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复习训练课件(4份打包) 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复习训练课件(4份打包) 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2 角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第1课时 角
1. 给出下列关于角的说法:① 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是角;② 角的边
越长,角越大;③ 在角一边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④ 角可以看成是由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
A. 1 B. 2 C. 3 D. 4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下列关于平角和周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平角是一条线段
B. 周角是一条射线
C. 两个锐角的和不一定小于平角
D. 反向延长射线OA,就形成平角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 2160″= '= °.
(2) 2.6°= '= ″.
4. (2022·益阳)如图,PA,PB表示以P为起点的两条公路,其中公
路PA的走向是南偏西34°,公路PB的走向是南偏东56°,则这两条公
路的夹角∠APB= .
(第4题)
36 
0.6 
156 
9360 
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如图.
(第5题)
(1) 以B为顶点的角有几个?把它们表示出来.
解:(1) 以B为顶点的角有3个,分别是∠ABD(或∠ABE),
∠ABC,∠DBC(或∠E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指出以射线BA为边的角.
解:(2) 以射线BA为边的角有2个,分别是∠ABD(或∠ABE)和
∠ABC.
(3) 以D为顶点,DC为一边的锐角有几个?请分别表示出来.
解:(3) 以D为顶点,DC为一边的锐角有1个,是∠CD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如图,下列表示角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 ∠A B. ∠E C. ∠α D. ∠1
(第6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下列各式中,角度互化正确的是 ( D )
A. 63.5°=63°50'
B. 23°12'36″=23.48°
C. 18°18'18″=18.33°
D. 22.25°=22°15'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若∠A=38°15',∠B=38.15°,则( A )
A. ∠A>∠B
B. ∠A<∠B
C. ∠A=∠B
D. 无法确定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A,B,C三个城市的位置如图所示,城市A在城市C的南偏西30°
方向上,且∠ACB=145°,则城市B在城市C的 方
向上.
(第9题)
北偏东65° 
10. 小亮研究钟面角(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时,得到2:15的钟面角的度数为 .
2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1) 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有A,B,C,D四个点,则这条直线上共
有多少条线段?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考虑,以A为端点的线
段有AB,AC,AD,共3条,同样以B为端点,以C为端点,以D为端
点的线段也各有3条,这样共有4×3=12(条)线段.但每条线段都被重
复计算一次,所以一共有 =6(条)线段.若在一条直线上有5个点,
则这条直线上一共有 条线段.若在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则这条直
线上一共有 条线段.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根据(1)中的结论,若在一个锐角∠AOB内部画2条射线OC,
OD,则这个图形中共有 个角;若在一个锐角∠AOB内部画n条射
线,则这个图形中共有 个角.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2024·惠州惠城期末)如图,A地和B地都是海上观测站,从A地
发现它的北偏东60°方向有一艘船,同时,从B地发现这艘船在它北偏
东30°的方向上,试在图中确定这艘船的位置.
解:如图,这艘船的位置用点P表示,则点P即为所求作.
(第12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核心素养·运算能力)钟面上的数学.
【基础知识】
钟表上,时针每小时转动的角度是30°.
(1) 时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是0.5°,0.5°= '= ″.
30 
18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在某一天的5点到6点之间(包括5点整和6点整),假设这一时刻
是5点x分.
① 求时针和分针重合时x的值.
解:(2) ① 根据题意,得6x-0.5x=5×30,解得x=27 .所以分针与时针重合时x的值为27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② 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时针与分针的较小的夹角.
解:(2)② 当分针没有超过时针时,夹角为(0.5x+5×30-6x)°
=(150-5.5x)°;当分针超过了时针时,夹角为(6x-5×30-
0.5x)°=(5.5x-150)°.综上所述,时针和分针的较小的夹角为
(150-5.5x)°或(5.5x-1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类比分析】
(3) 小明17点多钟开始做作业,他家墙上时钟的时针和分针的较小的
夹角是90°,他做完作业后还是当天17点多钟,且时针和分针的较小的
夹角还是90°,求小明做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解:(3) 设小明开始写作业的时间是17点a分.根据题意,得150-
5.5a=90,解得a= .设小明写完作业的时间是17点b分.根据题意,
得5.5b-150=90,解得b= . - = (分).所以小明做作业
用了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11张PPT)
3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1. 如图所示的图形中,属于多边形的有( A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第1题)
A
1
2
3
4
5
6
7
8
2. 若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最多可作3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是
( C )
A. 四边形 B. 五边形
C. 六边形 D. 七边形
C
1
2
3
4
5
6
7
8
3. 有下列说法:① 等腰三角形是正多边形;② 等边三角形是正多边
形;③ 长方形是正多边形;④ 正方形是正多边形.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B )
A. 1 B. 2 C. 3 D. 4
B
1
2
3
4
5
6
7
8
4. 如图,每个扇形中的数据表示该扇形占圆面积的百分比,其中扇形
DOE与扇形AOE的圆心角的度数之比为1∶2.
(第4题)
1
2
3
4
5
6
7
8
(1) 求这五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解:(1) 因为一个周角为360°,所以∠AOB=360°×15%=54°,
∠BOC=360°×25%=90°,∠COD=360°×30%=108°.所以
∠AOD=360°-∠AOB-∠BOC-∠COD=360°-54°-90°-
108°=108°.又因为∠DOE∶∠AOE=1∶2,所以∠DOE=108°×
=36°,∠AOE=108°× =72°.
1
2
3
4
5
6
7
8
(2) 若扇形所在圆的半径为2,试求扇形BOC与扇形COD的面积.
解:(2) 因为扇形所在圆的半径为2,所以S扇形BOC=π×22×25%=
π,S扇形COD=π×22×30%= π.
1
2
3
4
5
6
7
8
5. 一个正方形切去一个角后,剩余图形中的角有( D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3个或4个或5个
6. ★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6个三角形,则这个
多边形对角线的总条数为 .
D
20 
1
2
3
4
5
6
7
8
7. (新情境)(2024·宝鸡凤翔二模改编)马面裙(如图①),又名
“马面褶裙”,是我国古代女子穿着的主要裙式之一,将图①中的马面
裙的裙面抽象成数学图形,如图②中的涂色部分所示, 和 所在圆
的圆心均为点O,且点A在OB上,点D在OC上.若OA=AB=6dm,
∠AOD=90°,则该马面裙的裙面(图②中涂色部分)的面积为
dm2.
(第7题)
27π 
1
2
3
4
5
6
7
8
8. 如图,正方形ABCD的内部有若干个点,用这些点及正方形ABCD的
顶点A,B,C,D把原正方形分割成一些三角形(点不重叠).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1) 填写下表:
正方形ABCD内部点的个数 1 2 3 4 … n
分割成的三角形的个数 4 6 8 10 … 2n+2
8
10
2n+2
(2) 原正方形能否被分割成2 024个三角形?若能,求出此时正方形
ABCD内部点的个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能.令2n+2=2024,解得n=1011.所以原正方形能被分割成2024个
三角形,此时正方形ABCD的内部有1011个点.
1
2
3
4
5
6
7
8(共23张PPT)
第四章复习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线段
长度
前面
一条
射线
射线
射线
考点一  直线、射线、线段及其有关计算
典例1 (2023·卫辉期末)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D为线段BC
的中点,AC∶CD=4∶1,且AB=12.
(典例1图)
(1) 求AC的长.
解:(1) 因为D为线段BC的中点,所以CD=BD. 因为AC∶CD=
4∶1,所以AC=4CD. 所以AB=AC+BC=4CD+2CD=12,解得
CD=2.所以AC=4CD=4×2=8.
(2) 若点E在直线AB上,且AE=3,求DE的长.
解:(2) 由(1),易得BD=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 如图①,当点E
在线段AB上时,DE=AB-AE-BD=12-3-2=7.② 如图②,当
点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DE=AB+AE-BD=12+3-2=13.
综上所述,DE的长为7或13.


(典例1图答案)
提示
  第(2)小题要注意点E是在直线AB上,不是在线段AB上,因此需进行分类讨论.
跟踪训练
1. 已知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若线段AB=
12cm,则线段BD的长为( C )
A. 10cm B. 8cm
C. 10cm或8cm D. 2cm或4cm
C
提示
  由已知条件可得角之间的倍数关系,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来求解
较为简便.
考点二  角及其有关计算
典例2 如图,∠BOE=2∠AOE,OF平分∠AOB,∠EOF=20°,
则∠AOB= .
(典例2图)
120° 
跟踪训练
2. 如图,O是直线CE上一点,以O为顶点作∠AOB=90°,且OA,
OB位于直线CE的两侧,OB平分∠COD.
(第2题)
(1) 当∠AOC=60°时,求∠DOE的度数.
解:(1) 因为∠AOB=90°,∠AOC=60°,所以∠BOC=90°-
60°=30°.因为OB平分∠COD,所以∠COD=2∠BOC=60°.所以
∠DOE=180°-∠COD=180°-60°=120°.
(2) 猜想∠AOC和∠DO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2) ∠DOE=2∠AOC. 理由:因为∠AOB=90°,所以∠BOC
=90°-∠AOC. 因为OB平分∠COD,所以∠COD=2∠BOC=2×
(90°-∠AOC).所以∠DOE=180°-∠COD=180°-2×(90°
-∠AOC)=2∠AOC.
考点三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典例3 已知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共引出4条对角线;从m边形的一
个顶点出发引出的所有对角线把m边形分成6个三角形;正t边形的边长
为7,周长为63.求(n-m)t的值.
解:由题意,得n=4+3=7,m=6+2=8,t=63÷7=9.所以(n-
m)t=(7-8)9=-1.
跟踪训练
3. 如图,圆O的直径为10cm,两条直径AB,CD互相垂直,点E在
上,且∠AOE=40°,OF是∠BOE的平分线.求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
(结果保留π).
(第3题)
解:因为∠AOB=180°,∠AOE=40°,所以∠BOE=140°.因为
OF是∠BOE的平分线,所以∠BOF= ∠BOE=70°.因为两条直径
AB,CD互相垂直,所以∠BOC=90°.所以∠COF=90°-70°=
20°.因为圆O的直径为10cm,所以圆O的半径为5cm.所以涂色部分的
面积= = π(cm2).
1. 若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变成十四边形,则原来的多边形的边数
可能为( C )
A. 14或15 B. 13或14
C. 13或14或15 D. 14或15或16
C
1
2
3
4
5
6
2. 已知∠AOB=20°,∠AOC=4∠AOB,OD平分∠AOB,OM平分
∠AOC,则∠DOM的度数是( C )
A. 50° B. 20°或50°
C. 30°或50° D. 30°
C
1
2
3
4
5
6
3. (2024·邢台信都期中)计算:
(1) 35°28'48″= °.
(2) 77°54'36″+34°27'44″= ° ' ″.
4. 如图,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个部分,2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4个部
分,3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7个部分,4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
个部分……现有12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 个部分.
(第4题)
35.48 
112 
22 
20 
79 
1
2
3
4
5
6
5. 如图,C为线段AB的中点,E为线段BC上的点,D为线段AE的中
点.
(第5题)
(1) 若线段AB=a,CE=b,且|a-15|+(b-4.5)2=0,求
a,b的值.
解:(1) 由题意,得a-15=0,b-4.5=0.所以a=15,b=4.5.
1
2
3
4
5
6
(2) 在(1)的条件下,求线段DE的长.
解:(2) 因为C为线段AB的中点,AB=15,所以AC= AB=
×15=7.5.因为CE=4.5,所以AE=AC+CE=7.5+4.5=12.因为D为
线段AE的中点,所以DE= AE= ×12=6.
1
2
3
4
5
6
(3) 若AB=15,AD=2BE,求线段CE的长.
解:(3) 因为D为线段AE的中点,所以AE=2AD=2DE. 因为AD
=2BE,所以AE=4BE. 因为AE=AB-BE=15-BE,所以15-
BE=4BE. 所以BE=3.因为C为线段AB的中点,所以BC= AB=
×15=7.5.所以CE=BC-BE=7.5-3=4.5.
1
2
3
4
5
6
6. (2023·枣庄薛城期末)已知O为直线AB上一点,∠COE是直角,
OF平分∠AOE.
(1) 如图①,若∠COF=36°,则∠BOE= ;若∠COF=
m°,则∠BOE= .∠BOE和∠COF之间的数量关系
为 .
(第6题)
72° 
2m° 
∠BOE=2∠COF 
1
2
3
4
5
6
(2) 当∠COE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如图②所示的位置时,
(1)中∠BOE和∠CO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仍成立?请说明理由.
(第6题)
解:(1)中∠BOE和∠COF之间的数量关系仍成立.理由:因为∠COE是直角,所以∠EOF=90°-∠COF. 又因为OF平分∠AOE,所以∠AOE=2∠EOF=2(90°-∠COF).所以∠BOE=180°-∠AOE=180°-2(90°-∠COF)=2∠COF.
1
2
3
4
5
6(共20张PPT)
1 线段、射线、直线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1. (2023·鞍山期末)如图,下列用语句表述图中点与直线的关系,错
误的是( B )
A. 点P在直线AB外
B. 点C在直线AB外
C. 直线AC不经过点M
D. 直线AC经过点B
(第1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2024·襄阳樊城期末)如图,将一块三角形木板截去一部分后,发
现剩余木板的周长要比原三角形木板的周长大,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
数学知识为 .
(第2题)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如图,在平面内有A,B,C三点.
(1) 画直线AB,射线AC,线段BC.
解:(1) 如图,直线AB,射线AC,线段BC即为所求作.
(第3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D(不与点B,C重合),连接AD,并延
长AD至点E,使DE=AD.
解:(2) 如图,线段AD和线段DE即为所求作(画
法不唯一).
(3) 数一数,此时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多少条射线?
解:(3) 图中共有8条线段,6条射线.
(第3题答案)
(第3题答案)
(第3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AB=48mm,且D为线段BC的中点
CD=18mm.求线段BC和线段AD的长.
(第4题)
解:因为D为线段BC的中点,CD=18mm,所以BC=2CD=2×18
=36(mm).因为AB=48mm,所以AC=AB-BC=48-36=12
(mm).所以AD=AC+CD=12+18=30(mm).所以线段BC的长
为36mm,线段AD的长为30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易错题)(2024·德州武城期末)已知线段AB=12cm,C是直线
AB上一点,BC=4cm,M是线段AB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则
线段MN的长是( D )
A. 4cm B. 6cm
C. 5cm或8cm D. 4cm或8cm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已知线段AB=9,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则
C,D两点间的距离为( B )
A. 3 B. 1.5 C. 1.2 D. 1
7. 过平面上四个点中的任意两点画直线,可以画出的直线共有
( D )
A. 1条 B. 4条
C. 1条或4条 D. 1条或4条或6条
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如图,线段AB=9,C,D,E分别为线段AB(端点A,B除外)上
顺次排列的三个不同的点.若图中所有线段长度的和为46,则下列结论
中,一定成立的是( C )
A. CD=3 B. DE=2
C. CE=5 D. EB=5
(第8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如图,3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4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6
个交点.按照这样的规律,20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个交点.
(第9题)
1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2024·聊城东昌府期中)如图,在平面内有四点A,B,C,D,
请用尺规作图完成(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 画直线AB.
解:(1) 如图,直线AB即为所求作.
(第10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画射线AC.
解:(2) 如图,射线AC即为所求作.
(第10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连接BC,并延长BC到点E,使得CE=AB+BC.
解:(3) 如图,线段BC,CE即为所求作.
(第10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在线段BD上取点P,使PA+PC的值最小.
解:(4) 如图,点P即为所求作.
(第10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如图,给出线段a,b,c.用圆规和直尺画一条线段,使线段的长度
为2a+b-c.
(第11题)
解:如图,线段AE即为所求作.
(第11题答案)
(第11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如图,A,B,C,D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12题)
(1) 若AB=CD.
① 比较线段的长短:AC BD(填“>”“<”或“=”).
② 若BC= AC,且AC=12cm,则线段AD的长为 cm.
=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若AB∶BC∶CD=3∶4∶5,且线段AB的中点M和线段CD的中点N
之间的距离是16cm,求线段AD的长.
解:根据题意,设AB=3xcm,则BC=4xcm,CD=5xcm,AD=
12xcm.因为M是线段AB的中点,N是线段CD的中点,所以AM=
BM= xcm,CN=DN= xcm.又因为MN=16cm,所以 x+4x+
x=16,解得x=2.所以AD=12×2=24(cm).所以线段AD的长为
24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已知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
(1) 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9cm,BC=6cm,求线段MN
的长.
(第13题)
解:(1) 因为AC=9cm,M是线段AC的中点,所以CM= AC=
4.5cm.同理,得CN= BC=3cm.所以MN=CM+CN=7.5cm.所以线
段MN的长为7.5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若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且AC=acm,BC=bcm,用含a,
b的代数式表示线段MN的长.
解:(2) 因为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所以MC= AC
= acm,CN= BC= bcm.所以MN=CM+CN= a+ b=
(cm).所以线段MN的长为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AB>BC,AC=acm,BC=
bcm,请画出图形,并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线段MN的长.
解:(3) 画出图形如图所示.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B>BC. 因为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所以MC= AC= acm,CN= BC= bcm.所以MN=M-CN= a- b= (cm).所以线段MN的长为 cm.
(第13题答案)
(第13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