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2024.06注意事项: 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75分钟。答题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调研序列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1865年6月,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写的纲领性文件《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论证了无产阶级获得胜利是不可避免 B. 激励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不懈奋斗C. 揭示了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D. 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2. 2023年以来,欧美政府、企业相继放缓电动化进程。业内人士指出,欧美在环保和饭碗之间选择了后者,因为一旦失去真正的技术突破,难以带来丰厚的收益,造出更加有价值的产品,消费者就会渐渐失去购买的兴趣,失去消费能力,资本也就会转向“赌博”。欧美“放缓电动化” ( )①是资产阶级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所致②直接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③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④证明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趋势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并且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这体现中国式现代化( )A. 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B. 取得的成就取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C.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飞跃D. 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了普适性的发展道路4. 2024年是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攻坚之年。国资国企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促进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化机制的有机融合,更好、更高效率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切实履行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这些举措有利于( )①进一步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②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③国有企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④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2024年5月17日,400亿元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顺利首发。下列关于此举的传导路径分析正确的是( )A.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财政支出强度→刺激社会总需求→助推经济平稳运行B. 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优化央地债务结构→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促进高质量发展C. 扩大政府的投资规模→支持重大战略投入→夯实能源安全基石→提振市场的信心D. 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市场货币供给→增加市场流动性→助力实体经济发展6. 近日,某地印发《困难家庭医疗费用负担封顶制实施方案》,提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通过“困难人员监测预警、医药服务有效监管、暖心基金兜底帮扶”,整合医疗保障、社会救助、慈善帮扶等资源,有效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这一做法( )A.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B. 健全社保体系,凸显医保惠民实效C. 降低医疗风险,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D. 坚持权责清晰,发挥互助共济功能7. 2024年贺岁电影《第二十条》,讲述了我国刑法“正当防卫制度”背后的公理人情,以艺术的手段反映了“正当防卫”认定的变化,释放了国家支持正当防卫、鼓励见义勇为的信号,传递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材料表明( )A. 影片创新了普法形式,改变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B. 国家鼓励见义勇为正义行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C. 良法更有利于严格实施,使法律得到公认和遵从D. 全社会成员应共同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8.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网络安全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维护了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党和国家重视网络安全是基于( )A. 网络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网络强国的重要核心内容B. 国家必须维护公民言论自由,体现最真实管用的人民民主C. 国家必须履行维护稳定的职能,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D. 网络安全是网络强国必由之路,能够构建有序的民主渠道9. 某市政协常态化开展“委员接待日”活动,先后接待来自28个界别的101名委员,收集整理109个问题,汇总形成73条建议,助力解决委员反映的基层和群众诉求以及自身工作、生活、生产经营中的难题。这体现( )A. 政协发挥联盟优势,提高政治协商能力 B. 政协创新工作方法,加强自身组织建设C. 政协委员民选产生,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D. 政协委员协商议政,维护人民群众利益10. 某市人大常委会依托“市中心+县总站+乡联络站”的“1+9+N”三级体系,开展人大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广纳民意汇集民智”活动,人大代表联络站“出院下楼”,实现24小时联系不打烊,共收到有关意见或建议5000余条,梳理出服务、政策、审批等一批高频词汇,确保选题准、民意足。这些做法( )A. 实现了民主制度和实践参与有机统一 B. 创新了新时代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C. 扩大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民主权利 D. 体现了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赋予的权利11. 中国古代“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古希腊有一个思维传统,即将某种元素或某几种元素看作是万物的本原。古代东西方学者都思考世界的本原问题并提出相似的观点,原因在于( )A. 世界的本原问题具有统一不变的固有形式 B. 一物与万物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C. 世界的本原问题是哲学世界观的根本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2. 如图漫画(作者:林帝浣)与下列观点蕴含哲理最相近的是( )A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B. 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C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D.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13. 作为深圳和东莞的界河,茅洲河曾是“珠三角污染最严重的河流”。近年来,广东省高度重视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圳、东莞两地协同作战,经过三个阶段的有效治理,茅洲河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昔日的烂河滩和臭水沟,如今变成了湿地公园和沿河碧道。茅洲河的转变说明( )A. 人们可以改变规律,把烂河滩变为湿地公园 B. 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 要立足河域整体,统筹考虑,实现最优目标14. 邓宁-克鲁格效应是指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如图)。简言之,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胀。以下对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A. 认知偏差系不懂人为事物联系具有主观性所致B. 该曲线体现了人在不同成长阶段具有不同特征C. 认知偏差系不懂辩证否定是发展根本途径所致D. 该曲线体现了自信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固有联系15.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劳动创造,称赞“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们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③劳模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④劳模精神是实现价值的必由之路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5分。16. 小小联系点,民主大舞台。Z市大力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立法征询的“直通车”、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法治建设的“金名片”,为基层治理积极贡献人大力量:构建“镇、村、网格”三级立法工作网络,将立法意见征询嵌入民情恳谈会、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织密立法意见征询网;推出“七步工作法”,即草案收文、方案制定、意见征集、材料撰写、报告审定、意见上报、资料归档,形成完整的信息收集工作流程;依托人大代表之家“一中心多站点”工作体系,将立法联系点与代表联络站(点)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Z市是如何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为基层治理贡献人大力量的。17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问题。耕地保护不但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当前,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然突出,把祖祖辈辈耕种的耕地保护好提升好,要党政同责,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对在耕地保护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为此,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入开展“昆仑”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耕地犯罪活动;加强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开展专项督导整治等工作。有人认为,“加强耕地保护,关键在于公安机关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进行评析。18.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六十年一甲子,中法关系之所以能成为不同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典范,靠的是对“中法精神”的坚守和践行。独立自主的精神共鸣牵引中法相知相交,两大文明的相互理解夯实中法发谊基础,高瞻远瞩的战略共识指引中法共担使命,互利共赢的双边合作推动中法关系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面向下一个60年,中法携手合作,必将再创辉煌。”“中法精神”照亮了中法关系60年的历程,对当下变乱交织的世界有着重要现实意义。(作者:辛刚)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法精神”有何深意。19.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统筹好新兴产业壮大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顾此失彼;要统筹好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先立后破、分类指导;要牢牢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相关知识,阐述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结合材料,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撰写一篇时事评论。要求: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②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20. 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进入新时代,从广袤田畴到企业车间,从科研一线到风雪边关……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用青春的激情奏响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强音,用青春的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对先辈最好的告慰,对历史最大的负责,就是坚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敢为人先,敢于闯新路、创新业,勇于挑大梁、当主角,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作者:唐盈)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新时代中国青年如何坚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 简要答案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5分。【16题答案】【答案】①构建民主立法渠道:Z市通过建立“镇、村、网格”三级立法工作网络,并嵌入多种民情恳谈会和居民议事会等形式,构建了一个广泛、深入的民主立法渠道,确保基层群众的立法需求和意见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反映和表达。②完善立法工作机制:Z市推出的“七步工作法”为立法意见的征询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流程,从草案收文到资料归档,每一步都确保了工作的系统性和高效性,从而提高了立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③发挥人大代表作用:Z市依托人大代表之家“一中心多站点”工作体系,将立法联系点与代表联络站 (点)深度融合,这不仅加强了人大代表与基层群众的联系,也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基层治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17题答案】【答案】观点错误。保护耕地既需要公安机关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还需要推进科学立法,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既需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也需要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国家共同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18题答案】【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法两国基于广泛的共同利益,在不断充实双边关系过程中,塑造了“中法精神”。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要求重视意识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坚持“中法精神”,两国关系就不会偏离友好合作主航道。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求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两国要传承与坚守“中法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敢于有所作为,携手合作再创辉煌。【19题答案】【答案】(1)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处理好破立关系,统筹改革与发展、新兴产业壮大与传统产业升级。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做好顶层设计,也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抓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扭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2)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其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解决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矛盾。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社会意识正确预见社会发展趋势,推动社会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前瞻指引。价值观对认识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人民立场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让中国式现代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0题答案】【答案】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的,积极投身于实践,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脚踏实地,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敢为人先,敢于闯新路、创新业,勇于挑大梁、当主角,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青年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