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课 百家争鸣【学习重点】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学习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环节一:自主预习学派 时期 代表人物 代表作 思想主张儒家 孔子 核心思想: 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法家兵家地位 影响环节二:精讲点拨材料: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官学的没落和私学兴起,征战杀伐带来的对思想控制的放松,在民族大融合的环境下,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思想大解放,不同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他们代表了不同阶级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社会和宇宙万物提出各自的解释和主张,推动了思领域的大繁荣。1. 根据材料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2.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环节三:合作探究3. 思考:诸子百家思想对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环节四:测试评价1. 有关“百家争鸣”的看法不准确的是( )A.形成了一种学术繁荣的局面B.形成了一种民主的学术研究、辩论的氛围C.因为社会的急剧发展,需要新的学说和理论来支撑D.当时社会比较发达,思想家有空闲时间去思考2.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故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朝统治者践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在于( )A.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C.提倡法治专制集权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3. 《论语》是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仁”和“礼”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4. “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5.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6.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这是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7.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8.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A.“兼爱”,“非攻” B.“仁政”治国 C.提倡“法治” D.“无为而治”9. 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在当前社会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改革”“法治”10.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C.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D.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11. 春秋时期,在孔子兴办的私学中,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诲人不惓 D.温故知新12.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列言论中能直接体现孔子核心思想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13. 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