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价值与价值观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价值与价值观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6.1 价值与价值观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1.“在惊涛骇浪的孤岛,他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在一穷二白的年代,他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他就是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黄旭华院士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只有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只要为社会创造价值,就能得到社会承认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建筑垃圾体积大、回收处理难,如处理不当就会污染水、土壤和空气。近年来,建筑垃圾经过加工处理让它们实现二次利用。如金属废料,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经过分拣、回炉热加工可制成钢材等金属制品;废混凝土经过粉碎筛选等过程可制成多孔砖空心板、空心砌块、水泥原料等产品;废木材可用于制造合成板材;沥青经过重新回收可再生成沥青。从哲学的角度看,这说明( )
①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价值
②事物价值的实现建立在物与人的关系基础上
③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④事物的价值是由人的不同需要决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对漫画“我也是为了工作”评价不正确的是
①做事情、想问题要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
②此类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值得肯定
③错误价值观对人的行为也是有导向作用的
④领导干部需要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全国两会的新亮点:会场不摆鲜花,代表用的铅笔是用旧报纸做的,会议用过的稿纸要回收利用。节俭新风正在改变中国。这一改变体现了
①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图漫画“调研套路”启示我们,做工作办事情要( )

①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求真务实,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
③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提防形式主义
④坚持实践第一,严防主观主义错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阅读漫画,下列选项与漫画(如图)寓意相贴合的是( )
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②积极行动,就能如愿以偿
③机会在犹豫中流失
④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十年旗舰项目”。联合国环境署评价指出,“中国山水工程”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其通过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恢复了中国数百万公顷的土地。这启示我们( )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②坚持正确生态价值观是生态修复的客观基础
③生态修复需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④运用科学思维指导人们实现生态修复的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年2月20日,OPENAI公司推出了最新人工智能(AI)模型———文本-视频程序SORA。这款工具可根据简单的文本描述,生成类似好莱坞电影般的逼真而又充满想象力的视频。不少科学家认为它将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但也有人担心,SORA会被别有用心之人用来制造深度伪造视频,加剧错误和虚假信息的泛滥。材料反映( )
①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价值观对Sora能否更好地符合人类需求具有导向作用
③人工智能只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类制造物,无法取代人脑
④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两点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分清主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杭州原热电厂大烟囱改建成运河书房,上海马利老工厂旧址打造以色彩为设计理念的超级百货商店,北京首钢的精煤车间化作冰雪运动队训练场地,秦皇岛曾经的物流库改建为“钢铁卡丁”……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表明( )
①工业遗产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②工业遗产因存世时间较短,其文化价值不如传统建筑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矛盾双方转化的必要条件
④把握事物多样的属性和联系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其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恩格斯出生于德国一个富裕家庭,却选择了为工人阶级而奋斗,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这表明( )
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B.科学理论来源于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
C.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D.群众路线是一切政党的根本工作方法
11.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追求及时行乐,醉生梦死,如今天的各类贪官,这样的人虽然活着实际已经死了;有的人虽然死了,他却永远活着,如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干部谷文昌,其精神依然为人民所敬仰。这表明(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不同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不同的作用
C.物质的东西是易灭的,伟大的精神是永恒的
D.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性
12.漫画《应急需》(作者:刘曼华)中老鼠的想法反映了当下某些人( )
A.坚持求真务实,端正工作作风 B.果断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
C.精于投机取巧,企图双赢共存 D.敢于辩证否定,反对墨守成规
13.弗洛伊德说过,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的事;而且人生还不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漫画《人生如棋》给我们的哲学启迪是( )
①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既要立足于整体,又要搞好局部
③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人生目标
④人生观正确与否决定人生的输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夫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下列古语中与该名言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为防治松树的头号天敌松毛虫,某林场每年都要投入巨资,但收效甚微。后来,人们发现松毛虫蛹内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将其加工制作成美味的营养佳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导致松毛虫的收购价每斤高达40元,村民由此得以致富,松毛虫病也得到有效遏制。从学上看,该农场的成功奥秘在于
①从整体着眼,统筹解决局部问题
②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寻找新思路
③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变害为利
④改变事物的属性,使其有益于人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
16.材料一 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和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现行行政复议法于1999年施行,并于2009年和2017年分别对部分条款作了修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吸纳行政争议的入口偏窄,案件管辖体制过于分散;案件审理机制不够健全,审理标准不统一,影响办案质量和效率等问题逐渐显现,行政复议制度需要完善。
2022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修订草案共7章86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行政复议原则、职责和保障,强化行政复议吸纳和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完善行政复议受理及审理程序,加强行政复议对行政执法的监督。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修订行政复议法的原因。
17.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经典语句,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巨大的精神鼓舞。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完成下表。
习近平总求记用典 蕴含的哲学道理
教育党员:真正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看家本领学到手。 ①
倡导立志:“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②
鼓励创新: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③
勉励青年:道县途,不行不至;事里小,不为不成。 ④
二十大报告: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⑤
18.这是一个崇尚创新的时代。网络、大数据、智能化的浪潮激荡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侵蚀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悄然颠覆人们的生存方式。我们在惊喜中分享其普惠性的科技红利,礼赞这信息化的人类壮举。
同时,这也是一个让人眼花缭乱、措手不及甚至有些茫然惶惑的时刻。大数据杀熟、信息茧房、算法陷阱、网贷困局……许多民众产生了“网络晕眩”症,被数字技术的衍变和资本逻辑的扩张所裹挟,径自步入一个危机重重、风险丛生的迷宫。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在创新的鞭策中踏入盲区,我们在新潮的追逐中迷失了方向。
爱而知其恶。我们如何在网络丛林中坚守人性的本真,找回自由的意志,走出迷惘的秘境?
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阐释如何克服科技与伦理的疏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①③:黄旭华院士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①③正确切题。
②④: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个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即社会价值的实现,个人付出心血和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了自我的满足。即价值的自我实现,“只有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只要为社会创造价值,就能得到社会承认”说法错误,②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C
【详解】①:客观事物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才有价值,故①不选。
②③:建筑垃圾经过加工处理让它们实现二次利用,这表明事物价值的实现建立在物与人的关系基础上,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故②③符合题意。
④:事物的价值是由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的属性两方面决定的,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C。
3.A
【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及价值观等知识点,①观点错误,做事情、想问题要从工作的实际出发,而不是实际需要出发,②观点错误,此类工作者的行为是不值得肯定的,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观点正确故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A。
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及价值观
4.B
【详解】试题分析:节俭新风是一种消费观念即属于认识范畴,节俭新风正在改变中国这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同时也体现价值观影响人们的活动,故选B。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和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的知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
5.B
【详解】②③:漫画《调研套路》中的人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这启示我们做工作办事情要求真务实,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提防形式主义,②③符合题意。
①:漫画不涉及“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①不符合题意。
④:漫画中人物的调研活动,没有求真务实,不涉及“坚持实践第一”,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C
【详解】①④:漫画中,对于树梢上的苹果,有人空想,有人付诸实践,“心动不如行动”,启示我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积极行动,未必就能如愿以偿,还要尊重客观规律,要有正确的方法等,故②说法错误。
③:机会在犹豫中流失,但材料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在犹豫中流失”,故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7.B
【详解】①④:“中国山水工程”通过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恢复了中国数百万公顷的土地,旨在引导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树立生态价值观,运用科学思维指导人们实现生态修复的目的,①④符合题意。
②:正确生态价值观对生态修复具有导向作用,但不是客观基础,②说法错误。
③:生态修复不一定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8.C
【详解】①:材料强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以及两点论,不涉及规律的客观性,①不符合题意。
③:人工智能不具有独立意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③错误。
②④:不少科学家认为它将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但也有人担心,SORA会被别有用心之人用来制造深度伪造视频,加剧错误和虚假信息的泛滥,说明价值观对Sora能否更好地符合人类需求具有导向作用;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两点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分清主次,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C。
9.B
【详解】①④:依据题意,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表明工业遗产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把握事物多样的属性和联系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其价值,故①④入选。
②:“其文化价值不如传统建筑”的说法错误,故②不选。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会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化,但不是实现矛盾双方转化的必要条件,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B。
10.C
【详解】C:恩格斯出生于德国一个富裕家庭,却选择了为工人阶级而奋斗,是受其价值观的影响,C符合题意。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决定于,A说法错误。
B: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源于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B说法错误。
D: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1.B
【详解】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不同价值观对人的影响的不同,而不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强调不同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不同的作用,故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物质的东西是易灭的,伟大的精神是永恒的并不是哲学原理,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不同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不同的作用,并没有涉及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故排除。
考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2.C
【详解】C:漫画《应急需》中老鼠认为:钓鱼不为饥,只备应急需,他日遇老猫,舍鱼救自己,反映了当下某些人精于投机取巧,企图双赢共存的心态,C符合题意。
ABD:漫画主要是讽刺了投机取巧的现象,对该现象持贬斥态度,ABD均是正面积极、值得褒扬的现象,与漫画主旨不符,A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3.C
【详解】①:漫画不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而且人生还不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这给我们的哲学启迪是既要立足于整体,又要搞好局部,促进事业的成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人生目标,②③正确。
④:人生观属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但不起决定作用,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C。
14.C
【详解】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强调了社会历史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①:该选项强调了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情怀,没有体现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①排除。
②:该选项意思是指如果不经历冬天那刺骨严寒,梅花怎会有扑鼻的芳香,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符合题意。
③:该选项强调的是矛盾双方同一性问题,③排除。
④:该选项意思是指要经过千遍万遍辛苦的过滤,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5.C
【详解】从哲学上看,该农场的成功奥秘在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寻找新思路,发现了松毛虫蛹内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然后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变害为利,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①项与题意不符;事物的属性是本身固有的,具有客观性,不能改变,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16.(1)作答角度: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原有的行政复议法不适应新情况的需要,需要加以完善、修改,修订行政复议法有利于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顺利实施,促进社会发展。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可以促进社会进步。修订行政复议法,有利于巩固我国的经济基础,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修订行政复议法,能够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修订行政复议法,坚持了正确价值导向,尊重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分析】背景素材:行政复议法的修订
考点考查: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唯物史观的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与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考查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注意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原有的行政复议法不适应新情况的需要,需要加以完善、修改,修订行政复议法有利于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顺利实施,促进社会发展→可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②:修订行政复议法,有利于巩固我国的经济基础,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可联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③:修订行政复议法,能够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可联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关键词④:修订行政复议法,坚持了正确价值导向,尊重了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联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时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层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学科术语。
17.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④坚持实践第一观点 ⑤按客观规律办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分析】背景素材: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考点考查:哲学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属于类主观题,知识限定为,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首先调动教材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没有具体限定。解答时,需要考生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真正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看家本领学到手→说明体现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道理;
有效信息②: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说明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有效信息③: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明体现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有效信息④:道县途,不行不至;事里小,不为不成→说明体现了坚持实践第一观点;
有效信息⑤: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说明体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哲学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的用典说明蕴含的哲学道理。
18.①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当今时代网络、大数据、智能化的浪潮激荡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侵蚀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悄然颠覆人们的生存方式。我们在惊喜中分享其普惠性的科技红利,礼赞这信息化的人类壮举。但也有大数据杀熟、信息茧房、算法陷阱、网资困局……许多民众产生了“网络晕眩”症,被数字技术的衍变和资本逻辑的扩张所袤挟,径自步入一个危机重重、风险丛生的迷宫。我们应该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正确看待网络,正确使用网络。
② 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做,价值观对人的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我们要在正确的价值观点指导下,在网络丛林中坚守人性的本真,找回自由的意志,走出迷惘的秘境。
【解析】本题以当今时代的特点为背景设置考题,要求考生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回答问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阐释如何克服科技与伦理的疏离。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考查哲学的相关知识,知识限定不明确,但结合材料和教材可知,考生可从矛盾是对立统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依据材料:当今时代网络、大数据、智能化的浪潮激荡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侵蚀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悄然颠覆人们的生存方式。我们在惊喜中分享其普惠性的科技红利,礼赞这信息化的人类壮举。但也有大数据杀熟、信息茧房、算法陷阱、网资困局……许多民众产生了“网络晕眩”症,被数字技术的衍变和资本逻辑的扩张所袤挟,径自步入一个危机重重、风险丛生的迷宫。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应该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正确看待网络,正确使用网络。依据材料:在网络丛林中坚守人性的本真,找回自由的意志,走出迷惘的秘境。可从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做,价值观对人的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角度分析说明。
【点睛】解答建议、措施类主观题,一是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熟记教材中提到的相关知识;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总结材料中提到的成功做法,找到材料中提到的存在问题,根据问题分别对不同主体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三是主体发散法。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注意多角度思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