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邢台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图示意70°N至50°S地区纬度每10°范围内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结合图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1. 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A. 10°S~20°S B. 20°N~30°NC. 30°N~40°N D. 40°N~50°N2. 40°S~50°S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A. 气候酷寒 B. 山地多,平原少C. 陆地面积小 D. 干旱区面积大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完成下面小题。姓名:王琴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2年9月籍贯:安徽 就业状况:江苏黎明针织厂 姓名:史密斯 性别:男出生年月:1948年2月 原住地:美国纽约(东北部) 现住地:美国休斯敦(南部沿海)(退休后移至) 就业状况:退休3. 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政治文化 C. 交通运输 D. 自然环境4. 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资源开发 B. 宗教信仰 C. 气候优越 D. 水源充足下图为2019年春运十大出发地和十大目的地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导致每年“春运”期间人口大规模迁徙的主导因素是( )A. 自然灾害 B. 国家政策 C. 传统文化 D. 经济危机6. 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成为春运旅客集中出发地的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高,居民收入高②历史文化传承好,文化先进③位于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④环境人口容量大,开放程度高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约14亿—15亿人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亿—16亿人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人或16.6亿人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8亿—9亿人7. 表中反映出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 约15亿—16亿人 B. 15.1亿人或16.6亿人C. 约8亿—9亿人 D. 约14亿—15亿人8. 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②地区开放程度③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④国家人口政策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9. 城市各功能分区体现了城市空间不同区域的功能特色。下图反应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 商业区 B. 工业区 C. 居住区 D. 文教区“一颗印”为中国民间的一种建筑形式,流行于陕西、安徽、云南等地。它由正房、耳房(正房两侧的小房子)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狭窄天井,俗称“一颗印”。下图为典型的“一颗印”民居照片和速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一颗印”民居结构不具备的功能是( )A. 天井狭小有利于冬季防风保暖 B. 房檐深入院落有利于雨天行走C. 布局紧凑,反映出当地用地紧张 D. 正房较高且面南背北,有利于采光11. 耳房屋顶分长短坡,短坡向外,长坡向内,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向内坡面面积,利于晾晒谷物B. 增加外墙高度和外侧屋顶坡度,利于防风防盗C. 与正房形成错落有致的格局,更加美观D. 增加向内坡面面积,便于在雨季收集更多雨水城市地标(如下图)多由城市中独具特色的建筑构成,一般具备五大要素:外形、地段、技术、规模以及公众性。首先是建筑本身的形象鲜明突出,富有本土文化特点和内涵,有良好的视觉视线效果;其次,其所在位置必须是城市中的显赫地段、稀缺地段;第三,要代表当时最高的建筑技术和水平;第四,地标性的建筑应该是具有完备的能承载城市功能的群落,因此要具有一定的规模。最后是这样的建筑群落应有极强的包容性、公众性,让市民可以随时融入其中,参与其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 地标建筑一般具有的功能是A. 商务 行政 休闲 B. 商务 文化 旅游C. 住宅 教育 行政 D. 旅游 商务 住宅13. 地标建筑一般不会分布在下列地点中A. 山麓 B. 水畔 C. 广场 D. 路口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期人口迁移网络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该区域人口迁移主要方向和原因分别是A. 向区域外迁移 房价高昂 B. 向小城市迁移 环境优越C. 向中等城市迁移 气候变迁 D. 向特大城市迁移 改善生活15. 与该区域城市化进程及特征描述相符的是A. 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B. 推进快,形成城市群C. 水平高,呈逆城市化 D. 推进慢,大城市萎缩16. 云南省食用菌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分布广、产量大的特点。受食用菌生长环境的影响,食用菌分布较为分散,且多分布于偏僻山区。据此完成形成云南省食用菌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分布广、产量大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与地形 B. 地形与劳力 C. 气候与交通 D. 地形与技术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 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地区是京津唐地区、_____和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随着“西部大开发”,我国由东部向西部迁移的人将会不断_______。(4)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 和_________。18. 下图为“某城市区域示意图”,图中②石油化工区,③是电子工业区,附近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读图完成以下各题。(1)从城市功能区看,图中①处最有可能形成_________ (填选项)。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2)电子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如果在④处建一水泥厂,你认为是否合理 ________, 最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许多与石油化工企业有生产联系的厂家都纷纷集聚在石油化工区,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1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C为工业企业,钢铁厂和服装厂的合理区位分别是____和____。(2)该城市拟建一座化工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D、E两地中较合理的是____,理由是____。(3)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 )A. 各种活动规模的大小 B. 各种活动重要的程度C. 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D. 政府的决策(4)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距离城镇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便捷程度④企业的支付能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 材料一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材料二 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1)字母A表示 ______ 系统。(2)数字①表示的含义是 ______ 。(3)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______(填文字)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4)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 ______ 效益、______ 效益和 ______ 效益的相互协调。(5)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邢台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简要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题答案】【答案】1. B 2. C【3~4题答案】【答案】3. A 4. C【5~6题答案】【答案】5. C 6. B【7~8题答案】【答案】7. C 8. A【9题答案】【答案】A【10~11题答案】【答案】10. A 11. B【12~13题答案】【答案】12 B 13. A【14~15题答案】【答案】14. D 15. B【16题答案】【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 ①. 长三角; ②. 珠三角; ③.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医疗、教育、居住条件好。 ④. 矿产资源丰富; ⑤. 增加。 ⑥. 务工; ⑦. 经商。【18题答案】【答案】 ①. B ②. 技术(知识人才科技) ③. 不合理 ④. 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地带,会造成城市的大气污染。 ⑤.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节省运费和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取得规模效益(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19题答案】【答案】(1) ①. C ②. B(2) ①. E ②. 位于河流的下游,且位于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市区污染少(3)C (4)B【20题答案】【答案】⑴社会⑵生产废弃物⑶生态⑷经济 社会 生态⑸用淘米水浇花、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分类投放垃圾、用可循环使用的购物袋购物、使用节能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