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2 让家更美好 表格式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2 让家更美好 表格式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4.2让家更美好 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 学习目标: 1.理解家庭和睦的重要意义 2.学会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 3.能够自觉为建设美好家庭出力。
教学环节(问 题/任务)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设计意图
问题/任务一 新知导入 说说现代家庭还有哪些特点 教师根据学 生对家庭特 点的理解进 行评价。 通过形象的 方式激发学 生参与课堂 的积极性。
问题/任务二 体味亲情 活动一:如果将你与父母的感情用温度来 表示,那你感受到父母对你的爱有几度 说说你和父母相处的故事。 活动二:爸爸妈妈的故事 爸爸左手提的是事业,右手撑起的是希望 ,背上扛起的是风雨.....可以为你遮风挡 雨,但路还得你自己走。给不了你最好, 但是给了你全部! 妈妈可以踩着高跟鞋,右手抱娃,左手撑 伞,后面背上娃娃的书包,斜跨着自己的 包,还挂着刚买的菜。妈妈是现实生活中 的奥特曼!不仅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还 能赚钱养家,貌美如花! 小结:亲情特点 (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 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 之爱。 (2)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教师根据学 生对爸爸妈 妈的故事的 分析理解情 况,进行评价 借助学生熟 悉的“爸爸妈 妈的故事”, 引导学生在 分析理解的 基础上,归纳 总结亲情的 特点,同时培 养学生分析 材料归纳整 理的能力。
(3)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 ,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已渴望的亲情 。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 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问题/任务三 学会爱、奉献 爱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 十月的一天,突然降稱,妈妈让小强穿上 厚外套。他说:“今天有体育课,穿厚外套 不方便运动,更何况要春捂秋冻嘛。”过 了一会儿,妈妈又说:“穿多了可以脱,穿 少冻感冒了怎么办 ”小强说:“哎呀,我 都这么大的小伙子了,抗冻。”小强穿戴 整齐要出家门了,妈妈还是拿着厚外套让 他穿 …… (1)你能理解小强妈妈的做法吗 (2)如果你和家人有类似的“碰撞”,你 会怎么做 小结:在一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 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 些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 突,影响家庭和睦。 活动二:1.常见的家庭冲突和矛盾 思考:遇到家庭矛盾,应怎样做 小结: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 时难以避免。家庭成员要以爱和炼重为前 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 化解矛盾,增进情感。 2.我是小小“黏合剂” 一、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做忠实的倾 教师根据学 生参与探究 与分享的热 情及对问题 的理解准确 程度,及时做 出评价。 教师观察学 生对漫画的 理解情况,做 出评价与鼓 励。 通过组织学 生参与“探究 与分享”活动 ,一方面使 学生理解家 庭矛盾会影 响家庭和睦, 另一方面,有 利于提高学 生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 生参与“常见 的家庭冲突 和矛盾”活动 ,使学生形 象的理解如 何解决家庭 矛盾。
听者 二、解决矛盾时不偏不倚,做坚决的中立 者 三、让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做美好 的引导者 四、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做 幸福的搭桥人
问题/任务四 传承传统美德 活动一:中国老家规 教师根据学 生参与探究 与分享的情 况,及时点拨 与评价。 教师观察学 生参与热情 及衡量学生 对问题回答 的准确程度, 做出评价。 通过“中国老 家规”图示, 引导学生在 多感官参与 教学的同时, 更形象的使 学生理解孝 亲敬长是中 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
探究与分享: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 一个家族传承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 的准则。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 教诲。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 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 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 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成为新时 期的家风。 小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活动二: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 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成年子 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 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 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 付赡养费的权利。 小结: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 务。
问题/任务五 共同承担责任 活动一:交流分享:你会做哪些家务 你 会主动家务劳动吗 分享你做家务的经历 和体会,并给自己的自理能力打打分吧! 补充材料: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 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 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 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 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 低。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 大胆开麦,观点辨析: 你是否赞同以下观点 说明你的理由。 小结:建设美好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 责任 教师结合学 生参与交流 分享情况,进 行评价。 教师观察学 生辨析观点 的情况,做出 评价。 通过组织学 生交流自己 所做的家务 使学生理解 建设美好家 庭,是家庭成 员的共同责 任。
目标检测 检测内容: 1.下列有关亲情之爱,认识正确的有( ) ①人们内心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就是亲情之爱 ②每个家庭亲情之爱的表现是不同的 ③亲情之爱就应是热烈的,感觉不到的亲情是不存在的 ④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家庭中同样有亲情之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上网”“报班”“玩伴少、学习压力大”……“00后”的孩子,呈现 出与“70后”“80后”不一样的新“成长的烦恼”。与此同时,不少家长 则抱怨如今的孩子“不好管”“不懂恩”“不理解父母”等。针对上述情 形,孩子和家长之间应( ①相互理解、体谅和包容 ②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③顺其自然,各行其是 ④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3.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当 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正确的做法是( ) ①关注事实,先考虑好想与父母沟通什么,想到达什么样的沟通效果 ②趁热打铁,与父母争吵后,要大声辩解 ③与父母沟通时态度要亲和,语言要礼貌 ④自己冷静后,及时与父母在微信上沟通,诚恳地反思自己的行为,表明
自己的想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奶 睦.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这些话启示我们( ) ①要认识自己的家,了解自己的父母 ②要继承好家风,学习家人优秀品质 ③要立志为家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④子女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享受数字时代,别忘带上父母,为教会父母使用微信,“80后男孩张 明画了一份图文并茂的9页操作说明书,让无数网友感到一股强大而温暖 的正能量。他的做法启示我们,构建和谐家庭( ) ①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②我们要充当“粘台剂”,培养自己的协调能力,帮助家庭成员化解矛盾 和冲突 ③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变化 ④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板书设计 让家 更美 好 建设美好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建设美好家庭,需要学会爱、奉献爱 建设美好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建设美好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阅读教材,加深理解。 拓展性作业:以“爱要这样来表达”为主题,组织一次体验活动。以小组为 单位,选择一种向父母表达爱的方式,讨论具体做法,并付诸行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