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玉溪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
地 理(2024年8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冻雨是冰水混合物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后立即冻结产生的降水,是我国冬季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2024年2月,武汉市遭遇冻雨天气。研究发现,此次冻雨(如下图)与逆温层、空气湿度、地形等因素有关,且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武汉市发生冻雨时的对流层大气层结构从高往低应为
A.暖→冷→暖 B.暖→冷 C.冷→暖→冷 D.冷→暖
2.此次武汉市冻雨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
A.冷暖气团的势力相当 B.城市空气湿度较大
C.快行冷锋停滞时间短 D.大气层结构较稳定
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最容易形成冻雨天气的地区是
A.江淮平原 B.云贵高原 C.两广丘陵 D.四川盆地
怒江河谷曾是狭窄谷地,在地质作用下演变成如今的多级阶梯状台地。台地主体在冰期形成,其中Ⅳ级台地沉积物规模巨大,表层覆盖风化形成的松散堆积物,下部为砂砾石层,大小混杂、棱角分明,花岗岩巨砾含量多。湍急的怒江从阶梯状台地侧面流过,却无碍台地主体的保存。下图示意该段河谷阶梯状台地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4.形成Ⅳ级台地下部沉积物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堆积 B.流水堆积 C.冰川堆积 D.重力崩塌
5.从狭窄谷地向阶梯状台地演化的过程中
A.地壳持续抬升 B.支沟下游洪积扇迫使怒江向西偏移
C.Ⅰ级台地最老 D.支沟为台地形成提供物源条件
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常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来表示。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树叶呈针状常绿,树冠呈塔型,主根系较短,侧根发达。依据郁闭度不同,泰加林分为明亮针叶林和暗针叶林两种类型。下图为世界泰加林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泰加林南界在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于大陆东岸,原因是
A.光照不足 B.降水量小 C.地形复杂 D.暖流流经
7.泰加林形成塔型树冠、主根较短的特征是由于
A.气候寒冷,土层较薄 B.风力强劲,植株高大
C.积雪量大,冻土广布 D.蒸发强烈,土壤贫瘠
8.推测明亮针叶林和暗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差异是
A.耐寒与耐旱的差异 B.喜阴和喜阳的差异
C.高大与矮小的差异 D.常绿和落叶的差异
青海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其水位变化更是青藏高原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器和调节器。下图示意1961-2020年青海湖年平均水位变化趋势。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1961-2020年青海湖年平均水位变化总体趋势是
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 C.波动下降 D.持续上升
10.造成2004年以来青海湖年平均水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湖盆形态变化 B.流域降水增加
C.湖水蒸发减弱 D.生态环境恢复
11.2004年以来,青海湖的年平均水位变化导致
A.岸线长度缩短 B.湖滨地下水位下降
C.流域面积增加 D.入湖营养盐类增加
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如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月份中,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3.与7—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蒸发 B.降水 C.径流 D.洋流
在特殊的人口进城机制影响下,人口流出地区往往呈现特殊的城镇化表现。以四川省的部分县域单元为例,呈现出人口流出越多,本地城镇化速度越快的反向城镇化,从而形成了不同于沿海经验的生活型城镇化机制。下图示意四川县域单元“异地工业化带动的本地城镇化”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在此类特殊城镇化机制中,本地城镇化的主体是
A.老人小孩 B.返乡人员 C.务工人群 D.城市白领
15.该类特殊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
A.农村就业机会少 B.县城工业发展快
C.农村富余劳力多 D.县城公共服务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葡萄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葡萄的种植、修剪、蔬果、采摘、包装等生产环节用工需求大,吸引了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县数万劳动力前来务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邻近五县劳动力向建水县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县际间
A.农业结构差异 B.文化习俗相近 C.人口分布不均 D.交通联系便捷
17.人口流动有利于建水县在乡村振兴中
①加快生产智能化 ②增进民族交融 ③推进产业专业化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城镇化主要表现为人口在城乡间的迁移,一般分为集中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4个阶段。下图为“城镇化阶段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城镇化进入郊区化阶段时,郊区的人口
A.增长数量高于城市核心区 B.迁出规模大于城市核心区
C.主要来自于乡村人口迁入 D.大量向周边乡村地区迁移
19.通过再城市化,可判断出
A.城市与乡村的人口数量基本相等 B.乡村人口的数量再次大规模减少
C.城市核心区的人口数量恢复增加 D.城市的郊区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20.经历4个阶段后,城镇化带来了
A.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加 B.乡村生产生活单一化
C.地域景观多样性增加 D.区域文化逐渐差异化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广泛分布于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为“景迈山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农业社会时期,景迈山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
A.生态经济 B.规模经济 C.集聚经济 D.轮作经济
22.上世纪90年代,景迈山部分古茶林被改为现代茶园的主要原因是古树茶
A.种植成本高 B.生产加工难 C.运输难度大 D.市场需求小
23.景迈山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
A.生活方式传承 B.珍稀茶树保护 C.基础设施建设 D.人居环境改善
位于黄河三角洲的利津县盐窝镇几乎家家户户养羊,当地养羊业存在"布局散、档次低、链条短、监管难”等问题。近年来,利津县组织养殖户、镇政府、企业“三家共商”,共同发力,建成了全国单体最大的肉羊标准化养殖园区。黄河口滩羊园区采取“大管理,小经营”的管理模式,即园区对养殖户进行统一管理,养殖户可以自行购买饲料、药品,但必须得符合园区要求,坚决不允许擅自使用抗生素、不合格饲料。完成下面小题。
24.盐窝镇建成肉羊标准化养殖园区扩大了
A.成本优势 B.市场规模 C.养殖空间 D.营销成本
25.该园区的管理方式
A.降低农户生产成本 B.提升羊肉知名度
C.导致污染排放增加 D.减少农户就业机会
26.园区内剪羊毛、卖饲料、肉羊屠宰、粪便清理等服务形成公司化运作。该服务形成的前提是
A.规模化 B.集约化 C.机械化 D.智能化
土地流转是农户将闲置或分散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新模式。近年来,东北地区积极推进乡村土地流转,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保障粮食安全。完成下面小题。
27.以下农作物中最适合在东北地区长期土地流转的是
A.水稻 B.花生 C.土豆 D.甜菜
28.东北地区土地流转的积极作用有
A.推动城镇产业结构调整
B.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
C.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D.加快农村人口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后顺利返回,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下表示意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分离、着陆的时间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载人飞船发射 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分离 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 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
29.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分离之时,以下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城市是
A.伦敦(51°N,0°) B.成都(30°N,104°E)
C.东京(36°N,140°E) D.里约热内卢(23°S,43°W)
30.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期间,以下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成都昼长夜短 B.成都和北京同时日落
C.北京昼短夜长 D.北京昼长等于成都昼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北极放大效应指的是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升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现象。白令海位于太平洋的北部边缘,在阿拉斯加、西伯利亚和阿留申群岛的环抱之中,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近年来,白令海海冰面积显著减少,对北极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下图为白令海地理位置示意图。
(1)简述白令海北部易形成海冰的自然条件。(6分)
(2)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白令海海冰消退促进北极放大效应的原理。(5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通济堰位于浙江南部山区,2014年被列为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历史上该工程历经几次损毁,最终通过建设拱形坝和立体石涵引水桥得以存续至今。拱形坝体凸向河流上游,宽25米,高仅2.5米,由石块砌成,石缝间灌注铁水,在靠近进水闸处设有排沙门(左图中①处);引水桥使泉坑溪和引水渠的两股水流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立体分流。这些创新设计增强了坝体的安全性,减轻了水渠的日常维护量。左图为通济堰灌溉工程示意图,右图为甲地引水桥景观图。
(1)推测立体石涵引水桥建成前,水渠维护量大的原因。(6分)
(2)分析拱形坝存续至今且仍能发挥作用的原因。(8分)玉溪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
地 理参考答案(2024年8月)
1.C 2.A 3.B
4.C 5.D
6.D 7.C 8.B
9.A 10.B 11.D
12.C 13.D
14.A 15.D
16.A 17.C
18.A 19.C 20.A
21.A 22.B 23.A
24.C 25.B 26.A
27.A 28.B
29.C 30.B
31.(1)白令海北部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海水获得的热量少;白令海北部位于高纬度地区,冬季受到来自高纬的寒冷气流影响,气温低;北冰洋通过白令海峡与白令海相连,北冰洋的浮冰和冰山对海水有降温作用,使得白令海北部更容易形成海冰。
(2)海冰大面积消融能够引起局地海域反射率降低,致使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海水吸收的热量导致海水升温,海洋以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将太阳辐射能传输给大气,促进北极放大效应。
(3)丧失生存空间;加剧资源危机;加剧自然灾害;生存环境恶化;环境难民;政治冲突。
32.(1)当地降水量大,雨季长,多暴雨,泉坑溪水量大,易冲毁引水渠;泉坑溪流经地区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泉坑溪含沙量大;泥沙在水渠中沉积,易淤塞水渠。
(2)坝体宽厚结实,整体性强;凸向上游,能将受到的部分冲击力传导至河岸;坝高低,洪水能快速溢流,减少水流对坝体的冲击力;设置排沙门,减缓泥沙淤积。
(3)通济堰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业高产稳产;工程历史文化价值高,是珍贵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农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