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同步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同步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通过对文艺复兴时代背景的学习,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唯物史观:了解但丁、达·芬奇等代表人物的作品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理解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产生所起的作用。
时空观念:展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和传播的历史地图,知道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培养结合时间与空间分析问题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家国情怀: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理解人的价值和尊严,树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知识梳理】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1)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2.文艺复兴:
(1)时间:14世纪中叶开始到17世纪,延续近300年。
(2)实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3)方式:打着复兴(继承和创新)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旗号,宣传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4)核心:人文主义。即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5)意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代表人物及作品
人物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国家 意大利 意大利 英国
地位 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文学艺术家
代表作 《神曲》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主要思想 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 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课堂训练】
1.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丁、达 芬奇、莎士比亚作为西方著名的历史人物,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开启了政治变革 B.推翻了殖民统治
C.推动了科技进步 D.促进了思想解放
2.1492年,哲学家费奇诺写道:“这个世纪是金色的,它照亮了之前被扑灭的‘自由艺术’之光:语法、诗歌、修辞、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在佛罗伦萨它也把柏拉图的律条从黑暗引入了光明。”材料中“这个世纪”(  )
A.开启了大工业的狂飙时代
B.理性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C.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价值
D.信仰自由冲击神学统治
3.无论是“文”还是“艺”,都是为了让人们产生质疑和反思,让人们将生活的中心从信仰宗教转变到“人”本身上去。文艺复兴的出现,即使没有彻底地打碎基督教神学所创造的“神的光环”,但是文艺复兴却带来了一场人类关于自我认知的思考,而正是因为这种自我认知的出现,才有了后来的启蒙运动等新的思想变革运动。这说明文艺复兴的影响是(  )
A.促进了手工工场的出现
B.使世界开始连结为一个整体
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D.确立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4.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全面否定了天主教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5.文艺复兴时期,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等传世艺术作品广为人知。这些艺术作品均体现了(  )
A.苦行禁欲观念 B.神权至上思想
C.人文主义精神 D.民主共和理念
6.“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该材料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  )
A.经济发展 B.思想解放 C.政治民主 D.文化复古
7.1560年,彼得 勃鲁盖尔完成了名为《儿童之戏》的绘画。这幅画描绘了240余名儿童正在玩的80余种游戏。儿童与游戏均匀地布满整个画面,远处则有河流、树木、教堂等,自然与社会融为一体。该绘画(  )
A.反映了欧洲庄园制的瓦解
B.彰显了欧洲民族意识觉醒
C.关注人的天性和现实幸福
D.具有鲜明的神学主义色彩
8.中世纪西欧,人们所有的理想是基督徒式的清规戒律和清心寡欲,很大程度上都鄙薄尘世烦恼。14世纪以后,这一观念受到挑战,人们正当合理的享受备受推崇,对拥有财富的褒扬不绝于耳。这一变化源于(  )
A.世界市场确立 B.殖民掠夺的扩展
C.新航路的开辟 D.人文主义的传播
9.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文艺复兴先驱但丁主张“人不能像野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他们的思想所体现的共同核心精神是(  )
A.人性主义 B.重商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10.美国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这样一位人物,他“既是画家,又是雕塑家、音乐家、建筑师和工程师”,他是“文艺复兴的新人”的代表。这位人物是(  )
A.亚里士多德 B.但丁
C.达 芬奇 D.莎士比亚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发展迅速,工场中的工人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生产的需要,人口大量涌入,佛罗伦萨成为欧洲五大城市之一。14—15世纪,佛罗伦萨的市民阶层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在商业活动中感受到个人的价值,不再容忍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为抒发理想与价值观念,他们聘用学者和艺术家,让其艺术作品为城市扬名争光。
——摘编自[美]刘易斯 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
材料二 14、15世纪以后,意大利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居家的消遣环境,力求房间装饰舒适、高雅和多样。早期的家具造型装饰以神话、宗教等为主,后来古希腊、古罗马的细致雕刻装饰形式更多地运用到家具上。为彰显身份与地位,名门望族和新兴商人雇佣艺术家创作油画装饰居所,古代贤哲、贵族商人等各种人物走进了画面,甚至宗教题材人物,也被描绘出了人的气息和情感。
——摘编自马善程《论晚期中世纪室内装饰画表现要素的嬗变》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3—15世纪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逐渐兴盛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14、15世纪以后意大利室内装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3)综上所述,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关系。
参考答案
1-10 DCCAC BCDCC
11.(1)原因:出现手工工场这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2)变化:家具和装饰画中的宗教元素减少,古典和人文元素增加(或者越来越追求舒适享乐)。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推动了思想的解放。(一点即可)
(3)关系: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资产阶级壮大,他们追求舒适享乐和个性解放,引起了室内装饰的变化;资产阶级对生活品质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冲击了宗教神学的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