宽一些。撇画较多,各撇间距均匀,长短不一。奏:上边部分三横之间的距离匀称,撇先竖直后略平,捺略平,写得舒展。下边部分最后一点略长一些。雾:雨字头的四点方向基本一致。“务”的横撇和捺要写得舒展。翅:“支”的捺要稍平,向右舒展,拖住“羽”。“羽”的顶部与“支”的横大致在同一水平线上。4.教师总结撇捺书写小口诀。撇捺在中如鸟翅,左右舒展要大度。撇捺在上如小伞,左低右高让下部。撇捺在下如支架,左右持平求稳固。5.描一描,写一写书本上的八个字,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6写完后,小组互评,比比谁的字写得端正美观。7本单元中你觉得还有哪些生字含有撇和捺?用学到的书写规则,一起来练练吧。学习任务四:日积月累1.出示古诗《采莲曲》。2.自学提示:(1)借助拼音自主读古诗《采莲曲》,说说你对诗歌的理解。(2)针对读书时的疑问自由提问。预设:“罗裙”“芙蓉”是什么意思?采莲少女是怎样的穿着打扮?“乱入池中看不见”是什么意思?3.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7),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与高适、王之涣齐名。诗绪密而思清,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4.理解重点字词。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种颜色的衣料剪裁的。芙蓉:指荷花。看不见:指分不清哪儿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儿是少女的绿裙红颜。闻歌:听到歌声。5.诗歌大意。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6.总结归纳。这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是采莲少女们。但诗人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画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7.当堂背诵积累。8.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莲的诗词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宋·姚勉《四望亭观荷花》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唐·白居易《采莲曲》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很丰富,有关于摘抄的交流,学会了如何把句子写得更具体生动,学习了如何把撇捺写舒展,还积累了王昌龄的古诗《采莲曲》。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学会积累,将学到的好的方法和习惯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课后作业1.完成分层作业。2.背诵《采莲曲》。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七如何摘抄“得”使句子更生动撇、捺的写法《早采莲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