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1.某村建设了一栋极富土家特色的吊脚楼。工匠采用传统的木工技艺,不用一钉一铁,将61根立柱和数百块木板合拢成一个完美整体,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整栋建筑全部采用中国传统的榫卯工艺,建成后的土家吊脚楼冬暖夏凉,可以传承千年之久。由材料可知( )
①优秀传统文化至今影响中国人民的生活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
③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的根本
④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转化为符合时代的新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从威武不能屈,到粉身碎骨浑不怕,再到同敌人血战到底,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品格之中。5000多年来形成的中华文明孕育于斗争之中,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胜利、建设的成就、改革的推进都是靠斗争拼出来、干出来、闯出来的。由此可见( )
①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
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民族力量的决定作用
④崇尚奋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故宫博物院运用裸眼3D、体感交互投影等技术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香雪海幻境,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乾隆香雪书房的意与象。这种“科艺融合”“数智融合”的跨界创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博物馆去”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新时尚。这启示我们( )

①以数字技术手段进行跨界融合与创新,提升美育的可及性
②借助文博与科技的真实联系,延展文物的时代内涵与价值
③智慧文博作为新事物取代传统实体博物馆是未来必然趋势
④重感性体验打破固有思维,找准博物馆“进阶”的时代韵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今年是平遥古城申遗成功20周年,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平遥古城的评价为:“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古城申遗成功( )
①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②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
③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④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5.2021年,中国邮政发行《辛丑年》特种邮票1套2枚(如下图)。该邮票设计延续了第四轮生肖邮票的“家国”理念,通过动与静、力量与温情的结合,将生肖牛脚踏实地、敢于拼搏、开拓进取、勤劳奉献”的精神内涵进行了生动诠释和艺术展现。该特种邮票( )
①具有非意识形态属性
②蕴含着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③是源于生活的艺术创造
④能满足收藏者的物质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自1993年“青年志愿者”的旗帜被扛起,20多年来,不管是在大灾大难中,还是在寻常日子里,志愿精神都在一个个志愿者的传承中熠熠闪光。它是奉献者的一种人生选择,也是青年的一种责任和担当。当善意与奉献相连,当朴素与崇高相伴,志愿精神也就成为平凡心灵的伟大回响。志愿精神( )
①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丰富和发展
②能够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
③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本遵循
④体现着我国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改革创新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勤劳勇敢
8.2022年10月27日,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弘扬延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延安精神( )
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②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
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④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孔子的仁、礼,孟子的性善论、仁政学说,董仲舒的儒学思想,程、朱的理学思想等,这些是构成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可见,儒家的仁政思想( )
A.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
B.是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10.“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F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下列表述与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
A.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B.发扬红军精神,揭示事物本质
C.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D.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11.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雷锋所代表的奉献精神,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历久弥新的集体记忆,雷锋学校、雷锋车厢、雷锋车队、雷锋派出所……新时代,向雷锋同志学习,以雷锋的名义继续前行( )
①有利于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的价值
②能引领风尚,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③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眼点
④应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B.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面貌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13.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释了劳模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号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他指出:“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反映了劳模精神( )
①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②是衡量综合国力强弱的物质尺度
③蕴藏着伟大奋斗和伟大创造精神④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和本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古籍《山海经》中,“夸父”是广为人知的中国神话人物,“夸父逐日”的故事表达了中国古代先民胸怀大志、探索自然、英勇顽强的精神,蕴含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试图揭开太阳神秘面纱的不懈求索。为此,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的中文简称被命名为“夸父一号”。由此可见( )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②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④古籍能够支配和影响人们的社会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日益多样化,有人对英雄提出质疑,觉得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面对这种错误认知,我们必须弘扬英雄精神。发挥英雄精神在实现伟大中国梦中的作用,就必须( )
①认识到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反对守旧主义
②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发挥英雄精神的引领作用
③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要继承和弘扬
④发挥英雄精神的“主心骨”的作用,实现民族复兴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主观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第12届无锡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无锡成功举办,为期三天的展会,结合“博物馆精品展”与“广场夜经济”模式,以“文博雅汇、悦享不凡”为主题,深度探索“创新文旅消费·乐享美好生活”。
——在文博会舞台上,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创意设计碰撞出火花,文博会上处处绽放“文化+”的魅力,跨要素融合、跨行业融合、跨平台融合一齐上阵。
“霞客故里、美丽江阴”,充分融入例如“徐霞客”文创元素;长泾茶食演绎与非遗珠绣演绎。“陶都宜兴”结合紫砂陶现场制作,叠加梨膏糖、阳羡茶制作体验。
——打造“正青春·青年艺术融合展”,结合脱口秀、即兴喜剧、主题乐队等无锡本土青年文化厂牌,以公益秀的形式聚合青年,输出城市文化自信,感受无锡城市文化“正青春”的时代最强音。
——率先引领文化会展“夜经济”模式,以户外广场空间配合夜间景观,结合聚合人气的文化消费热点元素吸引客源,拉动消费,成为“无锡文博周末”最嗨场的“夜间文旅消费”新地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无锡举办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交易会的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①②:传统的榫卯工艺至今仍在使用,吊脚楼也传承至今,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影响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①②正确。
③:材料体现的是我们的传统工艺至今仍然具有时代价值,没有反映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的根本,③不选。
④:传统的榫卯工艺至今仍在使用,吊脚楼也传承至今,材料重点在强调其仍具有时代价值并影响人们生活,没有体现其形式的创新,④不选。
故本题选A。
2.C
【详解】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①错误。
②④:中国革命的胜利、建设的成就、改革的推进都是靠斗争拼出来、干出来、闯出来的。由此可见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崇尚奋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②④正确。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
3.B
【详解】①④:材料中指出故宫博物馆运用技术手段打造香雪海幻境,通过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吸引年轻人到博物馆中去,这启示我们重感性体验打破固有思维,以数字技术手段进行跨界融合与创新,推进博物故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故①④正确。
②:材料强调的是通过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更好的推进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未提到文化内涵的丰富,故②不选。
③:智慧文博的出现能够更好的推进文化的弘扬,但不会代替传统实体博物馆,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B。
4.A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中华文化的特点。平遥古城申遗成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创新中华文化在材料中未涉及,应排除②;平遥古城申遗成功并不能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5.C
【详解】①:材料强调发行该特种邮票发行的意义,该选项材料没有强调,①排除。
②③:该邮票设计延续了第四轮生肖邮票的“家国”理念,将生肖牛“脚踏实地、敢于拼搏、开拓进取、勤劳奉献”的精神内涵进行了生动诠释和艺术展现。说明该特种邮票蕴含着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是源于生活的艺术创造,②③正确。
④:该特种邮票能满足收藏者的精神需求,而非物质需求,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
6.A
【详解】①②:当善意与奉献相连,当朴素与崇高相伴,志愿精神也就成为平凡心灵的伟大回响。志愿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丰富和发展,能够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①②符合题意。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③不合题意。
④: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7.B
【详解】B: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B正确。
A: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排除。
C: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C排除。
D: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之一,但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D排除。
故本题选B。
8.C
【详解】①④: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①④不选。
②③:延安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②③入选。
故本题选C。
9.D
【详解】A: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但材料强调的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理念,A不符合题意。
B: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的基础,而不能说儒家的仁政、礼治等思想是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的基础,B说法错误。
C: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C说法错误。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因此,儒家的仁政、礼治等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理念,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0.C
【详解】A:“促进文化创新”与此次展览的主题无关,A不合题意。
B:“揭示事物本质”与此次展览的主题无关,B不合题意。
C:此次主题展览主要是展现“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这是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的体现,C符合题意。
D:此次展览并不是要展现时代精神,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1.B
【详解】①:雷锋所代表的奉献精神,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历久弥新的集体记忆,向雷锋同志学习,有利于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的价值,①正确。
②:学习雷锋精神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而不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②排除。
③:弘扬民族精神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③错误。
④:雷锋学校、雷锋车厢、雷锋车队、雷锋派出所的出现说明弘扬雷锋精神应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2.B
【详解】试题分析: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这启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精神,B适合题意;A中的“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是错误的;C、D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3.B
【详解】①③:“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反映了劳模精神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蕴藏着伟大奋斗和伟大创造精神。①③符合题意。
②:劳模精神属于精神范畴,不是物质尺度,也不能用劳模精神不是衡量综合国力强弱。②错误。
④: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14.A
【详解】①③:“夸父逐日”的故事表达了中国古代先民胸怀大志、探索自然英勇顽强的精神,蕴含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试图揭开太阳神秘面纱的不懈求索,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①③正确。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②错误。
④:文化对社会实践有反作用,该项说法夸大了古籍的作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A
【详解】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不是精神命脉,①项错误;②③项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主心骨”,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A。
16.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等功能。文博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输出城市文化自信,增添城市文化魅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文化会展开启“夜经济"模式,文化消费热点元素吸引客源,拉动消费,助力经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博会上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创意设计碰撞,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分析】背景素材:无锡举办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交易会
考点考查:文化的功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与阐释事物、论证与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是意义类主观题,要求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无锡举办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交易会的意义。从文化的功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文博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输出城市文化自信,增添城市文化魅力→可联系文化的功能。
关键词②:文化会展开启“夜经济"模式,文化消费热点元素吸引客源,拉动消费,助力经济发展→可联系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关键词③:文博会上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创意设计碰撞,处处绽放“文化+”的魅力→可联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层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学科术语。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