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学习重点】了解商周时期青铜文明的成就。【学习难点】理解甲骨文的历史作用。环节一:自主预习青铜器 繁荣时期 政治意义组成成分 典型器物 特点铸造技术甲骨文 使用时期 书写载体 发现时间及人物造字方法历史地位环节二:精讲点拨材料:商朝人迷信占卜,几乎到了无事不卜的地步。从发现的殷墟甲骨卜辞来看,他们卜问的内容,从年岁的丰歉、战争的胜负、田猎的捕获,到风雨的有无、出入的凶吉、疾病的轻重、妇人的生育,无所不包。1. 根据材料回答,商朝时期利用甲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2. 从甲骨文所记载的事件推论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迷信鬼神?3. 根据材料并结合本课所学回答,今天我们研究甲骨文有什么意义?环节三:合作探究 古书记载:铸造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必须具备“典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几个条件,右图是现代人对司母戊鼎制作过程的想象图。4. 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特点。5. 通过本课所学,说说你对商周时期青铜文明的认识。环节四:测试评价1.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2.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指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状况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的历史有了确切纪年3. 《史记》记载黄帝采首阳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这表明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后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4. 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5. 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①铜制作工艺高 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 商周时期,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其目的是( )A.记录历史 B.占卜吉凶 C.传达命令 D.礼仪教化7.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8.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C.内容十分丰富 D.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9. 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A.周王用青铜器祭祀 B.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C.王宫中摆放着玉器 D.都城镐京商业繁荣10. 《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青铜器的铸造工艺11. 文物是文明的密码。下列文物留存了商朝文明密码的是( )①铁制农具 ②甲骨卜辞 ③殷墟青铜器 ④马踏匈奴雕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 王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B.商代的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C.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D.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13.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有许多关于鼎的成语。请问“问鼎中原”中“鼎”有什么意义( )A.吉祥美好 B.盛水器皿 C.显赫富贵 D.权力与地位14. 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最具代表性的是( )A.造纸术 B.制瓷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纺织业15.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使用和发展状况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B.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C.功能由食器发展到武器 D.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的代表性器物16. 世界上的青铜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古代青铜器相比拟。它完全是手工制造,每一件都独一无二、举世无双。它主要的原料是( )①铜 ②铅 ③锡 ④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